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華夏

對於國子監這個名字,胡亥也是頗費了一番心思。

開始是準備叫咸陽學宮或是咸陽大學。後來轉頭一想,叫“咸陽學宮”那有抄襲模仿之嫌,在而一般民衆心中,模仿的那個一般不如正版的那個好,而且就算模仿的那個,就算做的再好,人們提起來的時候,也會有人八起他的過去以示自己信息量廣——比如騰訊qq的由來;至於咸陽大學,胡亥原來覺得挺不錯的,後來想起大學出自儒家的四書五經之一的四書《大學》。雖然這個年頭還沒有四書五經這個概念,但《大學》這本書卻已經有了,“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一下子pass掉了兩個,剩下可用的名字裡,即有逼格又好聽好記的,也就只有國子監了。

說到“國子監”這個名字,胡亥又想起國子監除了是個供人之讀之外教育機構外,還有一個新的功能。

“監者,有檢查監督的功能,所以它除了是一個向人傳授知識的教育機構之外,還應該是一個教育管理機構。”胡亥向嬴政開口解釋道。

“什麼叫‘教育管理機構’?朕又爲什麼要實施這樣一個機構?”嬴政皺着眉頭,略帶不解的說道。

現在正是諸子百家“百家爭鳴”的時代,諸子百家爲了自己的思想能被人們接受;爲了自己的學派成爲最出名、影響最大、流傳最廣的學派而各施奇計爭奇鬥妍。面對這樣的情況,春秋戰國數百年的數代君主,也一直是樂觀其觀,又或者是想管也管不了——人家一逃了之,逃到別國,你又能如之奈何?

“天下已經統一,但天下人的思想卻並沒有統一。我們需要向天下傳授一個統一思想,奠定一個‘華夏’的思想,告訴天下之人,無論原來你是秦人、楚人、燕人、韓人、趙人、魏人、齊人,但實際上我們都是三皇五帝的後人、是炎黃子孫、是正統的華夏人,我們自古以來就是一家人,所以我們不應該爲自己過去所屬的國家、君王、諸侯的不同,而覺得彼此之間不一樣,讓彼此之間有了隔閡,做出親者憤仇者快的事。”

“現在百家各派向民衆所傳播的學術思想,大多還保持在春秋戰國諸侯分割的年代裡,所以現在是應該有個人出現管管他們,告訴他們,什麼樣的學術思想能傳授,什麼樣的學術思想不能傳授了。”

“向稷下學宮這樣大型的學校,或一些主要思想流派的聚集地,不但應該由國子監派出官員去調查他們所傳授的思想內容,是否有反大秦反統一反華夏的內容。像這種大型學校,還應該有一個長駐該學宮的官員,以長期監督這個學宮是否有違例。”

說白了,就把政委這一套搬出來用用。我兔共最擅長的就是幹思想統一教育工作,有一個笑話不是這麼說嘛,爲什麼烈士陵園從來不鬧鬼,答:就兔共這旌旗十萬斬閻羅的架勢,地府怕早就成立黨支揮部和政委了。

“可是……諸子百家會願意我們這麼做?他們不會反彈嗎?”嬴政皺着眉頭,寶貝兒砸野心比自己還要大,自己也就想控制一下,被稱之爲當世兩大顯學的儒家,寶貝兒砸想控制的卻是百家……喔,他想控制的是天下人的思想。

“這代人大概會反彈吧,反彈就反彈吧,反彈也沒有關係,挖金礦修長城還缺人呢。這個世界上淳于越那樣的死硬份子,就有叔孫通那樣靈機應變之人,讀書之人,從來沒有什麼節氣的。”胡亥不以爲意的揮了揮手,直接要毀滅思想,暴力的搞“焚書坑儒”什麼的,說出去當然不好聽。但如何說宣傳分裂思想、意圖分裂我們可愛的祖國,這樣說就好聽多了。

“但是過上十年、二十年之後?時間是最好的療傷藥,到時候這些吃着大秦的米、喝着大秦的水、從小接受大秦教育長大、在大秦國土上生長起來新一代,很快就會忘記他們過去的歷史,接受我們自古以來就是一家人的概念。”

滿清入主中原殺了多少人啊?爲了“剃髮易服”又殺了多少人啊?結果呢?滿清滅亡的時候,多少遺老遺少因爲皇帝沒有了,而感覺天崩地裂;又有多少遺老遺少因爲辮子沒有了,而鬧着要抹脖子上吊的。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是與百家爲敵。皇兒,你說的那個國子監恐怕找不來好老師,沒有好老師,就算是免費白讀的學校,恐怕也不會有什麼人來讀啊。”嬴政開口說道。

“國子監中,設立百家學科,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讀哪一科。雖然那種人多勢衆的學派,比如儒家是看不上那點學生,但其他學派可就不一定了。畢竟雖說是百家爭鳴,但實際上強盛的學派,也不過是十來家而已,大部分學派思想,都是家中小貓兩三隻,能流傳得下去流傳不下去都不知道,哪會有人計較學生少啊?”胡亥拍拍手,一臉無所謂的說道。

兩條腿的□□不好找,兩條腿的讀書人還是很好找的。

“可是這樣的學派,他們的思想大多都是無用的,正因爲無用,所以才無法流傳開來,學生學了也無用,又怎麼會有人去讀呢?”嬴政還是不太明白鬍亥的意思,“就比如這諸子百家中的縱橫家吧,雖然在春秋戰國那個大爭之世中很實用。但現在朕已經一統天下,縱橫家已經找不到發揮其縱橫之術的場合,想來很快就會沒落。”

“啪啪啪!”胡亥拍着巴掌,漲紅着小臉,“父皇真是太聰明!兒臣也是這麼以爲的。”

歷史的發展也正是如此,只會耍一張嘴皮子的縱橫家,在春秋戰國時代故然威風八面勢不可擋,出了張儀、蘇秦這樣的風流人物,但是在秦以後,歷史上幾乎沒有聽過知名的縱橫家。

“不過沒有關係,因爲在國子監上學的學生,不管學習哪一流派的學術,都要學習我們大秦的《秦法》和《秦禮》,要接受‘華夏’統一思想的教育。”這就像後世大學裡,不管你是學計算機也好、美術體育也好、國學英語也好,都得學習《大學語文》、《大學英語》、《高等數學》這些基礎學科,以及馬哲、毛概、鄧理之類的理論思想教育。

“如果這些學生,能統過國子監的畢業考試,那麼先不管他們自己原來流派的思想學得如何,反正他們已經一個通《秦法》曉《秦禮》,接受統一思想的合格大秦學生了。爲了表彰這樣的合格大秦學生,身爲國子監所有學生老師的父皇,您應該根據他們的專業,直接給他們官做。”胡亥祭出國子監最大的大殺器,那就是正當畢業就有官可做。

“直接做官?”嬴政摸着鬍子點了點頭,“這到沒有什麼問題。”

和後世諸朝官場之上,僧多粥少不同,現在的秦國雖然在武力上,驟然把國土增加了那麼多倍,但官員的培訓上卻跟不上來,很多地方都有空缺,不得不啓用六國原來的官員來維持秩序,嬴政對此一直十分不滿。

“有了官位在前面誘惑,父皇您還派沒學生來嗎?有了大量的學生,您又還怕老師不來嗎?”胡亥笑嘻嘻的說道。

後世兩千年的經歷已經說明了一切,雖然到了明末之時,國子監已經爛得不能再爛了,成了一個給錢就可以上、給錢就可以畢業做官的地方,但是現在國子監初開,當然還是個新鮮美好又廉潔的地方。

“爲了區別以前那些學宮,父皇還應該爲國子監的學生正名。”胡亥湊近嬴政,又補充了一句道。

“正什麼名?”嬴政轉過頭,一臉不解的看着胡亥。

“以前那些學宮的人,從學宮出來之後,大多是投向於其一官員,成爲其門客,再由其主人爲其謀職、或是介紹給君王。這樣出來的官員,不管後來怎麼樣,在初期都帶有其主人的印記,會爲其主人搖旗吶喊。這個弊病,父皇應該早就知道了吧?”胡亥雙手托住雙頰,一臉萌萌噠表情的看着嬴政說道。

“知道啊……所以父皇纔會借你那個什麼……高考之手……來試行科舉考試嘛。”嬴政說着,伸手在胡亥鼻頭上一刮,熊孩子故意擺出這樣可愛的姿勢,又故意捧住臉。你以爲朕掐不了你的臉,就會放過你嗎?

“不過科舉考試事項繁多,涉及的方面太多了,所以纔要緩緩而已。不過,上次你那個高考,後來博士宮把優秀試卷都上呈給朕看了,的確很多人很不錯。這些人雖然因爲名額的問題,沒有在你那裡被錄取,但是父皇這裡……名額可是多多的。”嬴政微微一笑,寶貝兒砸真是個小福星,那個時候自己剛纔爲新吞併的六國,無人爲官而頭痛,熊孩子出了個主意,自己就立馬多了那麼多人才。

最主要的是,這些人才,個個都身家清白乾淨,尚且沒有沾上朝中那些利益集團的影子。

“國子監的學生也一樣啊,一個個純白無瑕,不但沒有沾上朝人利益集團的影子,而且理論上他們都是父皇您的學生,所以兒臣懇請……父皇授予他們‘天子門生’一稱。從此之後,我大秦再無門客一稱,有的只有天子門生!”

第109章 程邈第121章 封禪第193章 餓死第161章 滅胡第206章 二年第21章 夢想第2章 嬴政第155章 拔箭第89章 挑撥第70章 秦軍第29章 柔姬第117章 踢鞋第24章 岳父第152章 失散第22章 冕服第51章 造假第64章 考驗第151章 夜遊第71章 兵書第53章 白疊第28章 換衣第135章 刺秦第167章 廷推第183章 禪位第3章 扶蘇第172章 秦王第203章 出使第185章 番外第37章 秦法第34章 師生第113章 閃瞎第45章 方士第5章 刺秦第56章 比熊第110章 隸書第1章 穿越第40章 妻室第163章 長城第42章 打賭第211章 迷惑第48章 張良第209章 子受第144章 戲法第210章 亂起第151章 夜遊第179章 番外第152章 失散第143章 徐福第31章 辯論第151章 夜遊第17章 吃醋第8章 趙高第139章 穢人第14章 生活第209章 子受第16章 饅頭第198章 催眠第103章 高考第94章 罵名第142章 華夏第142章 華夏第119章 識破第109章 程邈第3章 扶蘇第24章 岳父第164章 承諾第41章 監軍第106章 裝修第43章 製冰第172章 秦王第114章 玻璃第177章 豬仔第160章 納采第147章 朝鮮第104章 賺錢第153章 遇盜第42章 打賭第138章 擒良第40章 妻室第187章 靖康第7章 飲食第151章 夜遊第112章 硬筆第195章 蒙古第211章 迷惑第80章 回國第62章 龍椅第193章 餓死第144章 戲法第126章 生病第204章 太湖第176章 生子第96章 潼關第99章 封王第115章 西巡第31章 辯論第95章 制俑第129章 仁善第23章 國宴
第109章 程邈第121章 封禪第193章 餓死第161章 滅胡第206章 二年第21章 夢想第2章 嬴政第155章 拔箭第89章 挑撥第70章 秦軍第29章 柔姬第117章 踢鞋第24章 岳父第152章 失散第22章 冕服第51章 造假第64章 考驗第151章 夜遊第71章 兵書第53章 白疊第28章 換衣第135章 刺秦第167章 廷推第183章 禪位第3章 扶蘇第172章 秦王第203章 出使第185章 番外第37章 秦法第34章 師生第113章 閃瞎第45章 方士第5章 刺秦第56章 比熊第110章 隸書第1章 穿越第40章 妻室第163章 長城第42章 打賭第211章 迷惑第48章 張良第209章 子受第144章 戲法第210章 亂起第151章 夜遊第179章 番外第152章 失散第143章 徐福第31章 辯論第151章 夜遊第17章 吃醋第8章 趙高第139章 穢人第14章 生活第209章 子受第16章 饅頭第198章 催眠第103章 高考第94章 罵名第142章 華夏第142章 華夏第119章 識破第109章 程邈第3章 扶蘇第24章 岳父第164章 承諾第41章 監軍第106章 裝修第43章 製冰第172章 秦王第114章 玻璃第177章 豬仔第160章 納采第147章 朝鮮第104章 賺錢第153章 遇盜第42章 打賭第138章 擒良第40章 妻室第187章 靖康第7章 飲食第151章 夜遊第112章 硬筆第195章 蒙古第211章 迷惑第80章 回國第62章 龍椅第193章 餓死第144章 戲法第126章 生病第204章 太湖第176章 生子第96章 潼關第99章 封王第115章 西巡第31章 辯論第95章 制俑第129章 仁善第23章 國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