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_第四章下(一)

每天下午學員紛紛自發組織起來,討論消化。因爲大多數學員的父母兄弟姐妹都居住在農村,所以他們格外關心這部法律如何實施。尤其關心如何劃分農村中從事農業生產勞動和居住人員的階級成分問題。什麼樣的人應該評爲地主、富農?什麼樣的是中農、貧農和僱農?大家十分關心。當初並沒有把中農細分成上中農。下中農,只把那些家中自有土地、自食其力的、生活水平處於中等的都劃成中農。到後來才發現中農還可以分,因爲有些中農,土地較多,還僱有些短工幫忙,生活水平較高的,被評上中農。而那些土地較少,還得佃些土地耕種才能維持生活的被定爲下中農。貧農則比較容易認定了。那麼地主呢,大家認爲比中農好認定,凡是擁有較多土地,僱有長工耕種而自己不勞動;或者佃給他人耕種,自己只收租不勞而獲的都是地主。這裡有一些是僱用短工或少數長工,自己參加勞動的則認爲是富農。這一些從定義上大家都記住了,但是爲了增加分辨能力,解決疑問,各連隊則組織學員談自己家庭情況,利用討論來加深認識。

三連共分成六個小組,每組十六、七個人。第五組共十六個人,組長叫牛剛,組員有楊壽凡、李瑛、汪茹芬、陳慧英、溫德珍、李大牛和張成義等人。牛剛在部隊是班長,山東人,說話直爽實在,他說:“好啦,土改的大法咱們都學了,現在每位同志都結合自家情況,給自家定定成分,這也是咱們土改的第一課。好啦,誰先發言。”

李大牛舉手第一發言:“不好意思,俺就先講吧。在俺老家東北黑龍江,俺們屯裡俺家上無片瓦下無寸土,俺爹從小就給地主老財當長工,俺和俺娘,弟妹都寄住在屯裡破土地廟裡,冬天只能拾柴禾秸燒火烤烤,夏天沒蚊帳任蚊子叮咬,渾身大瘡小瘡。一家人穿得破破爛爛,吃了上頓沒下頓。只是參軍我才穿過一雙鞋。一直到民主聯軍到了俺屯,俺家才分了房子分了地。爲了保衛勝利果實,那年我十七歲,老爹老媽送俺參了軍。根據土地大法,俺家是完全的僱農!俺講完了!”

大家一致鼓掌表示他講得好。

張成義說道:“俺家在山東萊陽,是山區。俺家人多地少,只有二畝山地,每年都得給老財家佃五、六畝地耕種,俺爹勞累了一輩子,連解放都沒看到就去世,俺大哥二哥直到三十多了,還打光棍呢。幸虧來了共產黨,解放了,俺家分了五間大瓦房,大哥二哥都娶了媳婦。我是家中老五,十八歲那年俺參了軍,臨走前俺娘給我訂了親,是俺村的丫頭叫秀花,人長得可水靈呢。就等全國解放,就回家成親。俺們村土改時評的是貧農。”

“哇,小張,你小子好福氣呀,回家就當新郎官啦,俺們好羨慕你呀。”牛剛第一個叫好。

全組人都笑開了,鼓掌表示祝賀。

張成義漲紅了臉,喃喃說道:“俺講的都實話,俺不會撒謊。”

牛剛拍拍他肩頭,說:“俺也是山東人,沂南山的,俺家有兩間破草房,三畝山地。俺家兄弟姐妹四個,這點地打的糧食不夠吃的。俺爹只好給老財打短工當長工,掙點糧食養活俺兄弟姐妹,大姐剛滿十歲就賣給人家當童養媳了,大哥十三歲就給老財放牛放豬當長工了。俺二姐十四歲就出嫁了,二姐夫家也不富裕,家中有十多畝地,打的糧剛剛夠吃,家中有幾間瓦房住。二哥十五歲被國民黨兵抓了壯丁,當了國民黨兵,在淮海前線解放參加了解放軍,隨大軍進了四川,在宜賓一帶駐軍。我是老小,讀過三年私塾,參軍後當了連裡文書,後來又當班長。俺家土改時評了個貧農,分了八畝地一頭牛和五間房。”

接着華光學校出來的學員也都踊躍發言,他們都貧苦人家出身,講得都很實在清楚。最後只剩下楊壽凡他們五個了,似乎還有些猶豫,遲遲沒發言。

觀望了一會兒,汪茹芬鼓足了勇氣說道:“實在不好意思,我們家庭不像前面同志們講的那樣。我老家在成都北邊一個叫江佑的小縣城裡,我家從祖上就開了一家藥房,父親還開了個診所。藥房僱了掌櫃和夥計,診所裡有大夫和學徒。我父親每天給病人治病、母親每天蒔弄診所後面三、五畝藥圃,沒僱幫工。這應該算是自由職業者吧,……”

“不對,別忘了你家有藥房藥圃,有錢人家還僱了掌櫃夥計,起碼算是工商業主。”牛剛反駁道。

汪茹芬無言以對。此時長文用輪椅推着兆琪來了,全組的人起身鼓掌表示歡迎。

兆琪滿面笑容,搖搖手,說:“大家請坐,不必這麼客氣,還是自由討論吧,我只是旁聽而已。”

牛剛則站出來在她面前立正行軍禮,報告道:“校長同志,三連五小組全體同志正在討論土地改革法,結合自家情況談學習結果。”

“談得怎麼樣?”兆琪很有興趣問道。

“大家發言積極,非常認真。”

“是不是還有同志沒講呀?”兆琪看出楊壽凡等人面情有些猶豫遲疑,知道他們不好意思講。

“是的,我們幾個都不好意思講,前面發言的同志都是貧苦人家、勞動人民家庭,我們都不是,實在是……”楊壽凡說道。

“哈哈,哈哈。”兆琪爽朗笑起來了,說道:“老楊同志,這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家庭出身無法選擇,個人人生道路卻是可以選擇的。就拿我羅兆琪來說吧。我們羅家在廣漢是全城首富,爺爺在清朝是一品大員,辛亥革命是四川省省長,被革命黨殺了。羅家在我父親手中還有良田千畝,大莊園五、六處,另外開的油坊、酒廠、粉房等作坊幾十家,家中奴僕上百人。只是到了一九三○年我剛從川大畢業,父母經商遇大火燒掉了家中鉅額財產,爲還銀行貸款,羅家破產了。父親因急火攻心而去世,母親只能賣掉土地等家產、遷往成都當個小市民。我這位千金大小姐只好隻身出來教書,幸而遇到了我現在的丈夫澤元,那時他已是地下黨。在他的教育下我終於從一個地主小姐成了共產黨員。我個人的人生軌跡說明了,家庭出身你無法改變,可是人生你可以自由選擇。楊同志,你們夫妻都是大學畢業的舊時知識分子,家中肯定有點兒財富才能供你們讀書上大學。可是你們在解放前都參加了反內戰反飢餓鬥爭,這說明你們是痛恨反動派,嚮往和平民主和光明的。現在你們考入革大,這一切表明你們自願走上革命道路的。對於有革命願望的同志,我們是舉雙手歡迎的,希望大家打消顧慮,輕裝前進,真正改造舊的思想、舊的世界觀。”

楊壽凡聽了,不住點頭,身爲革大一分校的最高首長不惜自亮家底自揭短處,他還有什麼顧慮,舉手道:“組長,我要求發言。”

牛剛點頭說:“好的,大家歡迎楊同志發言。”

楊壽凡先乾咳兩聲,清清嗓子,然後鄭重地講道:“我家住在江蘇蘇州城,家裡在鄉下有三百畝良田,全部佃給農戶耕種。我家主要財產是在城裡的機制緞綢廠、繅絲廠,僱有兩、三百工人幹活。是工商資本家兼地主,我要堅決同家庭劃清界線,投身到革命大熔爐中。”

“歡迎!熱烈歡迎楊同志與家庭劃清界線,投身革命!”牛剛帶頭鼓掌表示歡迎。

全組的人都熱烈鼓掌表示歡迎。兆琪和長文都禮貌地鼓掌。兆琪說:“楊壽凡同志,這僅僅是開始邁出了第一步,以後的路還很長,自己還要努力呀。”

“是的,羅校長,我一定努力改造思想,成爲一個真正的革命者。”楊壽凡鄭重地說道。

第一部_第十九章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十章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三)第一部_第十八章(三)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六十章(二)第二部_第一章(一)第三部_第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八章第二部_第五十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十六章上(一)第一部_第八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二)第二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三章第二部_第三十五(一)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一)第三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六章(一)第一部_第一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七章上(二)第三部_第三十章(二)第二部_第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三章上(二)第二部_第二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章(一)第二部_第十章下(一)第二部_第三十一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四章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五十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三)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二章(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一)第二部_第三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三章第二部_第十章下(一)第三部_第三章上(二)第一部_第二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五章(一)第二部_第九章下(二)第二部_第六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三)第三部_第三章下(二)第一部_第七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七章(一)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二)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九章第一部_第八章(三)第二部_第二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二章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八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一)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六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二)第二部_第十二章下(三)第三部_第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九章第三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三)第三部_第四章(二)第三部_第五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七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章(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三)第一部_第八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五章(一)第三部_第四十一章(二)
第一部_第十九章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十章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三)第一部_第十八章(三)第三部_第三十七章中(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六十章(二)第二部_第一章(一)第三部_第十七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八章第二部_第五十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十六章上(一)第一部_第八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四十一章(一)第二部_第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十二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二)第二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九章(二)第一部_第四十三章第二部_第三十五(一)第二部_第四十章下(一)第三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六章(一)第一部_第一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七章上(二)第三部_第三十章(二)第二部_第十一章(二)第三部_第三章上(二)第二部_第二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十三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章(一)第二部_第十章下(一)第二部_第三十一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四章第二部_第四十三章(二)第二部_第五十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六章(三)第三部_第二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二章(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一)第二部_第三十一章(二)第一部_第三章第二部_第十章下(一)第三部_第三章上(二)第一部_第二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六十八章(一)第二部_第四十五章(一)第二部_第九章下(二)第二部_第六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二章(三)第三部_第三章下(二)第一部_第七十三章(一)第二部_第七章(一)第二部_第十九章上(二)第二部_第三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八十九章第一部_第八章(三)第二部_第二十八章(二)第二部_第十三章(一)第三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二章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一部_第八章(二)第二部_第四十二章下(一)第二部_第二十三章(二)第一部_第六章(一)第二部_第三十六章(一)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二)第二部_第十二章下(三)第三部_第十五章(一)第一部_第三十二章(一)第二部_第八章(一)第一部_第二十五章(三)第一部_第四十四章(二)第二部_第三十九章第三部_第十四章(一)第一部_第八十五章(二)第三部_第三十八章(二)第三部_第二十章(二)第一部_第二十八章(一)第一部_第七十九章(三)第三部_第四章(二)第三部_第五章(二)第一部_第五十二章(二)第三部_第七章(一)第三部_第二十章(二)第二部_第十六章下(三)第一部_第八十六章(一)第一部_第五十五章(一)第三部_第四十一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