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潼關

懷揣着自己一定會長到七尺八寸這個美好願望,胡亥再次詢問嬴政到底叫自己來幹嘛,總不能是吃飽了飯,無聊拉着自己來取笑一頓吧?

“到函谷關了,你伸出頭看看。”嬴政摸着胡亥的頭,一臉溫柔的笑着說道。

“函谷關有什麼好看的啊?”胡亥很隨意的掀開車簾,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我都去看過爬過征服過,還稀罕這個?雖然實際上只看到人人人人人人人我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人。

函谷關始建於春秋戰國之中,是東臨絕澗、西據高原、南接秦嶺、北塞黃河,地處“兩京古道”(長安、洛陽)之中,緊靠黃河岸邊,因關在谷中,深險如函,而得名函谷關。傳說老子過函谷,曾在此處撰寫《道德經》,因此函谷關不但是著名的軍事要塞,又是著名的道教盛地。

自周慎靚王三年,楚懷王舉六國之師伐秦開始,數百年裡秦國就是依函谷關的天險,即使在最弱的時候,也能拒六國聯軍於關內,沒有亡秦。

經過秦人數百年的不斷鞏固,再加上比啥都別和秦人比質量,此時函谷關已經成爲不折不扣的“天下第一雄關”。

“天開函谷壯關中,萬谷驚塵向北空。”胡亥看着遠方高大的函谷關感嘆着,感嘆完就想起秦末失函谷的例子,開口說道:“父王,函谷關該退休了。”

“啊?”嬴政一臉驚訝的看着胡亥,這個熊孩子,怎麼想起一出是一出?爹不是讓你看這個的。

胡亥沒說話,臉依舊看着窗外的函谷關,手卻背在後面,手心向上平攤,四指衝着嬴政做了一個遞東西的姿勢。

“幹什麼?”嬴政沒好氣的說道:“你想要什麼就自己拿,不要這樣子做。”

認真想一想,至少有二十年沒人敢當着自己的面,幹這樣子的事了。上次當着自己的面這麼幹的……魂淡,誰敢當着他的面這麼幹啊?呂不韋都不敢!

“地圖地圖!函谷關附近的地圖!”胡亥回過頭,用“怎麼一點默契都沒有”的眼神,恨鐵不成鋼狀的看着嬴政說道。

“函谷關地圖……”嬴政的王車十分大,不但可躺可臥可辦公,車內還放着不少書籍零食供贏政解悶,函谷關又是咸陽的門戶所在,所以只是略略一翻,嬴政就找到了胡亥要的函谷關地圖。

“父王您看……”胡亥攤開地圖,指着函谷關說道:“函谷關之所以能保衛咸陽,無非是依仗關內崎嶇的道路、險峻的地形、密集的森林,能完美的剋制戰車而已。”

胡亥略一提點,嬴政立刻就明白了胡亥的意思,早年在春秋戰國時代,諸國爭戰都是以戰車擺軍戰,互相沖殺爲主。所謂“千乘之國”,就是指擁有許多戰車的國家。一乘擁有四匹馬拉的兵車一輛,車上甲士3人,車下步卒72人,後勤人員25人,共計100人。

春秋時期禮制是這樣的:天子六軍,每軍千乘,共六千乘;大國三軍;中國兩軍;小國一軍。所以說,在孔子時代,千乘之國已經不是大國。

實際上,函谷關雖然重要,但是從關東進咸陽並不是非走函谷關不可,走函谷只有因爲其他路線走不了戰車,只能走人和馬。

而現在,戰車雖然還沒有被掃進歷史的垃圾箱,但也逐漸被機動性更強的騎兵,和防禦性更強的步兵所取代。

“若敵人放棄從函谷關西進,繞道商洛,由武關攻入……”胡亥以手在地圖上一指,果不其然的看到嬴政瞬間黑了臉。不等嬴政發言,胡亥接着又在地圖上一劃,“又再若敵人從關旁不能通戰車,卻能通人馬的小道,以輕騎入關?”

胡亥說的兩種方法,分別是劉邦和項羽攻函谷的方法。他們倆人都知道,函谷關是秦軍最精銳的所在,所以沒有正面攻打函谷關,而是雙雙選擇了繞開函谷關進關,然後……然後的結局大家都知道了。

函谷關在秦末爭霸裡,就是扮演了一個二戰時馬其諾防線的角色。

至於後世因爲人類不愛惜植被,導致黃河上游植被減少,黃土高原變成真正的黃土高原,失去密林保護的函谷關徹底被廢棄,又是另一回事了。

“看你這麼信心滿滿,一定有好主意了?”嬴政看着一副“山人自有妙計”模樣的胡亥,捏了捏熊孩子的耳朵,將他提到自己身邊,揉了揉對方的臉說道。

“那當然。”胡亥微微一笑,伸手在函谷關和咸陽之間點了點,“這……”

“這是……潼關?”嬴政摸了摸鬍子,看着胡亥所指出來的位置,認真的打量着地圖。

潼關其實和函谷關相距並不遠,兩者之間由一條長達一百四十里的小道串起,小道之東名曰“涵關”,小道之西名曰“潼關”。從防禦角度來說,守住潼關或守住函谷關,效果是一樣的,守住它們,就是守住東方諸敵西進咸陽的重要通道。

但潼關離咸陽較近,補給方便,容易防守;而函谷關,從咸陽方向的補給需要穿越潼關。

而從進攻角度來說,函谷關既利於進攻,又利於防守;而潼關則只利於防守。

“昔日我大秦居於關中,若失函谷關,則會被東方六國困於關中,無法西進,所以歷代先王才守函谷關。但是現在,我大秦已經統一中原,不需要再打擊東方勢力,所以守潼關纔是應付不測之道。”胡亥看着因爲自己的話,而若有所思的嬴政,咂了咂嘴巴。

其實上,他很想說自秦朝之後,史料上就再也沒有偷襲涵谷關而得長安。反而是潼關的重要性節節提高,自西漢之後潼關已經成爲關中的東大門,得潼關則可以拒山東之敵,一直到抗日戰爭的時候,中日還在潼關打了一場潼關大戰。

如果想要繞過潼關取咸陽,那也不是沒辦法。比如,不怕繞路的人,可以從洛陽向南,取四川,也就是蜀中,繞過熊耳山系,繞道祁山,出劍閣。蜀道難難於上青天,否則項羽爲什麼塞進漢中,又把章邯等三王放在咸陽,就是爲了堵住劉邦的出川之路。

膽大的人,你可以從洛陽向北,取山西,沿着太行山向北,繞過太行山,從太行山的西面,黃土高原下去。這條線路,好像因爲太過於兇險,從來沒有人走過。

想像力豐富的人,可以沿着黃河逆流向上,直達長安。按照當年的技術,肯定是達不到的,按兩千年後的技術,胡亥好像也沒聽過有開通這條航道。

最驚險的刺激一條線路,即在洛陽找一制高點,然後做一巨大風箏,待東風起時,順勢漂盪而下。只要半路不被華山掛到,肯定可以安全到長安。這一點,就目前這個時代來說,唯一能成功的可能只有胡亥。

嬴政對着地圖,認真思考了半天胡亥的想法,擡起頭看着胡亥,眼睛裡滿是稱讚之色,果然是個聰明的孩子,竟然連這種細節都能考慮到,真是越看越喜歡。

對嬴政的稱讚,胡亥到是沒那麼多想法,原因很簡單嘛,潼關實在是太太太出名了,在宋之前的歷史上,那存在感刷得不要太多。

“你回頭寫個奏摺報上來,父王找人給你議一下,走走流程。”嬴政一臉憐愛的摸着胡亥的頭,開口說道。

“啊?寫奏摺?什麼時候還要寫奏摺了?”胡亥驚訝的擡起頭,以前不都是他深藏功與名,偷偷在背後,給嬴政出主意,然後嬴政找槍手寫奏摺,再議一議走流程的嗎?什麼時候變畫風了?

“傻孩子!”嬴政看着一臉懵懂的胡亥,忍不住又嗔怪一句道:“你怎麼就那麼傻呢?”

“父王你又黑我!哼!傻不也是你生的!寫就寫嘛!”胡亥反手摸了摸後腦勺,衝着嬴政做了一個鬼臉。

“記得寫好一點!寫完提前給父王看一遍,父王幫你改改,免得你的奏摺出毛病。”嬴政不放心的叮囑了一句。

以前胡亥只是雖然受寵,但卻不是王位繼承人,低調纔是保命之法,畢竟一個太過於聰慧、又得寵愛的公子,容易壓過儲君的風頭,讓大臣起不軌之心,到時候兄弟相爭就不美了。但是現在胡亥身份不同了嘛,身爲未來的秦二世,廢長立幼本就違背大秦王位繼承,幼子當然更要各種表現的刷功績啦。

只要帝王願意且不介意,儲君的功績越多,才能越顯出儲君的才能,這樣儲君之位纔會越穩當;反之若缺乏功績,胡亥很有可能被當成一個有一張像爸爸的好臉,然後又好運找到九鼎的無能之輩,無法壓服衆臣和衆兄弟的覬覦之心。

“是是是是是!”沒理解自家父王的一片苦心,還在心裡琢磨着找誰來代筆寫奏摺的胡亥,隨意的點了點頭,忽然像是想到什麼似的,又擡起頭看着嬴政說道:“父王,話說回來,您找我來,到底有什麼事啊?”

“嗯……父王只是想讓你看看新修的路……然後……”一聽胡亥提到這個話題,嬴政心中小人立刻委屈的低下頭,對着手指在心裡狂喊道:“寶貝兒砸!求表揚求誇獎求各種麼麼噠!”

“路……”胡亥腦海裡回憶起剛纔看見的馬路……馬路……馬路!這個年頭怎麼會有馬路!

“父王,您修水泥路了?”

第38章 學習第90章 秦禮第20章 生氣第24章 岳父第200章 比武第5章 刺秦第143章 徐福第166章 吐血第154章 治傷第59章 化肥第83章 再見第176章 生子第127章 魔都第115章 西巡第26章 知己第77章 遇刺第35章 標點第206章 二年第149章 築聲第74章 野心第160章 納采第96章 潼關第186章 番外第98章 想通第63章 佔屋第11章 墨家第78章 計劃第188章 匕首第50章 增肥第149章 築聲第94章 罵名第175章 監國第5章 刺秦第140章 噩夢第55章 禮物第42章 打賭第27章 照顧第4章 荊軻第86章 新聞第6章 家國第67章 出版第85章 皇帝第17章 吃醋第48章 張良第126章 生病第198章 催眠第127章 魔都第162章 化學第137章 鐵錐第151章 夜遊第64章 考驗第137章 鐵錐第112章 硬筆第116章 擊築第166章 吐血第192章 梵文第173章 太子第142章 華夏第203章 出使第206章 二年第179章 番外第41章 監軍第103章 高考第161章 滅胡第112章 硬筆第69章 賜婚第46章 晨練第139章 穢人第136章 計謀第122章 下雨第36章 推廣第115章 西巡第171章 番外第107章 鑄幣第202章 事畢第54章 農家第41章 監軍第62章 龍椅第171章 番外第17章 吃醋第152章 失散第198章 催眠第136章 計謀第200章 比武第69章 賜婚第175章 監國第150章 成年第57章 水果第178章 取名第94章 罵名第8章 趙高第63章 佔屋第22章 冕服第137章 鐵錐第88章 學習第130章 土地第173章 太子第50章 增肥
第38章 學習第90章 秦禮第20章 生氣第24章 岳父第200章 比武第5章 刺秦第143章 徐福第166章 吐血第154章 治傷第59章 化肥第83章 再見第176章 生子第127章 魔都第115章 西巡第26章 知己第77章 遇刺第35章 標點第206章 二年第149章 築聲第74章 野心第160章 納采第96章 潼關第186章 番外第98章 想通第63章 佔屋第11章 墨家第78章 計劃第188章 匕首第50章 增肥第149章 築聲第94章 罵名第175章 監國第5章 刺秦第140章 噩夢第55章 禮物第42章 打賭第27章 照顧第4章 荊軻第86章 新聞第6章 家國第67章 出版第85章 皇帝第17章 吃醋第48章 張良第126章 生病第198章 催眠第127章 魔都第162章 化學第137章 鐵錐第151章 夜遊第64章 考驗第137章 鐵錐第112章 硬筆第116章 擊築第166章 吐血第192章 梵文第173章 太子第142章 華夏第203章 出使第206章 二年第179章 番外第41章 監軍第103章 高考第161章 滅胡第112章 硬筆第69章 賜婚第46章 晨練第139章 穢人第136章 計謀第122章 下雨第36章 推廣第115章 西巡第171章 番外第107章 鑄幣第202章 事畢第54章 農家第41章 監軍第62章 龍椅第171章 番外第17章 吃醋第152章 失散第198章 催眠第136章 計謀第200章 比武第69章 賜婚第175章 監國第150章 成年第57章 水果第178章 取名第94章 罵名第8章 趙高第63章 佔屋第22章 冕服第137章 鐵錐第88章 學習第130章 土地第173章 太子第50章 增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