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圍殺

蒙古軍隊,以騎兵著稱,蒙古騎兵,所向披靡,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得益於武器的輕巧靈便,得益於蒙古戰馬極高的耐性,同時,也有賴於蒙古貴族指揮層能夠制定出高超的戰略戰術。

蒙古軍隊作戰之時,極善於使用兩種戰術,一種是騎射,在敵軍尚未臨近之時,就以弓箭射之,且蒙古將士的射術極佳,射程極遠,是以往往幾輪箭雨,就會給敵軍造成極大的傷害。騎射之法,就是蒙古人在戰術上常常使用的一貫伎倆——回馬槍。兩軍交戰之時,先造成不敵之勢,然後‘敗退’,待到敵人追擊上來的時候,故意使敵人陣型破壞,等到敵人追趕的人困馬乏的時候,遠處伏兵四處盡起,然後向敵軍發起反攻。每每必勝之!

此時此刻,如果顧同在此指揮西夏軍隊,那麼他決計不會冒險追擊,可惜,李承禎不是顧同,不知道此中危險,是以當西夏軍隊進入到蒙古人精心設計好的伏擊圈的時候,尚未反應過來,就遭到了猛烈的打擊。

在鐵木真下大了攻擊的命令之後,蒙古軍隊催馬奔騰,一邊向迎面而來的敵人衝鋒,一邊彎弓搭箭,用手中最有力的武器,射殺來敵。

西夏軍隊哪裡料想過會遭遇到這番情景,明明是他們追擊敵人,怎麼就一轉眼的功夫變成了捱打被攻擊的一方了?

可是那些離弦之箭是不會給他們思考答案的時間的,只聽‘嗖’、‘嗖’```的聲響,處處響起,甚至都掩蓋了部分戰馬馳騁的聲音,當箭矢在天空中劃過的完美弧線最終下落的時候,這樣的完美,霎時間就沾染了血色。

‘噗’的一聲,不知道是不是機緣巧合還是射手的射術精湛,總之,當先一箭,正中一個倒黴的西夏士兵的面門,帶着巨大的慣力,箭矢直接射穿前後腦,並且將告訴奔進之中的士兵從馬背上帶了出去。

此番情景,不是個例,戰場之上,幾乎每一處地方都在上演,漫天的箭雨,或射到將士們的身體上,或射到了戰士們跨下的戰馬,匆匆之間,就給敵人造成了巨大的傷亡以及恐慌。

李承禎處在中間陣營,是以並未遭受到箭雨的洗禮,不過眼看着身前的那些軍中健兒們紛紛喪命,身爲西夏皇太子、兵馬大元帥,李承禎的內心,無比的憤懣。

在李承禎發飆之前,還是昧克最先反應過來當如何應對,他一面命令將士們減緩速度,穩定陣型,一面令弓弩手展開反擊。最有效的防守就是攻擊,昧克相信,在擁有神臂弩這樣利器的西夏軍隊面前,蒙古人的彎弓無疑就是小孩子的玩具。

昧克的這番應對倒是卓有功效的,尤其是西夏弓弩手的反擊,也迅速的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戰績,神臂弩操作便利,且比之弓箭可以連射,上百架神臂弩幾個眨眼之間,就收割了不下兩百條人命。

“好,給孤好好的射,讓對面的蠻子們瞧一瞧咱們神臂弩的厲害!”

李承禎拍手稱快,可是不等他高興太久,蒙古軍隊卻已經衝刺到了眼前。沒有了距離的優勢,處在戰陣最前端的弓弩手只能像是束手手腳的羔羊一樣,被殘忍的虐殺一盡。

鮮血,橫臥在地的屍體,無一不顯示着戰爭的殘酷,卻也同時在向雙方的將士提示殺戮下一刻可能就是自己。

沒有人想永遠的躺在這裡,和黃沙相伴,沒有人希望成爲敵人刀下之鬼,槍下之魂,人人都希望德勝凱旋,榮歸故里,光宗耀祖````

不需激烈的口號,不需豪言壯語,短兵相接之際,每一名戰士,都不由自主的握緊了手中的兵刃。

“砰!”

如同兩塊巨石相撞一樣,一聲巨響,在兩支軍隊接觸的瞬間想起。這是戰馬相撞之聲,是鎧甲相撞之聲,是兵刃相撞之聲,更是不同的靈魂、兩個國家的對撞。

蒙古人的蠻橫,好似一把鋒利的匕首一樣,很快的就在西夏軍隊的第一道防線中撕裂開了無數個豁口。這樣的碰撞,於這些馬背上的漢子們來說,已經發生過無數次了,曾經的札木合聯盟、王汗的軍隊還有自詡爲太陽部落的乃蠻人都是這樣被無情撕碎的!

蒙古人的來勢洶洶,也讓與之對敵的西夏軍隊爲之一驚,甫一接觸,第一道防線就被撕碎,這是所有人都始料未及的,所謂的一道防線,就像是一層紙一樣,如果說他有起到什麼作用,只能說他減緩了蒙古人一點點的速度,但也只是一點點。

第一道防線突破,蒙古騎兵毫不戀戰,在英勇的各路將領的帶頭之下,紛紛開始向第二道防線發起衝鋒。

第二道防線也沒有堅持多久,很快也被突破。不過隨着兩道防線的失守,西夏軍隊也回過神來了,大多數的西夏將領更是看出來了蒙古人的企圖,那就是要迅速穿透西夏軍隊的七道防線,然後將二十萬大軍分割包圍。

既然識破了敵人的戰略意圖,那麼西夏將士焉能讓蒙古軍隊輕鬆的手?就在第三道防線之前,接連經過了第一、第二兩道防線突擊任務的蒙古軍隊,終於遭受到了西夏軍隊最爲頑強的阻擊。

盾兵和刀斧手相結合成的第三道防線,就像是一道人形的城牆一樣,將高速行進中的蒙古騎兵攔截了下來。

盾兵的巨大盾牌,讓蒙古戰馬都難以跨越,與之相撞,更是人仰馬翻。當盾兵成功的將蒙古騎兵攔截下來後,盾兵之後的刀斧手立即在盾兵讓出來的空襲中將那些企圖繼續衝擊盾陣的蒙古將士砍成肉塊。

殷紅的鮮血,將一塊塊盾牌染成了紅色,也讓蒙古人感到了一絲心悸。

但是心悸也只是瞬時之間,作爲蒼狼的傳人,鮮血,只會讓他們變得更加的兇猛,更加的殘忍。

就像是沒有看見那些慘死在盾牌之下的袍澤一樣,一隊隊的蒙古軍隊,繼續衝刺着,尋找一個個的可趁之機,儘管大多數人的嘗試都是無用,甚至要用生命來作爲代價,可是卻絲毫沒有人後退一步。

蒙古人爆發出來的堅韌,也讓西夏軍隊爲之顫抖,不過敵人越是步步緊逼,他們越是不敢放鬆警惕,每個人都明白戰線被撕碎之後的下場,是以不管多麼兇險,多麼的艱難,也沒有人放下手中的武器。

“殿下,第三道防線至關重要,可否將您的東宮六衛與臣一半````”

戰爭還在慘烈的進行着,作爲戰場指揮,昧克卻不得不向李承禎請示增派援軍,不管縱觀全局,昧克覺得還是應當將裝備最爲優良的東宮六衛增派上去。

昧克之言,讓李承禎有些兩難,畢竟東宮六衛是他的親兵,要是在廝殺慘烈的第三道防線前損失慘重,那麼無疑是在割他的心頭之肉,但是李承禎轉念一想,要是丟失了第三道防線,蒙古人長驅直入,將全軍分割包圍,以致輸了這場戰爭,那麼又是極爲不智之舉。

昧克也看到了李承禎面色上的難色,想了一想,昧克從旁說道:“殿下,此戰要是勝了,這萬里江山都是您的了,何況區區幾萬將士?”

昧克的一席話,終於使李承禎下定了決心,“昧克將軍,你是戰場指揮,一切軍隊,鹹由你來調派,哪怕是孤都一樣!”

李承禎的高姿態,也讓昧克內心輕鬆了不少,說實話,他還真的怕李承禎這個時候也犯渾呢。

有了李承禎的點頭,東宮六衛一半人馬在昧克的指揮下迅速投入到戰場之中,有了這一萬五千人的加入,第三道防線頓時成了金湯之固,任是蒙古人百般衝擊,也難以撼動半分。

拼人數、拼裝備,蒙古軍隊自然難以比得上西夏人,好在鐵木真從一開始也沒有打算和李承禎比拼人數。

看着敵人往第三道防線繼續增派軍隊,鐵木真爲對方的調度點了點頭,然後與身邊的傳令兵說道:“升旗,傳令,命令忽必來、速不臺、者勒蔑三人,帶領兵馬從敵軍後方發起攻擊,命令合撒兒、別勒古兩人率領本部人馬從兩翼包抄敵軍!”

鐵木真的軍令,迅速的通過中軍旗幟的變換傳到了相關的將領之前,當得到了出兵的命令之後,在五虎山山南隱蔽許久的忽必來三人還有負責誘敵深入的合撒兒、別勒古精神紛紛一振,然後催動本部兵馬,就向毫無準備的西夏軍隊包抄過去。

李承禎和昧克萬萬沒有料到,在只有十萬人的情況下,鐵木真居然還敢行分兵之策,但是,看到已經衝鋒到眼前的幾路伏兵之後,二人都不由的暗歎一聲此戰艱難咯!

何止艱難,忽必來三人想猛虎下山一樣,將西夏軍隊的後陣,輕輕鬆鬆的就突破了,而合撒兒、別勒古兩人從左右兩翼,將西夏軍隊相對防守薄弱的側翼也撕開了幾道裂口,幾方攻擊之下,西夏軍隊只能各自爲營,防守抗擊,戰場之上,越加的混亂不堪。

第442章 奪權(五)第362章 爲天下百姓計第382章 朝堂第323章 兩封信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596章 一切,從猴子開始第40章 判官李泰第272章 趣事第601章 信心和謹慎第180章 遊說(下)第415章 戰事起第520章 南聯盟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36章 大道何方?第562章 戰艦雲集第480章 毒計第65章 大婚(下)第615章 祁連,決勝之望(下)第65章 大婚(下)第542章 天下賢才,盡如我觳第543章 風雨欲來第620章 中計第68章 練兵(一)第312章 反間第41章 隴西李氏(上)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537章 敕封重陽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419章 攻心計第513章 一網打盡(四)第128章 大戰闊亦田(七)第124章 大戰闊亦田(三)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603章 敲打,理順國事第365章 稼軒、放翁第352章 鏖戰長安(四)第256章 克夷門第315章 排兵佈陣第450章 遷都(上)第465章 妥協(上)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291章 加官第360章 佈網(上)第374章 除賊(四)第257章 對陣第550章 引蛇出洞第242章 潛入第570章 發兵攻城,以直破曲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340章 進軍關中(上)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467章 新的開始第128章 大戰闊亦田(七)第411章 杏林高手第53章 錦衣衛第48章 神武軍(中)第623章 進逼(一)第279章 中都第619章 入甕第69章 練兵(二)第520章 南聯盟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283章 秋詞第454章 戰淮(三)第589章 土地的誘惑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338章 戰爭來臨第312章 反間第20章 籌建餘慶堂(四)第37章 回城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9章 改觀以及改變第563章 蓬萊雲雨第138章 長安亂(一)第477章 瓦解第212章 蒙古來使第325章 三(上)第22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8章 雪厚千丈,難阻心中所想第478章 風起第26章 生命,即吾榮耀第622章 部署第579章 十面埋伏(中)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334章 約盟第72章 練兵(五)第235章 決心第444章 奪權(七)第403章 激戰蒼山(下)第56章 風波第109章 故人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426章 下套(下)第235章 決心第360章 佈網(上)第185章 春風徐徐,暖人心意第384章 土地第105章 錢財開路(下)
第442章 奪權(五)第362章 爲天下百姓計第382章 朝堂第323章 兩封信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596章 一切,從猴子開始第40章 判官李泰第272章 趣事第601章 信心和謹慎第180章 遊說(下)第415章 戰事起第520章 南聯盟第78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上)第36章 大道何方?第562章 戰艦雲集第480章 毒計第65章 大婚(下)第615章 祁連,決勝之望(下)第65章 大婚(下)第542章 天下賢才,盡如我觳第543章 風雨欲來第620章 中計第68章 練兵(一)第312章 反間第41章 隴西李氏(上)第538章 禍水西引第79章 火藥帶來的慾望(下)第537章 敕封重陽第599章 西遼王朝(續)第419章 攻心計第513章 一網打盡(四)第128章 大戰闊亦田(七)第124章 大戰闊亦田(三)第220章 活着回去(上)第603章 敲打,理順國事第365章 稼軒、放翁第352章 鏖戰長安(四)第256章 克夷門第315章 排兵佈陣第450章 遷都(上)第465章 妥協(上)第428章 利令智昏第291章 加官第360章 佈網(上)第374章 除賊(四)第257章 對陣第550章 引蛇出洞第242章 潛入第570章 發兵攻城,以直破曲第223章 顧同的應對第340章 進軍關中(上)第125章 大戰闊亦田(四)第467章 新的開始第128章 大戰闊亦田(七)第411章 杏林高手第53章 錦衣衛第48章 神武軍(中)第623章 進逼(一)第279章 中都第619章 入甕第69章 練兵(二)第520章 南聯盟第136章 沈復心思第283章 秋詞第454章 戰淮(三)第589章 土地的誘惑第379章 塵埃落定第338章 戰爭來臨第312章 反間第20章 籌建餘慶堂(四)第37章 回城第540章 人事和銀子第9章 改觀以及改變第563章 蓬萊雲雨第138章 長安亂(一)第477章 瓦解第212章 蒙古來使第325章 三(上)第228章 衝冠一怒爲紅顏第28章 雪厚千丈,難阻心中所想第478章 風起第26章 生命,即吾榮耀第622章 部署第579章 十面埋伏(中)第22章 籌建餘慶堂(六)第334章 約盟第72章 練兵(五)第235章 決心第444章 奪權(七)第403章 激戰蒼山(下)第56章 風波第109章 故人第606章 俘兵,疏通運河第426章 下套(下)第235章 決心第360章 佈網(上)第185章 春風徐徐,暖人心意第384章 土地第105章 錢財開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