第323章 兩封信

太原府東至河北趙州約莫五百五十里,東南至遼州三百四十里,南至沁州三百十里,西南至汾州府二百里,西至陝西吳堡縣界五百五十里,北至大同府朔州四百里。自府治太原城至金中都一千二百里。

上古之時,大禹分劃九州,太原屬冀州地。春秋時爲晉國,戰國時屬趙,秦滅六國,置太原郡。兩漢因之,兼置幷州治所。魏爲太原國,幷州仍舊。晉因之,後爲劉淵所據,旋沒於石勒,又爲慕容燕所據,苻堅復取之。後魏仍爲太原郡,兼置幷州。北齊、後周皆因之。

隋初,廢郡置幷州。開皇二年,置河北道行臺。九年,改爲總管府,大業初府廢。大業初,改曰太原郡。

唐初,曰幷州初置大總管府,又改大都督府,武后長壽元年,置北都,旋復曰幷州。開元十一年,又置北都,改幷州爲太原府。天寶元年,改北都(太原)爲北京,又爲河東節度使治所。《唐書》記載:至德初,命李光弼爲北都留守。史蓋因舊稱書之,非是時又改京爲都也。寶應初,始復曰北都。五代唐爲西京,又改爲北京。周時,爲劉崇所據。宋太平興國四年,改置幷州,嘉佑中,復曰太原府亦曰太原郡河東軍節度。金因之改軍曰武勇,尋復曰河東,是爲河東北路路治所在。

太原府控帶山河,踞天下之肩背,爲河東之根本,乃古今必爭之地也。周封叔虞於此,其國日以盛強,狎主齊盟,藩屏周室者,幾二百年。迨後趙有晉陽,猶足拒塞秦人,爲七國雄。秦莊襄王二年,蒙驁擊趙,定太原,此趙亡之始矣。漢高二年,韓信虜魏豹,定魏地,置河東、太原、上黨郡,此所以下井陘而並趙代也。後置幷州於此,以屏蔽三河,聯絡幽、冀。後漢末,曹操圍袁尚於鄴,議曰:幷州左有恆山之險,右有大河之固,北有強胡,速迎尚以併力觀變,猶可爲也。

及晉室顛覆,劉琨拮据於此,猶足以中梗胡、羯。及琨敗,而大河以北,無復晉土矣。拓跋世衰,爾朱榮用並、肆之衆,攘竊魏權,芟滅羣盜,及高歡破爾朱兆,以晉陽四塞,建大丞相府而居之。胡氏曰:太原東阻太行、常山,西有蒙山,南有霍太山、高壁嶺,北扼東陘、西陘關,是以謂之四塞也。及宇文侵齊,議者皆以晉陽爲高歡創業之地,宜從河北直指太原,傾其巢穴,便可一舉而定。周主用其策,而高齊果覆。

隋仁壽末,漢王諒起兵晉陽,遣其黨餘公理出大谷、趨河陽見河南重險,綦良出滏口、見河南磁州,劉建出井陘見直隸重險、略燕趙,喬鍾葵出雁門、略代北,又遣裴文安等入蒲津,徑指長安,尋爲楊素所破敗。

隋煬帝大業十三年,唐公李淵以晉陽舉義,兵遂下汾、晉,取關中。唐武德二年,劉武周自馬邑南侵,其黨範君璋曰:晉陽以南,道路險隘,懸軍深入,無繼於後,進戰不利,何以自全?武周不聽。時世民言於唐主曰:太原王業所基,國之根本,請往討之。武周敗卻,其後建爲京府,復置大鎮,以犄角朔方,捍禦北狄。

李白雲:太原襟四塞之要衝,控五原之都邑。誠然!

及安史之亂,匡濟之功,多出河東,最後李克用有其地,與朱溫爲難。

天覆元年,朱全忠攻李克用於太原,遣其徒氐叔琮入自太行,張文恭以魏博兵入自磁州新口,葛從周以兗、鄆、成、德兵入自土門即井陘也,張歸厚以州兵入自馬嶺,王處直以義武兵入自飛狐,侯言以慈、隰、晉、絳兵入自陰地,並抵晉陽城下,而不能克也。迨釋上黨之圍,奮夾河之戰,樑遂亡於晉矣。石敬瑭留守晉陽,遂易唐祚,而使劉知遠居守。

開運初,郭威謂知遠曰:河東山川險固,風俗尚武,土多戰馬,靜則勤稼穡,動則習軍旅,此霸王之資也。知遠果以晉陽代有中原。劉崇以十州之衆,保固一隅。周世宗、宋太祖之雄武,而不能克也。

宋太宗太平興國四年,始削平之,亦建爲軍鎮。劉安世曰:太祖、太宗,嘗親征而得太原,正以其控扼二虜謂遼人,夏人也,下瞰長安謂開封,才數百里,棄太原則長安京城不可都也。及靖康之禍,金人議割三鎮地三鎮,太原、河間、中山也,李綱等以河北河東爲國之屏蔽,不能化割。張所亦言:河東爲國之根本,不可棄也。時張孝純固守太原,女真攻之不能克。及太原陷,敵騎遂長驅而南矣。

太原城下,帶着張復亨、蕭成以及兩千騎兵長驅南下的顧同,望着眼前這座雄偉大城,心中回想着史書上對太原城的記載,不由得感慨萬分。

不管是古人還是他這個穿越者,都知道,三晉之地,真正的基業在於太原城,這並不是說太原乃是千百年來的名城大邑,而是其地理位置決定的。

譬如西京路路治所在的大同城,在雁門關之外,太過偏僻;而河東南路路治所在的平陽府(臨汾)雖然佔據着汾河谷底的優勢,擁有千里良田,但是平陽府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遇到從河南或者關中來的兵,不日便可下也!

但是太原城就不同了,城池處於三晉正中,可以輻射整個晉地,但凡哪裡有變,只消從太原府出兵,四方皆可平。

正是因爲這樣的地理位置,千百年來,太原府一直都是三晉大地的軍政中心所在,只是女真人將河東之地從軟弱的北宋手中強行割走的時候,爲了防止晉地居大,惹出禍端,這纔將三晉一化成三,北曰西京路,南曰河東南路,中間夾着的便是河東北路,也就是太原府所在。

張復亨眼看着太原城池之上,斗大的一個顧字旗幟高高飄揚,也不禁心中一鬆,放鬆的同時,卻也感動一陣激動。

“主公,恭喜了,有了太原城,三晉皆入懷也!”

顧同心情其實也很輕鬆,杜謙和三娃子兩個人沒有讓他失望,帶領大軍南下,除開雁門關一役打的有些稀裡糊塗之外,其餘州縣,都幾乎是敞開城門,迎西京軍進入。

等杜謙的大軍到了太原城的時候,早已經聽聞雁門關守將蒲察津阻礙西京軍南下,直接被軍法處置的河東北路都總管範承吉哪裡還敢找什麼理由,內心惶惶的他,打開城門,就將西京軍放了進去。

兵不血刃,拿下太原府,顧同怎能不高興?

三晉之地的富庶、人才,幾乎聚集在太原城,有了太原城,才真正是有了稱王稱霸的資本!

“宋太宗當年揮兵北上,攻克北漢,俘虜北漢皇族,可就因爲一句此地有王氣,就把城中所有的街口全部改成丁字路,呵,他卻沒有料到,他的後世子孫,不賢不孝,拱手就將三晉千里之地讓與女真人,何其不幸也!”顧同輕輕一嘆,朝代更替,城池換人,此番他進了太原城,卻不知道後面還會發生什麼!

“主公所憂慮者無非是現在宋金局勢還不明顯,生怕女真人突然插手三晉,復亨這幾日心中也對這個問題進行了一番思考,如若讓我來說,與其被動等待,還不如主動出擊!”張復亨右手摸了一把山羊鬍,成竹在胸一般的說道。

“怎樣一個主動出擊法?”顧同問道。

張復亨指了指南方,說道:“與其等着南宋朝廷北伐,我倒覺得,不如現在就派人聯絡南宋朝廷,聽聞宋廷現在主政的是權相韓侂冑,此人喜愛金銀之物,主公何不派人,攜帶其所好,進入臨安城,與其商議,那韓侂冑本來就有北伐的心,只是擔心兵力不足,害怕失敗,主公只要能夠承諾,將在南宋北伐之時,答應引兵南下或者是西進關中,幫助宋軍打擊、牽制女真軍隊,我想依着韓侂冑的性子,一定不會放過這好麼好的機會的,只要南宋出兵,金廷必亂,主公便可就此拋開女真人,另立爐竈,如此,便也不用在擔心女真朝廷了!”

一直等待着開禧北伐的顧同,聽到這番話,如醍醐灌頂一樣,在這之前,他一直都覺得應該等着歷史發展的順序,等着後年也就是公元1205年的開禧北伐,從來沒有想象過可以主動給韓侂冑信心,讓他提前動手`````

不過有了張復亨的這一番話,顧同心中便也有了計較。

中路軍統帥杜謙、三娃子以及以範承吉爲首的河東北路大小官吏再將奉旨平叛的顧同迎進到太原城之後,顧同什麼話也沒多說,便把自己關進屋子裡面,接連寫下了兩封長信。

第一封信,是寫給鎮守西京的何方與路伯達的,心中要求二人儘快在西京路徵召新兵,補充兵員,以應對即將到來的時局。

第二封信,乃是送到成都府的`````腦海中回想着那個在長安城中敗得一塌塗地的身影,顧同不僅有了幾分期待`````

第631章 肅清(上)第438章 奪權(一)第369章 隱患、代價第527章 單刀直入第636章 終戰(三)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42章 隴西李氏(中)第151章 泄憤第35章 御女心經第2章 陋屋與孀嫂第110章 真相第633章 開戰第589章 土地的誘惑第237章 商議第291章 加官第589章 土地的誘惑第398章 第三白九十二章 說降第331章 欺君第246章 重鎮第147章 紅燭舞第388章 點將第512章 一網打盡(三)第539章 棘手的事情第460章 四姑娘第438章 奪權(一)第592章 血洗開城(下)第30章 頭狼法則第100章 何方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260章 偷襲失敗第376章 除賊(六)第621章 瘋狂第411章 杏林高手第209章 另有行者第494章 兵臨城下(四)第206章 代帝巡狩(上)第37章 回城第621章 瘋狂第461章 危急第320章 詔令第364章 重視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278章 赴京第288章 議封第276章 比拼(下)第564章 乘風萬里,揚帆起航第441章 奪權(四)第637章 終戰(四)第299章 情勢逆轉第314章 嫁禍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51章 票號問世(中)第584章 元朝徵東行省第615章 祁連,決勝之望(下)第605章 雙喜,喜得龍鳳第466章 妥協(下)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112章 李嵬兒第334章 約盟第121章 戰事緊(下)第83章 別緒第615章 祁連,決勝之望(下)第495章 兵臨城下(五)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345章 炮轟潼關第180章 遊說(下)第580章 十面埋伏(下)第627章 進逼(五)第430章 刺韓(二)第574章 穩坐釣臺,通盤取勝第161章 地多風流(上)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58章 追擊第466章 妥協(下)第84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上)第382章 朝堂第6章 一文錢第41章 隴西李氏(上)第433章 索權第276章 比拼(下)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161章 地多風流(上)第72章 練兵(五)第625章 進逼(三)第139章 長安亂(二)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38章 戰爭來臨第214章 心有千千結第161章 地多風流(上)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453章 戰淮(二)第433章 索權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545章 遊戲開始第246章 重鎮第184章 苦難歷盡,良緣始解第25章 大雪、災禍第119章 攜美人歸第105章 錢財開路(下)第585章 痛飲黃龍
第631章 肅清(上)第438章 奪權(一)第369章 隱患、代價第527章 單刀直入第636章 終戰(三)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42章 隴西李氏(中)第151章 泄憤第35章 御女心經第2章 陋屋與孀嫂第110章 真相第633章 開戰第589章 土地的誘惑第237章 商議第291章 加官第589章 土地的誘惑第398章 第三白九十二章 說降第331章 欺君第246章 重鎮第147章 紅燭舞第388章 點將第512章 一網打盡(三)第539章 棘手的事情第460章 四姑娘第438章 奪權(一)第592章 血洗開城(下)第30章 頭狼法則第100章 何方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260章 偷襲失敗第376章 除賊(六)第621章 瘋狂第411章 杏林高手第209章 另有行者第494章 兵臨城下(四)第206章 代帝巡狩(上)第37章 回城第621章 瘋狂第461章 危急第320章 詔令第364章 重視第436章 該我們出手了第278章 赴京第288章 議封第276章 比拼(下)第564章 乘風萬里,揚帆起航第441章 奪權(四)第637章 終戰(四)第299章 情勢逆轉第314章 嫁禍第170章 災情和小發明第51章 票號問世(中)第584章 元朝徵東行省第615章 祁連,決勝之望(下)第605章 雙喜,喜得龍鳳第466章 妥協(下)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112章 李嵬兒第334章 約盟第121章 戰事緊(下)第83章 別緒第615章 祁連,決勝之望(下)第495章 兵臨城下(五)第81章 一騎紅塵自北來第345章 炮轟潼關第180章 遊說(下)第580章 十面埋伏(下)第627章 進逼(五)第430章 刺韓(二)第574章 穩坐釣臺,通盤取勝第161章 地多風流(上)第524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458章 追擊第466章 妥協(下)第84章 此去雲中,路遠且險(上)第382章 朝堂第6章 一文錢第41章 隴西李氏(上)第433章 索權第276章 比拼(下)第535章 捷報頻傳第161章 地多風流(上)第72章 練兵(五)第625章 進逼(三)第139章 長安亂(二)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338章 戰爭來臨第214章 心有千千結第161章 地多風流(上)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453章 戰淮(二)第433章 索權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545章 遊戲開始第246章 重鎮第184章 苦難歷盡,良緣始解第25章 大雪、災禍第119章 攜美人歸第105章 錢財開路(下)第585章 痛飲黃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