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邽王

啊!這封詔書肯定是個儒生寫的,引用的全是孔老夫子的話,一點都不像法家的作派——這是胡亥的第一反應。

一掌拍飛自己的第一反應,胡亥在心裡連“啐”自己幾口,默默告訴自己,一位有志於皇位的皇子,是不能滿腦子都是b站彈屏吐糟的。

嗯,扶蘇封爲楚王——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扶蘇的生母是楚國公主,封爲楚王可以從一定程度上安撫楚國人心;但是楚國……縱然胡亥上輩子是楚國,對這輩子的楚國也說不出啥好話,不說滿地亂蹦的百越人,光是那個地形氣候就不適合人類居住啊。除了少數繁華地帶之外,大部份都是窮山惡水、毒蟲滿地,說的好叫原生態自然環境,說的難聽就是未開發地區。

一直到唐朝的時候,皇子被封到楚地都是不受寵皇帝的表現——比如修滕王閣的那位,不就是因爲不受待見才被皇帝派得遠遠的嗎?

雖然大秦只封王不封地,但身爲長公子卻被封爲“楚王”,擺明了是不受待見的兆頭。要知道,連小十七那個小白,笑得嘴都快合不攏了,就因爲他被封了一個吳王,吳地產鹽吳鹽勝雪,是個大大的富裕之地,可見嬴政多麼寵愛他了。

“十八公子胡亥可封邽(gui)王。宜令有司擇日,備禮冊命,主者施行。”

聽禮官念完封王詔書,胡亥只覺得自己身上火辣辣的,彷彿有無數雙眼睛……不對,的確有很多雙眼睛看着自己。

哥哥們,你們這是幹什麼呢?就算是個龜王,你們也不用這麼看着我吧?不過龜王……父王你這是在罵我嗎?

胡小亥扁了扁嘴,清澈明亮的雙眸立刻變成霧氣朦朧,要不是場合不對,他真得會哭給嬴政看得喔。

龜王……怎麼聽都像在罵人!不過父王應該不會吃飽了撐的,在這種場合損自己,所以這應該是塊封地,可到底是封哪呢?莫明的,有點耳熟來着。

“老蕭,你讀書多,你跟我說說,陛下封少公子爲邽王是什麼意思?”

封王的消息就在迅速民間傳播開來,其傳播速度之快,足以讓人令人咋舌,僅僅過了半天,從雍城到咸陽、從高官貴人到販夫走卒,就將每一個公子的封號知道了個清清楚楚。實際上,你想不知道也是不行的,因爲在咸陽城裡,每一家飯鋪每一個酒館,都會有人在談諸公子封王的事宜。

老秦人樸實是不錯,但不等於老秦人不會八卦。一時之間,從每位公子的母妃、性情、年齡、排行一起八起,再根據這次的封號遠近富庶,討論衆公子在始皇陛下心中的受寵程度。

和二到十七號公子比起來,最值得一八的就是長公子扶蘇和少公子胡亥的封地了。

按秦國的繼承法,立長立嫡,長公子扶蘇幾乎是鐵板釘釘上的繼承人,但這次封王卻被封了個天遠地遠的地方,簡直醉倒一大片人。

和自小長在深宮之中,除了大禮之外很少出來見人,甚至連宮中宴會也很少參加,每次出門都是精兵保護,稍大一點就又去了楚國的胡亥不同,善良且武勇、且多次拿他爹刷戰績的扶蘇在咸陽城人氣頗高,見過他的人也挺多,因此是咸陽城不少妹子夢中的情人——沒事就想拉扶蘇進林子。

春秋戰國時代民風開放,秦國又地處西陲之地,胡風甚濃,年輕男女看順眼去林子裡來一發,這是很正常的事。

相對之下胡亥雖然在楚國殺得人頭滾滾,但惠及的並不是老秦人,老秦人對他的品性不是太瞭解,反而因爲他殺得人頭滾滾,得罪不了少朝堂上的六國遺老們,平常在說起他時,自然沒有什麼好話。一時之間,胡亥名聲基本爲負。

對於無知的百姓來主說,胡亥受封一個“邽王”,“邽”這個地方名不見經傳,連個國都不是,不過是一個小縣城,這妥妥是不得寵的節奏。

“喂!蕭何,不過問你個問題,你用不着罵老劉我是無知百姓吧?”劉季看着一臉高深莫測的蕭何,他們這些人算是少公子的心腹愛將了,上了少公子這條船,當然希望少公子能節節高升,自己也能混個從龍之臣,回去光宗耀祖。

現在諸子封王,其他公子封得都是一國之地,少公子卻只有一縣之地,這是幾個意思?不受寵嗎?感覺不像啊。

樊噲、曹參、夏侯嬰三人坐在四周,圍着衆人之中才學最高的蕭何,眼巴巴的看着“我笑咪咪笑咪咪”、“我什麼都知道,我就是不說話”的蕭何。

這種賤人,真是不打他一頓都天理難容。

“是啊,老蕭你就別賣關子了。”樊噲一邊說着,一邊順手拔開腰間長刀,又掏出一塊磨刀石,開始磨刀,一邊磨一邊目光不善的打量着蕭何修長的脖子。

“你們這些人啊……少公子,不是,邽王殿下讓你們多讀點書,你們不樂意讀。看!現在抓瞎了吧?”蕭何一口飲盡杯中之酒,以手指點的衆人,開口解釋道:“邽只是一個縣是沒錯,但它卻是羲皇的誕生地。”

“羲皇是誰?”樊噲的問題,讓蕭何忍不住翻了一個白眼。

“伏羲!你別再問伏羲是誰了!女媧你總知道吧?你要再說不認識女媧,我就乾脆把你丟出去算了。”蕭何一臉恨鐵不成鋼的看着樊噲。

“女媧娘娘啊,這我老樊當然知道。不過……老蕭你沒那個本事把我丟出去。”樊噲看了一眼,因爲自己的話,而擺出一副吃鱉狀的蕭何,又繼續說道:“羲皇的誕生地又如何?你再跟大家說道說道。”

“邽縣乃是三百年前,秦武王所置,是秦國乃至天下最早的兩個縣之一,也是嬴秦的發源地。”蕭何一邊說着,一邊瞪了樊噲一眼。

不受寵?無知百姓才覺得封“邽王”是不受寵呢,祖宗之地都封給少公子了,這不叫受寵什麼才受寵?

說到邽縣這個名詞,可能很多人會覺得陌生,但說到邽縣在現代的市名,大家就會恍然大悟,原來如此了。

古之卦縣——秦武公所置,秦始皇置三十六郡時屬隴西郡上邽是隴西郡中一縣;漢武帝時,屬天水郡;二十一世紀,它叫天水市。

早在西周期,因爲天水河谷盆地土地肥沃,地勢開闊,峰青水旺,水草豐茂,就是牧馬養畜的好地方。居住在這裡的秦人祖先伯益,就因替舜養馬繁殖很快,曾得到舜的封土並賜“嬴”姓。到西周時,伯益之後非子又因替周孝王養馬有功,受到孝王讚賞。孝王不僅讓他繼承了舜時伯益的“嬴”姓,還封其地爲附庸,邑之秦(即今清水、張川一帶)叫“秦地”。這就是中國歷史上秦國的開端。

所以其實上,叫邽王等於就是一個迷你版的秦王,封得依舊是老秦之地,不過是版圖小一點。

而諸公子之中,唯一一個封地在老秦故里的就只有胡亥公子了。

“迷你版又怎麼樣?就算是真叫秦王……沒準也是個晃子呢?”至少看過八百本宮鬥小說、一千多部宮鬥電視劇的胡亥,在腦子裡瞬間腦補了無數劇情。

在最初知道,邽縣就是指後來的天水市,也就是嬴秦的發源地時,胡亥還是小激動一把的。後來他忽然知道了,邽縣屬於隴西郡。隴西郡……這個地方他知道啊,天下第一大姓的李姓就是發源於隴西郡。唐太宗他們家就自稱是隴西李氏、關隴貴族來着,原來他們也是秦地人。

慢着!唐太宗沒當皇帝之前,他的封號是啥來着?秦王!秦王李世民,電視劇我看過!

以前不明白,現在胡亥懂了,爲什麼李世民會被封成“秦王”,原來是和自己一樣,諸子之中功勞太大,實在沒得封,爲了安撫手握軍權又能打仗的二兒子,唐高祖纔不得已封了他爲“秦王”。

唐高祖爲了讓兒子乖乖打仗,沒準平常還沒少忽悠說,“寶貝啊,你看秦王都封給你了,下一步就是……你要好好幹,別讓耙耙失望喔。”

然後……後面的劇情大家都知道了,要不是李世民自己夠硬,沒準今天就和秦二世、隋二世一起並掛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真是個不吉利的封號!不但是個不吉利的封號,還是個特別招人眼讒的封號!

想起詔書唸完時,衆兄弟和衆宗室看自己的眼神,胡亥抓心抓肝的疼,掛着這個封號簡直就是一個亮閃閃的靶子,只差沒有在上面寫個“向我開炮”了。

還不如直接封個“太子”呢,爲“太子”之位與衆兄弟爲敵,想想都是很帶感的一些事;爲一個縣城和衆兄弟爲敵,青史留名都讓人提不起勁頭。

“哎……父王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啊?又要把本公子……本王架在火上烤,又不給個大火直接燒死拉倒,非要弄個小火來慢慢烤,死了都不痛快,真是得。”胡亥在心裡感嘆一聲。

胡亥感嘆的同時,嬴政也同樣在心裡感嘆,爲什麼胡亥在十歲呢?他今年要是二十歲,朕就直接封他爲“太子”了。可他偏偏只有十歲,直接封“太子”不服衆不說。若是朕不幸早亡,就算朕臨死前幫胡亥賜死所有的兄長,十歲天子再怎麼天姿也只能受制於權臣之手,這樣情況更加糟糕一些。

國賴長君啊……哎!曾幾何時朕還在抱怨,爲什麼小豬不能永遠都那麼小,那麼萌萌噠?想不到現在……小豬小豬快快長大吧!

第186章 番外第76章 宣傳第180章 墜星第24章 岳父第70章 秦軍第122章 下雨第199章 事了第46章 晨練第181章 倒黴第56章 比熊第11章 墨家第149章 築聲第37章 秦法第56章 比熊第163章 長城第129章 仁善第47章 中暑第153章 遇盜第59章 化肥第200章 比武第124章 禪禮第80章 回國第163章 長城第191章 覺遠第206章 二年第172章 秦王第141章 學宮第2章 嬴政第190章 少林第198章 催眠第189章 學武第47章 中暑第71章 兵書第131章 包子第202章 事畢第87章 管教第121章 封禪第207章 太子第107章 鑄幣第19章 兒子第77章 遇刺第10章 方法第209章 子受第113章 閃瞎第47章 中暑第11章 墨家第181章 倒黴第92章 修法第173章 太子第172章 秦王第28章 換衣第41章 監軍第127章 魔都第114章 玻璃第211章 迷惑第11章 墨家第162章 化學第199章 事了第183章 禪位第188章 匕首第194章 學武第202章 事畢第74章 野心第146章 教子第1章 穿越第98章 想通第110章 隸書第188章 匕首第23章 國宴第84章 聖父第123章 寫詩第67章 出版第66章 印刷第120章 行獵第146章 教子第100章 邽王第64章 考驗第70章 秦軍第36章 推廣第35章 標點第36章 推廣第172章 秦王第169章 歸國第149章 築聲第165章 發胖第48章 張良第189章 學武第25章 祭祖第119章 識破第112章 硬筆第78章 計劃第82章 異寶第49章 阿房第112章 硬筆第181章 倒黴第151章 夜遊第126章 生病第184章 後繼第31章 辯論第133章 兵法
第186章 番外第76章 宣傳第180章 墜星第24章 岳父第70章 秦軍第122章 下雨第199章 事了第46章 晨練第181章 倒黴第56章 比熊第11章 墨家第149章 築聲第37章 秦法第56章 比熊第163章 長城第129章 仁善第47章 中暑第153章 遇盜第59章 化肥第200章 比武第124章 禪禮第80章 回國第163章 長城第191章 覺遠第206章 二年第172章 秦王第141章 學宮第2章 嬴政第190章 少林第198章 催眠第189章 學武第47章 中暑第71章 兵書第131章 包子第202章 事畢第87章 管教第121章 封禪第207章 太子第107章 鑄幣第19章 兒子第77章 遇刺第10章 方法第209章 子受第113章 閃瞎第47章 中暑第11章 墨家第181章 倒黴第92章 修法第173章 太子第172章 秦王第28章 換衣第41章 監軍第127章 魔都第114章 玻璃第211章 迷惑第11章 墨家第162章 化學第199章 事了第183章 禪位第188章 匕首第194章 學武第202章 事畢第74章 野心第146章 教子第1章 穿越第98章 想通第110章 隸書第188章 匕首第23章 國宴第84章 聖父第123章 寫詩第67章 出版第66章 印刷第120章 行獵第146章 教子第100章 邽王第64章 考驗第70章 秦軍第36章 推廣第35章 標點第36章 推廣第172章 秦王第169章 歸國第149章 築聲第165章 發胖第48章 張良第189章 學武第25章 祭祖第119章 識破第112章 硬筆第78章 計劃第82章 異寶第49章 阿房第112章 硬筆第181章 倒黴第151章 夜遊第126章 生病第184章 後繼第31章 辯論第133章 兵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