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五章 徐夫人

荷花池是京城裡一個很出名的地方,佔地僅有一畝見方,但荷花池之所以出名,並非是這裡的荷花開得好,而是因爲這裡還有另外一個名字——洗筆池。

據說曾經有書生在荷花池邊練字,被鳳陽先生偶爾看到,悉心指點一番,因此,惹了大批書生慕名而來,當街揮毫寫字,寫完字,便在荷花池裡洗筆。雖然再也沒有聽說過哪位書生有幸再得鳳陽先生指點,但時至今日,每天仍會有一兩個書生在荷花池邊寫字洗筆,甚至有些進京趕考的舉子,也以在荷花池洗筆爲雅事。

羅錦言撩開車簾,果然看到有青衫蕭索的身影在池邊的石桌前寫字。

羅錦言噗哧一聲笑了出來,道:“荷花池裡的冰應該還沒有融化吧,他要到哪裡洗筆呢?”

白九娘笑道:“想來是鑿個冰洞出來吧。”

“看那書生瘦骨嶙峋,可別掉到冰窟窿裡去。”夏至也跟着打趣。

羅錦言並非看不起讀書人,她只是覺得這些在寒冬臘月裡當街寫字的人也太刻意了,難道一定要這樣,才能讓人知道你有多麼用功有多麼勤奮嗎?無非是想惹人注目而已。

父親不會這樣做,秦珏......肯定也不會。

張家是五進院子,不算大,也不算小。

張謹的長子時任安徽學政,長媳隨夫去了任上,長女和次女嫁的都是清貴的讀書人家,大女婿王宇是寒門出身,時任大理寺寺丞,二女婿閩濤出身順義大族閩家,其母則是金陵陸家的女子,閩濤家學淵源,幼庭承訓,是前年的狀元郎,授翰林院修撰。

前世,羅錦言曾經私下裡查過秦家的事,閩濤的母親陸夫人和秦燁的髮妻陸氏是隔着房頭的叢姐妹。

金陵陸家在本朝出過兩位帝師,十幾個進士,和九芝衚衕的秦家是世交,兩家每代都有聯姻,到了秦老太爺秦計做家主時,更是讓長子秦燁迎娶了陸家嫡房的小姐,可惜陸氏體弱多病,進門一年便小產而死,否則也就沒有現在的秦珏了。

秦燁直到多年之後娶了葉氏做續絃,年近三旬才生下秦家長房這一代的長孫秦珏。

雖然陸家女兒沒有成爲秦家宗婦,但之後陸家又有女兒嫁到秦家,秦家也有女兒嫁進陸家。

秦陸兩家的關係錯綜繁雜,閩濤是陸家的外孫,因此也和秦家沾親。

如今在府裡幫着徐夫人主持中饋的是張家大歸的三姑奶奶。

徐夫人在第五進的院子裡接待羅紹父女,她應已年近六旬,但身姿挺拔,目光炯炯,白皙秀美的臉上絲毫不見老態,說起話來更是中氣十足,乾淨俐落。

因是外男,羅紹謝過徐夫人,又寒暄幾句,便藉故去前面和張謹說話了。

徐夫人這才笑着對羅錦言招招手:“來,過來,坐到我身邊來。”

有丫鬟搬了玫瑰椅放到徐夫人的下首,羅錦言微笑着走過來,徐夫人打量着她,對一旁的嬤嬤道:“我怎麼瞅着這孩子長得有點像三丫頭呢?”

嬤嬤笑着說道:“可不就是像啊,依奴婢看,羅小姐和咱家三姑奶奶有兩三分的相像呢。”

羅錦言心中稱奇,三姑奶奶?這是張家那位大歸的姑奶奶?

徐夫人不住點頭,問道:“可有小字?”

羅錦言輕聲說道:“小女小字惜惜。”

“惜惜?”徐夫人重複着,道,“這名字真好聽,嬌滴滴的,可又朗朗上口。”

說着,讓丫鬟取了見面禮來,給羅錦言的是一串蜜蠟石手串,羅錦言重又施品謝過。

徐夫人又問了問她平日裡讀些什麼書,羅錦言知道徐夫人不是普通女子,也就沒有瞞她,道:“小女讀過女誡和列女傳也讀過,但性子疏懶,平日裡最喜讀各種遊記和雜記。”

徐夫人聞言哈哈大笑,笑聲爽朗,道:“那可有讀過《浮生偶寄》?”

羅錦言含笑點頭:“滄海叟的《浮生偶寄》是小女最喜歡的,百讀不厭,這本書不同於尋常遊記,尋常遊記多是寫的名川大山,而滄海叟的這本書卻是以市井小記爲主,妙趣橫生,別緻不俗。”

《浮生偶寄》並不出名,知道的人很少,羅錦言張口就能說出滄海叟三個字,而且還能說得頭頭是道,一看就不是空泛之言,她是真的讀過。

徐夫人的興致更高了,對身邊的嬤嬤道:“你去把三姑奶奶請過來。”

過不多時,張三姑奶奶便來了。她也就是二十三四歲的年紀,打扮得極其素淨,穿一件深藍色素面褙子,月白色挑紅裙子,烏黑的秀髮上插着白玉簪子,雖是脂米分未施,但一張俏臉卻難掩麗色。

羅錦言看到她時,也是吃了一驚,兩人的眉眼果是有幾分相似。

張三姑奶奶是寡居之人,平日裡甚少見客,但羅錦言只是未及笄的小姑娘,也就沒有太多講究了。

徐夫人笑着給兩人引見,聽說這是羅郎中的愛女,張三姑奶奶腦海中就浮現出一張傻乎乎的臉來,她忍不住牽牽嘴角。

徐夫人笑道:“你看看,這孩子和你小時候是不是有幾分像呢?”

張三姑奶奶這才仔細端祥面前這個如朝華晨露般的小姑娘,果然和她有點相像,難怪羅郎中那天會失禮,想來也是這樣認爲吧。

張三姑奶奶送給羅錦言的見面禮是一面巴掌大的西洋小鏡子,那小鏡子平時不用時就是個雕工精美的小盒子,觸動機括,鏡子便彈出來,甚至是新鮮有趣。

羅錦言謝過張三姑奶奶,張三姑奶奶見她並沒有把鏡子交給丫鬟,而是一直拿在手裡,顯然是真的喜歡,就笑着對她道:“我那裡還有幾件西洋玩意兒,若是母親捨得放了你,你就跟我去看看。”

徐夫人聽她這麼說,嗔怪道:“一會兒還要留惜惜在我屋裡用飯,你要帶她去你屋裡,那就快去快回。”

****

小妖精們,你們太膩害了,我就是小睡了一會兒,月票就破百了,好吧,明天三更,第一更在上午,不見不散啊。

第六九八章 好兄弟第五一六章 阮郎歸第二零五章 慶春歲第六三零章 約白首(絲紗羅和氏璧加更)第四二二章 連環套第六八一章 人之初第三八六章 菊花天第四四零章 好爹爹第九十六章 琵琶弦第四五七章 媒拙兮(囡囡竹和氏璧加更)第八五一章 鏡中葩第三八一章 御帶花第五七二章 縣主到第十二章 撥不斷第六四八章 後庭花第二九七章 不爲妾第六九四章 講故事第三七五章 脂正濃(山東花菇和氏璧加更)第七六二章 天雷引第八二三章 生恩難第907章 紫禁城第二二七章 費思量第一八三章 觀天象第六五六章 道無道第四三六章 夜驚魂第六一零章 彤雲現第七三四章 夜如錦第六二七章 海棠春第八零九章 鸚哥兒第一二二章 綺秦怨第三七五章 脂正濃(山東花菇和氏璧加更)第二四四章 蓼莪兮第七三一章 聽牆角第七零六章 劣奴兒第六零二章 信天游第五七九章 蘇必青第七十章 掃地舞第五三三章 勃然怒第七四八章 真或假第八三二章 王承秋第五八四章 御旨到第七四六章 笑春風第二十七章 廳前柳第一八七章 夜半來第一三一章 世間事第八七一章 尺素書第五七三章 欸乃曲第六二七章 海棠春第五二一章 醉意濃第七四六章 喜承歡第五十一章 鳳時春第二七二章 鵲踏枝第三六一章 怨啼鵑第六九一章 王孫事第七六七章 慶王府第五三零章 一揚鞭第四六九章 滿江紅第一七八章 那杯茶第七二九章 孝爲名第三四零章 一地毛第七五四章 君莫認(4000大章,兩章合一)第六零一章 恨春時第一七一章 桂順樓第六二四章 心隨動第一九七章 前世債第十一章 一絡索第七十八章 花千樹第八零五章 失歡喜第三八零章 雲深處第三六六章 尋不得第二六一章 相見好第二五三章 盈盈去第四九四章 羅氏女第八五六章 小紹興第五四七章 娶妻好第八五六章 小紹興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八六三章 君不悟第三零三章 小登科第一九六章 我有疾第六五五章 有童趣第一五三章 這次第第九三七章 最春風第七二三章 衝冠怒第一四一章 青繒扇第三一三章 探虛實第二九九章 狠與絕(3500大章)第六九八章 好兄弟第七四九章 請喝茶第二六四章 玉漏遲第七零六章 劣奴兒第七四九章 請喝茶第九二五章 慈恩寺第八一零章 可惜了第二九一章 早還家第五八六章 張娘子第一四六章 醉紅妝第四九七章 聞墨香第七四五章 家常事第二零零章 日西出
第六九八章 好兄弟第五一六章 阮郎歸第二零五章 慶春歲第六三零章 約白首(絲紗羅和氏璧加更)第四二二章 連環套第六八一章 人之初第三八六章 菊花天第四四零章 好爹爹第九十六章 琵琶弦第四五七章 媒拙兮(囡囡竹和氏璧加更)第八五一章 鏡中葩第三八一章 御帶花第五七二章 縣主到第十二章 撥不斷第六四八章 後庭花第二九七章 不爲妾第六九四章 講故事第三七五章 脂正濃(山東花菇和氏璧加更)第七六二章 天雷引第八二三章 生恩難第907章 紫禁城第二二七章 費思量第一八三章 觀天象第六五六章 道無道第四三六章 夜驚魂第六一零章 彤雲現第七三四章 夜如錦第六二七章 海棠春第八零九章 鸚哥兒第一二二章 綺秦怨第三七五章 脂正濃(山東花菇和氏璧加更)第二四四章 蓼莪兮第七三一章 聽牆角第七零六章 劣奴兒第六零二章 信天游第五七九章 蘇必青第七十章 掃地舞第五三三章 勃然怒第七四八章 真或假第八三二章 王承秋第五八四章 御旨到第七四六章 笑春風第二十七章 廳前柳第一八七章 夜半來第一三一章 世間事第八七一章 尺素書第五七三章 欸乃曲第六二七章 海棠春第五二一章 醉意濃第七四六章 喜承歡第五十一章 鳳時春第二七二章 鵲踏枝第三六一章 怨啼鵑第六九一章 王孫事第七六七章 慶王府第五三零章 一揚鞭第四六九章 滿江紅第一七八章 那杯茶第七二九章 孝爲名第三四零章 一地毛第七五四章 君莫認(4000大章,兩章合一)第六零一章 恨春時第一七一章 桂順樓第六二四章 心隨動第一九七章 前世債第十一章 一絡索第七十八章 花千樹第八零五章 失歡喜第三八零章 雲深處第三六六章 尋不得第二六一章 相見好第二五三章 盈盈去第四九四章 羅氏女第八五六章 小紹興第五四七章 娶妻好第八五六章 小紹興第五零一章 帝君心第八六三章 君不悟第三零三章 小登科第一九六章 我有疾第六五五章 有童趣第一五三章 這次第第九三七章 最春風第七二三章 衝冠怒第一四一章 青繒扇第三一三章 探虛實第二九九章 狠與絕(3500大章)第六九八章 好兄弟第七四九章 請喝茶第二六四章 玉漏遲第七零六章 劣奴兒第七四九章 請喝茶第九二五章 慈恩寺第八一零章 可惜了第二九一章 早還家第五八六章 張娘子第一四六章 醉紅妝第四九七章 聞墨香第七四五章 家常事第二零零章 日西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