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

但明白是一回事兒,是否把這個現實說出來,又是另外一回事兒。畢竟,不是每一個人都敢於面對現實。要不然,唧唧歪歪的人在後世,哪裡會那麼多?(實際上,蒹葭本人也是其中之一,可恨老爸非李剛啊!)

所以劉東也沒有那麼直白的說,我用人脈我自豪,而是換了一個委婉的說法說到:“即便是我的人脈不在機工部,想要弄出這些資料來,也不是那麼困難。第一,因爲他們那些資料在我們環亞買下那塊地盤以後,就已經變成了廢紙,這樣廢紙,對於他們來說,沒有任何的價值。所以我們想要,他們也能給。對於大家都有好處。第二嘛,既然他們有現有的資料,爲了讓我們儘快的熟悉情況,他們也得把資料給弄出來。我們能快些賺錢,他們纔好拿我們環亞做宣傳嘛。雙贏的局面,我就不信他們不懂得這個道理。”

聽到劉東這話,張亞平也不由得覺得劉東這話說得十分有道理。因爲那些圖紙,放在機工部那邊,基本上沒有任何的用處,畢竟,地方都被劉東給買下來了,他們還能把這樣的專業圖紙,弄到哪裡去用?

別說等環亞船業倒閉,就算真有那麼一天,也不可能是一兩年能夠辦到的事情。而這些圖紙設計的時間本就過了好多年,至少也得有十幾、二十年,再等環亞船業倒閉,那個時候的圖紙,早就不符合那個年代的造船廠建造標準了,就算現在劉東用他們的圖紙,那都還要修改一些地方,不能全盤照用。等到環亞船業都倒閉那會兒,誰知道那個時候的船舶建造需求?而那些圖紙,比廢紙都還沒用,機工部那邊,不可能不明白這個道理。

“那行,這個事情就麻煩老闆你了,我這邊就等着圖紙來。”張亞平開口說到。

“從目前的情況上來看,那些造船廠的確有很多需要更換的地方,無論是設備,還是機械,抑或者是廠房的佈局,都需要更改。但是,有些東西,我們還是可以利用的。總的來說,這片地方,的確很適合於建設大型的造船廠,國際上最爲高端的五十萬噸級的貨輪可能這個地方弄不了,但三十萬噸級的,我看還是能夠弄出來的。這裡的先天條件,的確非常優越。有這麼優越的先天條件,我們環亞船業,也不能浪費了。”劉東想到自己在船廠那些見聞的時候,不由得感慨的說到。

“這些東西,都需要我們環亞船業慢慢的來建造,總歸是有一天,能夠達到老闆你的要求的。而現如今,我們環亞船業,最爲主要的任務,還是以培訓練手爲主。等到開始建設環亞船業的時候,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出一批優秀的造船工人。”張亞平說到。

“這個事情我不急,我有這個耐心等待出成果。但是亞平,你可不能僅僅是看着我們船廠的事情,還要關注其他的方面。畢竟,就算是我們新的廠房建設出來以後,一艘船的設備,我們環亞也沒有能力全都靠自己解決,這樣一來,就需要很多的關聯性企業,我們薄弱的地方,就要加強和那些企業的聯繫。不能等到我們的船殼都造出來以後,才發現船舶內部的那些設備元件,我們卻沒有能力解決。”劉東這個時候擔憂的說到。

船舶之所以在某些方面,能夠成爲衡量一個國家的綜合實力的見證,就在於建造船舶,並不是屬於單一性產業,他需要得到支持的行業會有很多。不論是內部設備,還是一些裝修,要用到的行業是方方面面。

劉東不擔心船廠這邊的建造能力,因爲他之前就想好了該怎麼解決船廠內部需要遇到的問題。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資金方面,抑或者是人員方面的問題,他都有一個完整的解決方案。

但是,劉東的影響力,也僅僅是限於環亞內部,他現在還沒有多少能力,影響到外部的關聯形企業。如果到時候船廠把船弄出來了,卻缺乏相關設備,讓船僅僅是一個空殼,那就實在太悲劇了。

雖然離着環亞船業建成自己第一艘船的時候,還有很長一段時間。但畢竟有了一個完整的規劃,只要按部就班,第一艘船建設出來,僅僅需要考慮的就是時間問題。而劉東就需要考慮,如何在環亞現有的資源當中,讓關聯形企業和環亞船業相匹配。

造船這一行,和環亞其他關聯形產業,有着巨大的差別。因爲無論是環亞特鋼,還是大興刀具廠,他們弄出來的產品,都是不愁賣的,現在完全是賣方市場,環亞是想怎麼弄,就怎麼弄。

而其他環亞正在建設的項目,發動機廠看起來也需要很多關聯形企業,但是那些關聯形企業的產值雖然不少,但是專注某一個領域的工廠,需要花費的精力並不算多。所以,劉東可以大大方方的引進那些和自己關係好的人,他們的勢力能夠吃得下某一個專業的領域,也能夠讓他們賺錢。

不但是發動機廠,還有數控機牀廠,大型海上鑽井平臺設備製造廠,這些東西都是劉東所在的勢力,能夠吃得下的。即便是他們吃不下,還有別人能看得出來產業的前景,進而主動的找上門來。

但是船舶行業,就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兒。其他的東西,劉東可以自己弄出以自己環亞爲中心的產業鏈,那是因爲他弄的東西,國內其他廠家弄不出來,抑或者和環亞的東西,不是那麼匹配。

但是船廠這一塊,就算國內的底子再薄,那也不是能靠環亞一家企業能夠撐起來的。劉東想要讓環亞船業,成爲船舶製造行業的中心,壓根就是在妄想。別說其他廠家同不同意,就算是國家,也不能同意。畢竟,真正的船舶製造行業,牽連到的行業實在太多,劉東的環亞要真在船舶製造行業說一不二,那就是犯了忌諱,太多的利益牽扯,就算劉東的同盟軍,也不會希望劉東或者說是劉家徹底的掌控這一行業。

既然不能以自己環亞船業爲中心的弄出一個新的船舶行業產業鏈,那就是要讓劉東的環亞船業,和其他國內的船舶公司做競爭。但這個競爭,並不是那麼好弄的。因爲在這個領域當中,最大的勢力是國企,並且是非常強力的國企部門。

這和鋼鐵行業當中,劉東弄出一個特鋼聯盟來,有着很大的區別。因爲鋼鐵行業當中,劉東佔據着絕對的技術優勢,別人如果不想加入到這個聯盟來,那他們就得不到相關的先進技術。劉東以技術佔據主動權,別人也不好說什麼。

但是船舶行業這一塊,劉東的環亞,卻不佔據任何的優勢,劉東就算想搞一個船舶行業的聯盟出來,那也沒有拿得出手的東西,完全不能像鋼鐵行業那樣做。就算弄出一個船舶行業聯盟來,環亞依舊是一個打醬油的角色,那樣反而不利於環亞。

所以,這就存在一個問題。那就是環亞船業的道路,不能像其他行業那樣以技術優勢來讓自己獲得主動權。說實話,當初劉東得出這個理論的時候,那是相當的糾結。因爲環亞成立以來,劉東無論是在什麼行業當中,都是一優勢碾壓別人,從來沒有想過,萬一環亞處於劣勢,又該怎麼去運作。

環亞金融的優勢在於劉東的金手指,雖然前世劉東並不是學習的金融行業相關的學科,但一些國際上的大事件,是有參考的價值。所以環亞金融出道以來,還真就沒有怎麼吃虧過。

環亞特鋼也是這個道理。劉東本就是這個行業的大拿,有着先進着世界的三十年經驗,技術方面的先進,足以讓任何工廠,都沒辦法和環亞特鋼爭奪高端市場,就算是那些國際著名企業也一樣。

至於發動機工廠,大型海上鑽井平臺設備,還有數控機牀廠,移動通訊技術這些方面,雖然劉東手上是沒有現成的技術,但劉東卻知道這些技術未來走向趨勢,再加上充足的資金,發展幾年,就能比別人做得更好。所以這些廠在劉東眼中,是有着很大優勢的。就算一時間只能國內稱雄,那也是優勢。

但船舶製造業,就完全是兩回事兒。這東西需要牽扯到的行業太多,就算劉東有一些相關的經驗,但也不足以形成代差性優勢。再加上這行業的投入,就算是環亞這樣的暴發戶,也覺得頭疼,想要依靠資金快速追趕,根本就是妄想。這還是國內的情況,要放到國外,那就更不用說。華夏在這方面本就處於弱勢地位,劉東的環亞船業,更是弱勢當中的弱勢。

所以就算有金手指,劉東也沒能力把環亞船業立馬拉起來。要不是等到環亞船業整合完畢之後,立馬就會迎來二十年的發展牛市,劉東壓根就不會進入這一行去找不自在。但就算有別人養着自已的環亞船業,那壓力也是相當大,尤其是在配套產業上面,環亞船業的基礎可以說是一窮二白。因爲當年這些船廠建設幾千噸船的時候,是靠國家調配的。

也就是說,從頭到尾收購的那些船廠,自己是沒有任何關係的。當然,也不是說完全沒有,但他們擁有的關係,完全不足以讓未來的環亞船業利用。所以,一想到還要重新和其他關聯形企業弄關係,劉東就頭疼得利害。

第532章 社保的雛形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305章 移動通訊資源的野望第554章 老王的意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249章 上層的小變動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666章 初春的躁動第336章 兩億美金換石油公司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30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420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下)第627章 保證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522章 全權代表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30章 拜年第24章 成功的買賣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70章 東方工業公司的大手筆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462章 可能出現的情況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584章 閒聊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216章 屈服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593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3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61章 擋路的臺積電第18章 打劫豐田第26章 小聚會第552章 制定潛規則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622章 底氣十足啊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272章 環亞礦業的目標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487章 該裝孫子就得裝孫子第190章 開超市(上)第218章 蘇聯的國家利益第601章 物資換物資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595章 一身輕鬆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416章 新年新氣象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125章 完整技術的價值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52章 判斷錯誤?第186章 王府會所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407章 實業的利潤到底有多大第493章 去日本走一走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238章 雲老爺子的怒火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5章 完美的資料
第532章 社保的雛形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305章 移動通訊資源的野望第554章 老王的意第555章 摟草打兔子第249章 上層的小變動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666章 初春的躁動第336章 兩億美金換石油公司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471章 多方技術組合第309章 不是辦法的辦法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420章 貸款是要賺錢的(下)第627章 保證第506章 準備出風頭第213章 殺手鐗(中)第263章 二十一億美金和撤退第522章 全權代表第531章 機制問題讓人頭疼第332章 援助的條件第30章 拜年第24章 成功的買賣第296章 求人不如求己第70章 東方工業公司的大手筆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462章 可能出現的情況第511章 損人不利已?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258章 風雨飄搖第184章 對蘇聯的人道主義幫助第365章 家族政治資源那點事兒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570章 劉東的擔憂第252章 股災形成的可能性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611章 空殼公司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55章 關係比錢好用第584章 閒聊第148章 忽然醒悟第610章 中間商的構想第454章 車中定論第216章 屈服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163章 大衆的需求太少了第623章 初次見面第593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3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61章 擋路的臺積電第18章 打劫豐田第26章 小聚會第552章 制定潛規則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127章 美金下的效率第343章 環亞金融新目標第281章 南巡首長的難題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480章 不能一蹴而就第622章 底氣十足啊第564章 關係複雜了第272章 環亞礦業的目標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487章 該裝孫子就得裝孫子第190章 開超市(上)第218章 蘇聯的國家利益第601章 物資換物資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42章 美味的蛋糕第553章 老王請喝茶第268章 雙向發展第595章 一身輕鬆第146章 一炮而紅第612章 計已出,當行動第416章 新年新氣象第166章 雙方的彙報第519章 本島地產新項目第362章 擱置問題第125章 完整技術的價值第382章 衆人迴歸第428章 九五年之前的產業佈局第469章 循序漸進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52章 判斷錯誤?第186章 王府會所第145章 成功出爐第407章 實業的利潤到底有多大第493章 去日本走一走第575章 年前的團聚第465章 到達閩省第238章 雲老爺子的怒火第114章 列夫捷特第483章 蘇聯的情況第5章 完美的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