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二、戮力同心(一)

皇帝在九州清晏用了午膳,唐五福果然從長春仙館獻了一尾清蒸鰣魚上來,十分美味,皇帝多用了半碗飯,陳勝文奉上了茶,皇帝說道,“等下就要見軍機,這會子還是打個盹纔是。”

“萬歲爺想去那裡?”

“去瑨貴人哪裡吧。”

陳勝文有些猶豫,“萬歲爺還是先別去瑨貴人處吧。”

“這是爲何?”

“今日早上,聽說雲太貴妃去了瑨貴人處,”陳勝文悄悄的說道,“也不知道說了什麼,送雲太貴妃出來的時候,瑨貴人眼睛紅紅的。”

“這是怎麼了?”皇帝奇道,“雲太貴妃說了什麼了?”

“這奴才就不知道了。”

皇帝點點頭,“那就先別去了,免得見到她,若問起這件事,哭哭啼啼的,要朕做主,朕倒是兩頭難做人,罷了,那朕就在這裡歇一會吧。你叫人告訴軍機處,傳旨:任科爾沁親王御前大臣伯彥訥謨祜爲烏里雅蘇臺參贊大臣,加欽差大臣銜。”

“嗻。”

陳勝文見到皇帝合上了眼,於是往後退了出去,又告訴內奏事處的太監,把皇帝的旨意傳出去,內奏事處的太監領命,從九州清晏殿出來,朝着西南方向走到了勤政殿的軍機處值廬,蘇拉帶着路,進了恭親王的值房,把這個旨意一說,恭親王點點頭,“知道了。”這時候剛好是八位軍機都在恭親王這裡,一個不拉,喝今年新貢的獅峰龍井,恭親王放下茶盞,對着大家笑道,“皇上有了主意。咱們也不能落後不是?接下去是個什麼章程,趁着今日大家都在,都說說看。如何料理北邊的事兒。塞老,你管着理藩院和理教院。這事兒,您先說吧。”

“是,皇上有了主意,咱們自然只有遵循的,在自己的權責之內,一定要做好此事,承化寺大喇嘛和白蓮教都出境傳教,這事兒一處。漠北蒙古的幾個活佛心思也動了起來,想着也朝着北邊去轉轉,上了文書來理教院,這裡都準了,只是要配合諸部西進北上,所幸恭親王高瞻遠矚,把這兩塊都交給了我,兩者配合,想必是能發揮極大的作用,只是如今開始和俄羅斯人動武。糧草倒是不用擔心,諸部都是就食當地,但撥給各藩部落、承化寺僧兵的火器彈藥已經消耗了五六成。接下去,還是要兵部把火器彈藥準備齊全了,纔好繼續幹下去啊。”

兵部如今是沈桂芬分管,見到塞尚阿說到自己,他點點頭笑道,“賽公不用擔心,工部和兵部的軍火廠子已經日夜開工,一定要將這次各部所需的設備供應齊全,且。”他從袖子裡拿出來了一個片子,遞給了恭親王。“英國大使和法國大使都來找過了下官,願意把一些便宜的火器賣給咱們。自然這些都是頗爲過時的。”

“我倒是覺得不用買,”曾國藩捻鬚說道,“且不說這再便宜也必然要花費不少的銀子,咱們自己這些火器,差不多都能造了,只是洋人們最新式的,還不能夠,若是洋人們肯把最好的武器製造方式給咱們,咱們倒是可以重金購得,若是這些便宜貨,”曾國藩搖搖頭,“還不如交給軍械廠製造罷了。”

因爲向國外購買要支付現銀,而軍械廠不是兵部主管就是工部主管,白給各部的,想必日後工部和兵部也不會追着自己要銀子,這可能省下不少銀子,只是這時候不能自己直說,寶鋆看着恭親王,恭親王微微沉思,點點頭,“曾公說的極是,那就這樣辦,小山,若是他們願意把最好的武器賣給咱們,咱們買一點,若是再賣給咱們武器的製造之法,也可以談,貴些沒關係。”

沈桂芬看了曾國藩一樣,含笑應下,又說了一件事,“俄羅斯大使抗議,蒙古諸部之中混有朝廷的人馬,還指名道姓的說出了這次會盟是由庫倫總兵楊嶽斌一力組織的。要求中國要給俄羅斯一個交代。”

文祥笑道,“這些俄羅斯最是蠻橫,如今怎麼這樣的講究外交禮儀了?”

“無非是俄羅斯和奧斯曼帝國又起了紛爭,爲了巴爾幹半島,”沈桂芬解釋道,“據說,他的西邊也很是不平靜。”

“還有什麼事兒嗎?”

沈桂芬表示不知道俄羅斯西邊什麼事兒,塞尚阿紅光滿臉,輕輕的拍了一下茶几,“什麼交代,自然是打諢過去就是,俗話說,正是趁他病,要他命,咱們離着邊疆遠,他們怕是更遠,如今佔了先手,更是要動作大些。”

恭親王點點頭,“總理衙門那邊,特別要和英國、德國,奧匈國三國搞好關係。德奧兩國和俄羅斯接壤,咱們也不需要他們做什麼,保持親近關係,讓俄羅斯人疑神疑鬼就好。”恭親王吩咐沈桂芬,“德國之前定了一艘鐵甲船,算算日子,馬上要到了,咱們大張旗鼓的宣傳起來,報紙上多說說,再讓總理衙門發出照會,邀請奧匈國皇太子來中國訪問吧。”

沈桂芬應下,“舊年議定和俄羅斯人必然有一戰,但是如今咱們卻還不能出動大軍,先讓諸部去鬧一鬧,咱們給錢給槍炮就是了,這樣朝廷花費省一些,說到底,這外頭的土地也不值當什麼興師動衆,若是他們有效,咱們也不用沾染上身,讓西方諸國疑懼,和俄羅斯的交易,還是要繼續做下去的。”

寶鋆不免吐槽,“俄羅斯人最無信用,海關那裡已經許多商人反應,和俄羅斯人做生意,經常不支付貨款或是把貨物以次充好,舊年問俄羅斯人買舊的軍艦,還怕他們不把船給咱們,把銀子放在英吉利銀行,等到他把銀子給到咱們手上,這才把銀子轉給他們的。”

“這國秉性如此,毫無誠信可言,”恭親王搖搖頭,“所以不可輕易相信,俄羅斯大使前來說退出新疆,絕不再犯,我也只是當做笑話,聽聽過去就算了。”(未完待續。)

二十九、聖壽慶典(一)十三、金明暗滅(二)四十一、思凡夜奔(一)十二、顧命大臣(三)八十八、大戰前夕(四)四十五、節節敗退(三)四、內外諸事(二)五、北京條約(五)三十、金陵血色(上)二十六、羨慕與否(二)二十三、亂象四起(二)六、寒風瑟瑟(下)二十、福禍相倚(三)十、海不揚波(五)二十九、東征蘇福(上)六十二、無妄之災(四)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二)二、中外震驚(六)二十三、開邊興兵(一)七十五、波譎雲詭(二)八十九、大幕拉開(二)二十六、同治元年(完)四十五、今又復來(四)十四、六六大順(上)三十八、奪宮之變(一)十九、一馬當先(一)二十六、北海之水(六)二十五、天京天京(下)本月完結。八十三、兩處齊發(五)一、阪上之雲(一)十、隨風入夜(一)三十五、硝煙再起(四)十五、玉蘭之會(三)四十四、臨危受命(終)二十五、康慈太后(一)三十、萬事俱備(一)九十七、英魂不遠(三)三十、金陵血色(上)十二、小山重疊(一)六十八、他鄉故知(二)三十四、又見泉臺(三)二、日出之國(二)三十五、一瀉千里(二)八十一、千鈞一髮(三)二十六、一元復始(四)二十七、英烈長存(中)三十二、楊柳依依(六)四十三、檢閱三軍(六)五十三、火上澆油(三)六十四、改弦更張(二)二十七、先公後私(五)給sosoyin!七、以退爲進(上)四十八、似曾相識(四)三十五、勤政親賢(五)三十五、勤政親賢(一)二十八、春水微皺(六)四十八、艱難唯死(二)五十一、南北水火(四)十二、英人來華(二)四十一、立後封妃(一)三十三、朝日鮮鮮(四)三十、南國煙雲(五)三十五、輪船飛渡(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十)十九、風起北疆(五)六十一、觥籌交錯(二)五十九、利來利往(一)八十二、大勝之後(四)十六、生死茫茫(二)二十一、襄王有夢(三)二十九、兵臨廬州(一)三十三、生死茫茫(一)十一、大國小國(一)三十九、禍水東引(一)三十、項莊舞劍(六)四、宮內宮外(四)三十三、生死茫茫(三)十四、營造法式(二)七、出將入相(七)四十八、艱難唯死(三)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四)一、三月初三(四)十四、功在詩先(三)十八、追封哀榮(三)十三、各顯神通(四)九、情義大者(四)二十八、日月分明(八)二十八、新幣銀行(一)給sosoyin!二十三、開邊興兵(一)四十七、永通橋戰(七)十九、不速之客(一)十二、英人來華(四)二十一、各方角力(二)十三、大漠孤煙(一)四十七、永通橋戰(七)二十三、緩緩圖之(四)十八、再破大營(三)三十九、禍水東引(三)十三、意在筆外(三)
二十九、聖壽慶典(一)十三、金明暗滅(二)四十一、思凡夜奔(一)十二、顧命大臣(三)八十八、大戰前夕(四)四十五、節節敗退(三)四、內外諸事(二)五、北京條約(五)三十、金陵血色(上)二十六、羨慕與否(二)二十三、亂象四起(二)六、寒風瑟瑟(下)二十、福禍相倚(三)十、海不揚波(五)二十九、東征蘇福(上)六十二、無妄之災(四)一百零二、升龍大典(二)二、中外震驚(六)二十三、開邊興兵(一)七十五、波譎雲詭(二)八十九、大幕拉開(二)二十六、同治元年(完)四十五、今又復來(四)十四、六六大順(上)三十八、奪宮之變(一)十九、一馬當先(一)二十六、北海之水(六)二十五、天京天京(下)本月完結。八十三、兩處齊發(五)一、阪上之雲(一)十、隨風入夜(一)三十五、硝煙再起(四)十五、玉蘭之會(三)四十四、臨危受命(終)二十五、康慈太后(一)三十、萬事俱備(一)九十七、英魂不遠(三)三十、金陵血色(上)十二、小山重疊(一)六十八、他鄉故知(二)三十四、又見泉臺(三)二、日出之國(二)三十五、一瀉千里(二)八十一、千鈞一髮(三)二十六、一元復始(四)二十七、英烈長存(中)三十二、楊柳依依(六)四十三、檢閱三軍(六)五十三、火上澆油(三)六十四、改弦更張(二)二十七、先公後私(五)給sosoyin!七、以退爲進(上)四十八、似曾相識(四)三十五、勤政親賢(五)三十五、勤政親賢(一)二十八、春水微皺(六)四十八、艱難唯死(二)五十一、南北水火(四)十二、英人來華(二)四十一、立後封妃(一)三十三、朝日鮮鮮(四)三十、南國煙雲(五)三十五、輪船飛渡(四)四十三、檢閱三軍(十)十九、風起北疆(五)六十一、觥籌交錯(二)五十九、利來利往(一)八十二、大勝之後(四)十六、生死茫茫(二)二十一、襄王有夢(三)二十九、兵臨廬州(一)三十三、生死茫茫(一)十一、大國小國(一)三十九、禍水東引(一)三十、項莊舞劍(六)四、宮內宮外(四)三十三、生死茫茫(三)十四、營造法式(二)七、出將入相(七)四十八、艱難唯死(三)三十四、科場弊案(十四)一、三月初三(四)十四、功在詩先(三)十八、追封哀榮(三)十三、各顯神通(四)九、情義大者(四)二十八、日月分明(八)二十八、新幣銀行(一)給sosoyin!二十三、開邊興兵(一)四十七、永通橋戰(七)十九、不速之客(一)十二、英人來華(四)二十一、各方角力(二)十三、大漠孤煙(一)四十七、永通橋戰(七)二十三、緩緩圖之(四)十八、再破大營(三)三十九、禍水東引(三)十三、意在筆外(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