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

(朝鮮漢民的故事快要結束了,接下來主角要轉戰登州了,乾脆將這一章一併奉上。)

金不換,一個三十五歲的遼東漢子,妥妥的漢民。

在龜城西北大山的最深處,金不換躺在窩棚的地面上,萬念俱灰。

他身邊還躺着跟着他一起來到朝鮮的妻子、一雙兒女。

他已經沒有力氣去探一探已經半晌沒有聲息的大女兒是否還活着,也沒有力氣去跟十三歲就嫁給自己的妻子在這個世上道別,就算還有力氣他也不知道說些什麼。

來世再做一家人?還是算了吧,來世你還是嫁給有錢有勢的人家吧。

轉念一想這樣也不對。

在遼東,特別是老奴視爲第二根基的撫順,富裕人家的下場還慘過窮苦人家,在老奴死前的那一年,金不換便親眼目睹了自己屯裡最大的地主,家裡以前有舉人的王家被建奴禍害的下場。

家裡年老的男女全部被殺死,青壯男丁被髮配給披甲人爲奴,可憐王家十五歲的小兒子,本來被認爲是撫順最聰明的秀才,中舉易如反掌的他卻被送到剛剛收服的野人女真披甲人家裡當牧奴。

年輕女人的下場就更慘了,稍微好看一些的被建州旗丁搶走了,差一些也紛紛發配到披甲人家裡,剩餘的全部拉到撫順西城門口發賣。

窮苦人家稍好一些,不過也好不到哪裡去,年老的照樣被殺,說是“沒什麼糧食還活著作甚?”,有窩藏毛文龍傷兵嫌疑的全家被殺,甚至全屯被殺,不過僥倖活下來的至少一家人還是全須全尾的。

原本還有老父親和最小的兒子,穿越長白山時小兒子被老虎叼走了,抵達鴨綠江邊時老父親又被突然到來的寒冷天氣凍死了。

幸虧遇到了巡邏的東江鎮士兵,將他們一家幾口接到了朝鮮。

頭一年還好,在山上種下來的莊稼勉強夠一家人吃一年,不過就算到了朝鮮,這日子也不是由自己說了算,東江鎮的老爺毫不客氣地拿走一半。

一半就一半吧,總比建奴不給活路好一些,這山上還有野菜、木耳、野蘑,運氣好的話還能打到野豬。

第一年就這樣熬過去了,從第二年開始一連串的噩耗便出現在這片山地。

先是建奴大舉進攻朝鮮,雖然建奴對山上的“苦哈哈”不感興趣,不過散兵遊勇的到來還是讓山寨飽受苦難,他這深山處倒還好,聽說靠近龜城地帶的農戶不是被殺,便是被擄走了。

幸好來了一位領頭的,原東江鎮的將軍,在他的率領下,部分青壯組織起來了,閒暇也拿着木棒進行一些操練,幸虧有這些操練,在頭一年大旱發生,平地上朝鮮人準備進山劫掠時被擋在前寨外面。

接下來的時間時好時壞,一家人勉強活着。

不過到了今年又是大旱,加上罕見的大雪,山裡的人又陷入了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的絕境。

種下的種子剛剛鑽出新芽便全部旱死了,山上的野獸、野蘑、木耳等物在這幾年漢民的瘋狂奪取下幾乎不見了蹤影。

金不換好不容易籌備的食物在五天前便全部斷絕了,由於吃水還要到山下去背,最後他們連下山背水的力氣也沒有了。

“早知如此,一早跟着他們去南邊就好了”

金不換殘存的意識突然活躍起來,第一個冒出來的竟然是這個念頭。

不過興許是迴光返照,金不換接下來立即感到一陣暈眩,接着便不知人事了。

……

等他醒來時,發現有人正在給他喂東西吃。

他抽了一下鼻子,那是米粥的香味,他已經五六年沒有聞到了。

扶着他的是一位長相不俗的年輕人,看樣子應該是漢家的兒郎,穿着一身大明武將的官服,原來還是一位大官!

金不換嚇壞了,掙扎着準備爬起來磕頭。

那人按住了了他,露出一臉笑容,在殘存的意識裡,歷經風霜的金不換陡然覺得這個笑容幾乎沒有一絲邪念在裡面,是那樣的純淨,那樣的溫暖。

“幸虧我們來得早,你們這裡是最後,也是最深的一處山寨,原本想給你們喂一些黑麪餅子,沒想到你們竟然連吃東西的力氣都沒了,這不,只好熬粥給你們吃”

一大碗米粥喝完之後,原本渾身籠罩重重灰暗裡的金不換陡然煥發出了光彩。

再看周圍,自己的妻子、兒女一個個又活過來了!

……

金不換花了三天時間走出了大山,來到龜城大寧江岸邊時,只見那裡有一大片船隻正候着。

岸邊已經密密匝匝佈滿了像他這樣的人家。

在候船的時候,全家人一天每人有一個黑麪餅子,上了大船,由於金不換報名參加划槳,每天又多了兩個餅子。

船隊駛入大海時,一陣猛烈的風浪讓船上的人膽戰心驚,不過金不換卻不以爲意。

“本來是要死的人,這點波折算什麼?”

船隻都是朝鮮人的大船,每艘船隻能裝載三百餘人,金不換見到除了自己這些申請加入划槳的隊伍,主要的水手、槳手竟然都是朝鮮人,不過他們都對一些戴着蒙古大帽的漢軍點頭哈腰的。

三百艘大船,幾乎將曲承恩將軍麾下的兩萬多戶人家全部搬走了。

“奴兒干都司”

作爲遼東世襲軍戶的後代,金不換隱隱約約記得老輩兒人說過,好像是大明以前在東海的領地,不過很快就放棄了。

按照那個年輕大官的說法,大明又回來了,是真的嗎?

“唉,不管如何,總不會比在朝鮮還慘吧”

金不換卻渾不在意,能將曲將軍麾下近九萬人一次性遷走,每人每日還有糧食吃,這份兒能力就不是以前的大明能辦到的,建奴也辦不到,朝鮮人更不用說了。

金不換在划槳的時候,還不時透過槳位的縫隙看着外面的大海,遠處還有幾艘護衛的大船,聽說那纔是都指揮使大人自己的船隻,船上有火炮,就是這些船隻打敗了朝鮮人的水師,俘獲了這些運人的大船。

船隻行駛了五日後,船上突然爆發出了一陣歡呼聲,金不換覺得有些奇怪,不過這時他正在全神貫注地划着長長的船槳,不敢隨意打聽。

最後他從其他人嘴裡才得知了上面歡呼的原因。

說是外海的都司船隻“捕獲”了一股從朝鮮西海岸南下的洋流,從即日起,槳手可以暫時休息了。

“捕獲?洋流?”

金不換不明所以,但他卻隱隱有些失落。

沒了自己的划槳,每日家裡便少了兩個黑麪餅子,一想到家裡那兩個都不到十歲、正長着身體的兒女,金不換的心一下便揪緊了。

“自己這是怎麼啦,前不久還在爲什麼時候死而操心,如今卻爲了每日多吃一口而瞎操心?”

幾日後船隊調頭向北了,此時就更用不上金不換他們,強勁的東南風正呼呼地吹着。

只是在靠岸補充食水時還用得着槳手,不過那也是朝鮮人的活計。

就這樣,金不換一家人每日在四個黑麪餅子的支撐下,在接近一個月的時間裡終於抵達了海參崴。

抵達海參崴後,只歇息了三日又北上了,沿途不斷有農戶被命令停下來。

金不換見到了沿着大河、大湖的平地上已經有了大量的窩棚,被勒令停下來的農戶被人帶着走進了一個個的窩棚。

由於有隨隊的士兵押着,金不換他們也不敢隨便闖到一個窩棚裡去查看裡面究竟有什麼,但不時爆發出的歡呼聲還是讓他們感到了莫名的渴望。

不多久,在天氣已經隱隱有了一些涼意的時候,士兵們將他們帶到了一處平地,金不換仔細一瞅,這處平地就像龜城似的,四面環山,不過平地中間有兩條河流蜿蜒穿過。

平地很大,一眼望不到頭。

不過隨行的士兵接下來的話卻讓他一顆心“蹦蹦”亂跳起來。

“西邊的大山就是長白山,約莫三百里的地方就是建奴的寧古塔”

“呵呵”,看到金不換他們臉上都浮現出了憂色,那士兵不禁笑道:“怕什麼,從山上下來唯一的山口叫綏芬河,我軍已經在那裡建造了木寨,駐有大量精銳,就算建奴打過來了,必須得先過了綏芬河城寨才行,你們可是有大把的時間避難”

懷着一顆不安的心,金不換被人領到了自己的窩棚。

那是一處用十幾根松木紮成的窩棚,一些人叫它希愣柱,也叫撮羅子。

推開窩棚的小門,那士兵給金不換介紹裡面的東西。

“這是牀鋪,鋪有兩張鹿皮,這是四件羊皮冬衣,一大三小,是給你一家四口用的,這是你們一年的糧食,每人每日按照半斤,一共八百斤,七百斤黑麪,一百斤其它雜糧”

“這是兩斤食鹽,可要省着點用”

“......”

“這是明年耕種的種子,主要是黑麥的,也有一部分水稻,嗯,遠處那處木屋子裡面有耕地用的牛馬,每五戶人家一頭牛、一匹馬,輪流餵養”

“你們一共有近三萬戶,三萬戶幾乎將寧北將軍歷年積攢的家底全部掏空了,這還不止,由於牧戶要給你們縫製皮衣,還削減了來年的賦稅,可以說,爲了你們這些人,寧北將軍一下便面臨極大的危機,此時若是有天災人禍,後果不堪設想!”

說到這裡,這士兵聲音裡透露出一些隱隱約約的怨恨。

“明年你們要將三成的收穫上繳給都司,連續三年都是如此,到了第四年便降到兩成,並永爲定例,剩下來的糧食吃不完的都司也會上門收購”

“好好幹吧,冬日裡你們一起動手建設土圍子,按照寧北將軍的規劃,每兩百戶是一個圍子,哦,就是你們以前的屯子,此處一共有兩千戶,都是軍戶出身家庭,考慮到臨近邊地,冬日裡除了建設土圍子外,還要時常操練”

“時機成熟了還要建設城池”

士兵也是遼東漢人,他囉裡囉嗦說了一大堆,不過金不換卻撲在那些糧食上久久沒有出聲。

等那士兵遠去了,他才走出窩棚,向西邊跪下了。

一時,像金不換這樣跪着嚎啕大哭的遼東遺民多了起來。

金不換的眼前突然浮現出離開大山時尼堪與他說話的那一幕。

“金不換?這個名字好,當時你父母是怎麼想到這個名字的?”

“大人,也沒什麼,遼東的農戶別的都不怕,就怕缺糧,缺糧時莫說銀兩了,就算金子拿到眼前也不會眨眼,故此......”

吃飽、穿暖、不擔驚受怕,就是金不換的夢想,唯一的夢想。

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九章 亞速(下)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二十六章 按圖索驥(下)咱雅班第達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
第五十八章 收官(8):尾聲(上)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八章 雙料家臣(三)烏斯克斯部落的斯蘭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十五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1)追尋陛下的腳步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九章 亞速(下)第九章 西行漫記(八)烏蘭烏德三部索倫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十二章 走西口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四十四章 玄武青龍決之七:囂張的死神(3)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十二章 東方已曉(六)尼布楚大會Ⅱ:博格達車臣汗第二章 土爾扈特(2)第二十六章 按圖索驥(下)咱雅班第達第十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十:交易大會(下)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三十四章 江淮風雲(三)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三章 鎮江堡的故事之二:陳小郎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八十一章 川藏決戰(7)瀘州之戰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三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中)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三章 葵未年,秋意濃(下)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十四章 土爾扈特(下)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七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中)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十章 阿斯蘭汗(上)第八十一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3)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三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4)第六十三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下)第四十一章 貝加爾湖西岸的蒙古大汗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第二十六章 濟州風雲(上)鬆尾智保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三十一章 暴風驟雨之二:工業革命(下)之花第十八章 密信(中)第四十四章 山海關之十:新一片石之戰(5)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十三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三)安東尼奧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二十七章 少年行(二)勒克德渾與葉鐸第十二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上)名將雲集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六十三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下)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