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塞牙西餐

年輕人有一點好處,那就是想不開的事情不必天天去鑽牛角尖,陳曉奇不是哲學家也不是思想家,他是個有點聰明才智但是都沒怎麼實踐過的學生而已,儘管他腦袋裡有無數的資訊和知識,但那並不代表他就可以在這個時代爲所欲爲。無論如何,生活下去都是第一位的。這一點沒有人能否認。

所以想不開的時光在知道暫時沒有結果之後,陳曉奇按照自己學習的工作方法中提到的,把暫時想不明白的事情放到一邊,過一段時間再去考慮。這樣也對啊!自己纔來這個時代多長時間?自己才知道多少真實的情況?想那一些是不是太早了點呢?

當他如釋重負重新露出笑容的時候,提心吊膽生怕他想不開幹出來什麼傻事的陳掌櫃和盧家駒他們才鬆了一口氣,在忙完了一切工作暫時能休息一陣子的一天下午,盧家駒提議兩人一起去西餐廳吃晚飯,消遣消遣排解排解。

對於這種活動,陳掌櫃是極其的排斥,他想不明白爲什麼這些洋人和從外國回來的人都喜歡這種苦不拉嘰跟湯藥似的咖啡,還有那些半生不熟還帶着血絲的牛排!那玩意兒吃下去不拉肚子麼?能消化得了嗎?

所以他堅決不去!他寧可跟工人們一起蒸黑麪包子吃大白菜!這纔是實打實充飢抗餓長力氣的飯菜呢!

對於這一點,盧家駒是早就熟悉了。陳曉奇對此是司空見慣的,後世跟小女朋友喝咖啡吃西餐尋找所謂的“浪漫”不知道多少回了,那一套東西駕輕就熟,更不用說爲了將來工作的時候在各種場合上不丟醜,他們這些學生都主動去自學各種社交禮儀了,話說他們這些經濟條件比較好的學生們,很多的東西其實都提前嘗試體驗了,工作起來進入角色也快得多,要不怎麼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的人都相互不對付,七十年代的人感嘆八零後的搶了他們的工作機會,九零後的則埋怨八零後的搶了他們的女人,而八零後的卻抱怨七零後的佔着地方不放,九零後成熟的太早!一切都是因爲,社會時代在發展,每一代人曾經面對的那些東西都變得面目全非了!

青島是德國人投入巨資建起來的,在當時,德皇的目的是要在遠東打造一個永久性的前進基地,建立一塊本土之外最大最穩固的殖民地,因此他們不論是對整個城市的規劃建設、港口開發、鐵路交通等等大資金投入的項目不遺餘力的支持,這才讓整個青島在短短十年之內成爲了山東乃至北中國很重要的對外口岸,被稱爲";東方的瑞士";。

除了基礎設施建設,自然德國人的一些生活習慣和文化也被帶到了這裡,儘管現在是日本人佔據了這裡好幾年了死賴着不走,德國人在的時候那種整齊、清潔、井然有序的良好生活型態迅速崩壞,一些已經穩定下來的東西卻依然如故。比如說這裡的西餐廳。

盧家駒帶着陳曉奇去得地方就是後世著名的青島中山路。這條路原本分爲兩段,南段是棧橋至德縣路,名斐迭裡街,屬德國等歐美僑民居住,史稱“青島區”,也叫“歐人區”;北段自德縣路至大窯溝,屬國人居住的“鮑島區”,也稱“華人區”,俗稱大馬路。1914年開始,日本取代德國對青島進行了8年的殖民統治,這條路改名爲靜岡町。但是這裡的人因爲德國人的統治烙印太深,習慣性的稱呼很難改也似乎不願意改,因此絕大多數還是稱呼老的名字。

兩個人坐着人力車到了南段的“歐人區”,去那裡有名的“得意西餐廳”。深秋裡,天黑得早,這時侯的“歐人區”內已經是華燈初上,路邊上的酒館飯點開始亮出門前的霓虹燈勾勒出招牌,以此來提醒路過的客人。

如果是德國人在的時候,他們這種身份想來這裡可不容易,因爲在那些西方人眼中,粗鄙野蠻的中國人是不配享用他們的“先進文明”的。但是日本人不管那些,因爲不管怎麼說,儘管日本人自以爲已經“脫亞入歐”了,本質上他們跟中國人同屬於亞洲人,因此爲了自己的長遠利益,他們不能在自己的勢力範圍內明目張膽搞這種區別對待,儘管歧視依舊存在。

所以盧家駒和陳曉奇這兩個西裝革履的中國人進入西餐廳的時候,看門的印度人和吧檯的西方侍應生都面上露出不悅的神情。他們首先是看不起東方人,其次是他們看出來這兩個是中國人,因爲他們沒見過身高一米八的日本人,這樣的大漢在山東很普遍,但是在日本人中,這簡直就是後世的姚明泰森級別。

盧家駒已經習慣了這種眼神,不管是在德國留學的時候,還是回來在青島開廠,這些人對他這類熟悉、瞭解西方文化的中國人又恨又無奈,他們本身在自己的國家民族中也是最下層的民衆,本身是受到本族人的歧視的,但是在東方人面前,因爲整個民族的強大使得他們也有機會鄙視一回,但又因爲他們見到的這些東方人往往是他們得罪不起的,所以他們既氣憤,又無奈,他們覺得伺候這些人是一種很羞恥的事情,對別人他們是絕口不提的。

陳曉奇沒有被人歧視的自覺,落座之後很自然的脫下西裝上衣搭在椅子背上,然後整理餐巾和餐具,熟練的跟這些侍應生沒什麼區別,這讓老遠等着看新人笑話的幾個老外感到很驚訝。他們不知道後世的整個中國絕大多數高檔酒店的餐廳格局和餐具擺放都極力的靠近西方,而西餐廳之類的已經開到了縣城,作爲21世紀的大學生,有經濟條件而沒經歷過這些場合的太少!

別看陳曉奇來的突兀身份不明,自己編的那一套詞兒貌似天衣無縫,可別忘了這年頭搞商業的沒有一個是笨蛋,盧家駒從始至終都在從各個角度各種場合來觀察他的舉動言辭,以此來探尋他所說的底細真假,這絕非是心術不正,這只是生活必要的智慧而已。

陳曉奇真的不知道自己會被人這麼個研究法,他的思想還是有些單純,所以不經意間會流露出許許多多後世的習慣和烙印,但也正因爲如此,他編造的出身卻越來越像是真的。因爲在這個年代,在中國是培養不出來他這種“人才”的,他表現出來的知識、素質、態度、行爲都是格格不入,他不會背誦四書五經,但是裡面講什麼他理解的比這時代大多數書生深刻廣泛。他不清楚現在的時局變化和很多的紛繁世故,可是他往往能站在一個更高的高度去論述和評估。他了解許許多多這時代中國人根本都接觸不到或者知之甚少的西方文化,對本國本民族的文化卻是隻能停留在表層泛泛而談,還偏偏說的很有道理。

再加上這看似不經意的動作表現,都說明陳曉奇的出身來歷很靠譜,當然不是絕對,比如說他自己講的出身一般人中下層的華僑,這個就靠不住,在盧家駒看來,教養這種問題,是士紳家庭和書香門第、官宦後人的專利,平頭老百姓連個字都不認識,能培養出來這樣的子女那絕對是見鬼了,美國現在什麼情況他還不知道?

書歸正傳,陳曉奇表現出來的自在和無謂小小的震懾了那些剛剛提起一點“鄙視”和“自矜”的西方侍應生,他們不太情願又有些泄氣的走過來,拿本子給兩人點餐。滿本子的花體英文糊弄一般人還行,陳曉奇好壞也是英語六級啊!西餐廳這種花樣不是沒見過,著名的某島咖啡廳加盟店裡面,拿漢字註解硬湊的英文菜名他都能猜得出來,何況這正宗的玩意兒,再說這種花樣他也懂得應付,看都不看的,直接用流利的美式英語說:“給我來一份七成熟的‘FILLET’,一杯十年陳的ChateauLatour紅酒,其他的你看着上。就這些。”

爲了追女朋友裝酷充派頭,陳曉奇可是記下了不止一套西餐品牌,儘管絕大多數的高檔紅酒他都喝不起,可是這並不意味着他不能說幾套辭兒來糊弄人。作爲忽然來到這時代的人,他不敏感是不可能的,特別是見多了這時代不同國家不同民族不同階層的人的眼神表情之後,他每到一個新的場合都會很注意現場人的模樣,門童和侍應的嘴臉他可是早就看在眼裡的,其實跟後世那些五星級酒店的同行們對待那些穿着土氣不會洋文的同胞們是一個德行,因爲這樣的人不知道給小費或者給的少,往往需要他們提醒纔可以。

侍應生又給他驚了一下,同時已經在就餐的其他西人被他乾淨利索毫不客氣而且一點都不注意場合的大聲搞得很不滿意,他們終於抓到這個新面孔的短處了,紛紛小聲的對同伴抱怨這個“沒有教養的中國人”這種很不禮貌的行爲,太粗魯,太野蠻,太沒有文化了!他們就是不該來這種高檔的場合!

陳曉奇聽得懂那些英語的議論,因爲那些人故作姿態拉長了強調提高了聲音來說,還鯁直了脖子用手比劃着,臉上露出憤怒或者驚訝的誇張表情,彷彿陳曉奇剛纔殺了他們全家似的。

不過陳曉奇根本不在乎,事實上他正憋了一肚子火呢。前些日子的鬱悶讓他差點崩潰,雖然暫時放下不想了,但這不代表他就此能遺忘,那種不滿鬱悶積累而成的燥火可不是輕易就發泄的出來的,要不是他每天晚上打坐用功貌似能消解一部分,但着並不代表他就能解脫的出來,瀉火的最佳方式,就是找個突破口放出來!(當然不是那種事,胡思亂想的面壁反省去):)。

那個長相有些銼的侍應顯然聽到了議論,彷彿馬上獲得了精神支持似的,很不情願彎下來的腰桿登時挺直,面無表情硬邦邦的說道:“對不起先生,您點的這兩樣東西現在沒有!那一般是需要提前預定的!”

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124章 對抗的開始第37章 華北大戰(四)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56章 暗潮涌動第23章 生存選拔第75章 誰比誰狠第35章 風雲起(四)第52章 陳平第5章 華北佈陣 待發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9章 軍備建設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7章 殘毒第165章 炸了再說第238章 漁民第209章 特大招標第48章 山寨版JEEP第150章 誓師第51章 戰爭堡壘第74章 黃金軍閥第7章 頭筆交易第74章 張宗昌南下第159章 空軍出擊第1章 一席談 西安變第31章 過把槍癮第86章 戰爭也是生意第19章 暗潮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25章 實在過獎第202章 準備賑災第80章 大移民序曲第58章 諜戰(二)第230章 登陸第10章 危急中的世界第172章 刀砍鬼子頭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60章 諜戰(四)第43章 通信與基礎教育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194章 盛唐之韻(一)第75章 漢家衣冠第154章 蔡公罹難第120章 遭瘟的南朝鮮第125章 登陸日本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71章 刺殺第67章 武器定型第48章 華北大戰(十五)第81章 婆羅洲基地第157章 夜襲(二)第20章 土匪護衛第205章 我要賑災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151章 前夜第54章 改變的起點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231章 登陸戰第70章 四大家族崛起第122章 鐵血少年團第119章 仁川登陸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184章 圈套第23章 武器公司第71章 我要回國第120章 遭瘟的南朝鮮第102章 反攻東北(十一)第48章 華北大戰(十五)第137章 空軍投誠第18章 淞滬開戰(五)第138章 突襲(一)第146章 持槍令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11章 環保工業第30章 金三角 霍元甲第114章 潰敗 炸彈之母第8章 多倫戰(二)第56章 交鋒第117章 阻止中國崛起第31章 過把槍癮第17章 淞滬開戰(四)第16章 淞滬開戰(三)第37章 華北大戰(四)第41章 再見佳人第39章 華北大戰(六)第45章 南洋戰事(一)第6章 人間地獄第110章 國學第101章 軟硬兼施第32章 風雲起第12章 察東戰(三)第49章 南洋戰事(五)第205章 我要賑災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33章 風雲變幻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25章 逆襲 偷襲第85章 爭執
第129章 二戰結束第124章 對抗的開始第37章 華北大戰(四)第24章 增援橫嶺城第56章 暗潮涌動第23章 生存選拔第75章 誰比誰狠第35章 風雲起(四)第52章 陳平第5章 華北佈陣 待發第183章 飢餓的日軍第9章 軍備建設第3章 盧溝橋 想不到第7章 殘毒第165章 炸了再說第238章 漁民第209章 特大招標第48章 山寨版JEEP第150章 誓師第51章 戰爭堡壘第74章 黃金軍閥第7章 頭筆交易第74章 張宗昌南下第159章 空軍出擊第1章 一席談 西安變第31章 過把槍癮第86章 戰爭也是生意第19章 暗潮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25章 實在過獎第202章 準備賑災第80章 大移民序曲第58章 諜戰(二)第230章 登陸第10章 危急中的世界第172章 刀砍鬼子頭第201章 擠兌風(二)第131章 雞尾酒炸彈第60章 諜戰(四)第43章 通信與基礎教育第46章 大躍進式的發展(一)第194章 盛唐之韻(一)第75章 漢家衣冠第154章 蔡公罹難第120章 遭瘟的南朝鮮第125章 登陸日本第45章 日本人的烏龍第71章 刺殺第67章 武器定型第48章 華北大戰(十五)第81章 婆羅洲基地第157章 夜襲(二)第20章 土匪護衛第205章 我要賑災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121章 攻佔沖繩島第151章 前夜第54章 改變的起點第203章 省內移民第231章 登陸戰第70章 四大家族崛起第122章 鐵血少年團第119章 仁川登陸第110章 反攻東北(十)第184章 圈套第23章 武器公司第71章 我要回國第120章 遭瘟的南朝鮮第102章 反攻東北(十一)第48章 華北大戰(十五)第137章 空軍投誠第18章 淞滬開戰(五)第138章 突襲(一)第146章 持槍令地一百四十二章 突襲五第11章 環保工業第30章 金三角 霍元甲第114章 潰敗 炸彈之母第8章 多倫戰(二)第56章 交鋒第117章 阻止中國崛起第31章 過把槍癮第17章 淞滬開戰(四)第16章 淞滬開戰(三)第37章 華北大戰(四)第41章 再見佳人第39章 華北大戰(六)第45章 南洋戰事(一)第6章 人間地獄第110章 國學第101章 軟硬兼施第32章 風雲起第12章 察東戰(三)第49章 南洋戰事(五)第205章 我要賑災第221章 中醫抗爭(一)第33章 風雲變幻第41章 人才接踵而至(二)第25章 逆襲 偷襲第85章 爭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