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們交頭接耳地討論了一會,然後紛紛出列推薦人選。
樑嘉讓小春子一一記下所推薦的人選,最後差不多記下了有三十多人,都是有一定名望或者資歷的官員。
三十多人推薦完,差不多用了兩個時辰,一衆大臣站的手腳發麻,更是餓的前胸貼後背了。
接下來樑嘉開始在這三十多人當中進行一個挑選,先把不夠格或者有缺點的官員踢出去。這一環節,還有意外之喜,好幾個被推薦的官員被競爭對手直接當場揭露起貪污腐化的犯罪事實,結果被直接拿下抄了家。
一直討論到了中午,還剩下十個人,這十個人都沒什麼大問題了,但還需要踢出去四個人。可就在這時,樑嘉卻宣佈退朝了,理由也很簡單,大家都餓了,明天再繼續進行討論。
樑嘉也是真餓了,但也沒餓到無法議事的地步,之所以停下來,主要是給這是個被推選人員一個表態的機會。
果然,下午時分,這十個被推薦的人選全部在宮門外求見。
這十個人,翰林院三個,大理寺一個,都察院一個,然後加上刑部、工部、吏部、戶部尚書各一個,最後一個比較特殊,是一個已經告老還鄉的曾經理政處大臣。
吏部尚書和刑部尚書雖然也進宮見了樑嘉,表態從此效忠樑嘉,但卻被樑嘉直接從名單中劃去了。
這兩個人一個跟了劉忠智那麼多年,一個跟了葛明軒好幾年,樑嘉是不相信他們會突然間改變立場。即便是真的改變了,也只是一時權宜之計而已。
最後,樑嘉又把刑部那個牛尚書尚書給劃掉了,那個傢伙很討厭,樑嘉現在對他的印象也不好。
七個人還不行,還必須踢掉一個,樑嘉準備讓鄭葉川當首輔的。
鄭葉川上次讓樑嘉非常失望,但是鄭葉川卻是極好的擋刀子人選,畢竟他還是理政處現在唯一在京的大臣。
第二日本來不是大朝會的日子,但樑嘉依舊召開了大朝會。
這邊大朝會一開始,樑嘉立刻變把自己定好的人選放了出去。
進入理政處的大臣,分外的激動,沒有進入的則是一臉失望。最後當樑嘉宣佈認命鄭葉川爲首輔的時候,鄭葉川自己都呆了,朝臣也是真沒想到。
在他們看來,鄭葉川這次肯定出局了,而且極有可能被外貶出京。
可是,皇帝做事總是出人意料,必出局的鄭葉川竟然成了首輔,這也太不可思議了。
鄭葉川擡頭看了一眼高高在上的皇帝,內心驚訝過後,便迅速理清了樑嘉的想法。他可是浸淫官場多年的老狐狸了,樑嘉這種運作方式,他怎麼可能猜不出來呢。
有心用告老來反抗一下,可又想到大庭廣衆之下給皇帝難堪,估計後果會堪憂,他也就放棄了這個打算,無奈的跪地接受皇帝的任命。
“好。理政處的人選已經全部選定,朕就說一說接下來的理政處與以前的有何不同。以前的理政處,每個理政處大臣負責分管具體的事務,從今天起,理政處大臣都不再分管其他部門的工作,每個人都有對各個事務發表處理意見的權力。
首輔最後拍板定奪,如果意見不一致,舉手表決,少數服從多數。也就是說,七個人,有四個人同意,這件事就算是定下來了。
七個人對於每天的奏摺都可以進行處理,但必須經過首輔的藍筆批註纔可以頒行全國。重大事情則必須經過朕的硃筆御批,比如軍隊人事任命,各地和京中超過五品官員的升遷任免、財務錢糧超過兩萬兩的支取、進賬,稅種的改革和稅率的制定等。詳細細則,朕會稍後發給理政處。”
樑嘉仿照明朝內閣制,但可不會把明朝內閣一些限制皇權的措施拿過來用,那是他傻缺了。理政處是爲他服務的,是爲了解決他在處理政事上的不足,而不是爲了限制他的權力的。
因爲有人進入理政處處理朝政,很多衙門出現了空缺,這個人選的擬定樑嘉就不親自參與了,留給新的理政處去處理,他最後把關就行。
理政處的改革暫且到這裡,樑嘉隨後發了三道聖旨。
一道是給葛明軒的,封葛明軒爲義南伯,暫且不入理政處,暫代山東巡撫,全力賑災,原山東巡撫賑災不力押解進京候審。
第二道聖旨發給平南伯徐英赫等幾個統兵在外的武將,讓徐英赫和他們一起進京述職。
第三道聖旨的內容就比較多了,封賞功臣,撫卹犧牲將士。就比如這一次京城各部衙門中的人員,有上千個獲得銀兩賞賜,有十幾個獲得了升官的獎賞。這些本來一輩子都會是衙門小吏的他們,一下子翻身成了官員。
凌王雖然在這次平叛中並沒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但是他的這種表現是一種忠君愛國的象徵,樑嘉當然要給與重重的獎賞。官位到頂了,但金銀財寶能賞的,樑嘉賞了一大堆。
按照慣例,這種大事請發出聖旨,是需要理政處那邊藍筆加批的。可是今天樑嘉這三道聖旨,理政處一干新任大臣沒有一個出聲說不合法的。
前一段時間,樑嘉發出的聖旨他們每次大朝會上都會嗶嗶一番,今天竟然集體沉默了。
樑嘉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便宣佈退朝。
新任理政處六位大臣,包括新任首輔鄭葉川一起來到了辦公地點。皇上說了,不具體分管事務,那麼辦公就只能集中在一起,纔有可能互相表達出自己的意見,然後整合成最後的決定。
七位理政大臣,理政處的文員還需要增加,這些也是個關鍵位置,還需要仔細選拔。各部門在這次叛亂中死去的官員的撫卹、家屬的慰問、職位的更迭都需要一一解決,接下來有的忙了。
京城叛亂的事情被寫成了邸報發行全國,對閔王、撫州王、明州王等人的處置也出來了。
撫州王和明州王已經戰死,他們的爵位廢除,家人流放。閔王雖然沒死,但同樣貶爲庶人,家人也全部遭到流放。其他那些跟着三個王爺叛亂的王爺下場一樣。
至於參與叛亂的普通士兵,願意繼續從軍的,充入邊軍戴罪立功。身殘體缺的,直接流放只邊疆地區當苦力。那些領頭的王府裡屬官和軍官,還有王府屬官供出來和叛亂王爺有勾結的朝中官員,全部一起被砍了腦袋。
轟轟烈烈的接連砍了三天腦袋,把京城人都殺得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