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容弘振還答應了李景,只要第一筆生意能做成,馬上回草原幫李燁收購羊毛和毛皮,當然這一切是有前提的。
自從十天前李燁跟着崔信仁去了一趟鹽場,便沒有了崔信仁的消息,主要還是李燁沒有時間去了解,鹽場的技術早在臨河村已經成熟,生產出鹽是早晚的事情。但是李燁現在着急了,馬上就要給慕容弘振供應八百五石的粗鹽,如果沒有會影響很大,不利於今後與慕容弘振的合作。
第二天,李燁帶着張天成早早的來到位於新城東邊西崖坡的鹽場,近一平方公里的海岸邊,密密麻麻的排列着大大小小無數個鹽池,有的鹽場裡還盛滿了海水,有的鹽場裡已經開始出現了潔白的晶體。
李燁找到正在鹽場上忙碌的崔信仁,詢問現在鹽場的情況和產量。崔信仁告訴李燁,鹽場剛剛開始運行不久,加上還沒有到產鹽的高峰季節,現在鹽場每天可以生產三十到五十石粗鹽,倉庫中已經存放了進三百石的粗鹽。因爲沒有足夠的人手,精鹽加工還沒有正式開始,倉庫裡只有不到二十石的精鹽,現在新城每天吃的都是精鹽。
按崔信仁的講法,五天以後,李燁最多可以從新城鹽場拿走五百石的粗鹽,剩餘的粗鹽只能從臨河村那裡先調用了。從臨河村到新城往返最快需要六天,時間上應該可以來的及。現在考慮的是臨河村的鹽場是不是有存在的必要了,如果將臨河村秘密鹽場搬遷到新城,新城的鹽產量還可以提高一兩倍。
五天後,李燁準備親自去一趟安東都護府大行城,在此之前李燁需要處理好新城的事情。現在新城窯場、木工廠、船廠和鐵匠坊的事情,基本上已經不用李燁操心了,開荒的事情一直以來都是王縣丞負責的,臨河村的鹽場還是搬遷到新城比較放心,畢竟在臨河村偷偷摸摸的不是長久之計。剩下的事情就是如何發展新城商業的問題,需要李燁提前做出安排。
想把新城的商業做起來就要涉及到錢,李燁出錢支持手藝人將商店開起來,但是新城中的饑民並沒有收入來源,如何刺激消費呢?光有商店沒有客戶一切都是幻像,培養客戶的消費能力也需要錢,李燁不能直接把自己的送給饑民,到時還是不能刺激消費。現在新城內大部分人都是爲了一日三餐免費爲李燁在工作,李燁需要改變這種幹活不付錢的工作模式。
李燁想從新城窯場、木工廠、船廠和鐵匠坊等幾個手工業作坊做試點,進行新城內部經濟改革:第一步、新城內所有的工廠、作坊都要與李燁脫鉤,獨立經營獨立覈算,李燁只作爲股東存在,產品短時間內有李燁統一安排發放,以後逐步推行市場化的原則,自己生產自己銷售自負盈虧,這一步李燁已經在做。
第二步、準備建立新城自己的貨幣體系,首先建立新城內部銀行,發行新城貨幣,新城內部的商業活動的結算都以新貨幣爲標準。
第三步、按照每個工人每天勞動量的大小給予一定的報酬,報酬中扣除工廠提供各項免費的服務部分,比如吃飯、衣服和住房的費用,剩餘的用貨幣形式發放。這樣做可以提高工人工作的積極性,雖然現在還沒有發現有工人偷懶,但是長時間以後必然會產生消極怠工的現象,這是社會發展的必然因素,也是人性對財富的渴求。
第四步、在新城內產生一定商業基礎後,工人的各項生活需求都可以在市場得到滿足的時候,徹底取消大工廠小社會的生產模式。工人的勞動所得全部以貨幣形式發放,工廠只負責生產活動,工人的各項需求由新城內的商業活動提供。
李燁想建立新城自己貨幣的想法已經由來已久,商業活動的表現形式是貨幣與服務的交換,唐代貨幣主要是銅錢和絹帛,在大宗交易中採用金銀貴重金屬貨幣。銅錢存在體積大重量重的特點,攜帶十分不便,試想一下一個人揹着幾十斤銅錢交換商品是什麼感覺。絹帛通用性就更差了,不易攜帶不易保存,而且市場價格隨時變化,屬於易貨交易的範疇。
唐代時期金銀不屬於流通貨幣,價值也無法衡量,就是到了明清時期,金銀的成色價值都需要用專業人士的眼睛來衡量,十分的不方便。李燁的想法是在新城內部建立一個以銀本位的貨幣體系,黃金作爲儲備貨幣的一種,紙幣作爲小額貨幣的形式存在,大額貨幣以銀元爲主,銅錢徹底喪失流通功能。
建立以銀本位的貨幣體系需要大量的銀兩,無論是鍛造銀元還是鑄造銀元,李燁現在都沒有這個能力。製造紙幣需要特殊的紙張,普通的紙張無法滿足日常的使用,現在新城內連普通紙張還沒有製造出來,特殊紙張更是遙遙無期。
不過,李燁想到了一個臨時性替代辦法,使用普通紙張加蓋印章的方法暫時使用一段時間,等新的紙質貨幣出現以後,再進行替換,這也是沒有辦法中的辦法。紙質貨幣的面額從一文到一千文不等,分別爲一文、五文、十文、五十文、一百文、五百文和一千文七種面值,這些紙質貨幣都可以兌換成銅錢,但是不能在新城內部使用銅錢,所有的商品交換必須使用紙質貨幣進行。
李燁這樣做消除了別人害怕紙質貨幣貶值的風險,自由兌換紙質貨幣與金屬貨幣也約束了銀行亂髮紙質貨幣的風險,在人類貨幣史上,有很長一段時間都是可以用紙質貨幣兌換金屬貨幣的,這就是銀本位或者金本位的初衷。李燁在不知不覺中連續創造出多個世界之最,最早採用紙質貨幣的人,最早創造性的提出了銀本位的概念,最早提出與建立銀行……。
紙質貨幣的圖案都是李燁自己設計的,當然不是李燁自己畫的,李燁的畫工也就自己能看下去了。七種紙質貨幣的正面分別爲不同的花鳥魚蟲,背面統一爲大海日出的景象,紙質貨幣面積的大小統一爲十釐米寬六點二釐米高,完全是按照黃金比例來設計的。
這些事情本來李燁想再等等看,有些條件還不成熟,比如商業活動纔剛剛開始,但是事情總是比計劃快,如果現在不開始推行,就要再等兩個月的時間。而且現在已經有了推行的基礎,等一個月以後李燁回來,出現什麼問題,李燁一樣可以解決,因爲涉及面較小,即使出現問題影響也不會大。
李燁找來朱飛澤、崔信仁、穆俊豪、劉保泰、王海和包功發六人,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大家,想聽聽大家意見。王海到沒有什麼意見,以前一直以來都自己付錢僱傭工匠在幹活,現在船廠的工匠也算是李燁僱傭來的工匠,付錢是理所應該的。朱飛澤、穆俊豪原本就是李家買來的奴僕,談起需要付錢都覺得沒有必要,自己做好分內的事情,主人賞一些錢財就可以了,沒有必要談什麼工錢。
包功發、崔信仁、劉保泰感覺李燁這樣做很合適,自己也算爲李燁打工,就應該獲取相應的報酬,雖然,李燁把工廠的股份給了自己,但是手下的工人卻沒有得到什麼好處,長期以後肯定不合適。李燁從來就沒有把這六人當作自己的奴僕對待,朱飛澤、穆俊豪、王海早晚是要放良的人,並不想通過奴僕的契約束縛他們,這一點他們也清楚。
不過這六人不約而同的對李燁提出的所謂新城經濟概念沒有什麼認識,都不知道什麼叫紙質貨幣,感覺李燁拿着一些畫着圖案的紙作爲貨幣十分的不解,其實心裡更多的感覺李燁是在胡鬧。沉甸甸的銅錢拿在手裡踏實啊!現在變成了一張薄薄的紙片能當錢用,這不是胡鬧是什麼,銅錢已經用了上千年了,也沒有什麼人說什麼不好的,李燁說不用了就不用了,這是要做什麼啊!
沒辦法,李燁只能用自己不多的經濟知識給他們打比方解釋,述說金屬貨幣的缺點和紙質貨幣的優點,而且向他們保證紙質貨幣可以隨時兌換成金屬貨幣。最後,也不知道是他們明白了李燁的意思,還是看拗不過李燁,最後放棄了再勸說李燁的想法,最後這六人同意在工廠裡先試一下,天塌下來出現問題,由李燁這個即墨實際管理者頂着。
李燁沒有想到自己的經濟決定竟然在沒有一個人的支持下通過了,往往一項好的建議和決定,在不同的時期讓不同人去做結果都不會相同,李燁不希望他們對自己這個決定陽奉陰違。以前,工廠裡的所有的人無論在什麼崗位上幹多幹少都只獲得一天的溫飽,現在需要將工廠裡的崗位、勞動量統計出來,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就好像現代企業中按勞薪酬一樣,多說自己的活最累拿錢最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