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特赦

“請坐!”

甘露殿!

李世民高坐殿前,見房玄齡、杜如晦、魏徵、秦風因召而來,便請四人入坐。

“諸公,事情已經過了這麼久,侯君集的處罰也應該有個結果了。”李世民右手食指一下一下的敲着案几,目光不住的在他們三人臉上移動。

房玄齡、杜如晦兩人互望一眼,各自不語。

“陛下,侯君集爲了一已之私,犯了死罪,理當受到嚴懲。否則,人人效仿,律法將成一紙空文,若不嚴懲,如何以正國法?如何讓天下人服從?”

魏徵!

律法的堅定維護者,站了出來。儘管與侯君集關係不錯,可公是公,私是私,公私分明向來是魏徵的行事風格

他欣賞侯君集的才華不假,可是侯君集的人品讓他很失望。

杜如晦沉吟了片刻,亦道:“陛下,不管侯君集以前有多大的功勳,但侯君集觸犯的是國法,法不容情。不管有何道理,不管有什麼原因,都無法改變侯君集的犯罪事實。國家律法不能成爲個人滿足私慾的工具!”

“你怎麼看?”秦風揚了揚下巴,露出了莫名所以的神色。

“這不是好事……”秦風沉默了片刻,悠悠的嘆了一句。

“何以見得?”房玄齡追問。

“是不是好事,要看用什麼標準去衡量。”秦風忽然眼神一眯,臉上浮現一抹於年紀完全不相符的深邃。

“約束人性有三個階段,第一,是律法,也就是我們說的規則,這是凌駕於人性之上的準則,強制約束人的行爲。”

“第二,是道德,這是源於人性自身,用人性來抑制人性,依靠集體、社會、世界的目光和口舌來約束人的行爲。”

“第三,是信仰,自我約束的最高準則,無需旁人監督,不用律法加持,僅僅依託自身對信念的追崇,自己約束自己。”

秦風慢悠悠的說着,語氣平淡。

“當信仰崩塌,拿什麼去醒悟?當道德淪喪,用什麼去衡量?律法,只有律法,只有律法才能強制人們去遵循社會的法則!這就是律法存在的意義了。”

魏徵捊須而贊:“精闢!”他接着說道:“枉顧國法而不治的後果是律法體系的崩塌,還請皇上莫要因功廢私,自從我大唐建國以來,從未發生如此惡劣事情。若因爲私事,人人都可以爲了一已之私而出賣重大軍情,那國法何在,大唐的紀律何在?””

魏徵這番話可謂鏘鏘有力,擲地有聲,一字一句,說的是唾沫橫飛。同時,在秦風看來也有些咄咄逼人。

“魏大人言之有理!不過,凡事都有一些意外嘛。”秦風本來對魏徵的印象不是很好,但此刻卻覺得他沒有那麼討厭,這種法律堅定的維護者在21世紀已近絕跡了,不管他言辭如何,但是他都值得尊重。

不過爲了不讓李世民認爲自己是反覆無常的小心,秦風此刻只能硬着頭皮懟上魏徵,“魏大人,我來問你。律法存在的意義何在?律法存在的目的何在?”

“自然是爲何教化萬民,約束萬民!”魏徵想也不想的如此回答了。

“好。可是我在讀書時,遇到一個十分棘手的問題,也是關於律法方面的事情,我就算想破了腦袋也解決不了,還請魏大人不吝指教。”

魏徵道:“請說!”

秦風向魏徵拱了拱手,道:“那晚輩就放肆了。具體的事例無需詳談,那個法,縣令遇到的難題是這樣的:一個人看着另一個人即將死在自己的面前,他有兩個選擇,一、眼睜睜的看着,讓他死在自己的面前,不聞不問。二、出手相救,但如此卻會觸犯到律法。這人該救還是不該救,”

“一切應當遵循律法!任何人、任何理由都不能成爲犯罪的藉口!”魏徵毫不猶豫的說。

“魏大人的選擇是不救,因爲你要守法,可是當某一天,你遇到這種事情的時候,你會向一個冷血畜生一樣,站在一旁,冷眼看着那可憐的人在眼裡慢慢的死去,看着一條人命在你眼前消失嗎?”

“這……”魏徵也不知如何回答。

“你剛纔也說過,人命關天,法存在的意義是約束萬民,是爲萬民某福。但因爲守法,將人命視若無睹,這跟畜生有什麼兩樣,這法當守,還是不當守?請大家告訴我!那個爲了救人而觸犯了律法的人應當如何處置?”秦風掃了苦苦思索的衆人一眼,含笑而問。

“你呢?如果換成是你,又當如何?”過了半晌,李承乾把問題又拋向了秦風。

“我也不知道!”秦風笑了一笑,道:“可那個縣令的解決辦法,我認爲值得我們借鑑。”

“說說看。”李世民饒有興致的問。

“首先,縣令調查事件;其次、反覆思索其行給天下造成的傷害大,還是好處多,確定此人觸犯律法確實是件利大於弊,當證明確鑿,一切都是利大於弊的時候,該縣令進行了第三步,那就是廣泛的徵求民意,從諸多民意裡抽出千人的答案,最終,有九百多位百姓支持了救人者時,於是縣令向朝廷申請了特赦,朝廷瞭解了事情的緣由,毫不猶豫的順從民意,對救人者只進行了象徵性物質上的處置,而後特赦了救人者,並從道德的角度上大力的宣傳。話說回來,如果那個朝廷爲了維護律法而重責或許殺了救人者,那麼,那個國家的百姓遇到類似的事,誰還會出手救人呢?其後果又是如何?”

拋出了兩個問題後,秦風自問自答道:“後果是什麼?後果就是‘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後果是人情冷漠、後果是世態炎涼、後果是見死不救、後果是相互提防與戒備……”

“陛下,關於對侯君集大將軍的處罰,臣認爲不防借鑑這個法子。雖說他泄漏了軍情,可畢竟沒有給大唐造成什麼危害,不僅如此,反而讓臣輕而易舉的殲滅了烏蒙部,以及阿史那社爾、執失思力的四萬精兵,正是這一戰,爲東突厥的分裂、覆滅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從某種程度上說,扮演了不光彩角色的侯君集在這件事上,他是立了功的,再加上在一統天下之時,他立下了汗馬功勞,故而,臣認爲可以對他執行特赦。當然,爲了殺雞儆猴,爲了警示後人,也應適當的進行一點處罰,要不然,確實難以服衆。”

李世民見魏徵都不說話了,便長嘆道:“也罷,就按你說的辦,對侯君集進行特赦吧!雖說侯君集做了很不光彩的事情,可畢竟是我大唐功臣,爲了避免百姓們誤以爲朕的心腹都是心胸狹隘、妒忌賢能之徒,此事朕也就不公佈了,給他,也給我大唐留點顏面。首先,令侯君集去大唐英烈塔叩首謝罪,其次,由於他品德不端,就另外朕給他一項任務,此後五年,就讓他在潞國公府裡好好的學一學如何做人的道理。”

衆人聽聞,暗自咋舌不已!

原以爲李世民護犢之心大作,就這樣放過了侯君集,但想不到李世民會如此的下重手,心底也恍然明白:李世民並沒有原諒侯君集的惡毒手段,所以秉公處理,並沒因爲侯君集是他的心腹重臣而格外開恩,衆人均是想着:還是誤會了陛下,賞罰分明的手段了。

秦風也不知說些什麼,此次算計,成果比理想中的要好上十倍,侯君集直接讓他整進了監獄。雖然這並不是真的進監獄,但不能參與國事,不能走出潞國公府,這跟坐牢沒有什麼兩樣。表面上看侯君集沒有受到實際意義上的懲罰,但五年的放逐,卻比一切懲罰都要嚴厲。只要想一想就可以明白,即便是常人,將他限制在家裡,足不出戶,整整五年都難以承受,何況侯君集還是朝中大員。

五年的時光,足以讓他多年累積的人脈以及威信消磨的乾淨。幾乎就是等於這些年他白忙活了。

這李世民下手確實是重,而且重的出乎意料。雖然侯君集犯下濤天重罪,但大錯也未鑄成。降職應該算是極致了,如今卻要受到五年的牢獄之苦,實在令人意外不已。侯君集雖是撿了一條命,其代價卻是失去了一切。

殺雞儆猴!

衆人均是頂級智者,震驚了一會兒之後,立即明白了李世民的用心。

大家所想的,與李世民的想法如出一轍!

因爲李世民最近確實有殺雞儆猴的想法,這一切源於貞觀元年。

貞觀元年,發生了一件事情,關於尉遲敬德的。

當年。李世民大擺酒宴,款待朝中重臣,尉遲敬德在邀請之內。古人重視顏面,席位的高低非常有講究的,離李世民越近,地位越高。當時有一個正好在尉遲敬德之上。尉遲敬德氣得暴跳如雷,大怒不已,喝道:“你有何功,敢坐我上?”

任城王李道宗坐在尉遲敬德的下手,見他發怒,上前勸慰。哪知尉遲敬德當即一拳打了過去,險些將李道宗的一隻眼睛打瞎。

此事在李世民心中一直留有一個疙瘩,前不久先有侯君集泄漏軍情,後有長孫無忌之事大爆發,想起前事,萌生了一種感覺,覺得自己對於那些功臣、老臣,實在太好了,太縱容他們了,以至於一個個的持寵而嬌,目中無人,有心整治一番。

李世民善待功臣在歷史上是出了名的好,可是好不代表他沒有底線,爲了避免發生舊事重演,故而執行了殺雞儆猴的方針,很不幸,侯君集成了那隻雞。

其實,很多開國皇帝屠殺功臣,也不全是功臣功高震主的原因,朱元璋說的一句話就很有代表性:“侯君集有功於唐,犯法當誅,太宗欲宥之,而執法者不可,卒以見誅。非高祖、太宗忘功臣之勞也,由其恃功驕恣,自冒於法耳。”

言下之意,功臣自己作死,開國之君不得不“揮淚斬馬謖”公告:筆趣閣app上線了,支持安卓,蘋果。請關注微信公衆號進入下載安裝:appxsyd(按住三秒複製)

第386章:絆腳石第099章:輝煌戰役第086章:生死決擇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087章:縱論成敗第464章:出將入相第178章:上鉤第420章:倚重第377章:討價還價第474章: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第389章:深謀遠慮第560章:博雜而不精第320章:生死兩難第056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165章:買房第445章:威懾第132章:決賽之決賽第488章:皇帝教子第473章:一箭多雕第495章:自殺謝罪第019章:長孫無忌的謀劃第537章:議國策第222章:勝利通關第062章:那一戰的風情第124章:民族智慧第301章:甕中之鱉第569章:病維摩拳第052章:魏徵的瘋狂第404章:看小說的好處第278章:各方反應第100章:逃奴第581章:“軍神”之死第353章:李淵的坦蕩第298章:火牛陣第164章:紅袖添香第219章:二虎竟食第369章:黑暗交易第426章:名將之死第502章:侯君集 二第026章:孔穎達的固執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250章:拿什麼拯救邊軍第224章:洞房花燭第382章:背水一戰第055章:秦陵地宮第135章:未雨綢繆第144章:求助房府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440章:玉羅剎第418章:真實意圖第228章:奇葩鄭麗琬第225章:新婚燕爾第334章:天罡地煞第036章:無處不在的陷阱第232章:初承重任第188章:太極第527章:強敵第342章:劍術第002章:武者之心、不息於體第172章:意外造訪第155章:解剖學第012章:略同第124章:民族智慧第296章:李承乾的努力第299章:黃金組合第319章:不忘初心第296章:李承乾的努力第061章:大唐版足球賽第233章:殺遍李家無敵手第164章:紅袖添香第一百零三章:奴性第384章:閃電大神第347章:人逢喜事精神爽第094章:心靈蛻變第455章:一晌貪歡第335章:突利使者第一百零七章:開導第482章:大開眼界的使節團第225章:新婚燕爾第555章:會見第484章:不屈之志第072章:殺機重重第102章:酣暢淋漓第346章:交易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120章:箭道第202章:秦府親事第480章:豫章公主第083章:臨別依依第175章:揀了兩宰相第261章:結拜第083章:臨別依依第272章:陌刀初戰第180章:破第560章:博雜而不精第293章:義妹的關心第557章:屠刀所向第151章:百害而無一利第323章:夷男謀算第049章:地主家沒餘糧
第386章:絆腳石第099章:輝煌戰役第086章:生死決擇第016章:修羅七絕菇第087章:縱論成敗第464章:出將入相第178章:上鉤第420章:倚重第377章:討價還價第474章:娥皇女英共侍一夫第389章:深謀遠慮第560章:博雜而不精第320章:生死兩難第056章:月黑風高殺人夜第165章:買房第445章:威懾第132章:決賽之決賽第488章:皇帝教子第473章:一箭多雕第495章:自殺謝罪第019章:長孫無忌的謀劃第537章:議國策第222章:勝利通關第062章:那一戰的風情第124章:民族智慧第301章:甕中之鱉第569章:病維摩拳第052章:魏徵的瘋狂第404章:看小說的好處第278章:各方反應第100章:逃奴第581章:“軍神”之死第353章:李淵的坦蕩第298章:火牛陣第164章:紅袖添香第219章:二虎竟食第369章:黑暗交易第426章:名將之死第502章:侯君集 二第026章:孔穎達的固執第503章:侯君集 三第250章:拿什麼拯救邊軍第224章:洞房花燭第382章:背水一戰第055章:秦陵地宮第135章:未雨綢繆第144章:求助房府第101章:相知滿天下第440章:玉羅剎第418章:真實意圖第228章:奇葩鄭麗琬第225章:新婚燕爾第334章:天罡地煞第036章:無處不在的陷阱第232章:初承重任第188章:太極第527章:強敵第342章:劍術第002章:武者之心、不息於體第172章:意外造訪第155章:解剖學第012章:略同第124章:民族智慧第296章:李承乾的努力第299章:黃金組合第319章:不忘初心第296章:李承乾的努力第061章:大唐版足球賽第233章:殺遍李家無敵手第164章:紅袖添香第一百零三章:奴性第384章:閃電大神第347章:人逢喜事精神爽第094章:心靈蛻變第455章:一晌貪歡第335章:突利使者第一百零七章:開導第482章:大開眼界的使節團第225章:新婚燕爾第555章:會見第484章:不屈之志第072章:殺機重重第102章:酣暢淋漓第346章:交易第457章:李世民的剛柔第120章:箭道第202章:秦府親事第480章:豫章公主第083章:臨別依依第175章:揀了兩宰相第261章:結拜第083章:臨別依依第272章:陌刀初戰第180章:破第560章:博雜而不精第293章:義妹的關心第557章:屠刀所向第151章:百害而無一利第323章:夷男謀算第049章:地主家沒餘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