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易士英

李瑕出了小倉庫,姜飯低聲問道:“縣尉,這就放過他了?都已經結了仇。”

“不急。”

這次,李瑕卻是轉向摟虎,道:“你與那些寨兵聯絡一下,送些錢給他們。”

摟虎這人則不問那麼多,直接應下。

三人轉回住處,鮑三起身道:“縣尉,方纔易指揮派人過來看你在不在。”

李瑕想起易士英說過晚間得空再聊聊。

他又往城樓上去。

一路走去,只見城頭上守備森嚴,終於有了要塞的樣子。

可惜,蒙軍已經退了。

李瑕才走到城樓,一名易士英身邊的親兵下來。

“李縣尉,正要去看看你在不在,請吧,將軍要見你。”

“勞吳兄又跑一趟了。”

“縣尉不必客氣……”

易士英就坐在城樓指揮台上,倚着那大鼓,趁着月光與燭光在看書。

“非瑜來了,坐吧。”

“謝易將軍。”

易士英放下手中的書,揉了揉眼,道:“看來,是沒機會重創阿術這支探馬赤軍了。”

李瑕應道:“他這種打法挺討厭的。”

“也莫小瞧了他。”易士英道,“或許,你我一走神,他又殺個回馬槍。當然,你明日便要回慶符了。”

“是。晚輩畢竟是慶符縣尉,不宜呆太久。”

“你方纔見了鄔通?莫與此子交往太深。”

李瑕一愣。

易士英的臉隱在黑暗中,讓人看不見他在想什麼。

“不久前,蒲帥來信,提及過你,也提了你北上所做所爲。”

“晚輩惶恐。”李瑕道。

但他還是很平靜,一點都不惶恐,謙虛而已。

易士英沉吟着,有些話似不知如何說,沉吟道:“可知劉整劉武仲?”

“聽說過,十二驍勇破信陽?”

“不錯,劉武仲本是北人,金滅後南投,立下大功。”易士英道:“其人天生傲骨,心性與你酷似。”

李瑕道:“不敢當,晚輩比不得‘賽存孝’。”

這“賽存孝”是劉整的名號,將其與五代時十八騎破洛陽的名將李存孝相比。

“可知趙忠肅公如何評價他的?”

李瑕道:“晚輩不知趙忠肅公是何人。”

“趙癸趙相公之父,忠肅公嘗對癸言‘劉整才氣橫溢,汝輩不能用,宜殺之,勿留爲異日患’,幸而,趙相公未聽。”

易士英話到這裡,嘆息一聲,又道:“現今,劉武仲在京湖李帥麾下爲將,蒲帥也曾於李帥麾下爲將……你與劉武仲處境相似,今夜與你談論此事,只爲告訴你,臨安行在或有人不信任你。但天下間,總有人知你功勞,欣賞你,保全你。”

李瑕沉默了良久。

臨安城之事,他一直沒怎麼想,但對廟堂的最初印象還是那無休止的傾軋。

確實難得聽到有人這麼說。

算是對他北上所做之事的……遲來的認同。

“晚輩謝易將軍。”

易士英道:“你從黨爭泥潭中脫身,既赴川蜀,往後少與奸黨來往罷。”

李瑕道:“忠奸之事,晚輩不敢斷言。”

易士英微微苦笑,道:“你雖年少,但爲人穩重……唯戒備心重,不輕易信任人吶。”

“是。”

“你有委屈,但莫讓那些朝中苟且之事磨了大丈夫報國熱忱,可明白?”

“是。”

李瑕回答得簡短,並不與易士英交心。

宋從來不缺忠臣良將,哪怕是岳飛死於“莫須有”,依然多得是人想當岳飛,但他李瑕不想當。

志不同,多說無益。

易士英也沉默了一會。

他想了想,又道:“張實與兀良合臺一戰,你如何看?”

“晚輩所知有限,不好判斷。”

易士英道:“此戰,蒲帥十分憂慮,他受任於臨戰之際,未及約束諸將。張實是大將不假,但不熟水戰……擅自出兵,蒲帥也攔不住他。”

李瑕問道:“會敗?”

“自是希望張實能勝,不過……蒲帥已命長寧軍早做準備,蜀南兵力不足,你回慶符縣之後,加強守備。”

“謝易將軍提醒,晚輩一定小心。”

李瑕明白,易士英能做出這樣的提醒不容易,這不該是一般小縣尉能聽的軍機。

“此事你心裡有數即可,不可與旁人言,以免亂了人心。”易士英又鄭重交代道。

“是,必緘口不言。”

“你也莫誤會了,蒲帥、張實,皆忠義、皆知兵,只是……未及磨合而已。”

李瑕明白這“未及磨合”四字的的言外之意。

這大宋的官僚體系就是這樣,傾軋爭權不休,管你是忠是奸、是賢是愚,都會被捲進來。

他覺得再應些場面話不太好,遂開口說了些自己的看法。

“晚輩並未誤會蒲帥、張都統,說句不當說的話,大宋上至廟堂、下至鄉縣,職責冗雜,相互制衡,黨爭影響深遠,晚輩亦有體悟。

其實蒙古也有內鬥。晚輩北上所見,蒙哥與忽必烈、蒙人與漢地世侯、甚至是世侯之間,相互傾軋,鬥爭之烈未必輕於大宋黨爭。故而,纔有人給晚輩情報。”

易士英道:“難爲你肯說些心裡話,繼續說。”

李瑕道:“但他們的制度簡單,內鬥的方式簡單,且國力更強,故而影響小。打個比方。蒙古與大宋都是瓷器的話,蒙古摔裂了就是幾個大塊,每一塊都還能用。大宋則太精細了,一摔就碎。”

“非瑜是想說?”

“有時候,粗礪的、簡單的、草創的王朝,強於一個制度繁雜的王朝。”

易士英嘆道:“道理皆明白,兩百餘年來,幾代官家、名相,何嘗未想過削冗政?”

李瑕道:“是,晚輩才疏學淺,也沒甚主張。”

他並非真的沒主張,主張“破而後立”,以一個新的王朝代替大宋而已。

當然,這僅是他重生不到一年的時間裡,通過所見之事得到的一個還很簡單、很潦草的想法,僅是一個框架。

面對初識的易士英也不宜多說,算是在對方心中埋下一個問題,由對方去想……

兩人也沒再就此多說什麼,在城樓上又望了五尺道一會。

“筠連乃羈縻州,某不宜長守,近日也得退兵。”易士英道,“蜀南若要建防事,當選在僰王山一帶,爲長寧軍地界。非瑜莫以爲某是怯戰,辜負你血戰五尺道。”

李瑕道:“晚輩明白。”

“非瑜往後若遇困難,可找我、找蒲節帥……去吧。”

易士英擡起手,揮了揮。

他的手上的護甲在月光映着微微的光芒,很微弱。

第114章 通緝第949章 寡嫂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204章 白巖苗寨第22章 交代第49章 搭救第905章 女兒與嫁妝第119章 資格第952章第415章 上游第372章 閒王第690章 蜀中二帥(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638章 清醒第329章 差遣第59章 奔命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1335章 遷都第21章 統領第40章 獵物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930章 參差不齊第880章 賢主第944章 邀約第296章 規劃第1066章 佛家無我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926章 地利第191章 駐守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番外篇·教化(爲盟主“niema”加更)第297章 威寧城第96章 心意第293章 烏撒部第1098章 曙光第442章 陷營第681章 蜀人第116章 副相(爲盟主“定庸”加更)第652章 屈突通第1027章 移駕第1077章 征服與同化第765章 士望第1027章 移駕第829章 政戰第363章 史家第567章 彩頭(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21)第4章 同夥第848章 三五知交第675章 聲望第514章 臭名第533章 戰場第663章 不急第1220章 未降者第1119章 牽制第884章 供第1004章 刁民第475章 決戰第982章 國號第580章 線索第1039章 主戰派第1054章 武德第343章 看穿第738章 急切第501章 帥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11)第776章 兀魯思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1097章 駙馬第454章 峽谷第658章 防與治第248章 心計第1282章 一步之遙第1030章 夢境第590章 逃之夭夭第305章 癢第1330章 盡忠職守第1236章 反擊第51章 輕薄第850章 廉訪司第1156章 耐心第104章 新家第1240章 錢穀第123章 大朝會第292章 志向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294章 退兵第990章 不宣而戰第1131章 融合第521章 鄂州之戰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1310章 樊城第379章 滅口第25章 高明月第511章 手段第313章 龍尾關第106章 歸客第233章 水戰之失第1074章 戰略線第806章 唐詩第22章 交代第1315章 融入
第114章 通緝第949章 寡嫂第673章 漢臺幕府第204章 白巖苗寨第22章 交代第49章 搭救第905章 女兒與嫁妝第119章 資格第952章第415章 上游第372章 閒王第690章 蜀中二帥(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638章 清醒第329章 差遣第59章 奔命第840章 秦王勸進表第1335章 遷都第21章 統領第40章 獵物第561章 爲官(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21)第930章 參差不齊第880章 賢主第944章 邀約第296章 規劃第1066章 佛家無我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926章 地利第191章 駐守第923章 白纛與玉璽番外篇·國王(爲盟主“宸寶最可愛”加更)番外篇·教化(爲盟主“niema”加更)第297章 威寧城第96章 心意第293章 烏撒部第1098章 曙光第442章 陷營第681章 蜀人第116章 副相(爲盟主“定庸”加更)第652章 屈突通第1027章 移駕第1077章 征服與同化第765章 士望第1027章 移駕第829章 政戰第363章 史家第567章 彩頭(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11/21)第4章 同夥第848章 三五知交第675章 聲望第514章 臭名第533章 戰場第663章 不急第1220章 未降者第1119章 牽制第884章 供第1004章 刁民第475章 決戰第982章 國號第580章 線索第1039章 主戰派第1054章 武德第343章 看穿第738章 急切第501章 帥才(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9/11)第776章 兀魯思第536章 始爭汗位第1097章 駙馬第454章 峽谷第658章 防與治第248章 心計第1282章 一步之遙第1030章 夢境第590章 逃之夭夭第305章 癢第1330章 盡忠職守第1236章 反擊第51章 輕薄第850章 廉訪司第1156章 耐心第104章 新家第1240章 錢穀第123章 大朝會第292章 志向第1007章 呂氏兄弟第294章 退兵第990章 不宣而戰第1131章 融合第521章 鄂州之戰第532章 陳倉道(爲白銀盟主“niema”加更3/11)第1310章 樊城第379章 滅口第25章 高明月第511章 手段第313章 龍尾關第106章 歸客第233章 水戰之失第1074章 戰略線第806章 唐詩第22章 交代第1315章 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