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14章 新戰場

bookmark

共和2295年,3月5日,布拉格。

“渡頭正見橫漁艇,林外時聞響晚鐘。

青巷石牆傳舊味,城深橋闊有新芽。”

這是百年前詩人高啓遊訪布拉格的時候留下的詩句,當時神羅皇帝查理四世登基,定都於布拉格,大興土木,誓要將此城建爲歐洲榮耀之城,以其爲根基成就萬世基業。

後來他的理想實現了一半,布拉格位於歐洲大陸核心地帶,又羣山環繞易守難攻,在接下來的百年內的確成爲了歐洲極爲重要的大城。但是盤踞歐陸中部的神聖羅馬帝國始終未能解決內部諸侯林立的問題,政令不出布拉格,大而不強,要不是有華盟扶一把,就算不碎成一地也早就被鄰居吃幹抹淨了。

在這些強鄰之中,最爲直接的威脅是東部的金帳汗國。金帳汗國當年被西征的華夏軍攻入首都,一度陷入近乎亡國的境地之中,但幸運在絕境中出了一個強主,重新統合殘餘的八帳,廣納各族人才,有了復興的跡象。後來他們不斷西征,在華沙城再立國,又聯合匈牙利在克拉科夫大敗波蘭人,算是站穩了腳跟。

百餘年來,金帳人一直有一種強烈的危機感,害怕東方的華盟向西擴張,奪取他們的領地,因此他們先行西進,想着在歐洲人身上找補回來,首當其衝的就是神聖羅馬帝國。這麼長時間敵對下來,神羅與毗鄰的金帳早已結下了私仇,可謂不死不休。

神羅各路諸侯支使不靈,順風時尚能抱團,逆風時就只想着自保了,因此對於皇帝來說,真正能依靠的也就是直屬的布拉格及周邊的波西米亞地區的力量。波西米亞地處對抗金帳汗國的第一線,頗有君王守國門之態,但所幸有四周山嶺作爲天然防線,長期以來帝國軍不斷修築城牆要塞,始終頂住了金帳鐵騎的進攻。

最近幾十年,神羅帝位落到了哈布斯堡家族手上,現任皇帝腓特烈三世深感內憂外患、治國不易,逐漸將權力重心向自家領地奧地利轉移。顧此失彼,去年土木堡之變後,邊緣聯合煽動哈布斯堡家族內部的利奧波德支系在奧地利反動叛亂,皇帝匆忙調兵平叛,結果造成北方空虛,金帳大軍趁虛而入,突破蘇臺德山口直取布拉格,不日城下。

待到布拉格陷落,神羅諸侯各自爲戰,形同一盤散沙,根本無法有效組織抵抗。稍後,金帳鐵騎在德意志土地上縱橫馳騁,不列顛也在西部發動海陸攻勢,不少領主直接做了牆頭草。到現在,那些還沒有被佔據的土地,與其說是還在抵抗,不如說是太過偏僻貧瘠,聯軍懶得去攻奪。

如今的布拉格已經成爲金帳汗國最爲顯赫的戰利品,新印製的版圖成爲國內最熱銷的出版物,國民的熱情和戰意高漲,新的行動正在展開。

布拉格城區大致分三部分:北部是最初的舊城區,具備濃厚的傳統歐洲風味,城牆環繞、教堂林立,但街道狹窄樓房逼仄,住起來並不舒服;西南部是幾十年前興建的宮城區,是皇室居住和政府辦公的地方;南部則是新興的工業區,是歐陸上少數幾個現代風格的新城區之一。

三個城區之間,有一橫一豎兩條丁字大道連接,今日這大道兩旁插滿了彩底金紋的金帳汗國旗幟,精心挑選的金帳軍隊自南北兩側開入大道之中,以整齊的檢閱隊列相互接近。

自南而來的是金帳軍中精銳中的精銳,掛着金徽的機械化部隊,隊中清一色的是“蒙古馬”式輕型戰車。金帳汗國工業實力不強,僅能生產這種不超過十噸的輕裝備,但它相當契合金帳軍的作戰需求,既能在大平原上快速穿插,也能在基建落後的鄉間林地活動,對付更落後的神羅軍已經足夠了。

道路兩旁被召集來觀禮的市民心情複雜地看着這些哐哐作響的鋼鐵機器,看着它們逐漸向北,在地標建築胡斯塔旁的路口與自北而來的騎兵部隊匯合,然後一同拐向西,向宮城區前行。

皇宮前的廣場上,一道弧形的高臺已經搭建了起來,奢華的金色大帳在其上張開,汗國的一衆達官貴人正於其中觀禮。這些貴人之中,最爲尊貴的正是金帳汗國當今的可汗兀魯黑·馬哈麻,他親臨布拉格,爲的正是一件汗國史上從所未有的盛事!

隨着檢閱部隊的到來,廣場上的氣氛達到了高潮,軍樂隊奏起了國歌,兩旁袒露上身的儀仗隊跳起了渾厚的戰舞,臺上的恭維之聲不絕於耳。

待到戰車和騎兵在廣場上立定列隊,便有大臣將一份八思巴文寫就的文稿呈上,兀魯黑整理了一下自己天青色的袍服,拿着稿子走到話筒前,慢條斯理地宣讀起來。

“二百年前,成吉思汗崛起於草原之上,大殺四方。後來,拔都西征,立汗國,先民們在這片土地上不斷與強敵戰鬥,終於有了今天的事業。當初的蒙古諸部,如今或已傾滅,或已臣服於敵人,還獨立奮鬥的只剩下我們……而如今,這份奮鬥有了回報,我們戰勝了歐洲之主,理應獲得更大的榮耀!”

他的聲音逐漸高亢,鬍子都飄了起來,高舉着手臂,嘶吼道:“我宣佈,今日便是蒙古帝國復興之日!”

“萬歲!”

金帳汗國,不對,蒙古帝國的臣子們亢奮地齊聲高呼,投誠的神羅官員也忙不迭跟着叫了起來。外圍觀禮的外國使臣則不需表現得如此激動,只是微笑着拍着手。

三呼之後,大臣們便紛紛勸誡道:“可汗帶領我國立下千年功業,英明神武,應稱大帝!”

兀魯黑露出了微笑,嘴上卻辭讓了起來,羣臣自然繼續勸進,一時間臺上君臣相和,怡然自得。

另一邊,使臣們臉上仍帶着笑,嘴上可就有些酸了。

不列顛大使富爾克·諾曼調侃道:“聽說蒙古的這位新皇帝當年在嶗山留學,讀的是歷史,可真是學了些真本事,把華夏人早就不用的那套都學過來了。”

旁邊的突厥大使科莫倒沒那麼不耐煩,道:“畢竟是國家大事,確實該謹慎些。”

說完他又仔細看起了臺上的流程,說不定哪天自家頭頭也得來上這麼一套,現在好好看看可以留作參考。

不過不知是不是禮部沒看黃曆,就在三辭三讓過後,使臣把早已準備好的冕冠送上來的時候,突厥使館的一名武官匆匆來到觀禮臺,附耳對科莫說了些什麼。

“東線……大敗?”科莫眼睛一下子瞪大了,然後又看了看兀魯黑,低頭道:“等典禮結束再說吧。”

……

“恥辱!”

看着地圖上的一團亂麻,兀魯黑心情煩躁,罵了出來。

如今已經入夜,白日間兀魯黑登基爲帝、重建蒙古帝國,登上了人生巔峰,可還沒享受多久,緊接着就收到一個壞消息:東線戰場上九州軍突然發起了浩大攻勢,聯軍大敗。更可怕的是,由於通信的混亂,現在軍方連前線到底敗成了什麼樣都不知道。

他之前敢如此招搖,主要是因爲邊緣聯合當下的形勢一片大好。

神羅失能後,羅馬帝國在巴爾幹半島上的腹地也暴露了出來。接下來的數月時間裡,金帳軍、不列顛軍和渡海而來的突厥軍揮師東進,不斷攻城略地。到現在,原本偌大一個羅馬帝國,只剩下新羅馬城周邊還憑藉華盟的空中支援勉強抵抗着,且局勢每況日下。

目前歐陸大部分地區已被邊緣聯合控制,殘餘勢力退入山區、林地和鄉間抵抗,已經鬧不出多大風波。這個大型軍事集團已經差不多實現了當初制定的第一階段目標:統合整個歐洲,然後合力對抗華盟。

這時候兀魯黑已經雄心勃勃,接下來,本該是聯軍加強攻勢、設法逼迫華盟和談的時候了。可還沒等握緊拳頭打出去,自己這邊就先被對面扇了一巴掌,這怎麼能讓人不煩躁?

所以兀魯黑一等典禮結束,就立刻變了一張臉,召集高級將領與盟國大使開會,一定要把情況弄個明白。可這折騰好一會兒了還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來,也別怪他臉越來越黑了。

一名近侍見他臉色不好,低聲勸道:“陛下,勝敗乃兵家常事,開戰以來我們與敵軍打了那麼多場,也不是沒有過失利。如今不過是在角落敗上一場而已,陛下不必如此放在心上,今天您也勞累了,不如早些休息。”

兀魯黑不耐煩地擺手道:“你不懂,以往確實勝勝敗敗很正常,但打仗不是簡單事,從敵方發起進攻到我軍扛不住撤退該是有一個連續過程的,打上幾天幾個月都正常,敗也該敗得明白。但這次顯然大不一樣,稀裡糊塗就敗了,肯定是華盟拿出了什麼新東西。若不搞清楚,我睡都睡不安穩。”

近侍不敢忤逆他,只能放棄了說服的打算。

文武官員繼續忙碌地與外部聯絡並進行討論,又過了好幾個小時,才初步有了個結果。

總參謀部的克烈兒上將拿着整理好的文件,上前對兀魯黑報告道:“陛下,根據前線陸續發回來的情報,戰況逐漸清晰了。華盟軍這次投入了新型電磁干擾,導致友軍遭遇了戰術被動,除此之外並未有值得注意的新型武器。敵軍最爲成功的是對電磁權的利用,在發動進攻的同時派出大量空軍配合地面部隊作戰,並以獨立的戰車部隊繞路偷襲。東線到現在已經有七個師受到了嚴重損失,其中包括突厥軍的第23裝甲師,戰線正在重新調整中。”

隨着他在圖上的講解,兀魯黑大概明白了戰鬥的過程,嘆道:“獵鷹打瞎子,難怪打成了這樣。克烈兒,如果我國的軍隊遭遇了這樣的進攻,能頂得住嗎?”

克烈兒略一猶豫,答道:“不一定能頂得住,但表現應該會比突厥人更好,因爲我軍對無線電的依賴要少得多,就算完全斷絕,也能通過騎兵傳令。”

兀魯黑笑了出來:“我軍的落後反倒成優勢了。”

他搖頭一嘆,又問道:“克烈兒,就你看,接下來的戰局會如何變化?”

克烈兒沒有立刻回答,思考了一會兒才說道:“短期內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畢竟東線主力尚存,而華盟油料有限,攻勢不會太過持久。但時間一長就不好說了,河中補給線太長,前線沒法部署太多部隊,若是找不到破解電磁干擾的辦法,隔三岔五被敵軍咬掉一塊肉,戰線早晚得崩潰。說不定,東線得向南退上幾百公里,靠中間的大漠反過來阻擋華盟的進攻。”

兀魯黑眉頭緊鎖:“這麼快,聯合就要由攻轉守了嗎?”

“也不是沒有辦法,說到底,目前真正的重點還是在太和州。”克烈兒換了一張畫滿各種圖標和進攻線的地圖出來,“剛纔突厥總參向我們發來詢問,問我們是否有意啓動綠色計劃……”

兀魯黑看了看地圖,深深吸了一口氣:“他們想穿越斯拉夫莽林?”

金帳汗國與華盟的太和州在版圖上毗鄰,但在實際操作中,金帳汗國害怕華盟西進,華盟也不願意西邊的蠻子偷渡過來,因此很有默契地在邊境地帶限制開發。這麼多年下來,兩國邊境線附近形成了一道長且深的遍佈森林和沼澤的無人地帶,即“斯拉夫莽林”,又稱“綠長城”。

開戰以來,突厥軍一邊意欲徹底解決宿敵羅馬,一邊則試圖攻入太和州中,奪取這個華盟九州之中的第三強州。但突厥與太和州之間有高聳的太和嶺隔絕,即使有心打無備,戰事也陷入了膠着之中,不得寸進。因此突厥人才寄希望於東線戰場,希望切斷太和州的補給線,使之陷入孤立再進攻。

但現在東線受挫,他們就不得不謀求別的思路。這個“綠色計劃”,就是戰前突厥總參謀部和金帳總參謀部聯合制定的一份作戰計劃,即聯軍從陸上東進,穿越斯拉夫莽林,堂堂正正攻入太和州之中。

兀魯黑質疑道:“斯拉夫莽林深邃食人,少數無林區也是泥濘不可行,唯有的幾條道路必然有重兵把守,想攻過去恐怕不必穿越河中容易,你們有把握嗎?”

克烈兒在地圖上的海洋區域指了指,答道:“如果只有我軍和突厥軍,這個方案確實風險極大,但再加上不列顛海軍助陣的話,成功希望就很大了。現在羅馬即將滅亡,不列顛艦隊屆時便可進入黑海,只要陸軍與其配合設法拿下北岸的克里木港,華盟的黑海艦隊便會覆滅。到時候,聯軍在黑海處處可登陸,即便不登陸也能隨時取得補給,穿越莽林便不是什麼問題了。而只要越過莽林,富庶的太和州便是我們的了!”

兀魯黑對這個前景十分興奮,看着地圖上龐大無比的東歐平原,不再感到恐懼,反而覺得前景無限,當即拍板道:“你們立刻開始研究,儘快拿出完善的方案來!”

第634章 鐵血強宋 七 萬劫不復第88章 獅子搏兔 下第831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三 羅薩第615章 共克時堅 四 自衛反擊第130章 行軍第212章 大鐵廠第839章 前浪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551章 同行第610章 李氏朝鮮 七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821章 征戰第515章 熱點項目第584章 北上第570章 火車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577章 黑龍江上 四 煤(九月快樂,求月票!)第900章 硬骨頭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207章 幸福的煩惱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804章 哈密力後7章 戰場第161章 管委守國門(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七次加更)第478章 瀛山島與遠洋艦隊第56章 四輪馬車第898章 疾風暴雨 二第648章 前方吃緊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826章 闖關第697章 沿江擊節第526章 戰列艦第237章 圍攻第559章 沙漠風暴 七 文明之歌第688章 賈似道的奮鬥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703章 失守第622章 南印度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108章 義勇旅第49章 曲線第621章 共克時堅 完 砥礪前行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539章 出海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813章 新航路 二 香蕉島(加更)第898章 疾風暴雨 二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680章 覺醒第737章 夾擊第5章 燒炭第11章 闊馬戰役第138章 敵情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400章 推恩第45章 南宋造船業第732章 陷盧龍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237章 圍攻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237章 圍攻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702章 孤城第347章 郭守敬第63章 金口新區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130章 行軍第488章 後方第773章 決議:重建華夏!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第360章 私掠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844章 安西省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905章 亂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644章 一份爲期十年的停戰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140章 分兵第554章 沙漠風暴 二 訓練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507章 列車第520章 神劍(加更2/2)後15章 太極帝國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
第634章 鐵血強宋 七 萬劫不復第88章 獅子搏兔 下第831章 熱那亞的崛起 三 羅薩第615章 共克時堅 四 自衛反擊第130章 行軍第212章 大鐵廠第839章 前浪第148章 黎明之戰 一第335章 泰山之戰 完 改變歷史,開創未來!第689章 真假大使第551章 同行第610章 李氏朝鮮 七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194章 鄂州之戰第821章 征戰第515章 熱點項目第584章 北上第570章 火車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577章 黑龍江上 四 煤(九月快樂,求月票!)第900章 硬骨頭第827章 薩拉戈薩第207章 幸福的煩惱第41章 火槍實驗 下第804章 哈密力後7章 戰場第161章 管委守國門(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七次加更)第478章 瀛山島與遠洋艦隊第56章 四輪馬車第898章 疾風暴雨 二第648章 前方吃緊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826章 闖關第697章 沿江擊節第526章 戰列艦第237章 圍攻第559章 沙漠風暴 七 文明之歌第688章 賈似道的奮鬥第164章 新城(第十加更)第268章 金丹計劃第201章 海州灣海戰 中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703章 失守第622章 南印度第558章 沙漠風暴 六 大典第108章 義勇旅第49章 曲線第621章 共克時堅 完 砥礪前行第481章 貨幣戰爭第679章 臨安條約第539章 出海第241章 技術驗證船 一第813章 新航路 二 香蕉島(加更)第898章 疾風暴雨 二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746章 功成在即第355章 友軍有難不動如山 下第158章 歷史性的會面(感謝江西胖哥的紅包,第四次加更)第680章 覺醒第737章 夾擊第5章 燒炭第11章 闊馬戰役第138章 敵情第796章 旱地行舟第670章 臨安事變 十二 滿千不可敵第400章 推恩第45章 南宋造船業第732章 陷盧龍第391章 金融手段第200章 海州灣海戰 上第237章 圍攻第220章 是大汗,也是皇帝第237章 圍攻第477章 新星級(加更)第702章 孤城第347章 郭守敬第63章 金口新區第852章 鑿空 八 一往無前第130章 行軍第488章 後方第773章 決議:重建華夏!第457章 另一個世界:沒翼第853章 鑿空 九 賽藍城第360章 私掠第501章 窮途末路第844章 安西省第277章 千里挺進第905章 亂第466章 回家:一個道姑第233章 膽大包天第398章 書同文、車同軌、行郡縣、編戶齊民第644章 一份爲期十年的停戰第556章 沙漠風暴 四 澳門第140章 分兵第554章 沙漠風暴 二 訓練第837章 熱那亞的崛起 九 收尾第507章 列車第520章 神劍(加更2/2)後15章 太極帝國第196章 是時候結束這場鬧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