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對症下藥是正途

由於之前不大不小的尷尬,弄得王副校長在劉東一行人面前沒有半點的底氣。而王副校長雖然是個政治的邊緣人物,但他也知道,最近這兩年,劉家算是如日中天,如果不出什麼意外,過兩年,就算是劉家的嫡系二代,都會出現兩個中委的局面。一個是劉東的老爸劉勝利,另外一個就是劉東的大伯劉長征。

雖然劉家的老爺子到時候肯定是會全退,就算是中顧委的職位也要退下來,但劉家二代的交接,非常順利,一個架子上的副國級大員,換兩個正直壯年的中委位置,是很划算的買賣。國內現如今,有劉家這麼好發展勢頭的家族,可並不算多。

正是因爲了解一些皮面上的東西,即便是剛纔在劉東一行人面前丟了面子,王副校長也沒有想過要把面子找回來一類的東西,在龐大的劉家面前,他一個不太靠譜的副部級邊緣人物,真心不夠看。

既然這面子找不回來,王副校長也就只有看能不能在這產學研的課題上弄回一些損失。如果這個課題真能在政治上面對他有所幫助,那他也不介意推動一下。要是沒有什麼幫助,他看在劉家的面子上,也會去推動,但推動之後的效果,他就不會去多看,劉家他惹不起,難道還躲不起?

所以,崔曉明的解說,王副校長聽得很認真。

等到崔曉明說完以後,王副校長立馬就問到:“這個產學研課題,看起來是不錯,並且聽你們說,在國外這個課題已經算是非常成熟了。那麼,在我們國內,有這個課題生存的土壤麼?對於未知的東西,我們還是要抱着懷疑的態度去了解嘛。”

雖然崔曉明剛纔就說了,如果把產學研搞起來,做爲首先試點的高等院校,尤其是像水木這樣的大學,出了成果,肯定會大肆報道,只要有報道,就相當於有政績到手。如果到時候和環亞合作的依舊是他王副校長,那麼這份政績肯定是跑不掉。

但是,崔曉明剛纔那番話,雖然鼓舞人心,但沒有什麼實質性的內容。政績雖然看得到,但如果沒人在意這樣的政績,那成績也會被埋沒。而王副校長需要的,就是這個成績不被埋沒。

他沒有這個能耐讓成績不被埋沒,所以就只有把目光轉向劉東這邊。以劉家的能力,就算產學研搞砸了,要吹噓出一個籠統的成績出來,也不是什麼難事兒,就更別說這產學研要真搞起來了,再怎麼說也會出成績。

王副校長知道劉東雖然是劉家的人,但既然劉東走的是商業這條路,那對政績自然不會多麼的看重。想想都知道,一個商人,就算政績弄得太大,他拿來有什麼用?既然劉東都走到現在這一步,弄出環亞這麼一個龐然大物,當然沒有可能再走政界的意思。萬一劉東只在乎出的成果,不在意政績,沒有劉家的鼓吹,王副校長就不信,有誰會吃飽了撐着來報道這件事情。

沒人報道,就意味着沒有多少人會知道這個成績,沒人知道這個成績,那政績也就無從談起。他王副校長要的不就是政績麼?沒有政績,他哪裡有動力來搞這個什麼產學研?所以,他就要看劉家對這件事情上的態度到底如何,才能夠決定自己在這個產學研上面,投入多少精力。

王副校長那話裡的意思,劉東哪裡有不明白的道理,好歹是從小薰陶過,要從話裡的意思明白一些東西,對他來說不算難事兒。他想要承諾,劉東也可以給他。

於是,劉東笑着說到:“我們公司也知道,一個新的事物,想要在新的圖土壤裡面生根發芽,就必須要有充足的水分和陽光,還需要關愛呵護,才能起到成長的作用。產學研這東西雖然在國外是非常的成功,但要到國內,還需要進一步的研究和了解,所以我們公司在和高校建立合作之前,已經和有關部門報備,計委的同志們,也很支持我們的工作,如果不出什麼意外,想必我們公司會成爲國內的產學研課題的試點單位。有了試點,我們就可以充分的研究產學研這個國外的東西,是否合適我們華夏的土地。如果真能成功,那也是爲我國的科技發展做貢獻嘛。環亞雖然是外資企業,但也心繫華夏,有好的東西,當然要發揚光大。”

聽到劉東這麼一說,王副校長原本還不怎麼在意的心思,一下就被劉東給吸引了過去。劉東說了那麼多的東西,真正緊要的卻沒有多少,但對王副校長來說,已經夠了。

因爲他剛纔聽到劉東說計委的同志,也很支持環亞搞產學研的工作。計委是幹嘛的,他王副校長能不清楚?而計委現在真正掌舵的人是誰,王副校長也心知肚明。雖然王副校長到現在依舊沒有搞清楚,劉東在劉家到底是什麼地位,但劉長征是計委的常務副主任這一點,卻不用多說。

如果能夠爭取到計委的支持,就算這個產學研搞起來就是個半吊子,那劉長征爲了劉家,也不可能就這麼無聲無息的就把產學研的事情給泯滅在歷史當中。劉家弄出來的事情,就算沒出成果,那也得報道出喜人的業績,要不然,豈不是砸了劉家的招牌?

王副校長倒不怕劉東是拉大旗扯虎皮,故意說計委劉長征那邊很關照,但實際上卻壓根就不是那麼回事兒。因爲這樣的事情,早晚都得揭穿。既然劉東爲了這個產學研的事情都親自在跑,肯定不會想因爲一些意外的情況,而導致產學研這個課題的失敗,那樣純粹是浪費時間。好歹是大公司的老闆,如果輕重都分不出來,環亞又怎麼有能力弄出二十億美金的投資來。這樣大的手筆,國內可沒有多少人做得出來。

有了計委的參與,要是出成果了,他王副校長主要負責這件事情,政績會少?想想在這水木待了那麼久,都看不到絲毫的希望,王副校長的心中也變得火熱起來。雖然在退休之前想要再進一步是不可能了,但能從水木這麼一個清水的地方,跑到一個油水充足的地方,卻有很大的希望。

“既然計委的同志們都支持,我們學校方面也不能拖後腿。這樣吧,反正這個工作是由我來做的,我就努努力,爭取把學校這邊的事情理順一下,然後你們也在相關的課題上,和我們的專家教授討論一下,儘快的把產學研的架子搭起來。早日出成果,也早日爲我國的四個現代化,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王副校長一臉正氣凜然的說到。

看到王副校長答應得這麼爽快,劉東倒絲毫沒有意外。有着計委這麼一個號稱小國務院的部委支持,只要這個產學研不是幫倒忙,並且弄出了嚴重不可收拾的後果,那政績到手絕對是板上釘釘。

既然有政績的存在,對於王副校長這樣一心想要跳出清水衙門的人來說,動力絕對十足。沒聽到他都說,這個產學研的工作,在水木這邊,都由他來做。也就是說,有什麼不平的地方,完全不用環亞擔心。只要環亞把這產學研的架子搭起來,其他的事情,他王副校長搞定就行了。

對於王副校長是否能夠有能力擺平其他的事情,劉東沒有懷疑。別人再怎麼是清水衙門的人,那肩膀上面的擔當也是副部,就算是水木的正印校長,那也不能不聽取一些他的意見。在水木這麼一畝三分地上面,一個副校長的能力,那絕對是不用懷疑。

也就是現在,像高校這一類的教育部門,雖然行政級別比較高,但實際的好處卻沒多少,想想他們的上級部門教育部,那也是挺糾結的地方,就更別說他們這些屬於教育部和國務院雙重管轄的高校,那就更沒得說了。

但再過幾年,隨着教育產業化,學者政治化,學生放羊化,學校的油水,那可是比很多地方都大。就算王副校長這樣的政治邊緣人,到時候肯定也會十分滋潤。也不知道等到產學研大獲成功,王副校長憑藉這份政績,活動到其他部門以後,再回頭看着紅火的高校,會不會氣得吐血,大嘆早知今日,悔不當初。

王副校長以後是否會有這樣的怨念,劉東現在倒是懶得多去想,反正和這傢伙不熟,他也沒有義務去提醒這王副校長什麼東西。只要這王副校長能夠認認真真的執行產學研一體化,並且把水木這邊的雜音給蕩平,那就行了,別的劉東真管不了太多。

對症下藥的好處,就在於把一個原本不對某些東西感興趣的人,思想給轉換過來。王副校長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有了劉東的承諾以後,他也開始變得雄心勃勃。

產學研一體化什麼的,他不需要了解太多,只要他了解到,做這件事情對他的政治上有好處,那就行了。爲了儘快的把這件事情搞好,都不用劉東他們催,王副校長都自動自覺的開始給水木的高層上課。

第409章 銀行求人貸款的年月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26章 小聚會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254章 做遊資第614章 列夫捷特放衛星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450章 吳坤的辯解第671章 前奏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269章 礦業部的升級第576章 隱秘園林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264章 抄底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233章 找茬的人第415章 平靜下的暗流第346章 肯定的答覆第221章 伴君如伴虎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260章 崩盤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477章 初步摸底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52章 判斷錯誤?第577章 私房菜的雛形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45章 一份清單第271章 託付第201章 再飛蘇聯第14章 公司成立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122章 白菜價的高新技術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515章 僵持的局面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216章 屈服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556章 老王加入環亞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244章 錢多也發愁第37章 林家兄弟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653章 家族第675章 各色心思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93章 舞會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475章 還有個老頭第306章 緣由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566章 好粗一根金大腿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522章 全權代表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368章 對症下藥是正途第383章 回憶過去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218章 蘇聯的國家利益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499章 路途上的思考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118章 紈絝是怎樣煉成的第38章 最好的人選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66章 積壓貨物
第409章 銀行求人貸款的年月第590章 優勢在哪裡第26章 小聚會第284章 飯要一口口吃第254章 做遊資第614章 列夫捷特放衛星第3章 滿則益 謙則存第379章 火熱的討論第450章 吳坤的辯解第671章 前奏第227章 新的思路第468章 高屋建瓴第269章 礦業部的升級第576章 隱秘園林第142章 實際的問題第264章 抄底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358章 四方雲動第335章 接受援助(下)第233章 找茬的人第415章 平靜下的暗流第346章 肯定的答覆第221章 伴君如伴虎第608章 前景項目第235章 你敢吃下去麼?第260章 崩盤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477章 初步摸底第133章 積極籌備第582章 大家都是好演員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52章 判斷錯誤?第577章 私房菜的雛形第149章 大衆來客第45章 一份清單第271章 託付第201章 再飛蘇聯第14章 公司成立第210章 固執的謝洛夫第122章 白菜價的高新技術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215章 當面打臉第384章 盤點家底第515章 僵持的局面第451章 需要顯示自己的價值第216章 屈服第286章 初步達成協議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556章 老王加入環亞第169章 環亞特鋼開張第526章 劉宇民的近況很糟糕第244章 錢多也發愁第37章 林家兄弟第497章 提拔新高層第653章 家族第675章 各色心思第353章 陳三在央視的能量第150章 賈飛文的心思第39章 劉東的大局觀(上)第619章 合縱連橫3第209章 現實當中的狗血劇第93章 舞會第291章 陳三的變化第475章 還有個老頭第306章 緣由第546章 環亞認輸?第434章 視察環亞特鋼第629章 會談葉利欽1第566章 好粗一根金大腿第2章 自己開公司第338章 一直被忽視的環亞銀行第522章 全權代表第376章 必須加快工程進度第368章 對症下藥是正途第383章 回憶過去第537章 低調的科研院第243章 劉二,咱們發財了!第155章 到底誰尷尬?(下)第641章 清閒不下來第282章 首長是好人啊!第23章 上鉤的魚們第19章 忽悠的藝術第69章 美國新動作第510章 燒上一把火第240章 超市開業第218章 蘇聯的國家利益第375章 浪費不起的時間第289章 劉爺的傳說第617章 合縱連橫1第499章 路途上的思考第137章 年內的目標第245章 給三代們上課第118章 紈絝是怎樣煉成的第38章 最好的人選第111章 要賣什麼設備給劉東?第402章 趙建銘的表弟第391章 春節聚會第66章 積壓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