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8章 私人的力量

劉東這些話,在後世或者能說是老調重彈,但現在這八九年的時候,由於大家對於私人經濟,還沒有一個特別深刻的意識,再加上大家現在都把目光看向了國內的主體經濟,國企。私企身份上,本就有先天的弱勢,所以,這麼一番話說出來,就給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覺。

或許在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的都有這樣的感覺。但畢竟沒有一個特別系統的定論,所以理論上面的工作,並沒有做到位。而劉東這番話的補充,基本上就相當於一套理論的雛形。

別以爲理論這個玩意,僅僅是泛泛之談,好像也就在某些時候,能夠拿出來說一下,其他的地方,根本就用不着。實際上,無論是什麼事情,理論方面的東西,都是很重要的。

如果把一個人比作意向事物,實踐就是這項事物的血肉,而理論,就相當於骨架。血肉生得再好,沒有理論這個骨架的支撐,那麼血肉就會變成怪胎。而理論沒有做好,那就相當於骨架沒有發展好,出來的東西,也不能算是合格的玩意。尤其是在宏觀上面的東西,理論是絕對不可或缺的,他不僅僅是上面大佬要談的,停留在紙面上的東西,而是一項事情的指揮脈絡,缺少了理論,絕對是做不好事情的。

雖然劉東現在並沒有說出理論,但大體上的一個框架,就明確了下來。民營資本的優勢,大部分就體現在靈活和成本上。在這一點上面,國企是怎麼也不能做得那麼好。

“你這話,說得太對了,雖然我不知道其他民營企業到底是什麼樣的,但就我們聯衆超市來說,我們的經營策略,就是要比國企靈活,我們可以讓最下面的員工,按照我們的意志做事,他們還不敢反抗。

但是國企就不行,像那些供銷社,最下面的售貨員,就算有上面的文件下來了,也是我行我素,不管上面的那一套。他們那個樣子,又怎麼能在服務業立足?

而且成本上面,我們也有專人來處理這個問題,不像供銷社那樣的單位,完全就是一筆糊塗賬,就算有人想要管一管,也管不到,這裡面的彎彎繞,即便是他們部門的第一領導,也就只有看着。

但我們聯衆超市,無論是哪個環節,只要出了錯誤,我們就有理由過問,哪裡出了錯,我們就有權利查處。這比起國企來,優勢太明顯了。說白了,我們有權利管轄手下的任何人,想要怎麼處理就怎麼處理,不會白白的養閒人。但供銷社嘛,就不一樣了,大包大攬,他們又怎麼能比得上我們?”袁智勇這個時候也開口說到。

作爲聯衆超市物流方面的一個巨頭,他在聯衆超市裡面的地位,也是相當的高,而且並不僅僅是拿分紅的那種,他是有真正的責任在裡面。所以做得多了,他就自然知道這裡面的區別。要知道,鐵路系統,可以算得上是國內物流的主流,不但聯衆超市在用,那些供銷社同樣也在用。

但聯衆超市的貨物,不可能在某一個環節上,就不明不白的沒了,可供銷社就不一樣,這裡面的貓膩,多了去了。所以,袁智勇對這方面的話題,有着很大的發言權。

“是,我承認,私人經濟在某些方面,的確做得要比國企更加出色,就好像我們的聯衆超市一樣。但大家要看看,現在國內,又能有幾家私人企業,能達到我們聯衆超市的高度?就算有着很大的優勢,但國企是一個普遍的問題,現如今國內的私企,是否有能力參與到這麼重大的項目當中,我表示很懷疑。

聯衆超市的發展的確是很好,但大家也不要忘了,我們的付出,我們也是動用了那麼多人脈,才把聯衆超市弄得現在這樣蒸蒸日上。我們有能力動用人脈,但國內那些私企可以麼?要知道,我們現在討論的,可是一個大話題。要說嚴重一些,我們的聯衆,包括劉東的環亞,都不具備普遍的代表性。

那些私企,在沒有資源可以動用的情況下,他們能夠把那些破敗的國企問題處理好麼?如果不具備普遍性,就算偶爾有一兩個人成功,大部分也是沒有任何起色的。”羅成這個時候,唱起了反調。

雖然他也同樣認爲,那些國企相比起私企來,很多地方完全沒有任何優勢。但現在國內的國企有那麼多需要改造,而國內的私企是否有那樣的改造能力,還是一個未知數。如果就這麼把政策給弄下去了,卻沒有多少人響應,那麼這個政策,其實也是失敗的。

看到羅成這麼說,劉東笑了,看來,現在這些傢伙,的確是對私企表示很懷疑啊。認爲私企根本就沒有什麼能量。其實也怪不着這些人,因爲前兩年國內對於私企的論調,都還是一面倒,國企垮掉了,很多人都把原因歸結於私企身上,這樣就弄得私企就像後孃養的一樣,毫無存在感。

別說他們現在的力量面對着國企的確很小,就算他們的力量很大,也不敢露頭,這年月,因爲投機倒把的事情,進去的人可不算少。國企本就是國家的,私企又沒有人扶持,他們現在是要多低調就有多低調,甚至於那些低調不起來的人,直接就把自己的廠子掛靠到了鄉鎮上面。

而這些企業,就是後世常說的那些鄉鎮企業,而後世很多大拿的私企,出生都要打個鄉鎮企業的標籤。也就是因爲現在的論調不對,這樣的調調,也就只有老首長南巡了之後,纔算是是給他們穿上了合法的外衣,而那都是幾年後的事情了。

至於現在,私企絕對是大家看不上眼的東西,即便是國企的人很多都羨慕那些先富起來的人,但也免不了罵上幾句暴發戶。就算自己工資都發不起,都不願意丟掉所謂的國企飯碗,跑去私企吃肉喝湯。

這點,也算是很有時代特色了。那些存有傲骨的國企員工,當面臨着大規模下崗的現實時,纔會低下他們高貴的頭顱,去私企上班。而在二十年後,這樣的人,將會形成主流。國企雖然在某些方面是巨無霸的存在。但只要能讓私企佔據市場份額的行業,那麼國企的日子,就不能算是太好過。

“羅成,你覺得,現在的私企,還不成氣候,所以認爲他們挑不起大梁?是麼?”劉東笑着問道。

“是啊,現在的私企,能有什麼能耐,我就不信,那些推着車子賣電子錶的人,他們就有能力把國企的攤子給接下來。我這不是帶着歧視的眼光,而是事實就是這樣。國企就算是再破,他們的骨架,也是幾十年的時間拉扯起來的。

而國內的私企呢?興起的時間纔多久,總共都還不到十年。從無到有,十年的時間,要是私企就能夠挑戰國企的地位,那麼國企這樣的存在,就是完全失敗的。當初就應該讓私企上,但這樣的事情,可能麼?”羅成說到。

“按照常理來說,私企的發展時間,的確很短,想要超過國企,更是非常艱難。但是,你忘了一點,那就是創造力。國企因爲模板化的問題,他們都是被限定在一定的框架當中,而這個框架制定的時候,都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

人生能有多少幾十年?幾十年的東西,要是物品,都老舊不堪,就好像現在的國企,雖然看起來骨架是很大,但實際上,很多國企都病入膏肓。就算是產品,要快的,每年出兩代,那都能換多少新的產品出來。就算是重工業這樣換代不頻繁的行業,都會換上那麼多代。可想而知,現如今的國企,究竟面臨着多麼嚴峻的形式。

你說得倒是的確不錯,以國企的骨架,現在的那些私企,是根本就挑戰不了的,他們也沒有那個能力挑戰,也沒有那個實力挑戰,更加沒有那個政策挑戰。但是,我們現在討論的問題,並不是讓他們挑戰國企的地位,而是讓他們接手國企的遺產。

國企現在面臨的最大危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錢。但其他的原因也不小,產品的靈活,和成本的差距,也是讓他們病入膏肓的原因。而這個方面,私企卻是做得很好的。

因爲他們的錢,都是自己的錢,搞私企的,其目的,就是爲了要賺錢,而想要賺更多的錢,他們就不得不重視成本這個環節,還有市場這個大考場。而能夠存活的私企,其實就已經相當於通過了這兩場考試。

國企的劣勢,就相當於是私企的優勢,也就是這樣,所以私企在面對龐大的國企,才能夠生存下來。而現在,我們僅僅是需要引導一下,給個政策,把這兩方面都結合起來,豈不就是兩全其美?”劉東說到。

當劉東說完這番話以後,其他的人都被劉東的話給吸引住了。其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劉東那兩方面結合,強強聯手的論調。如果真的像劉東說的那樣,只要有一點啓動的資金,甚至於不用國家出錢,直接以私企自身的力量,就能夠把國企的問題解決。

這期間他們需要付出的,就僅僅是一些政策,錢這一方面,根本就不用自己考慮。

第6章 冶金部的動作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84章 二次回京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38章 最好的人選第488章 裝孫子前當一回老子第392章 水開始渾濁了第49章 秘密會議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29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下)第360章 徹底擺脫人才困擾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518章 陽謀第464章 再次啓程第20章 劉東弄出來的奇蹟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55章 坐地分贓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156章 車上的談話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221章 伴君如伴虎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599章 可笑的匯率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194章 分田地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222章 見公婆?第38章 最好的人選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565章 堅強的後盾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648章 深入交談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416章 新年新氣象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491章 保衛力量要落實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84章 二次回京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269章 礦業部的升級第218章 蘇聯的國家利益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189章 賺錢的點子第486章 遙望日本第587章 國退民進第423章 環亞科研的技術儲備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368章 對症下藥是正途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559章 行業風暴第25章 團隊初成第126章 皆大歡喜第301章 細分蛋糕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64章 土地的價值
第6章 冶金部的動作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84章 二次回京第569章 入不敷出第444章 蘇省的人和事第200章 小成本的大買賣第97章 徐忠耀的懲罰第607章 全力支持第253章 要的就是虎口奪食第38章 最好的人選第488章 裝孫子前當一回老子第392章 水開始渾濁了第49章 秘密會議第663章 被放在火上烤第29章 劉家未來的走向(下)第360章 徹底擺脫人才困擾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183章 駭人聽聞第518章 陽謀第464章 再次啓程第20章 劉東弄出來的奇蹟第138章 被發現的危機第129章 坦白從寬第448章 有理由的發飆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55章 坐地分贓第351章 國企的人才資源第156章 車上的談話第132章 謀劃好處第285章 待遇太好也是負擔第516章 搞下游商人的好處第453章 山珍海味也吃不香第377章 大發福利的背後第219章 收服列夫捷特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241章 視察民情第418章 環亞銀行貸款業務的前景第631章 會談葉利欽3第221章 伴君如伴虎第234章 周青龍的胃口第530章 半年發展情況(下)第599章 可笑的匯率第581章 文世軍的演技第363章 跳出圈外的一步棋第194章 分田地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591章 或許會出現的問題1第222章 見公婆?第38章 最好的人選第545章 不好的預感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40章 劉東的大局觀(下)第160章 猛料還不夠多第427章 在京城打好根基第565章 堅強的後盾第275章 應對之道第648章 深入交談第633章 會談葉利欽5第300章 產業選址第416章 新年新氣象第484章 美國股市的行動第491章 保衛力量要落實第304章 第一次在王府會所腐敗第680章 開啓大時代3第458章 徹查當中的意外收穫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485章 不能小看的思科第536章 以小吃大第84章 二次回京第412章 這下大家滿意了吧?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600章 劉東的構想第120章 讓人流口水的大買賣(中)第269章 礦業部的升級第218章 蘇聯的國家利益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63章 土地置換概念第529章 半年發展情況(上)第684章 開啓大時代7第473章 去船廠走一走第189章 賺錢的點子第486章 遙望日本第587章 國退民進第423章 環亞科研的技術儲備第331章 聯絡通道第368章 對症下藥是正途第53章 遲來的反擊第350章 必須解決的問題第433章 解決缺額問題第256章 風暴前的等待第559章 行業風暴第25章 團隊初成第126章 皆大歡喜第301章 細分蛋糕第652章 劉東的補償第339章 第一單對外業務第632章 會談葉利欽4第278章 資金來源問題第64章 土地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