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

蘇西洛古道。

所謂蘇西洛古道,就是大夏國初次抵達美洲時,那艘遭遇颶風與船隊分開的奧拉號首次見到的美洲西海岸,後世弗洛倫斯,後被大夏國改爲新薩哈連的那個部落,蘇西洛部的土人踩出來的古道。

古道長達千里,從維拉米特河最南端的卡拉普雅(尤金)一直到後世加利福尼亞中央谷地北端的雷丁,就跟西伯利亞的埃文基一樣,千百年來,蘇西洛人在海岸山脈反覆穿梭,有時候是爲了追蹤獵物,有時候是爲了躲避更加強大的敵人,比如支奴幹人,最後踩出了這條道路。

道路所經之處海拔較低,沿途基本上都有河流,後世連接俄勒岡州與加利福尼亞州的州級公路幾乎與這條古道貼合。

不像西伯利亞,冬日氣溫低至零下幾十度,這裡的海岸山脈,林中在冬季也多在零度左右,美洲土人的生存條件不知比埃文基人強出幾許。

大夏國決定開發新金州(加利福尼亞州)後,雖然從太平洋海岸往來很方便,但海上天氣畢竟變幻莫測,瀛洲總督孫德茂在尼堪離開後還是抽調人手對這條古道進行了修葺,最終完成了這條道路的修建。

——————

當然了,從本土過來的罪犯、俘虜在其中也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按照官府的承諾,修完道路後他們就可以就地成爲自由民。

在孫德茂的協調下,這幾千罪犯和俘虜就在這上千裡的新道路上駐紮下來,與西伯利亞那條從坎斯克盆地到安加拉河的古道一樣,每一百里設置一處村落,並從阿帕奇大酋唐霍克、內茲佩爾大酋塔坦卡手裡購買大量的土人女俘虜配給他們,讓他們主要護路,間或種地。

海岸山脈獵物衆多,黑熊、鹿羣、河狸、兔隨處可見,這些人除了上述事務,還能時不時打打獵,也算是苦中作樂了。

幾年下來後,這幾千罪犯或俘虜家庭已經在千里古道上形成了三個縣域,在這樣的地方自然不會修建城池,不過是由位置較好的護路點形成的集市發展而來罷了。

對於這些人,大夏國自有一套有效的管理辦法,那就是提拔俘虜,讓他們擔任頭目管理衆多的罪犯,加上部分退伍的瀚海軍士兵,在這千里蠻荒地帶竟然保持了相對平穩的態勢。

孫德茂帶着一百騎穿行在這條剛修好沒多久的道路上,時至今日,他可算是在美洲待的時間最長的大夏國官員了。

他是跟着奧拉號於1638年抵達這裡的,現在算起來已經有十六年了,他當時是奧拉號上的觀測手,機緣巧合,他以索倫人大薩滿羅秀的大弟子的身份裝神弄鬼,加上自己的聰明才智,輕易地征服了維拉米特河谷,進而從海軍轉到地方政務上,此後便一發不可收拾,一直到高居總督的寶座。

以前還有猶他、金州兩個總督轄區,轄區撤銷後他就成了獨一份,管轄瀛洲省(後世華盛頓州)、俄勒岡省(後世俄勒岡州)、猶他省(後世愛達荷州+猶他州)、金州省(後世加利福尼亞州)偌大的地盤,總面積超過百萬平方公里,有效控制面積也超過五十萬平方公里。

十六年來,通過自主、官府組織移民的形式向此地遷移戶口,一開始的進展還頗爲緩慢,不過在蒸汽航線開通後便一發不可收拾,至今,整個瀛洲總督轄區的戶口堪堪超過十萬,丁口接近四十萬,加上管轄的土人,總數更在六十萬以上。

而根據大夏國設在墨西哥阿爾普爾科以及韋拉克魯斯兩處商館得來的消息,此時的西班牙墨西哥總督轄區,總人口也只是在八十萬左右,當然了,這與西班牙人在征服阿茲特克帝國的過程中由於戰爭、瘟疫讓原本有幾百萬丁口的土人比例急劇下降有莫大關聯。

八十萬丁口中,西班牙人約莫十六萬,白人二代大約二十四萬,土人約莫二十四萬,其它各類混血種約莫十六萬。

這樣看來,西班牙人經歷百年才達到的移民規模大夏國在十六年裡就達到了,這在如今的西班牙、英國、法國、葡萄牙諸國看來完全是不可思議的存在。

商館能夠準確掌握這些數字,是因爲時下的墨西哥總督轄區正在經歷最後一撥強制土人改變信仰的階段,無論是白人還是土人,至少在明面上都是天主教徒,於是,他們的生老病死都與教堂有關,只有教堂能夠掌握教徒的準確數字,否則,單以總督府是不可能掌握這些數字的。

而已經在俄勒岡城成家立業的原傳教士安東尼奧與時下的墨西哥總督轄區大主教關係很好,拿到這些數字輕而易舉,實際上,以時下西班牙那如同大明一樣四處漏風的管理,用一些大夏國出產的稀奇玩意兒就能得到這些情報。

這也是按照教皇子午線的規定,美洲西部的土地大部分名義上都是西班牙的,但大夏國佔據這些地方後,墨西哥總督轄區仍舊無動於衷的原因之一。

另外的原因,自然是由於強制宗教信仰導致的土人此起彼伏的起義有關,當下,在墨西哥北部,就有一支土人軍隊正在與西班牙人作戰,他們內部都平歇不了,遑論強大的大夏?

故此,無論是孫德茂,還是猶他的孫德盛,金州的馬齊,在這幾年的發展中,幾乎沒有受到西班牙人的任何影響。

西班牙人倒是想利用對付阿茲特克帝國的法子,拉一派打一派,不過大夏國周邊最強大的部族阿帕奇已經與他們建立了牢固的聯盟關係,剩下的楚馬仕、猶他、納瓦霍等部落已經徹底融入了大夏國,他們就算心有餘,力卻大大不足,何況自身還有內亂還要平息?

孫德茂能夠長期待在美洲,也與他在索倫人中是孤兒,在本土並沒有任何牽絆有關,他抵達美洲時年僅二十二歲,十六年過後也才三十八歲,仍是風華正茂的年紀。

“駕!”

能夠牢固掌控龐大的總督轄區,年近四十歲的孫德茂自然有些意氣風發,眼前馬上要越過這長達千里的山間道路,馬上要進入中央谷地了,孫德茂不禁加快了步伐。

在他的身後,原瀚海軍炮兵都指揮使,現總督轄區陸軍都指揮使張雋,參政潘學忠,商務代表、西伯利亞曼西人安寧,工坊總管麥維明,土人事務代表蘇西洛人德克薩斯都在列。

就在尼堪決定前往美洲時,一艘船帆、蒸汽動力全開的雨燕號只花了十五天的時間便從北海道的室蘭港順利抵達俄勒岡,並將皇帝陛下要來到的消息傳給了孫德茂。

十五天,這也是尼堪決心將瀛洲總督轄區下面的各地由以前的次一級的總督轄區改成省域的主要原因,眼下,從北京出發,騎馬去國土最西面的克里米亞總督轄區,最快也要一個月,兩相比較,去美洲就快多了。

這也不算什麼,十九世紀美國人制造的最快帆船,從紐約出發環繞整個美洲大陸,繞過最南端的麥哲倫海峽抵達美國西海岸西雅圖,也只需要八十天而已,那還只是純風帆的船隻,航程還是大夏國太平洋航線的兩倍多。

就在道路的東側,有一座山頂雪白的火山,這就是後世有名的沙斯塔山,又稱白山,是沙斯塔土人部落的聖地,從這裡開始一直到中央谷地的北端,都是沙斯塔部落的領地。

黃昏時分,孫德茂一行終於從叢林中穿出來了。

一剎那,他們便從剛纔的幽暗、黑綠色調中來到一大片以淺黃色基調爲主的地帶。

遍地的野草、灌木叢,穿插着戈壁荒漠,從內華達山、喀斯喀特山脈、海岸山脈三座大山流下來的河流縱橫期間。

這裡若是沒有人工干預,實際上就是中土的河西走廊,但河西走廊只有西邊有祁連山雪水的澆灌,中央谷地北、東、西三面卻有三座溼潤的大山滋潤,故此雖然乍一看也是荒蕪一片,實際上卻大相徑庭。

一座不大的城池矗立在叢林與平原相交的地方。

沙斯塔縣城,金州最重要的煤鐵基地,由於靠近大量的火山,又是最大的水泥製作基地,就是後世加利福尼亞北端的雷丁市。

在沙斯塔縣城附近,後世薩克拉門託河、如今的金州河兩岸,由於河流剛從大山上出來,河流落差較大,在這裡,金州省已經因地制宜修建了完整的水渠,水渠兩側則是大量的農田。

這裡的土壤適宜種植土豆,加上小麥、玉米等物,如今是金州省爲數不多的工農業均較爲發達的縣域之一。

在下山之前,孫德茂在山上站了很久,望遠鏡裡,黑黝黝的金州河(大量樹葉沉入河底導致)、墨綠色的水渠,黃綠相間的田地,城池上空的黑煙歷歷在目。

沙斯塔縣,按照規模來說,只是金州省較小的縣,但就是這樣的縣,在大夏人孜孜改造下,已經富如江南!

而從沙斯塔縣以南,沿着金州河兩岸,一直到河口,還有兩個農牧大縣,在靠近南金州的地方,後世聖華金河,現名烏扎河,是從南向北流淌的,與金州河匯合後匯入金州灣(後世舊金山附近海灣),烏扎河上也有三個大縣。

加上灣區的三個縣,以及南金州府,金州省如今已經有四府十二縣,戶口近四萬,丁口近十五萬,發展趨勢在瀛洲總督轄區首屈一指!

若是放在後世,區區十五萬人,還不到一個縣,但在地廣人稀的美洲已經相當不錯了。

天色漸漸暗了下來,西邊大海上碩大的夕陽正在緩緩沉去,最後一縷光線越過叢林照到了孫德茂等人臉上,可以看到,包括孫德茂在內,每個人的臉上都充滿了自豪,金色更是加持了這一點。

“駕!”

孫德茂一馬當先,豪情萬丈地策馬向山下衝去。

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九章 東方已曉(三)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上)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
第二十二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下)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五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1)哀嘆者與覺醒者(中)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二十二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上)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三十五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上)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十一章 強行拉入心何忍第二十二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中)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九章 奧爾萊部的迴歸(大力求各種票)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七章 雙料家臣(二)出羽國,奧羽山,秋田古道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十八章 一路向東(8)安加拉省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六章 車臣汗(上)第四十六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下)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九章 東方已曉(三)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上)第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二:克里米亞的百姓們(1)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十四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上)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三章 總攻前夕(二)藩國雲集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七十六章 川藏決戰(5)一堵牆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二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一:再次起航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六十四章 明斯克大公國(6)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二十二章 冰火島(二)較量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七十一章 巫毒VS博格達第二十九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7)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三十六章 智順王的盤算第十八章 堅昆王之後第五十章 蒸汽航線(2)新北海道(上)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三十五章 行者無疆(3)劍客與忍者第三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1)第六十一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上)第七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②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十二章 土爾扈特(上)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四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4)深淵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七十四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上)第三章 土爾扈特(3)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三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2)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五十三章 尾聲(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