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0章 賢主

時間說快也快,說慢也慢。才過了年,一轉眼正月又要過完了。

正月二十七日上午,隅中時分,陽光透過紙窗灑進議事堂,偶有院中柳樹上鶯啼聲也傳來。

天氣正好。

議事堂上桌椅陳舊,但兩排官員坐在那,不論老少,個個都是腰板筆直,精神奕奕。

秦王基業初創,正是生機蓬勃之際。

“引渭穿渠,起長安並南山下,至黃河三百餘里,另治廢堰營田六十莊,計田八百五十四頃,今秋約收二十五萬石……”

奚季虎猶雙手捧着摺子在念着,把今年春耕的田畝數從關中一直說到河西。

“宜於古涼州建鎮戎軍以備蒙虜,請於城四面置屯田務,開田五百頃,置軍三千人、牛一百四百頭以耕種之,再置堡寨,使其分居。無寇則耕,寇來則戰……”

他這說的全是數字。

站在議事堂四角的幾個侍衛聽着聽着,困得不行,已經連着把頭往下磕了許多次。

端坐在上首的李瑕卻半點沒有覺得乏味,很認真地一邊聽一邊記,以求做到對這些事都心裡有數。

事實上,恰是因爲他這個秦王始終態度勤勉端正,上行下效,才讓下屬人都是一副認真做事的模樣。

Wωω .ttκá n .¢ 〇

有些人可以嘻嘻哈哈,活出自我,一聽這些數字枯燥乏味就走神,如孫德彧所言“道法自然,無拘無束”。李瑕不行,只要他還想在這亂世對抗蒙古,就必須做到常人做不到的。

至於“無拘無束”對他而言不是奢侈品,是根本就不存在的概念。

李瑕有這樣的自覺,堂上的官員們對他也十分滿意。

坐在最上首的韓承緒目光看去,感慨不已,以前那個每每傷痕累累的李瑕如今已是雍容文雅,頭髮梳得整整齊齊,一身袞袍雖不華貴,卻盡展威儀。

這邊還在說話,那邊關德輕手輕腳從後面繞進來。儘量在不驚憂諸位相公的情況下將一封公文擺在李瑕案頭。

能在議事時送進來的文書,只有李瑕交代過的“軍情司若有情報馬上送來”。

目光看去,有兩封信,封蠟完好,一封是林子的情報,另一封是李曾伯的回信。

李瑕擡了擡手,止住了奚季虎的彙報,因爲他一會還要繼續聽。

拆開兩封信看過,他環視了堂中一眼,將信遞給韓承緒,道:“都看看吧……依軍情司的打探,依河西經略府的判斷,蒙軍在九原城並沒有五萬兵力,興慶府可以打。”

他這句話一出,堂上衆人都有些緊張起來。

韓承緒首先與楊果對視了一眼,將手裡的情報遞過去。

後面韓祈安、李冶、吳璞、奚季虎、陸秀夫、董文用等人雖還未看到信,卻都一副有話想說的樣子……

說來,李瑕想攻興慶府不是一日兩日了。早在前年李璮叛亂還未被平定之時,他便與李曾伯出兵河西走廊,只是在打興慶府時因爲忽必烈掉頭打關中了纔不得不停下。

關中之戰結束,才稍緩了一口氣,李瑕就已派軍情司打探忽必烈到底還留了多少兵力在河套,爲的就是繼續攻興慶府。

這些,衆人之前便知曉,他們緊張的有兩點,一是戰事規模不能太大,眼下是與民休息的時候;二是,不希望李瑕再親征。

開年以來,李瑕時不時就到城外親自訓練選鋒營,若說秦王好武,保留了一點小愛好,衆人可以接受。

但若是爲了親征興慶府,絕對不行……

一時間,衆人紛紛向李瑕拱手。

“王上!”

“看來都想踊躍發言。”李瑕道:“韓老先說吧。”

韓承緒捻着花白的鬍鬚,沉吟了一會,開口不談戰略,談的還是糧草問題。

“興昌六年以來,川蜀年年與蒙古作戰,直到去歲三月。換言之,去歲以前,不論川蜀有多少繳獲、多少收成,基本都耗在這戰事裡,還有戰後的撫卹、封賞……”

他說得很慢,話裡的意思用一個字即可表達——窮。

之後又說李瑕治下的情況。

大理不說是賠錢的,但沒有二十年的生息,基本不可能提供多少賦稅,或者說從大理運些可憐的錢草過來還抵不上路上的消耗。宋太祖玉斧一揮不要這地方,並不是毫無道理。

好在,川蜀包括漢中在去歲倒算是豐收。

雖說經歷了被蒙軍殺戮一千萬人,如三十年以前那樣供應一百五十萬石軍糧的碩果不可能再做到,但李瑕還是徵收了近三十萬石糧食。

這可稱得上奇蹟般的產量,也是他執政以來初次有所積累。

但若不是忽必烈掉頭去打阿里不哥,三十萬石糧食根本也不足以供應戰事持續下去,算上路途上的損耗,也許兩個月、三個月就一乾二淨。

若不是運氣好,憑什麼扛?

運氣好攢下這一點錢糧,還要修水利、建城防、增加軍備、鋪橋修路,還要積累糧草應對以後蒙古的舉國攻勢……

能拿多少再去打興慶府?

韓承緒表達出這個意思之後,語氣漸漸鄭重。

“如今攻興慶府,所費幾何?便是攻下興慶府,兩三年內所獲錢糧幾何?可有助於王上到時抵抗蒙元大軍攻勢?”

李瑕道:“若是要算這個賬,那必定是虧的。不說兩三年,我們若佔下興慶府,五年十年內必然是要一直付出更多的錢糧去守這個地方,維持它的秩序,這一仗,絕對是不划算的。”

土地絕不是越多越好。

包括大理、西夏,宋軍並非是打不下來,而是不划算。

爲何打了勝仗還要議和?這看似荒唐的情況背後是宋承平年間袞袞諸公的權衡考量。

這些地方種出的糧食,就是遠遠少於要佔據它所要耗費的糧食。

蒙軍解決這問題的辦法就簡單得多。

屠殺。

攻下一城便屠一城,搶掠走金糧珠寶糧食物資,將人都殺光。因此蒙軍越戰越強,無一國可與之爭鋒。

李瑕就顯得很傻,這些年佔了太多的地,卻一直沒有足夠的兵力與錢糧去守。因此捉襟見肘,困難重重……

“但打仗不能只看劃不划算。我們必須打興慶府,之後才能打河套。佔據了河套,纔算是搶佔了胡虜南下的跳板。要的是這個戰略位置,那麼消耗錢糧便是值的。何況眼下蒙軍主力並不在中原,這一仗我們承受得起。”

韓承緒的本意並不是反對打興慶府,而是提醒李瑕還有多少可用的錢糧。

李瑕既然心裡有數,他便停了下來,看向董文用。

董文用已看完了兩封信件,沉吟道:“去歲郝天益打探到合丹率五萬大軍駐紮於九原城。如今又接連有情報說太原空虛,那有無可能蒙元想要引誘我們?”

他如今說“蒙元”“我們”已是十分自然了。

“既然軍情司、河西經略府都認爲九原城空虛,此事可以確定。”李瑕敲了敲桌案,又強調道:“別忘了,對於忽必烈而言,草原比中原重要,這是一定的。”

衆人沉默了一會。

他們都生怕李瑕說出要親征興慶府。

理由太多了,既是擔憂李瑕的安危,認爲如今以秦王之尊已不必親赴戰場,也害怕因爲李瑕親征而將戰況擴大。

而且李瑕雖時常聽取旁人的建議,但其實一貫有主見,一旦心意已決,怕是沒人能勸的。

此時,眼看着李瑕已起身,馬上要下達命令,衆人愈發緊張。

陸秀夫不自覺往前一步,已準備好了勸諫。

好在李瑕開口只是道:“那便依河西經略府所請,允李曾伯出兵攻興慶府,調十萬石糧草支援河西,諸公以爲如何?”

衆人不管是否心疼這批糧草,卻還是都鬆了一口氣……

~~

議事之後,韓家父子回到家中書房,韓祈安便道:“前陣子看王上每日總問蒙古消息,又編練了選鋒營,我便覺得他是摁捺不住了。”

韓承緒慢騰騰地在椅子上坐下,開口說話也是慢騰騰的,道:“王上的刻苦勤勉是骨子裡的,但凡有一點餘力,他都想要用盡,不願停,不願歇……但今歲不論想打何處,能調出來的也只有這十萬石糧草了,用完了,也省得再記掛了。”

這句話透着他對李瑕的瞭解,有些無奈,又有些釋然。

總之就這點家底花光了,由李曾伯去打興慶府,李瑕不想安穩也只能安穩了。

“是啊,開了年便常在記掛阿里不哥與忽必烈之事,遠隔五千裡的戰事又能與關中有多大牽扯……”

第636章 屠夫(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416章 伏擊第760章 破陣第500章 啞謎第443章 戰果第820章 戰略調整第22章 交代第325章 意料之外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374章 舊案第807章 不速之客第837章 惡人先告狀第61章 餌第821章 破鏡難圓第433章 衝鋒第434章 殺陣第831章 口號第1180章 繼承者第1154章 賀蘭山之戰第1135章 憑恃第574章 秘聞第75章 知時園第849章 執棋人第1088章 局部第1112章 匹夫第428章 人事番外篇·物哀(爲盟主“隨時回火星”加更)第246章 鹽販第672章 天涯第1027章 移駕第287章 高瓊第551章 入朝第798章 南線第154章 封筆詩第508章 丁當第677章 馬車第636章 屠夫(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099章 回師第293章 烏撒部第344章 失約第1313章 篩除第513章 稻粱謀(爲盟主“無語之人”加更)第722章 惡臭虛僞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625章 條件第976章 擔保第989章 萬歲第936章 我分裂你番外篇·燕然勒石(爲盟主“等你思路”加更)第1164章 湮沒第284章 危與機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549章 起行第1091章 軍令狀第145章 幕僚第937章 你分裂我第888章 猛獸不與羊羔爲伍第397章 回家第530章 赴任第828章 歸正第788章 辭舊迎新第1252章 民夫第889章 最後的契機第1269章 燃燒第1021章 消耗與搏殺第107章 右相第584章 期待第841章 報皇恩第62章 棄子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1342章 遺夢第625章 條件第192章 潛師而躍第454章 峽谷第533章 戰場第577章 魏紫姚黃第463章 良將第420章 意外第199章 逆戰第638章 清醒第826章 叔侄第318章 破城第1068章 各行其是第1252章 民夫第717章 治屬下第446章 失言第464章 換帥第139章 捧殺第214章 山脈第67章 過河卒第254章 挑釁第1178章 前夕第167章 冠軍風采第880章 賢主第430章 川西第262章 平安符第958章 人未歸棋已落第831章 口號第172章 框架第226章 查清楚
第636章 屠夫(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416章 伏擊第760章 破陣第500章 啞謎第443章 戰果第820章 戰略調整第22章 交代第325章 意料之外第793章 擅於偷襲第374章 舊案第807章 不速之客第837章 惡人先告狀第61章 餌第821章 破鏡難圓第433章 衝鋒第434章 殺陣第831章 口號第1180章 繼承者第1154章 賀蘭山之戰第1135章 憑恃第574章 秘聞第75章 知時園第849章 執棋人第1088章 局部第1112章 匹夫第428章 人事番外篇·物哀(爲盟主“隨時回火星”加更)第246章 鹽販第672章 天涯第1027章 移駕第287章 高瓊第551章 入朝第798章 南線第154章 封筆詩第508章 丁當第677章 馬車第636章 屠夫(爲盟主“守妹拴財”加更)第1099章 回師第293章 烏撒部第344章 失約第1313章 篩除第513章 稻粱謀(爲盟主“無語之人”加更)第722章 惡臭虛僞第1046章 他們的戰爭第625章 條件第976章 擔保第989章 萬歲第936章 我分裂你番外篇·燕然勒石(爲盟主“等你思路”加更)第1164章 湮沒第284章 危與機第694章 暖意融融第549章 起行第1091章 軍令狀第145章 幕僚第937章 你分裂我第888章 猛獸不與羊羔爲伍第397章 回家第530章 赴任第828章 歸正第788章 辭舊迎新第1252章 民夫第889章 最後的契機第1269章 燃燒第1021章 消耗與搏殺第107章 右相第584章 期待第841章 報皇恩第62章 棄子第1318章 天子賜食第1342章 遺夢第625章 條件第192章 潛師而躍第454章 峽谷第533章 戰場第577章 魏紫姚黃第463章 良將第420章 意外第199章 逆戰第638章 清醒第826章 叔侄第318章 破城第1068章 各行其是第1252章 民夫第717章 治屬下第446章 失言第464章 換帥第139章 捧殺第214章 山脈第67章 過河卒第254章 挑釁第1178章 前夕第167章 冠軍風采第880章 賢主第430章 川西第262章 平安符第958章 人未歸棋已落第831章 口號第172章 框架第226章 查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