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書籍博弈

“哈哈,我讀書少,你莫要騙我,我如果去了江東還能回得來嗎?”劉修笑吟吟的看着顧雍說道。☆→☆→dian☆→小☆→說,..o

顧雍被劉修盯着有些發毛。

“呵呵,劉荊州說笑了,既然兩家能夠聯姻,劉荊州來去當然自由。”

“哈哈,既然吳候如此看得起在下,我也不能拒人於千里之外,我可以答應吳候,但是條件嘛,恕難從命。”

“不知道劉荊州想要怎麼樣?”

“我可以放了魯子敬,但是書籍需要東吳來買,如果沒有錢,也好說,可以用鐵礦或者糧食來換,另外我不會去江東,讓吳候將其妹送到江陵來。”

“什麼?”

顧雍臉色一變,如此條件跟自己臨行前孫權交代的完全是天壤之別,孫權怎麼可能答應呢。

“你回去告訴孫權,如果不答應我的條件,聯姻之事免談。”

劉修很強勢,畢竟對方是有求於自己的,自己掌握着主動權,條件當然是自己說了算。

龐統等人也是鬆了一口氣,看來自己主公還是看得很明白。

……

這兩天劉修很忙,送走顧雍來了劉璋的使臣張鬆。

全部都是爲了書籍的事情,劉璋佔據天府之國成都平原,物產豐富,府庫充實,直接張口就是要購買二十萬冊書籍,把劉修都是震驚了。

二十萬冊書籍,一冊以一百文算的話,那就是兩萬貫錢財啊,這可是不是一筆小數目。就算日夜印刷也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看來這個書坊需要擴建了。

不過劉修也不會就這麼輕易答應對方的要求的。畢竟劉修此人當初資助過曹操南征的事情,劉修對此耿耿於懷。

張鬆長的很矮,且面目醜陋,與龐統有的一比。

劉修倒不會以貌取人,依然賜座,十分的恭敬,因爲劉修知道張鬆這個人,當初給劉備獻益州地圖就可以看得出來。他是不看好劉璋的。

張鬆,字子喬,現居益州別駕,深的劉璋的信任,此人雖然長的醜陋,然而才華不凡,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給劉璋獻的計策幾乎都被劉璋採納,然而他心裡還是覺得劉璋比較中庸,不能成大事。故而暗中投奔了劉備,作爲了劉備的內應。不過由於自己太過自負,行事不慎,最終被哥哥張肅揭發,被劉璋殺害。

劉修的目的便是拉攏張鬆,給自己將來入住益州做準備。

“子喬,久仰大名,今日設宴款待子喬到來。”劉修拉着張鬆的手,十分的親密,這讓張鬆受寵若驚。

“劉荊州太客氣了,鬆略有薄才,然當不得如此重禮。”張鬆擺手道。

“呵呵,子喬不必過謙,依我看蜀中俊才,以子喬爲首。”劉修毫不吝嗇的誇讚道。

“不敢當不敢當。”張鬆連連擺手,然而心裡卻樂開了花,這個年代很多文人都有恃才傲物的感覺,就喜歡聽別人的誇讚。

酒宴上,氣氛熱烈,包括馬良與龐統都是前來與張鬆敬酒,張鬆的虛榮心得到了極大的滿足,對劉修的好感也是蹭蹭的擡高。

對於劉修,張鬆自然也研究過,此人在短短的一年時間崛起,如今更是佔據了原來荊州三郡之地,實力大增,躋身諸侯之列,讓人刮目相看,現在如今貴爲刺史,還如此禮賢下士,當爲一代明君。

看看劉修,想想劉璋,張鬆的心思開始活泛了起來,有如此大志向之人不可能對益州不垂涎,益州天府之國,人才濟濟,而劉璋有胸無大志,只想守住一畝三分地,如果是在太平盛世,他或許能做一帶能臣,但是在亂世,終究是要被其他諸侯所兼併。

曾經張鬆想過讓劉璋投靠曹操,然而因爲曹操看不起他,不重用,故而他懷恨在心。

“來來來,子喬,我敬你一杯。”劉修湊到張鬆的面前,端着酒杯,已經略有醉意,笑呵呵的說道。

張鬆正想着事情,驟然看到劉修前來,也是立刻端起酒杯說道:“劉荊州請。”

“我與子喬一見如故,不如子喬就留在江陵吧。做我荊州別駕如何?”劉修問道。

張鬆一驚,怔怔的看着劉修,在漢代別駕的職位很高,與州牧同行,別駕爲州府中總理衆務之官,地位僅次於州牧,自己只不過與劉修第一次見面,對方竟然如此看重自己,實在是難以置信。

劉修露出真誠的目光,當然倒是是不是真心只有劉修自己心裡清楚。

張鬆十分的感動,當即不再猶豫,站起來衝着劉修就是一拜:“鬆感念劉荊州看重,有一言不知道當講不當講。”

“哈哈,子喬有什麼話儘管說來。”劉修哈哈一笑道。

“敢問劉荊州,益州如何?”

劉修心中竊喜,知道進入了正題了,當即說道:“益州乃天府之國,土地肥沃,百姓富足,當真乃上蒼賜予我大漢的樂土。”

從劉修的話語中,張鬆聽出來劉修其實是對益州還是有想法的。

“益州雖然是樂土,然而在亂世之中必不能善存啊,北方張魯連年攻打,曹操也是虎視眈眈,而我主闇弱,胸無大志,益州遲早一天要面臨戰火的襲擾啊。”

說道此時張鬆抹着眼淚,看起來十分的心痛。

“呵呵,益州北有巴山險要,何懼張魯乎,我相信劉益州能夠治理好益州,讓百姓免於戰火。”劉修淡淡一笑。

“劉荊州此言差也,張魯此人懂得妖術,迷惑漢中百姓,蠱惑漢中百姓仇視益州,連年攻打,有朝一日益州恐被此人佔據,禍害百姓。”

張鬆繼續道:“我主闇弱,本無大志,此雖爲百姓之福,然而在亂世中亦是百姓之禍啊,若真到那是悔之晚矣,爲了益州百萬百姓,我懇請劉荊州能夠派兵協助我主防守益州,北拒張魯。”

張鬆說完大堂之中寂靜無聲,劉修看了一眼龐統,只見龐統笑吟吟的不說話,微微dian了dian頭。

“呵呵,我與劉益州身爲同宗,自然可以相助,不過此事乃是你個人意見,還是劉益州的意思?”

“我主亦有此意。”

“恩,如果張魯再次攻打益州,劉益州如果需要,我看在同宗的份上必然不會袖手旁觀。”劉修說道。

張鬆擺手道:“多謝劉荊州。”

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71章 桃花美女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19章 貪生怕死第31章 作壁上觀第4章 甘寧興霸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65章 單挑羣毆第40章 混進城內第42章 劉修用計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86章 聲東擊西第2章 白眉最良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179章 進駐宜城第22章 激戰水賊(二)第151章 曹操督戰第33章 病子黃敘第8章 蔡瑁殺意第90章 荊州暗流第38章 慘烈一天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32章 醫聖張機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240章 歪門邪道第1章 公子劉修第51章 高儀獻策第121章 劉備對策第12章 魏延來投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91章 兩面夾擊第39章 奇襲攸縣第20章 洞庭水賊第62章 大浪淘沙第74章 鳳雛三策第6章 酒品人品第231章 周瑜突圍第43章 火燒糧草第66章 置狼牙營第3章 天下英雄第24章 水賊援軍第130章 劉備決心第42章 劉修用計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51章 曹操督戰第162章 流言四起第103章 黃忠出戰第187章 蠻夷鬧事第99章 胸有成竹第87章 敗局已定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3章 天下英雄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04章 攻城失敗第32章 醫聖張機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35章 借兵世族第95章 問計徐庶第1章 公子劉修第199章 復仇怒火第89章 從長計議第181章 一石三鳥第167章 各自謀劃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197章 偷襲敵營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5章 奸雄英雄第88章 峰迴路轉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29章 曹操追擊第169章 各有打算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33章 病子黃敘第41章 成何體統第44章 賊子休走第150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魏延來投第200章 給你送禮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20章 曹操南征第1章 公子劉修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28章 劉聰投降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130章 劉備決心第220章 馬良笑意第124章 孔明三策
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191章 狐假虎威第71章 桃花美女第134章 火燒曹軍第19章 貪生怕死第31章 作壁上觀第4章 甘寧興霸第182章 劉修願景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65章 單挑羣毆第40章 混進城內第42章 劉修用計第239章 你屬狗的第86章 聲東擊西第2章 白眉最良第205章 徐庶剛烈第179章 進駐宜城第22章 激戰水賊(二)第151章 曹操督戰第33章 病子黃敘第8章 蔡瑁殺意第90章 荊州暗流第38章 慘烈一天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161章 醉翁之意第32章 醫聖張機第225章 一夜七次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174章 爭奪州牧第240章 歪門邪道第1章 公子劉修第51章 高儀獻策第121章 劉備對策第12章 魏延來投第132章 巾幗英雄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136章 虎豹之殤第242章 士燮歸附第102章 沒卵閹人第91章 兩面夾擊第39章 奇襲攸縣第20章 洞庭水賊第62章 大浪淘沙第74章 鳳雛三策第6章 酒品人品第231章 周瑜突圍第43章 火燒糧草第66章 置狼牙營第3章 天下英雄第24章 水賊援軍第130章 劉備決心第42章 劉修用計第194章 離間之計第151章 曹操督戰第162章 流言四起第103章 黃忠出戰第187章 蠻夷鬧事第99章 胸有成竹第87章 敗局已定第118章 將計就計第3章 天下英雄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04章 攻城失敗第32章 醫聖張機第190章 書籍博弈第207章 晴天霹靂第35章 借兵世族第95章 問計徐庶第1章 公子劉修第199章 復仇怒火第89章 從長計議第181章 一石三鳥第167章 各自謀劃第184章 再上鹿門第197章 偷襲敵營第144章 周瑜公瑾第203章 孫劉聯軍第5章 奸雄英雄第88章 峰迴路轉第75章 龐統歸附第129章 曹操追擊第169章 各有打算第112章 劉修翻臉第223章 寧死不從第33章 病子黃敘第41章 成何體統第44章 賊子休走第150章 山雨欲來第12章 魏延來投第200章 給你送禮第65章 諸葛孔明第120章 曹操南征第1章 公子劉修第176章 飼養信鴿第100章 淯水對峙第128章 劉聰投降第196章 徐庶跑了第130章 劉備決心第220章 馬良笑意第124章 孔明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