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東盟與世界新變化

.隨着世界大戰的結束,新秩序正慢慢的建立起來,在戰爭中大傷元氣的列強國家,和同樣遭受到極大創傷、但卻迅學會了鬥爭藝術、覺醒了民族國家尊嚴的廣大亞非拉地區國家,開始迅的轉變角色,一場新的風潮在全球範圍內洶涌澎湃的鼓動起來!

就在英國和法國還在忙着收拾家裡的爛攤子時,他們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東南亞地區在初步的鬧騰之後又搞出了新的花樣。

1946年3月12日,以馬來亞華人政權爲的獨立運動力量再一次提高他們的號召力,在經過秘密籌備之後,他們突然提出要建立一個東南亞地區、以中南半島爲核心的全民族自由政權同盟,隨即緬甸北部的人民政權、老撾民族獨立政權和柬埔寨新民主主義政權、北越民族獨立政權紛紛響應,在英美還來不及作出反應的時候,全體通過一項面向世界的聲明,成立東南亞人民民主同盟,堅稱“東盟”。

“東盟”建立的核心目的,是以一個近似蘇聯的相對緊密政權聯合體系,在政治上、經濟上和軍事上,乃至文化上將整個中南半島連成一體,在一個統一核心的領導下,將整個中南半島各族人民全部團結起來,按照各族平等、宗教自由、平等協作、共同促進的原則,將原來各自爲政的中華附庸國,變成一個以中華文化底蘊爲核心,以各族自有文化爲表裡,和諧共處、積極向上的緊密聯合體,綜合中南半島上的天然人口和資源優勢,努力打造一個全新的國家組織!

不等列強國家喊出反對的話來,泰國北部的華人自治省先表示積極擁護“東盟”的倡議,並提請加入“東盟”成爲新的成員,隨後蘭芳國也立刻提出要求與“東盟”結成全方位的戰略合作伙伴關係,從政治上承認“東盟”存在的合法性。而後,失去了半壁江山的泰國政府也扭扭捏捏的提出要與“東盟”建立夥伴關係,並在適當的時候考慮進一步合併的可能性!

一石激起千層浪!“東盟”的突.然舉動給了英法兩國迎頭一棒!他們怎麼都沒有想到,這些昔日的殖民地會生這樣的事情,這裡的人會以這樣的手段來對他們的計劃進行反制破壞,甚至在他們還沒將各種力量理順的情況下,對方就已經正式出招了!這樣的動作之迅,遠他們的想象之外!

不用問,主持“東盟”成立的核心力.量,就是整個中南半島上的華人武裝力量,他們實際上藉着戰爭的時機掌握了東南亞的政治、軍事、和經濟大權,以一千多萬華人爲核心的東南亞地區,因爲在十幾年的戰爭、災荒、瘟疫和動亂當中損失掉了原來的將近一半土著民族精英,除了泰國意外,包括人口最多的越南都已經完全崩潰了!這些原來殖民地小國的上層精英分子和青壯年力量,在列強、日本和數不清的內訌中自相殘殺的聯合剿殺下,已經損失的七七八八,根本不足以引導起一個新的證券,而“東盟”華人武裝力量在事實上統治了這片土地後,趁熱打鐵的以中華文明爲核心紐帶,以這樣的政策來團結羣龍無的其他各組人民,很容易就得到了那些壓根沒見過什麼世面的土著人的認可!甚至在很多人的眼裡,這些華人力量就代表着大中華幾千年如一日的對東南亞地區的無可爭議的精神統治權!

儘管從清末開始,英法列強就.已經攫取了東南亞的主導權,用他們的洋槍大炮征服了土著人的上層統治階級,但在廣大民衆的眼裡,即使是腐朽到極點的大清國都是正朔,都是他們的祖宗根基,更不用說今日槍炮更加強大,軍力更加強盛的新中華證券!尤其是在這幾年中,隨着陳曉奇勢力的崛起,老大帝國滅亡後一度失去的威信又迅建立起來,東南亞各族人民親眼看到列強殖民者被日本人打敗,而後日本人又被更加厲害的中華人幹掉,真真切切出現在他們面前的東西比什麼都重要,甚至在最近,更傳出來正是因爲強大的中國軍隊所向披靡,才結束了世界戰爭,挽救了全世界人民,更要給東南亞所有人民帶來無邊的幸福未來!

空口無憑都不足以說明問題,幾年間的戰亂中,每.次民族內部清洗仇殺都是被中華軍隊所敉平消融,每一次的危機都是被中華人所化解,從中國留學回來的大量有爲青年也紛紛宣傳他們的所見所知,並領導各地方人民朝着更好的未來飛奔!

在中南半島難以通行的崇山峻嶺中,十年來不斷.修建的公路先貫穿東西,將緬甸、泰國、老撾、越南連接在一起,又南下鏈接湄公河聯通中部和柬埔寨地區,所到之處固然有強大的軍隊開路,同時更有源源不斷的民生資源跟了進來!使得在漫長的欺凌壓榨下幾乎一無所有的老百姓第一次看到了新時代文明的產品,更讓他們享受到了這輩子都沒有見過的好處。

沒有了原來的那些西方國家培養的精英分子.領導,失去了那些桀驁不馴的野心家鼓譟,更沒了原來壓在頭頂的王權統治,換了來自中國本土培養出來的上層精英和全部由近衛軍培訓領導的軍隊之後,經過精心研究、重新包裝的各族宗教、文化思想更容易接受,十年間建立的滲透基礎一朝迸出來後,就有了比列強更加強大的號召力和推動力,一夕之間天崩地裂,日月顛倒,一切都讓列強看不懂了!

剛剛恢復的法.國政府固然勃然大怒,大英帝國就更不用多說了,即使已經下臺的丘吉爾都大肆叫囂,“想要改變殖民地的現狀,除非我死了!”

政治上的壓迫和恐嚇已經毫無用處,即使是傻瓜都知道,光憑那些呆頭呆腦的土著人是翻不起這種大浪的,就算掌控了局勢的近衛軍也很明顯上面有人在掌控,而這個人不用說,就是中國的陳曉奇!

所以,英國人幾乎不用考慮,直接將抗議提到了陳曉奇這邊來,現在不同於以往,核彈時代的到來,讓大家都明白,政治和戰爭都需要換一個方式進行,所以他們很聰明的沒有叫囂什麼戰爭威脅,而以政治上的鼓譟以及在國聯的影響來對他進行訛詐。

對此,陳曉奇無動於衷,因爲這一切都是水到渠成的事情,如果經過二十多年的綢繆還不能完成這樣的目標,他還不如直接死了的好,所以西方人叫喚什麼,壓根就不在他的考慮之內,世界大戰剛結束,大家都忙着從泥沼裡往外拔腿,那麼急躁的就挑起爭端,一定是不成熟的傢伙在那麼做的!

唯一能夠對他造成影響的只有美國人,但是美國人卻已經不再是大英帝國後面的跟屁蟲了,甚至在新的時代到來之際,美國人已經雄心勃勃的想要展開主導世界的霸權,在唯一一塊沒有經過戰火洗禮的土地上,美國人一家獨大的好處是顯而易見的,他們沒有理由也不可能放棄這種正式走到臺前的好機會,因此英國人的忽悠,對他們同樣不起作用。

亞洲的格局應該怎麼處置,美國人心裡非常清楚,作爲當前世界上唯一的兩個有核國家,說話自然要在平等的立場上進行,這一點符合政治遊戲規則,而最關鍵的利益訴求上,中國與美國其實並不存在多大的衝突。

當前,美國人通過一戰反身,成功的將自己的手cha入了歐洲這個新世界核心,同樣的在亞洲政局上,美國也通過戰爭穩固了自己在東方的影響力,更進一步加深,將大手擴張到整個亞洲地區,如此一來,整個世界的政治就已經全部在美國的影響之下,他們成爲世界新主導者的日子並不遙遠。

不過在亞洲事務上,美國人已經很清楚的意識到,他們無論如何是繞不過中國人去了的,中國對於整個亞洲特別是東亞的影響是幾千年來奠定的,那是基於文化層面的力量,是最爲根深蒂固難以摧毀的聯繫紐帶,以英國爲的西方國家經過一百年的綢繆,總算有點眉目的時候,結果被陳曉奇這個橫空出世的傢伙給全部攪黃了。

陳曉奇佈置的先手,在很久以前沒有人看得明白,可以說當年他費盡心思經營印尼的時候,大多數人的估計都是以爲他要搞一個巢穴出來,以防自己在中國的爭霸當中失敗之後有退路可以去。

但實際上的目標,恐怕沒有誰看得明白,即使是在1929年他對着全世界大噴口水的時候,即使那時他就已經暴1ou出要跟整個西方文化對着幹的姿態的時候,仍舊沒有人相信他真的能做到,恐怕整個世界也只有極少數人才能猜得到,將來會有一場戰爭來幫着他實現這個最爲難得的機會,而他也有那個能力趁着這個機會一舉崛起,成爲實踐自己理想的成功者。

文化的強大,是與軍力的強大缺一不可的,任何一種失去武力保護的文化都將被消滅,這是歷史已經驗證了的。自古中國就是一個尚武成風的文明,歷朝歷代不管多少次因爲內鬥和統治階層的短視導致帝國崩塌,中國都能從泥沼裡爬起來,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從沒有將自己閹割的太厲害,並且來自其他文明的衝擊也不夠強烈。

這一次,西方文明氣勢洶洶的蜂擁而來,將五百年來一直都沒有重新崛起的老大帝國一棍子打倒,眼看着就要成功了,甚至西方用百年時間培養起來的整個精英買辦階層已經佔據了上風,不管東方會生什麼變化,都不可能改變成爲西方附庸的情況下,橫空出世的陳曉奇卻以一己之力改變了這一切!

他做的東西其實並不多,甚至都說不上振聾聵扭轉乾坤,無論是倡導漢服漢禮,還是倡導尚武之風,還是宣揚中國古典文化的種種行爲,看起來都像是在胡鬧,甚至也沒有人想得到這裡面究竟有多大的力量蘊藏。

但是,隨後的狀況就變得完全不同,一次次的戰爭中,他用勝利向中國人顯示了自己的信心和力量,同時也藉助這種勝利的風潮將自己的價值觀也推行開去,正處在彷徨之中無所適從的中國人就像突然看到了方向的迷路者一樣,毫不猶豫的跟從上去,擁護上去,一下子就形成了足以跟西方文明較勁的龐大力量。而後的情況大家都看得到,藉助自己從西方得到的強大物質文明和科技力量,陳氏巧妙地將自己堅持的那一份思想融合在其中,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改變了一切,更在他佔據了主流喉舌以後,通過廣播、報紙、電影等等媒體平臺將毫無準備的西方力量折騰的一塌糊塗!

德國人挑起的戰爭,或者說在世界級的陰謀家心中早就計劃好了的戰爭將西方力量的眼睛全部拉回到了歐洲,陳曉奇趁機將自己的進一步計劃施行了個徹底,在中國,他已經取得了不可動搖的壓倒性優勢,在太平洋地區,蘭芳國的建立更像是神來之筆,十幾年間一次次打破列強的估計,更藉着這次戰爭完成了最後的蛻變。最令人沒想到的,是他在十幾年前就綢繆佈置的東南亞棋局,以中華帝國數千年的影響力爲外殼,以現代化武裝軍事力量爲刀鋒,以強大的經濟力量爲後盾,以西方國家慣用的和平演變、培養代理人的手段爲輔助,成功的藉着戰爭之手將這片無比複雜的地區清理一遍,造成了今天這種尾大不掉的局面。

而後,最精彩的一幕出現了---華人重新掌控了東南亞的話語權,陳曉奇下血本培養的成千上萬代理人掌握了領導權,他最親信的軍隊掌控了這裡的管理權,這片土地,就這麼落入了他的口袋!

剛剛崛起成爲世界新高度的美國人,還沒有萌出那種老子天下第一的氣派,也沒有後來那種充當世界警察、作爲全球唯一級大國的狂妄,對於一個可以跟他們平起平坐的競合對手,他們是可以承認也可以接受的。更何況在當今世界,仍舊是三足鼎立的格局,以強大的德國和沒落的英國爲核心的歐洲,必然不甘心就此放棄世界中心的地位,他們一定會繼續爭取,因此局勢就必然要大大的改變!

中國人與德國人之間有着很多年的交情,特別是在最後的最危險的時刻幫助德國保住了自己的元氣,這是無比巨大的恩惠,恩怨分明的德國人一定會投桃報李,那麼,中德聯合的力量在太平盛世就顯得極爲可怕,所以不能聽之任之。

美國人跟中國的關係要比其他西方國家都好得多,起碼在民族感情上,美國向來表現的都比其他國家貼心,所以美國只要表現出差不多的善意來,就很容易獲得中國的友誼。特別是在亞洲事務上,中國和美國已經成爲天然的競合對手,大家聯合穩定地區事態和平穩定,是好過大家因爲新一輪的競爭搞得四分五裂的。比較起來,美國對於亞洲的影響力,從文化上要差的太遠,如果把中國人逼急了,即使是現在的力量,中國人都可以輕易造成大麻煩。

就以“東盟”來說,中國是他們的後臺,而現在菲律賓已經成了唯一的一個例外,如果中國進一步撐腰的話,未必不會造成那裡拖離美國控制的後果,那就真的得不償失了!

所謂作爲利益交換,美國人在弄明白一切之後,根本不想當英法的槍使喚,他們假裝聽不見似的看着英法在那裡上竄下跳的叫喚,自己卻在有條不紊的跟陳曉奇談判着亞洲新格局的各個細則。

美國人是徹頭徹尾的經濟動物,他們的眼裡只有利益二字是可以信任的,他們看得很清楚,將來的中國乃至整個亞洲,必定是一個龐大無比的、佔據了世界大多數人口的巨大市場,這個市場的展將提供高達三十年以上的經濟增長拉動,而美國已經開過頭了的工業能力,正需要這樣一個龐大無比的市場來釋放自己的生產力,創造數不盡的利潤,將國家從大蕭條和戰爭後遺症裡面拉出來。

同樣的,看明白了這一切的中國人也不會輕易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只要掌控得當,中國是完全可以趁着這股風一舉崛起的,那時候世界東西方兩極將正式確立,無論從哪個方面都是勢均力敵的,所以,這件事情必須要從長計議,商量着辦。

商量的對象,必然是陳曉奇,舍此之外再無別人,美國人也看的清楚,在當前形勢下,整個亞洲唯一可以跟他們正經合作不亂來,不捅婁子的只有陳曉奇,蔣介石是別指望了,那隻能當美國的附庸的貨色,並不能給美國帶來多大的驚喜,並且陳曉奇也絕對不會答應!

有着如此多的利益糾葛,美國人肯出面管東南亞的事情纔怪!他們用陳曉奇的保證---絕對不拉菲律賓下水爲代價,加上在日本重建方面和亞洲資源分配方面,甚至在新世界即將成立的聯合國地位上面的諸多利益交換爲代價,換得了大家相互不干涉的結果。生在東南亞的事情,美國人是一定不能cha手干預的,而中國人也一定不能搞得太過火的,至少在世界穩定下來之後,不能動。

那麼剩下來的狀況就顯而易見了!陳曉奇對於太平洋地區目前可以動用的力量只有近衛軍和海軍、部分空軍,或者說以蘭芳國爲核心的那些力量,對付剛剛經過大戰折騰的英法聯軍並不怎麼吃力。其他的,陳曉奇現在根本顧不上了,豁出去的斯大林就是在西伯利亞地區跟他較上勁了,雙方之間佈置下的軍力足以挑起一場世界級的大戰,砸鍋賣鐵同歸於盡也決不屈服的蘇聯人哪怕耗盡最後一點力氣,也要拖着陳曉奇不能顧及到國內的變化,正是要以這樣的形式來看看,到底誰能耗得過誰。

蘇聯並不是自己在戰鬥,爲了將陳曉奇這個禍害徹底消除,英國方面一直都沒有斷了搞小動作,他們一方面暗中提供大量的資源支持蘇聯幾乎崩潰的國民經濟,讓他們堅持作爲壓制德國、牽制中國的出頭椽子,另一方面也下手在蔣介石那裡,支持老蔣繼續鬥爭到底,無論如何不能讓陳曉奇輕快了。

總而言之,就是要耗盡中國人的元氣,令他們自相殘殺之下,徹底沒有力量去管東南亞的事務,然後回過氣來的英國在一舉解決此事,可謂一舉數得!

這算盤打得可謂精到!不得不佩服英國人在政治上的巨大潛力,玩這種手段他們比任何人都熟絡,不費吹灰之力將中國的未來陷入黑暗當中,何其簡單啊!

不的不說英國人的手段是極其有效的,陳曉奇現在必須將大部分精力投入到穩固邊疆地區,重新安置地區經濟,理順國家工業體系上面,甚至他自己去了海參威之後就再也離不開了,這片佔領了不過兩年多的土地正在煥出無比巨大的潛力,隨着國內移民一波波的到來,沉寂了千萬年的古老大地正爆出勃勃生機,到處都是一副熱火朝天的建設場面!

幾十年來,陳曉奇自己一力倡導的建設模式從未生變化,先建設貫通的鐵路和公路,然後將重工業和礦業建立起來,再將下游輕工業和農業理順,小社會自然而然的就成型。一切都在宏觀調控和全方位計劃經濟的狀態下有條不紊的進行,西方鼓吹的的“自由經濟”在他的地盤上絕對不會出現。正因爲他自己就是個世界屈一指的大商人、大資本家、大金融家、大財團腦,他才更清楚一旦實行所謂的“自由市場經濟”後的災難性後果。國家一旦被貪得無厭的財團和銀行家給架空了,經濟一旦被這些人所操縱,那麼所謂的人民利益就完全不要指望了。

1946年3月的這一場風波不可能馬上就過去,英法爲的西方社會在出無數次的政治抗議之後現並沒有任何的效果,這個“東盟”根本不在乎他們的經濟封鎖,更不在乎他們的軍事訛詐,作爲管理者的軍政府,同樣也不在乎他們耍別的手段來要挾,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武力去征服,去壓制。

這是個最有效的辦法,向來都是西方國家樂意做得,打仗對於商擴文明來說是掙錢的勾當,剛剛因爲戰爭鬧得內力空虛的他們,正需要從別的地方撈取紅利來補償一番,這可是再正常不過的了。

當亞洲人民不再吸鴉片,不再購買西方工業品,甚至連廉價的原材料都不再出售的時候,西方殖民世界就將要崩潰!不說別的,只要亞洲的橡膠和錫、石油以及香料這些東西停止廉價供應,整個西方世界的生活成本就要翻着翻的往上漲,這是絕對不符合他們利益的,這是一定要推翻的!沒有了殖民地,西方世界幾乎都沒法過日子了!

因此,在沒有說動美國的情況下,英法開始籌備一次軍事上的行動,來一舉將東南亞的反對勢力掃平!

也就在這個時候,陳曉奇已經秘密跟美國方面達成協議,整個“東盟”的所有礦產資源和其他資源,可以以非常好的價格跟美國商談合作,並不會比戰爭之前的殖民掠奪高多少,因此美國方面的利益得到了最大可能的保證,即使美國人摻和進來,也不見得能夠得到的更多,所以美國事實上確定了不摻和這事。

而後,陳曉奇的第二手棋子又放了出去,戰爭暫時結束,正在對峙中的西北軍隊那裡儲備了巨量的戰爭物資特別是軍火,這些東西是廉價的工業品,銷燬等於浪費,陳曉奇也沒打算讓這些東西流入到國內戰場,於是就在哈薩克共和國,一條新的國際商業線路迅開闢出來,直接沿着古老的絲綢之路奔向西亞地區,與阿拉伯世界連成一體。

隨後,這條線路順勢朝着印度半島開始蔓延,在英法還沒有回過神的來的時候,數不清的軍火物資聯通軍事專家、各類顧問都紛紛從那裡輻射開來,朝着西亞大陸迅蔓延,大有席捲乾坤的姿勢!

這還沒有完,也就在“東盟”成立後不久,廣闊的非洲無數的政治精英和激進分子紛紛聚會到蘭芳國的雅加達,開始在這裡取經,學習怎樣去反抗殖民統治,贏得自己的民族自由和國家主權,他們殷切盼望着一個可以充當他們帶頭人的新政治團體出現,幫助他們從奴役中解放出來,建立一個全新的、和平的世界!

這下子英法等國真的亂套了!不說別人,就說英國吧,在這之前,整個阿拉伯世界幾乎都是英國的保護國,他們的一舉一動都以英國爲領導,在世界上幾乎沒有自己的聲音,也沒有怎麼去尋求所謂的民族獨立。但是現在有了人在背後搗鬼那就不一樣了!這些目前還比較貧瘠困窘的國家,一旦被陳曉奇那雙魔手給點中之後,天曉得會生多麼大的變化!只要有一個國家出現大的變故,出現所謂的民主政權,推翻現在的帝王統治,那將引起不可控制的連鎖反應!整個阿拉伯世界本來就蠢蠢欲動的力量,將正式走到臺前,將大英帝國的影響力徹底排斥出去!

最要命的是印度,這顆女王皇冠上最璀璨的明珠,提供了英國幾乎百分之七十的經濟支撐力,如果他們正在進行的“非暴力不合作”得到了外來力量的支持,徹底將英國的統治給終結了,那將是一場不可收拾的災難!相比之下,非洲那些地方的損失反而微不足道。

這一手功夫刷出來,陳曉奇甚至一分錢都不用出,他只要提出將先進的武器以比較低的價格賣給對方,並提供全方位的政治、經濟、軍事援助和支持,特別是幫助這些國家從經濟困境中走出來,幫助這些國家的人民從帝王奴役中解拖出來,幫助他們的解放事業獲得勝利,那麼這些國家的精英分子們就會立刻甩開培養他們的西方國家,將自己的野心毫無節制的膨脹起來,順着中國人的指揮棒團團轉!

在西方世界眼裡,阿拉伯人是沒有腦子的,這幫人不太可能團結在一起,也無所謂忠誠度,因此只有那些政教一體的帝王政權纔可能跟英國合拍。但是一旦所謂的民主政權上了臺,這些人第一個要做的就是獨立自主,這是英國所不能接受的,卻是中國人在大力提倡的。相比而言,中國僅僅動了動嘴皮子,順帶還做了不小的買賣,卻給了西方世界釜底抽薪的一擊,這一拳打得實在夠狠!

可惜的是,世界已經不再是他們所能夠爲所欲爲的,就算是自顧不暇的陳曉奇,也沒有他們想象的那麼軟弱。在中國,沒有誰敢於去觸碰他的權威和利益,即使正在激烈爭鬥的兩黨也很聰明的不去找那個麻煩。而在亞洲唯一有壓倒性力量的美國人,卻不願意把敢於往別人頭上扔原子彈的中國人逼急了,那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

而且,最讓人難以接受的,是中國仍舊沒有停止擴充的腳步。就在全世界都忙着裁軍修整的時候,中國人卻仍舊有新的軍艦在建造,就在青島造船廠,新的大型航空母艦正在建造,不出意外的話,在一年左右的時間裡,中國人的第四個航母編隊將會正式成軍,其中的三艘排水量過五萬噸的大型航母將作爲這世界上最強大的武器平臺而宣示他們的海洋霸權,而那些逐步安裝反艦導彈的戰艦,就連美國的大戰列艦和上百艘航母的恐怖力量都不願意去找麻煩,更何況還有原子彈這種恐怖的玩意。美國人可不想自己的一支艦隊被一顆原子彈給報銷了,那是很愚蠢的做法。

是的,陳曉奇的確不會以軍事力量去幹涉東南亞的事情了,英法兩國也同樣得不到美國的支持,世界,真的要變了!

第146章 持槍令第66章 土匪攻城第23章 生存選拔第8章 憤怒第14章 籌劃第185章 威風掃地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30章 不朽的英雄第22章 賠本交易第65章 坦克!坦克!第14章 籌劃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35章 改變的步伐第34章 華北大戰(一)第33章 風雲起(二)第24章 衰落與崛起第98章 反攻東北(七)第13章 虎頭蛇尾第65章 大買賣第74章 硝煙再起第51章 刺殺第231章 登陸戰第200章 擠兌風(一)第52章 一切就緒第89章 南洋大戰(二)第38章 九一八(三)第227章 麻煩第110章 國學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99章 政策與對策第68章 都有難處第72章 艦隊成軍 備戰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65章 坦克!坦克!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9章 軍備建設第41章 華北大戰(八)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20章 質詢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43章 華北大戰(十)第134章 代價第16章 屠殺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146章 持槍令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56章 暗潮涌動第11章 婆羅洲空戰第12章 塞牙西餐第108章 藉機擴展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106章 反攻東北(十五)第37章 九一八(二)第65章 風起西北(二)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23章 武器公司第41章 再見佳人第72章 艦隊成軍 備戰第26章 “黑星”手槍第57章 諜戰(一)第70章 暗潮 使命第19章 潤物無聲第146章 持槍令第57章 諜戰(一)第185章 威風掃地第57章 盛裝大遊行第163章 炮火地獄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39章 東方大商(一)第173章 主動退讓第53章 羣體擴張計劃第12章 塞牙西餐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114章 潰敗 炸彈之母第6章 面見國父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223章 中醫抗爭(三)第150章 誓師第40章 人才接踵而至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65章 風起西北(二)第94章 反擊東北(三)第68章 崛起的契機第3章 盤點家底第18章 內幕消息第24章 衰落與崛起第62章 航母 災難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30章 不朽的英雄第71章 慘敗一百零九章 齊魯商會第85章 爭執第11章 婆羅洲空戰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20章 土匪護衛第83章 導彈與戰列艦的命運第56章 交鋒第50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27章 我們是匪商第230章 登陸
第146章 持槍令第66章 土匪攻城第23章 生存選拔第8章 憤怒第14章 籌劃第185章 威風掃地第14章 淞滬開戰(一)第30章 不朽的英雄第22章 賠本交易第65章 坦克!坦克!第14章 籌劃第166章 炸沉敵艦第35章 改變的步伐第34章 華北大戰(一)第33章 風雲起(二)第24章 衰落與崛起第98章 反攻東北(七)第13章 虎頭蛇尾第65章 大買賣第74章 硝煙再起第51章 刺殺第231章 登陸戰第200章 擠兌風(一)第52章 一切就緒第89章 南洋大戰(二)第38章 九一八(三)第227章 麻煩第110章 國學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99章 政策與對策第68章 都有難處第72章 艦隊成軍 備戰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65章 坦克!坦克!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9章 軍備建設第41章 華北大戰(八)第87章 蘭芳參戰 鐵血出擊第20章 質詢第40章 華北大戰(七)第43章 華北大戰(十)第134章 代價第16章 屠殺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146章 持槍令第28章 從走路做起第56章 暗潮涌動第11章 婆羅洲空戰第12章 塞牙西餐第108章 藉機擴展第169章 狂轟濫炸第106章 反攻東北(十五)第37章 九一八(二)第65章 風起西北(二)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23章 武器公司第41章 再見佳人第72章 艦隊成軍 備戰第26章 “黑星”手槍第57章 諜戰(一)第70章 暗潮 使命第19章 潤物無聲第146章 持槍令第57章 諜戰(一)第185章 威風掃地第57章 盛裝大遊行第163章 炮火地獄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39章 東方大商(一)第173章 主動退讓第53章 羣體擴張計劃第12章 塞牙西餐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114章 潰敗 炸彈之母第6章 面見國父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223章 中醫抗爭(三)第150章 誓師第40章 人才接踵而至第155章 炮火還擊第65章 風起西北(二)第94章 反擊東北(三)第68章 崛起的契機第3章 盤點家底第18章 內幕消息第24章 衰落與崛起第62章 航母 災難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30章 不朽的英雄第71章 慘敗一百零九章 齊魯商會第85章 爭執第11章 婆羅洲空戰第211章 沒有棉花第20章 土匪護衛第83章 導彈與戰列艦的命運第56章 交鋒第50章 咱們工人有力量第27章 我們是匪商第230章 登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