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竅。此兩者,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玄妙之門。朱子雲:“道,猶路也,””人始所共由者也。其實生天生地生人生物公共之理,故謂之道。天地未判以前,此道懸於太空;天地既闢而後,此道寄諸天壤。是道也,何道也?先天地而長存,後天地而不敝;生天地而之先,混無虛無之內,無可見亦無可聞。

要皆亦太極所判之陰陽也,兩者名雖有異,而實同出一源,太上謂之玄。玄者,深遠之謂也。學者欲得玄道,必靜之又靜,定而又定,其中渾無物事,是爲無慾觀妙,此一玄也。及氣機一動,雖有知卻不生一知見,雖有動卻不存一動想,有一心,無二念,是爲有欲觀竅,此又一玄也。

要之,念頭起處爲玄 ,實爲開天闢地、生人育物之端,自古神仙無不由此一覺而動之機造成。又曰無慾觀妙、有欲觀竅,兩者一靜一動,互爲其根,故同出而異名。

這是武當練功密室牆壁上的一段話,出自<<道德經>>,張三丰很看好這些東西.張無忌站在這裡看了許久看右看都看不太懂,於是搖搖頭不知道爲什麼太師傅讓自己看這些東西,據宋遠橋宋大伯說道,武當弟子學武之前都些看些這類的東西.

張無忌看了一會兒還是不懂,問旁邊的莫聲穀道:‘七叔,這些東西我看不懂,能不能不看呀?‘

莫聲谷是武當六俠裡面最疼張無忌的,因爲小時候莫聲谷和張翠山最要好,兩個人最談得來,所以現在無忌回武當以後莫聲谷對張無忌的疼愛是其他人不能比擬的.

莫聲穀道:‘無忌呀,算了.看不懂就別看了,你現在還小,現在看這些東西真實難爲你了.‘

張無忌‘哦‘了一聲,眼睛還是盯着牆上的文字.

莫聲穀道:‘走吧,無忌.師傅他們都在練功房,一會見不到你小珍珍就該嚷着要找你了.‘說着哎了一聲.他口中的珍珍就是楊珍珍.

現在楊珍珍和她爹爹嶽明,母親楊儀都在武當作客,自打張三丰生日那天開始,五天過去了.嶽明,楊珍珍一直在和武當六俠研究武學.自然楊珍珍也沒走了.這個楊珍珍天天給張無忌搗亂,讓張無忌幹什麼事都安不下來心,最後張無忌總結出一個經驗---凡是順着她,還有就是哄着她忽悠她.

張無忌跟着莫聲谷一起來到練功房,見嶽明楊儀都在,陪他們的正是宋遠橋等六俠,讓人驚訝的是今天張三丰也在,一般情況下張三丰都一個人慣了從來不和人講太多話.

張無忌一進屋便向各人行了理,過後道:‘太師傅你今天怎麼來了?‘

張三丰道:‘哦,我閒着沒事就過來看看,看能不能把不瞭解的事相通.‘

張無忌道:‘我不明白!‘

張三丰哈哈大笑道:‘是這樣的,我武學上遇到了瓶頸,上次閉關也沒能突破.‘

嶽明插口道:‘真人,說來聽聽.‘

張三丰道:‘純陽拳中有云“風吹荷花,左右搖擺。飛雲流水,穿連不斷。踩步懸足,運氣養性。慢勁快打,環套八法。”老道不明白怎樣纔算是快,怎樣纔算是慢.‘

嶽明道了聲這便答不上來了.衆人也都回答不上來.

這時張無忌想起來了:莫非太師傅在研究太極不成?看樣子是這樣了,於是心中有了計較,決定幫幫張三丰,讓他早日創出太極拳,不過這樣以來就比金庸小說裡太極拳的出現早了好幾年,算了不管了,我又不是盜版,版權還是太師傅的.

於是張無忌說:‘無忌覺得天下武學無快不破,無堅不摧.‘哎呀這個張無忌爲了太師傅,把周星弛的版權盜了來,還是個盜版商.

衆人不解,望着張無忌.

張無忌接着道:‘無快不破就是說出招只要夠快,就沒有破不了的招式.爲什麼兩個人明明看出對方的破綻,在比武時破不了別人的招,那是因爲你不夠快.凡是對手就一定有破綻,哪怕是再高明的對手,但是爲什麼破不了呢,那是因爲你不夠快.‘

衆人好像聽出來了一點意思了,張三丰示意他講下去.

張無忌道:‘無堅不摧是說如果你出招夠力度的話,任對方身法再怎麼高明都是躲不過的,就是餘力也能將其打敗,更不要是硬拼了.‘

衆人又像是若有所悟了.

張無忌接着又侃起來,反正忽悠死人不償命.他道:‘如果我們既快又堅的話,這世上就很少人是自己對手了.往常我們所有經歷的沒一次比武贏得話就贏在自己出招夠堅夠快,輸的話輸在不夠堅不夠快,兩者缺一不可!‘

衆人都是一副受教的意思,張三丰道:‘無忌呀,你分析的很是透徹,不少前輩高人都歷盡精力創造武學,其實都是在‘快‘和‘堅‘兩個字上努力着,只是所有的人都沒總結過其實快和堅纔是武學至理呀.‘

嶽明還有武當六俠細想了一下所有的經歷加上所有自己瞭解的之後也都恍然大悟,要不是張無忌這番話,任衆人再怎麼武功一流,再高的智慧也參透不了武學的真理所在.

張三丰道:‘無忌的話很對,就是這麼個理.看來江湖上說你是神童,我看一點都不錯.‘

宋遠橋也道:‘無忌的武功雖然只達到江湖二流一列,但人機智靈敏,超乎常人,就是當年五弟也沒法和無忌比起呀.過不了幾年,無忌一定能像師傅一樣成爲一代宗師的.‘

衆人都默默點頭,在他們認知的範疇裡,張無忌的智慧是沒有人比得上的,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這時候楊珍珍從外面跑了進來喊道:‘無忌哥哥,無忌哥哥,快陪我玩吧,那些小孩都不跟我玩.‘

衆人都哈哈大笑,這個楊珍珍跟別人在一起從來都是霸道的很,開始的時候武當的小輩們還和她玩,到最後都受不了她就沒人陪她玩了.這樣她又想到了張無忌.

楊儀拽住楊珍珍道:‘珍珍呀,無忌正在和我們研究武學呢,你別打擾好嗎,等我們說完了,再讓無忌哥哥陪你玩好不好?‘

楊珍珍剛想說不好,被嶽明一眼瞪了回去,就這樣一句話憋到了肚子裡了.

衆人剛纔都在思考武學的事,被楊珍珍一搗亂就忘了.嶽明道:‘張真人,咱們繼續吧?‘

張三丰道:‘好,無忌繼續說.‘

張無忌道:‘好.剛纔太師傅說 ‘風吹荷花,左右搖擺。飛雲流水,穿連不斷。踩步懸足,運氣養性。慢勁快打,環套八法。‘這些話參不破,無忌認爲這是說以慢打快,以柔克剛的意思吧.‘

張三丰道:‘這些我也想到過,但是以慢打快怎麼打,剛纔不是說無快不破嗎?這不是矛盾嗎?‘

張無忌道:‘此慢非彼慢,此快非彼快.以慢打快的慢看慢實快,只是慢中走了捷徑實際上是更快.‘

衆人沉思了一會兒.

張無忌接着道:‘以柔克剛也一樣實則用對方得力來剋制對方,自己要想辦法用最少的力來引導對方以達到用對方的力來擊敗對方.這就是我們所說的借力打力,以柔克剛,四兩撥千斤.‘

張三丰喃喃道:‘以慢打快,以柔克剛,借力打力,四兩撥千斤.‘說完哈哈哈大笑着向外走去.衆人不解,只有張無忌知道張三丰已經不是以前的張三丰了.以前的張三丰是以少**功發家的,現在才純粹擺脫了少林的陰影.

張無忌笑道:‘太師傅已經不是以前的太師傅了.撥開雲霧看藍天,也許就是這樣吧.‘

衆人聽不懂他在說什麼,有些看不懂他了.

楊珍珍道:‘無忌哥哥,我聽不懂你說些什麼.‘

張無忌道:‘等你長大了就明白了.‘

楊珍珍又問楊儀道:‘娘,無忌哥哥是什麼意思呀?‘

楊儀道:‘娘也不知道.你無忌哥哥是個聰明的人,所有的人都比不過他的.他說的話這世上恐怕只有張真人能聽懂.‘

楊珍珍又問張無忌道:‘無忌哥哥,你聰明嗎?‘

衆人聽了哈哈大笑,張無忌也笑着道:‘我並不聰明,只是我比你大.‘

楊珍珍‘哦‘了一聲,隨即反應了過來道:‘不對呀?‘

張無忌道:‘怎麼不對了?‘

楊珍珍道:‘你才比我大兩個月就比我聰明那麼多呀?‘

張無忌道:‘其實咱們一般聰明!‘

楊珍珍道:‘我纔不信呢.‘

張無忌道:‘爲什麼不信呀,我經常騙你嗎?‘

楊珍珍道:‘那到沒有.‘

張無忌道:‘那爲什麼呀?‘

楊珍珍道:‘不爲什麼,反正我就是覺得不對.‘

張無忌道:‘我告訴你爲什麼吧?‘

楊珍珍道:‘好呀好呀!快說!‘

張無忌道:‘因爲我比你看的書多,想的多.你懂了嗎?‘

楊珍珍道:‘哦,那我還是不要太聰明瞭,那得看多少書呀?‘

衆人見兩個人說話挺有意思就饒有興致的一旁看着,隱隱約約他們對張無忌的一舉一動都很關心,覺得張無忌的言行舉止都透露着智慧的火花.

這時楊依開口了:‘珍珍,無忌哥哥累了,該讓他休息了.‘其實她發現女兒這些天來特別喜歡和無忌在一起的,也是就連他們大人都喜歡張無忌,那麼一個小孩子就更不用說了.

這樣衆人散去,張無忌終於解放了.

第二天一大早就被人叫起來,說是太師傅讓去的.張無忌一到會客室發現裡面出來嶽明夫婦,幾位師伯師叔外,多出了兩個人.一個藍衣男子,不怒而威,三十歲上下;另一個也是個小女孩,十歲左右,清秀伶俐.剛進室內,就被楊珍珍拉着硬是跑到那女孩面前道:‘無忌哥哥,這是小月姐,小月姐這就是聰明無比武功高強的大壞蛋張無忌.‘

衆人聽了頓時大笑,張無忌也不知哪裡又惹到她了,一會無忌哥哥,一會又大壞蛋張無忌.正在鬱悶呢,張三丰道:‘無忌,這是你嶽伯伯,快快拜見,好讓你嶽伯伯知道你.‘

張無忌相當懂事,來到那人跟前道:‘晚輩張無忌參見嶽伯伯!‘

那男子道:‘你是不是喊我一句伯伯很不情願?‘

張無忌道:‘小子不敢!‘

那男子道:‘好,別人都道你很聰明,那我今天就要考校一下你.‘

張無忌道:‘請出題!‘

那男子道:‘這麼直接?‘

張無忌道:‘我很忙的!‘

那男子道:‘不急不急,咱們先聊聊.‘

張無忌道:‘那就說吧.‘其實也不是張無忌不給他面子,只是一開始兩個人就看對方很不順眼.

那男子道:‘我叫嶽豐.‘

張無忌驚道:‘什麼?岳飛?‘

那男子道:‘不是岳飛,是嶽豐.‘

張無忌心想:原來自己聽錯了,還以爲是岳飛呢!

嶽豐道:‘岳飛是我祖上,我是他的第五世孫.‘

張無忌道:‘什麼,嶽元帥是你祖上?‘他平生最敬重岳飛,聽嶽豐說是岳飛的後人,叫張無忌如何不驚.

嶽豐道:‘我在江湖上聽過你的大名.‘

張無忌道:‘不行,我還年輕,你誇我我會驕傲的.‘

嶽豐覺得張無忌這孩子和一般的孩子不一樣,就道:‘你和其他孩子不一樣.‘

張無忌道:‘一個鼻子兩隻眼,兩隻耳朵兩隻手,很普通的.‘

嶽豐道:‘我弟弟說你象一個人,我就來看你了.‘

張無忌道:‘你弟弟是誰我不認識也不想認識,我像誰我不知道也不用知道.‘

嶽豐哈哈大笑道:‘你這孩子果然與衆不同.‘

張無忌道:‘說完了嗎?我還沒洗臉刷牙呢‘

嶽豐道:‘我不會耽誤你幹那些無聊的事的.‘

張無忌道:‘誰說的?我本來可以睡懶覺的.‘

張三丰開始的時候還能忍受,現在看不下去了纔出聲喝住張無忌.這個無忌有時候乖的像只貓,有時候又怪的無與倫比.

嶽豐道:‘張真人不要阻止,我就是喜歡這種性格.敢愛趕很,快意恩仇,忽視禮教,不按章法行事,有什麼是什麼,這纔是真性情.‘

張無忌道:‘你不是要給我說事嗎?‘

嶽豐道:‘對.‘

張無忌道:‘你弟弟是哪一個?‘

岳飛道:‘他叫嶽明.‘

這個張無忌早想到了,並不驚訝.張無忌道:‘哪個人像我?‘

嶽豐道:‘不是別人像你,是你像別人!‘

張無忌道:‘沒錯呀?我們兩個不像嗎?‘

嶽豐道:‘像呀!‘

張無忌道:‘這不就結了,你都說他像我了,還說不是.‘

這下嶽豐算是被打敗了,這個張無忌怪不得能把崑崙西華子耍的團團轉氣的要死,今天算是領教了.

嶽豐道:‘你和楊過大俠的性情太像了!‘

張無忌道:‘怎麼不說我像他了?‘

嶽豐道:‘不能說了,你比他更邪乎.我怕我被你氣吐血.‘

張無忌道:‘你來到底什麼事?痛快點!‘

嶽豐道:‘你一點都不像是個十歲的孩子.‘

張無忌道:‘又撤遠了!‘

嶽豐道:‘我想請你救明教!‘

張無忌喊道:‘什麼?‘

嶽豐又說了一遍:‘我想請你救明教!‘

張無忌道:‘爲什麼是我?我才十歲?‘

嶽豐道:‘因爲你是神童!‘

張無忌道:‘我操!這是什麼怪理論?‘

嶽豐道:‘這不是怪理論,怪理論只適合用在平常人身上,你是個怪人,所以就不是怪理論了.‘

張無忌道:‘有什麼好處呢?‘

嶽豐道:‘好處一點沒有,唯一的好處就是操心.‘

張無忌道:‘我有個要求.‘

嶽豐道:‘說吧.‘

張無忌道:‘我要做明教教主!‘

嶽豐道:‘我同意.‘

張無忌道:‘你能做主?‘

嶽豐道:‘能!‘

張無忌道:‘憑什麼?‘

嶽豐道:‘憑我是明教現任教主!‘

張無忌喊道:‘不是吧?明教教主不是陽頂天嗎?‘

嶽豐問道:‘什麼陽頂天?明教第幾任教主是陽頂天?我怎麼不知道?明教先前三十三任教主的名字我能背出來不過沒有陽頂天呀?‘

張無忌心道:‘難道這個世界真的變了,怎麼相差這麼大,金大俠害得我差點丟人丟大了.‘這麼一想隨即道:‘沒有就算了,可能是我記錯了.‘

嶽豐道:‘你真的願意當明教教主?‘

張無忌道:‘好了,成交了.‘

嶽豐道:‘成交是個什麼意思?‘原來古代沒成交這個詞他不理解.

張無忌道:‘就是我同意了當你們教主,不過我還有個條件.‘

嶽豐看他都答應了就道:‘你有條件儘管說,我一定滿足你.‘

張無忌道:‘我讓你答應我一個條件.‘

嶽豐見他這麼爽快就道:‘說吧什麼條件?我都答應你.‘

張無忌道:‘我的這個條件就是再給我加三個條件!‘

等張無忌說出來後,嶽豐才知道張無忌是個無賴,不能用對待君子那樣對待他,那樣行不通也太危險了.不過要穩住張無忌他還是準備答應了再說.

嶽豐道:‘我答應你!‘

張無忌道:‘這就對了嘛!識時務者爲俊傑,你果然是個英雄,一言九鼎.‘

這都什麼世道,說話算數就是英雄了?都說張無忌聰明無比,今天還見到他無賴的一面了.

今天怎麼了,才了雞屎都中大獎,而且中了頭彩,當教主了---明教教主.不過沒什麼挑戰性.<倚天>的張無忌是靠着力挑六大門派才成了教主,怎麼到了自己這兒只是耍耍嘴皮子就當上了教主呢?張無忌想不通,沒道理呀?

正在想着,一雙小手從背後梧住了張無忌的眼睛,隨後一個聲音道:‘張無忌,你才我是誰?‘

張無忌一聽聲音就知道是楊珍珍了.但是張無忌決定逗逗她:‘我不知道.‘

楊珍珍撒嬌道:‘你猜猜嘛!‘

張無忌道:‘哦-- 我知道了,你應該是小黃吧?‘

楊珍珍知道小黃是武當山上的一條狗,覺得張無忌在罵她,就道:‘要死啦?你好好猜.‘

張無忌道:‘哦-- 那你一定是小紅了.‘

楊珍珍不知道小紅是誰,就道:‘不對,你一點都不用心猜.‘

正在這是楊儀的聲音傳了來:‘珍珍,又纏你無忌哥哥幹嗎呢?‘

楊珍珍‘哎呀‘一聲道:‘娘,你怎麼能告訴無忌哥哥是我呢?本來無忌哥哥猜不到我的,被你一叫全漏餡了.‘

只見張三丰和楊儀夫婦及嶽豐來了,張無忌趕緊迎上道:‘太師傅怎麼有閒情逸致出來逛了?‘

張三丰十分喜愛張無忌,因爲張無忌是張翠山的兒子.他的幾個徒弟裡面結婚了的生的都是女兒,要麼還沒結婚,結果就只有張無忌一個獨苗了,再加上張無忌聰明的一塌糊塗,更是想不喜歡都不行了.

張三丰道:‘我是想問你哪時候走的?‘

張無忌道:‘這個呀,我也不知道.‘

張三丰道:‘無忌你還小,明教教主你能做的下來嗎?‘

張無忌道:‘那是我的夢,我不能不去做的.‘

張三丰道:‘無忌,累了的話就回武當,太師傅最不放心的就是你了.‘

張無忌道:‘太師傅,回到中原,只和太師傅相處不到一個月,不過這段時間是無忌最開心的時間.不能代爹爹侍奉太師傅是無忌最大的遺憾.‘

張三丰道:‘無忌,江湖險惡,你多提防.‘

張無忌知道太師傅又要閉關了,這次談話算是道別的話了.張無忌道:‘太師傅,天生我才必有用,我能應付.‘

張三丰道:‘你明天就走吧,我不送你了.‘

張無忌道:‘太師傅,以後無忌不能聆聽您的教誨了,無忌會天天想着太師傅的.‘

張三丰道:‘無忌,人活一輩子,有所爲有所不爲,你可明白.‘

張無忌道:‘無忌明白了.‘

張三丰道:‘你才十歲多些,讓你挑這麼重的擔子真是難爲你了.‘然後張三丰對嶽豐道:‘嶽教主,無忌就拜託你了.‘

嶽豐道:‘放心吧張真人.‘

第二天,張無忌帶着嶽豐和嶽明一家三口告別武當,目標是明教總壇光明頂,和武當六俠一一道別後張無忌含淚前行,開赴光明頂,因爲那裡有自己的一個夢.

他的夢,是當明教教主嗎?沒有知道!

那麼他的夢是什麼呢?沒人知道!

那誰知道呢?

一路長途跋涉,歷經千辛萬苦,張無忌,嶽明夫婦,嶽豐還有楊珍珍,岳飛兒終於月兩個月後到達光明頂.

一路上沒出什麼大的問題,雖然途中也遇到過強盜土匪之類不過這幾個人是什麼人,一個個問題被輕鬆化解.

要說問題就是他們自身的問題了,張無忌左思右想是始終不明白一件事.那就是爲什麼楊珍珍爲什麼跟了她孃的姓而不姓岳呢?

張無忌問嶽明道:‘爲什麼珍珍姓楊而不姓岳呢?‘

嶽明道:‘哦-- 原來你一路上在惦記着這個呀?‘

張無忌道:‘哎呀- 你可別說這個,要是給我糾纏不清的話,你就慘了.‘

嶽明道:‘那到也是,擡槓沒人能贏得了你.‘

張無忌道:‘那還不快說呀?‘

嶽明道:‘是這樣的,我岳父大人只有你楊儀阿姨一個女兒,沒有兒子.我們生的第一個孩子就讓她姓楊了,到時候給楊家留給後人.‘

張無忌恍然大悟,這才知道是這麼回事.

六人一行來到光明頂,只見光明頂上都是建築羣,好不壯觀,,比起金大俠筆下的光明頂華麗多了,看來明教幾百年也不是白經營的.

張無忌見明教總壇沒個人影,於是問嶽豐道:‘嶽教主,怎麼沒人呢?‘

嶽豐道:‘看來他們已經來了.‘

張無忌問道:‘是誰來了?‘

嶽豐道:‘之前我沒告訴你是怕你聽了不肯來,現在你來了我就老實給你說吧.‘接着嶽豐就把明教現狀給張無忌說了一遍.

原來三個月前,明教發生了前所未有的危機.只因爲波斯明教總壇來人要取聖火令和乾坤大挪移心法,中原明教早在幾十年前聖火令就丟失了,乾坤大挪移心法也不知所蹤,這樣中原明教就沒能拿出這兩樣東西,但是中原明教隸屬波斯明教,波斯明教就要求解散中原明教,中原明教衆人自然以身護教了,第一次波斯明教風火使者帶領十二護法打進光明頂,不過中原明教也不是泛泛之輩,明教教衆在教主嶽豐,左右使,三大護法,五散人帶領下大敗前來進犯的波斯明教.但是三天過後,波斯明教邀東洋扶桑人代表一起來到明教總壇,下了戰書要求六月初六也就是大後天在光明頂比試.他們仗着是明教總壇強行要求比試分文比和武比,這樣就要和他們鬥志鬥勇.但是明教衆人武功自然不用說,但是要是比些刁酸古怪的東西,波斯明教出題中原明教肯定吃虧,再加上東洋人指手畫腳那就更不堪了.情急之下,明教左使者楊逍就想到了張無忌,現在江湖上盛傳飛龍大俠張無忌是個神童,文武雙全,在他的提議下明教衆人也覺請張無忌出來相助是個很好的主意.要不明教就要被波斯明教強行解散了,衆人這麼一盤算,如果張無忌能退了強敵明教就由他領導也未嘗不可,這樣以來明教中興有望了.就這樣纔有了嶽豐到武當請張無忌出來解救明教於危難.

張無忌一行人到了總壇才發現明教左使者楊逍,右使者範遙,以及白眉鷹王殷天正,青翼蝠王韋一笑,以及五散人布袋和尚等除了紫杉龍王外都在這裡,就連已經自立創教的白眉鷹王殷天正都在.

在嶽豐的介紹下張無忌一一和衆人打招呼.到了殷天正面前沒等介紹張無忌就拜倒在地道:‘外公,無忌這些日子好想你!‘

殷天正不敢相信眼前的孩童就是他的外孫張無忌,那個傳說中的神童,曾經智耍崑崙西華子,張三丰生日時三件禮物都是大手筆,在江湖上傳的是沸沸揚揚,頃刻間名動天下,就是明教地處西南也有耳聞.

殷天正仔細地看了看張無忌,把無忌扶起來道:‘素素生了個好兒子,外公替你高興.‘

張無忌也是很激動,這是第一次見外公沒想到是在這種情況下.張無忌道:‘外公,正事要緊.等事情完了,無忌和外公好好聊聊,把我孃的情況都告訴外公可好?‘

殷天正道:‘好好好,咱們說正事.‘衆人看了都覺得張無忌很懂事,頓時對這個孩童產生了興趣,如果說以前有人還不大看得起張無忌,畢竟他還太小再厲害能厲害到哪裡去?但現在不同了,看張無忌言談舉止無不散發着智慧和老練,這種氣質不要說是個孩子就是江湖上的大人物也不過如此罷了.

張無忌道:‘衆位前輩,無忌在這裡放肆了!請各位前輩多多包涵!‘

衆人都是見過世面的人物,對無忌的話只是點了點頭.

張無忌道:‘衆位對這次波斯明教來犯有何見教.‘

平時這些人都以楊逍,嶽豐爲首,這時楊逍道:‘波斯明教此次只是出動了一個使者和十二個護法就讓我們明教損失重大,要是波斯再派人來我怕明教到時候不解散都難了.所以大家商量了一下覺得,此次比試只許勝不能敗,我們明教已經敗不起了.‘

衆人紛紛點頭.張無忌道:‘他們是怎麼要求比試的?‘

嶽豐知道剛纔給他說的都是些粗枝大葉,現在應該說的詳細一些.嶽豐就道:‘是這樣的,比試兩大項.第一項是文鬥,由對方決定怎麼比,無非是些出幾個難題,還有雙方比試在某方面上的造詣;第二項是武鬥,雙方進行三場比試,三局兩勝.‘

張無忌問道:‘如果兩項中一勝一敗呢?‘

這是殷天正道:‘如果一勝一負的話,約定時間再比一場,直到分出勝負爲止,不過兩次比試時間間隔不得超過三天.‘

張無忌這次算是聽明白了,道:‘看來這波斯明教也是個難纏的小鬼.‘

嶽豐道:‘這次文鬥就權杖小兄弟了!‘

張無忌道:‘不可氣,無忌還小不明白的希望各位提點一二.‘

衆人都道:‘理應如此.‘

張無忌回到明教給自己安排的房間反覆琢磨應該怎麼樣才能使明教化險爲夷呢?

現在的武林和<倚天>裡明顯不一樣了,一個是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一個是波斯明教要解散中原明教,兩者有什麼聯繫呢.還是不是成昆在作祟呢?顯然這種可能性很小,從沒提過義父成昆的是,到現在還沒見到周芷若,趙敏,玄冥二老,都沒出現,沒了宋青書卻多了個楊珍珍,真是奇怪,

楊過的後人,岳飛的後代都出現了,而且嶽豐還是明教教主,到底哪裡暗場玄機呢?我的夢還能實現嗎?

張無忌喃喃道:‘先不管了,先幫明教度過危難,先弄個教主噹噹也不錯,然後再堤防朱元璋的出現和做大.那麼朱元璋會不會出現呢?這個空間有沒有朱元璋呢?‘

算了不想了先想想波斯吧歷來就是個侵略的國家,看看他的歷史就知道了:公元前5世紀的波斯帝國,其版圖橫跨亞、非、歐三大洲,東起印度,西抵亞得里亞海、地中海和北非,北到廣袤的俄羅斯草原,南達阿拉伯半島。這個超級帝國囊括了埃及、呂底亞、小亞細亞和兩河流域的巴比倫、古敘利亞和巴勒斯坦,以及一些希臘城邦等。其幅員之遼闊,從其修築的遍及全國的驛道便可見一斑。據測定,驛道中最長的一條是從波斯帝國的中心城市蘇薩一直通到愛琴海邊的“御道”,全長達2500公里。

波斯帝國的疆域拓展差不多都是在薛西斯的父親大流士執政時期,那是波斯帝國最爲強盛的時期。大流士接位後就不停地東征西討,先後進行了二十餘次征戰,纔在原來帝國的基礎上打下了一個疆域遼闊的帝國。他是那個時代最偉大的英雄,亦是最有勢力的國王。在著名的“貝希斯敦銘文”中,他向世人宣稱自己是“偉大的王,萬王之王,波斯之王,諸省之王”。

在大流士當政時期,人民盡皆臣服於這位“萬王之王”。

然而,正是這位“萬王之王”,卻始終無法征服隔海相對的希臘。第一次遠征希臘,他的艦隊被風暴摧毀;第二次,他的軍隊又在馬拉松戰役中一敗塗地。

波斯人想要征服希臘的心願由來已久,但直接導致大流士發兵遠征的起因卻僅僅是爲了給希臘一個警告。

其時,希臘半島上普遍實行的是城邦制。遍佈半島的是一個個獨立行使“主權”的城邦國家。它們的範圍一般都不大,以一個城池和周圍農業區域構成。平均人口在一萬人左右,多的也不過幾萬,頗有些“小國寡民”的味道。其中最大的、最有影響的兩個城邦國家是雅典和斯巴達。波斯帝國於公元前546年滅了小亞細亞的強國呂底亞之後,原來受呂底亞控制的,包括米利都等幾個小亞細亞沿海的希臘城邦,便同時被波斯帝國所征服。大約公元前514年,大流士國王率軍橫渡博斯普魯斯海峽,企圖征服多瑙河以北的斯基泰人。這一戰役雖然失敗,卻控制了色雷斯和黑海海峽,直接威脅到希臘半島諸城邦。

黑海沿岸是希臘各邦,特別是雅典的重要糧食供給基地和商品市場。波斯控制黑海通道後,不僅希臘和黑海之間的交通發生困難,而且已歸附波斯的腓尼基人也乘機侵奪希臘人的海外商業利益。於是,希臘人便煽動業已臣服的米利都等希臘城邦舉行起義。起義被鎮壓以後,波斯便藉口雅典和愛勒特里亞曾出兵援助米利都,要對之進行“懲罰”。

公元前492年,大流士拉開了希波戰爭的序幕。然而他派出的艦隊在阿陀斯海角遭到颶風襲擊,300艘戰艦全部沉入海底,兩萬多士兵葬身魚腹。波斯艦隊未經交戰就全軍覆沒。兩年之後,即公元前490年,大流士又派大軍開始第二次西侵,這一次則在毀滅愛勒特里亞城邦後進入雅典前沿。僅11000人的雅典軍隊面對十餘萬波斯大軍毫不退縮,奮勇迎戰。雙方在城東北的馬拉松平原上展開了激戰。那是一場激烈的戰役,比後來教科書上描繪的要激烈得多。結果,在人數上佔優勢的波斯大軍反而被雅典人一舉打敗。

對不可一世的大流士國王來說,遠征希臘的失敗無疑是奇恥大辱。父業子承,薛西斯現在要徹底摧毀希臘,摧毀雅典,以告慰父靈,也讓自己這顆復仇的心得到平靜。

可見一般,這次波斯明教來中原其用心可見一般!

要不,也不會在幾百年前就把明教傳入中原了,原來波斯老早就爲侵略中華民族種下了伏筆,看來明教還真是危險透頂呢?

三天後的比試在張無忌心中又加重了分量,怪不得明教會以明教教主之位拉攏自己.本來還以爲在武當給嶽豐叫條件是自己佔便宜呢?原來自己纔是最大的受害者!

不過事到如今,也只有背水一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