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太上皇

長安太極宮。

忙裡偷閒的李世民正在陪伴鬚髮俱白的太上皇李淵,玄武門之變,李淵目睹了骨肉相殘的人倫慘劇,作爲父親的李淵無疑是最痛苦的一個人,手心手背都是肉,失去了誰他都會如此,要是今天站在他面前的是李建成,他同樣惱怒。

李淵比起當一個好皇帝,他更加的熱衷與當一個好父親。

皇帝的事情可以交給兩個兒子以及宰相處理,但一個好父親卻必需要親力親爲。尤其是嫡系出身的李建成、李世民、李元吉這三個兒子以及巾幗不讓鬚眉的平陽公主,李淵對他們更是關懷備至,噓寒問暖。

當年,他登基,建立了大唐王朝。

本來依照慣例,偌大的皇宮諸多宮殿只有兩個主人,一個是皇帝一個是太子,但李淵卻因疼愛兒子,將皇宮中的承乾殿給了李世民,武德殿給了李元吉,讓三兄弟分別入主皇宮裡的三個宮殿。本意是希望三個兒子住在一起,能夠相互走動一下,促進一下感情。

李淵能夠在隋末動亂之中脫穎而出,成爲大唐王朝的第一位皇帝。固然與歷史上那些英明神武的開國皇帝有些差距,確實也是一個合格的帝王,他最大的毛病是護犢。

但是他的護犢不是沒有緣由的。

對於家人,李淵始終都存着一份愧疚之心。

李淵出身於北周的貴族家庭,排行老四,最小的一個。作爲老四,按說唐國公的封號怎麼輪都不會輪到他的身上。但是他有着過人的運氣,或者說是天煞孤星。他的哥哥一個一個在他幼年的時候竟然全部早逝,在他七歲的那年,他老爹也跟着死了。李家的男兒就剩他一個,還是小屁孩的李淵便承襲了唐國公的爵位。

七歲開始,李淵就在亂世中求存,一路磕磕碰碰,到了楊廣即位,受到了楊廣的器重,外放爲官。

李家祖宅在河東,李淵在外地爲官,也不知是習俗還是規矩,李家上上下下都住在河東老家,只有正牌夫人竇氏與二兒子李世民一直跟在李淵身旁,在外邊赴任。

當時有個規矩,外放官員允許三年返鄉一次,這也就是說李建成、李玄霸、李元吉、李智雲這些住在河東老家的兒女每三年才能見上親生父母一面。

李建成比老二李世民要大上足足十歲,又是家中長子,早已成家立業,沒有多少影響,李玄霸是個病秧子死得早也是一樣,但是李元吉、李智雲等人的情況就可想而知了,年紀小小的他們有父親跟沒父親沒啥子區別。

後來李淵官拜太原留守,天下大亂,決議起兵,暗中通知李建成讓他領着家人放棄河東,潛回太原。但不知爲何消息走漏,隋兵大舉壓境。李家祖居逃出來的只有李建成、李元吉兩人。

李淵的五子李智雲以及李建成的妻子子女也就是李淵的孫子孫女兒媳都慘死在了官兵的刀下。

五子李智雲,李淵這輩子就與他相聚過兩次,一次剛出生的時候,一次三歲那年,最小的那個孫子,他更是連面都沒有見到。

李淵也因此受到了內心的譴責,對於剩餘而子女萬分寵愛。

他把幾個兒子全部安排在皇宮,是在想念兒子的時候,也容易見到。由此足可見李淵拳拳父愛之心。只可惜到了後來,幾近兵戎相見的時候,近在咫尺的三兄弟個個出入護衛成羣,相互之間防如虎豹,徹底的辜負了李淵的心意。

只是,可憐的愛子心切的李淵根本沒有察覺自己最爲欣賞器重的兩個兒子已經受到了彼此的威脅,開始安聚實力了,並因爲自己的過分縱容,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餘地。

李淵不知道,在他面前的兄友弟恭都是假裝的。

每一次,兄弟二人肩並着肩一起辭別李淵。每當如此,李淵總是一個人樂在那裡自鳴得意,錯誤的以爲自己一家子逃脫了歷史的怪圈。

他做夢都想不到,都住在皇宮之中的兄弟二人。共着一條道路,但離開了他的視線之後,兄弟二人先後走着,無人開口說話,氣氛沉悶。

直至分道揚鑣的時候,李建成每一次都會不由自主的頓住了腳步。

而每一次,李世民開口說的總是這一句話:“大哥,走好,世民別過了。”

李建成也總會千篇一律的回答:“二弟,慢走。”

一路上只留下了蒼白簡單的對白。

每當這個時候,李建成總會在李世民沒有發現他的地方停下來,目送李世民離去的背影。他大李世民十歲,可以說看着他長大的。他懂事的時候,正是他最叛逆的年紀。調皮搗蛋的他闖了禍總找他幫忙,他也一而再再而三的爲他袒護,可到了那個時候,李建成已經知道自己袒護不了,甚至連袒護的資格都沒有,因爲他除了是李淵的兒子、李世民的哥哥的身份之外,還是很多很多人的主公,爲了讓更多人活下去,他不得不作出選擇,哪怕他再不願也不成,因爲人生沒有完美……

李建成邁出了堅定的步伐。

事情固然走到了那一步,卻也沒有什麼後悔的。那是一個太子,身在帝王家必需擁有的覺悟。若這點覺悟都沒有,還不如將太子之位,拱手相讓。

不過對於李世民對於自己這個二弟,李建成也着實爲之心悸。他了解他,知道他的可怕。就如他用兵一樣,他就是一頭狡詐的狼,一條潛伏在暗處的毒蛇,等着發出致命一擊的機會。

因爲他常常先將自己立於不敗之地,有足夠的耐心等着對手露出破綻,然後發出致命一擊,所以他戰無不勝。

可以想象,他由暗轉明的時候,必然是攻勢最爲猛烈的時候。

李建成固然明白這點,偏偏不能先下手爲強,一但先下了手,將會得到世人冷眼說他心胸狹隘,排擠功高卓越的親弟弟……

很明顯李世民也是看準了這點,堂而皇之的凝聚着力量,就是不表露半點野心,沒有半點不臣之舉……

沒有硝煙的交鋒,早已在他們之間展開了。

那些年,高手間的巔峰對決,不僅僅限於武勇之鬥。還有李建成、李世民的權謀之爭。

到了後來,明白李建成婦人之仁的魏徵、王珪等人,私下定計,便以“汝勝,囚秦王終身,兄弟皆存也;汝負,除秦王,皆沒”爲由說動了李建成,自那以後,李建成一改之前的守勢,化主動爲被動,一步一步的壓榨着李世民的勢力,直至天策大將軍府分崩離析,可是,當他錯誤的認爲李世民已經沒有還手之力的時候,李世民竟爾鋌而走險,在玄武門設伏,悍然發動了赫赫有名的玄武門之變,一舉奪得了最後的勝利。

事情發生後,李淵萬念俱灰,覺得整個天空都突然塌了下來一樣。

他想不明白,好端端的,怎麼說翻臉就翻臉了呢?好端端的,怎麼說殺人就殺人了呢?

現在李淵還清楚的記得,玄武門之變的那天早上,他很高興的過問家宴準備的情況:李建成喜歡吃冬筍,他吩咐御廚要準備最新鮮最嫩的冬筍;李世民喜歡吃甜食與喝葡萄酒,特地吩咐備好西域石蜜與葡萄酒。李元吉喜歡吃裡脊肉,也讓御廚準備,幾個兒子的愛好竟然如數家珍。

他左等右等,等啊等!可他做夢也想不到,自己等來的竟然是心痛欲絕的噩耗。等到的是他的好兒子,李世民弒兄殺弟的消息。

一剎那,他恨不得死去。

一剎那,他心如死灰。

一剎那,他才豁然開朗,什麼兄友弟恭,都是騙人的,而且只是騙他這個傻乎乎的當父親的人。

李淵的心已死,即便沒有人逼迫,他也不會留戀這個讓他極其痛恨的權柄,只因這個權柄斷送了他的念想,害得他家破人亡。於是將軍政大權給予秦王李世民,三天後,立李世民爲皇太子,並且下詔說:“自今以後軍國事務,無論大小悉數委任太子處決,然後奏聞皇帝。”

武德九年八月初九甲子日,李淵退位稱太上皇,禪位於李世民。在這期間,李淵除了參加李世民舉行的一些宴會外,幾乎不曾離開過大安宮。李世民經常到九成宮避暑,十分怕熱的李淵也不願意出行。

自此以後,除了必須的需要,他幾乎從不與李世民說話,哪怕,李世民當了皇帝后,還一年如一日的前來拜見,他也不理不睬。

他知道怪不得李世民,如果今天是李建成他了會如此。

只是,李淵邁不開自己心中那道坎。

*****

可近來,情況稍微好轉了一些,對於李世民,他偶爾也不陰不陽的迴應了幾聲。

但哪怕如此,心有愧疚,乞求父親原諒的李世民已是欣喜若狂,他走得更勤了。

哪怕李淵罵他,他也甘之如飴。

因爲一切都朝着好的一面發展。

李世民清楚的記住,自從李淵親手處決了封德彝這小人之後,多年憤恨有了宣泄,一切都慢慢好轉了。他相信,只要給予他一定的時間,他一定能夠獲取李淵的原諒,相信以李淵之智,也明白自己當時的苦衷。(未完待續。)公告:筆趣閣app安卓,蘋果專用版,告別一切廣告,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一百零八章:美德第387章:誰敢不服第023章:江南第一才女第394章:營嘯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188章:太極第057章:福禍相依第336章:不認賬第281章:李承乾駕到第272章:陌刀初戰第003章:武道禪宗第168章:靜觀其變第569章:病維摩拳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547章:厲害的女人第206章:匹夫不可奪志第521章:君臣之誼第009章: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第427章:喪家之犬第379章:魚與熊掌可兼第399章:抉擇第287章:困局第410章:網開一面第176章:統一思想第298章:火牛陣第279章:形勢喜人第406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73章:刺殺第189章:受損嚴重第580章:虐屍第394章:營嘯第551章:星辰乍現第230章:左右爲難第483章:真心英雄第158章:盅毒傳說第232章:初承重任第221章:鼎定新婚第397章:易如反掌第391章:野望第167章:天羽令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401章:捷報抵長安第346章:交易第160章:風滿樓第194章:頡利之盟友第562章:戰第363章:朱昌第390章:趙德言的安慰第554章:目的地第467章:不幸言中第450章:會盟第125章:決賽 一第014章:芳心默許第406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10章:植入競技精神第210章:植入競技精神第312章:李世民的提點第005章:神秘訪客第440章:玉羅剎第207章:考試第348章:節哀順變第210章:植入競技精神第440章:玉羅剎第391章:野望第414章:醫界泰斗第393章:前夕第345章:迷途小羔羊第323章:夷男謀算第255章:訴苦運動第071章:地宮之門第445章:威懾第134章:決賽之終章第025章:天作之合第442章:西逃第196章:降服神駒第273章:九星連環第140章:規劃第265章:朝氣蓬勃第161章:玄武門之遐想第290章:毒蛇第292章:義成之斷第378章:少爺,吃飯還是洗澡第544章:特赦第371章:成長代價第022章:賭約第412章:軍神之慮第477章:不爽第461章:新的一頁第351章:珠聯璧合?第一百零六章:繳獲第407章:天塹第422章:厄運連連第416章:千金要方第255章:訴苦運動第569章:病維摩拳第528章:險勝第316章:老而不死是爲賊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089章:捷報抵長安
第一百零八章:美德第387章:誰敢不服第023章:江南第一才女第394章:營嘯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188章:太極第057章:福禍相依第336章:不認賬第281章:李承乾駕到第272章:陌刀初戰第003章:武道禪宗第168章:靜觀其變第569章:病維摩拳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547章:厲害的女人第206章:匹夫不可奪志第521章:君臣之誼第009章:生於憂患,死於安逸第427章:喪家之犬第379章:魚與熊掌可兼第399章:抉擇第287章:困局第410章:網開一面第176章:統一思想第298章:火牛陣第279章:形勢喜人第406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573章:刺殺第189章:受損嚴重第580章:虐屍第394章:營嘯第551章:星辰乍現第230章:左右爲難第483章:真心英雄第158章:盅毒傳說第232章:初承重任第221章:鼎定新婚第397章:易如反掌第391章:野望第167章:天羽令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401章:捷報抵長安第346章:交易第160章:風滿樓第194章:頡利之盟友第562章:戰第363章:朱昌第390章:趙德言的安慰第554章:目的地第467章:不幸言中第450章:會盟第125章:決賽 一第014章:芳心默許第406章:山雨欲來風滿樓第210章:植入競技精神第210章:植入競技精神第312章:李世民的提點第005章:神秘訪客第440章:玉羅剎第207章:考試第348章:節哀順變第210章:植入競技精神第440章:玉羅剎第391章:野望第414章:醫界泰斗第393章:前夕第345章:迷途小羔羊第323章:夷男謀算第255章:訴苦運動第071章:地宮之門第445章:威懾第134章:決賽之終章第025章:天作之合第442章:西逃第196章:降服神駒第273章:九星連環第140章:規劃第265章:朝氣蓬勃第161章:玄武門之遐想第290章:毒蛇第292章:義成之斷第378章:少爺,吃飯還是洗澡第544章:特赦第371章:成長代價第022章:賭約第412章:軍神之慮第477章:不爽第461章:新的一頁第351章:珠聯璧合?第一百零六章:繳獲第407章:天塹第422章:厄運連連第416章:千金要方第255章:訴苦運動第569章:病維摩拳第528章:險勝第316章:老而不死是爲賊第081章:奏響大唐前進的號角第089章:捷報抵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