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快些與他把正事說完罷,我是再不想多看見這個小和尚了。”
越想越覺得有些鬱悶,驪山老母彷彿賭氣似的催促道,連帶對觀音的態度都冷淡了幾分。
“便依母親所言。”
觀音笑着應道,徐徐轉過身,面上依舊是那副悲憫世人的聖潔模樣。
“法海,你可知今日之事從何而起?”
“啓稟菩薩,弟子不知。”
法海口上小心應承着,心中卻是着實有些摸不着頭腦。
說實話,他也從未想過這麼早就有人自靈山降下法身來尋他,更別提來者還是四大菩薩之一的大慈大悲觀世音菩薩。
“弟子自覺向來謹言慎行,一日三省吾身,卻不知菩薩因何事尋來弟子?”
“既然你素來行事細謹,爲何那日在白巖寺中,卻偏偏做出毀損佛像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
菩薩仍是一手持羊脂玉淨瓶,一手作拈花狀,只是身上卻多了些莊嚴端肅。
“你可知前些日子,有好幾尊菩薩都向世尊告你的狀,說你行事乖戾,如墮魔道,要遣護法神入凡間將你鎮壓,責令反省百年,以示懲戒。”
“若非慧能佛主在世尊面前替你開脫,如今與你相見的便不會是我了。”
“我且問你,你可知錯?”
觀音只是簡簡單單看了法海一眼,明明沒有絲毫威嚴泄露出來,卻又似如淵如獄。
法海好似身上揹負着五嶽之重,層層威壓震懾地他喘不過氣來。
咬咬牙,法海以莫大毅力一字一句地開口道:
“佛主慈悲,昔日有割肉喂鷹之舉,如今衆生哀憐,命途多舛,弟子以些許木雕金塑換取錢財,活人性命,卻不知有何過錯?”
“既是爲救蒼生,肉身都可佈施,又爲何憐惜區區法相泥塑?”
話音剛落,法海只覺附加身上的威嚴頓時雲銷雨霽,彷彿先前種種不過是一時錯覺。
擡頭再看,卻是見得菩薩似笑非笑地望向他。
法海恍然,原來這方纔是觀音對自己真正的考驗。
“你倒是明瞭此中真意,我佛慈悲,欲教世間一切有緣之人脫離苦海,卻不是爲了生民將他一味高高奉在案上,日夜膜拜信仰。”
“只是白巖寺一事,着實壞了宣平城十萬信衆的向佛之心,其中不乏有行善積德大半輩子的居士,到頭來卻開始懷疑自己所作所爲的意義。”
“你雖是無心之舉,可這份因果卻不得不算在你的頭上。”
“非是如此,佛主又何須詰責與你。”
“弟子知錯了,甘願受菩薩懲罰。”
未曾想過因果卻是結在此處,法海恍然大悟,老老實實承認道。
他當時只顧及爲了那些被白巖寺僧人破壞了的家庭,卻未想過宣平城向佛成習,有朝一日信仰忽然崩垮,會對信衆造成怎樣的影響。
“既然你已自省,我要你待到水陸法會結束後,於西湖河畔造得金山寺一座,渡十萬信衆脫離苦海,你可願意?”
見法海態度端正,菩薩頷首笑道。
“阿彌陀佛,弟子自無異……”
法海雙手合十,正要誠心朝觀音拜伏。
嗯?金山寺?
怎麼總感覺哪裡怪怪的?
等等,那不就是白蛇傳裡面,法海老和尚渡許仙遁入空門的那座寺廟嘛!
可倘若沒記錯的話,金山寺不該安安穩穩呆在鎮江那一帶嗎,讓自己跑去西湖邊上建寺又是什麼鬼?
法海心中暗暗叫苦,他本就還沒做好摻和進這檔子佛道之爭的破事中的打算,可現在看來事情似乎偏偏不遂人願。
懷着一線希望,小和尚試探着向觀音問道:
“菩薩慈悲,不知弟子可否換個地方開宗立廟?遠的不說,弟子覺得便是宣平城的舊址也成啊!”
“這是世尊的意思。”
觀音依舊是一臉笑意地看向法海,然而語氣卻端是令人不容拒絕。
“弟子……謹遵法旨。”
最後一絲幻想破滅,法海雙目無神,喃喃地應道,一副被玩壞了的樣子。
我太難了,整天苦心積慮想着如何替自家老大規避危機,可偏偏卻是自家靠山要攆着自己帶頭衝鋒。
“世尊如此囑託,自有他的用意。你是天生佛子,註定將來是要成就果位,前往靈山淨土的,世尊又豈會害你。”
似乎是看出了法海的憂慮,觀音有意安慰道。
“弟子多謝菩薩開解,菩薩慈悲,不知可否告訴弟子,究竟是哪幾位菩薩對弟子有意見?弟子一定洗心革面,痛改前非。”
所幸法海也不是自怨自艾之人,重新振奮起精神,小和尚頗有些咬牙切齒地問道。
別誤會,法海禪師可從來都不是一個記仇的人,因爲他一般有仇當場就報了。
至於說實在打不過怎麼辦?
那自然是記在小本本上,等靈佑禪師哪日證得菩薩果位,一併攜着帶去靈山淨土,再懇請自家祖師替自己找回場子。
欺負了小的,惹出來老的;欺負了老的,惹出來更老的。
據自家師父所言,這可是潙山寺一貫的優良傳統,自然要好好繼承下去。
“你倒是小心眼的很。”
頗有些啼笑皆非的感覺,觀音菩薩纖纖玉指輕點在法海眉間,嗔怪地責備道。
便是一旁說過不想再看見法海的驪山老母,也饒有興致地瞥了過來。
“弟子不是小心眼,只是佛主普度衆生,非是爲了香火之昌,而是懷大慈悲大覺悟,解脫世人。”
“幾位菩薩卻是有些將路走窄了,弟子所想,不過是想將他們拉回正道而已。”
法海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
“佛曰,不可說。”
然而觀音菩薩還是微笑着婉拒了法海的請求。
只是當法海失望之際,卻是又接過先前的話說道:
“不過日後待你建起金山寺,我會將寺中所需供奉的佛主菩薩告知,屆時你且好自爲之罷。”
嗯?
聽出言外之意,法海眼睛登時亮了起來,對觀音拜謝道。
“弟子謝過菩薩。”
這一拜,倒是比起先前真誠了許多。
“無妨,有的人在廟堂之中被供奉了太久,漫長歲月不得超脫的法門,卻是已經有些忘記自己證得果位之時立下的誓願。”
“世尊慈悲,不忍他們再錯下去,若是法海你能將他們點醒,卻是再好不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