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

兩個月了。

看着像潮水般退下的當地土人,柳川靜雲長長地嘆了一口氣。

攻佔甲米地之戰中,柳川靜雲帶領的願意跟着他返回日本的兩百多武士、卡蘭巴四百多農夫、翰育五百多船工全殲駐守此地以阿隆索爲首的兩百西班牙火槍兵,其中阿隆索更是被柳川靜雲的徒弟親自斬殺。

不過,如今回想起來,自從攻佔甲米地後他犯下的最大錯誤便是沒有阻攔“憤怒”的人們將留在甲米地海岬城堡的幾十名俘虜一併殺了。

或許是人們平時對這些西班牙人的飛揚跋扈早就懷恨在心,也許是爲了奪取西班牙人的財物,反正駐守城堡的兩百名西班牙人包括伙伕、馬伕在內,凡是“長着大鼻子的”一律被殺了。

其實這些士兵,真正屬於西班牙,也就是卡斯蒂利亞、阿拉貢、格拉納達、納瓦拉四地之人不超過半數,有一半來自葡萄牙、意大利/德意志/瑞士諸囯,無非是僱傭兵而已。

若還有這些俘虜在,每日就算只給他們一頓飯吃,城外的西班牙人也不會瘋狂地用炮轟、用土人強攻。

其實第一個月還好。

得知甲米地丟了之後,西班牙人立即同八連的華商講和,許諾甲米地之事與他們無關,先是抽調騎兵洗劫了卡蘭巴剩下來的農戶,接着又向土人許諾,今後這些開墾好的土地都是他們的,但前提是協助他們拿下甲米地。

拿下甲米地之後還允許他們奪取裡面財富的一半。

在房屋、田地、錢財的誘惑下,這些以往慵慵懶懶的土人突然爆發出了驚人的戰鬥力,當然了,這些人多半是在以前摩爾人的威逼利誘下信仰某教的人,某種程度上也不大怕死。

關鍵是,馬尼拉附近還有大量依然忠於塞巴斯蒂安總督的切支丹教徒,在城裡聖三位一體大教堂主教的號召下,在“殺光異教徒”的的唆使下,近千的日本切支丹武士組織起來了。

何況,此時在馬尼拉附近還有直接隸屬於西班牙人的戰艦、武裝商船十多艘,雖然沒了聖荷西、聖安布羅休號兩艘超級大帆船,不過這些配備了相當火力的蓋倫、卡拉克帆船也不是甲米地的“義軍”所能抗衡的。

甲米地狹小,船隻在海上就能用火炮轟到。

東方玉駐守的甲米地連着大陸那處狹窄的矮牆很快便陷落了,在大炮的轟擊之下,他們只守了三日,東方玉帶着殘存的農戶退入翰育。

以麥維明、林大路爲首的船坊青壯倒是比東方玉強一些,頑強的守了十日,不過在海上火炮的轟擊下,有人還是忍不住了逃了出去,西班牙人此時倒是很會化解人心,讓八連的人在外面大喊着,說什麼“此事只誅首惡,餘者只要投降便一律不追究”。

有人相信了,又過了十日後,翰育的一半人都跑了,最後還是甲米地城堡的柳川靜雲實在看不下去了,因爲尼堪布了這麼大的一個局,爲的就是甲米地的船工啊,都跑了,他辛辛苦苦挑起這場戰鬥又有什麼意義?

於是,他不顧自己徒弟的勸阻,挑了一百人,都是誓死要跟着他回日本的勇士,每人一杆火槍,一柄長刀,加上柳川靜雲一直沒有捨得用的木柄震天雷出去了,在震天雷出其不意的打擊下,在這一百人捨生忘死的突擊下,柳川靜雲終於將翰育剩下來的人轉移到了甲米地城堡。

甲米地城堡原本的設計是可以進駐三百士兵的,那可是用來讓住宿條件遠遠好於華人的歐洲士兵住的,若是華人的話,塞進去一千人也無問題。

不過,問題是,無論是東方玉,還是翰育的人們,由於撤退得異常匆忙,還有賴於柳川靜雲那一百人拼命斷後,這才僥倖全部撤入城堡,哪兒還有時間將財務、糧食一併撤走。

幸虧城堡裡西班牙人留下來的糧食還有不少,節約一點的話,支撐兩個月還是沒有問題的。

於是,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裡,柳川靜雲可是深刻體會到以前島原城天草四郎他們的窘況了。

甲米地城堡是西班牙設計師設計的,典型的菱堡式樣,不過以柳川靜雲他們的實力,菱堡外圍的小堡是不能守了,只能拱手讓給西班牙人,於是讓西班牙人能好整以暇地在外圍小堡裡架上火炮——標準菱堡制式,除了凹型主堡外,外圍還有一層互相配合的小堡,也是廣義概念上的菱堡。

幸虧城堡建造的異常牢固,加上主堡大大高於小堡,十多日下來,西班牙人的艦炮、陸戰炮對城堡造成的損失微乎其微——雖然甲米地城堡不像聖地亞哥堡那樣變態有八米厚,不過作爲護衛馬尼拉王城的第一道關口,三米的厚度還是有的,對於此時留在馬尼拉附近的艦船來說,其最大的火炮是32磅艦炮,這種火炮基本上是時下歐洲各大海上強國配置在船隻上第二大的火炮。

(最大的自然是四十八磅重炮了,後來逐漸淘汰了,最後還是以三十二磅、二十四磅加農炮爲主)

不過,就算是從目前西班牙人手裡最大的的戰艦“聖保羅”號來說,他也只有兩層直通火炮甲板,下層的三十二磅火炮也只佈置了六門,兩側各三門,下層還是以二十四磅火炮爲主,上層則是十二磅、十八磅搭配着佈置。

其它的船隻最大的火炮就是二十四磅,於是聖保羅號便成了攻城的主力。

幾日過後,塞巴斯蒂安見三十二磅艦炮對城堡攻擊也沒有什麼效果,便讓土人和倭人上了。

主堡雖然堅固,卻只有兩丈高,用梯子的話還是可以進攻的。

塞巴斯蒂安也很狡猾,他先用一批狂熱的、準備勝利後享受華人的財富,不幸死了也能上天享受葡萄乾的土人大食教徒先上,還承諾只要進攻一次即可免除五年的“什一稅”(西班牙人對異教徒收取的稅收),在這些誘惑下,平常慵懶的土人也發起了兇猛的進攻。

這些土人雖然狂熱,戰力卻一般般,很快被柳川靜雲他們趕了下去,不過此時倭人上了。

就這樣,雙方在城堡東面、南面反覆爭奪了十餘日,城堡裡的青壯固然死傷枕籍,城外的土人、倭人更是慘不忍睹。

倭人在被西班牙國王賜予“國民”身份,以及世系“治安官”的誘惑下繼續保持了高昂的攻城熱情,土人們卻不幹了。

剛纔柳川靜雲他們擊退的便是最後一批土人,眼看又一批倭人就要上了。

連續幾日戰鬥下來,饒是柳川靜雲悍勇無比也是筋疲力盡了,他俊美的面頰上添了一道醒目的刀疤,那是同爲武士的有馬十三郎給他致命一擊留下來的,有馬十三郎是原切支丹大名有馬晴信留在南洋的後人,一個狂熱的天主教徒,對西班牙人忠心耿耿。

不過他也斬殺了對方,有馬十三郎一死,倭人的氣勢頓時大挫(有馬晴信是以前日本有名的海商,生意遍佈南洋各地,他自己在日本因爲庇護天主教徒讓手下將自己殺死後,有馬一族在日本是衰弱了下去,不過在南洋依然擁有龐大的勢力,他的子嗣也擁有強大的號召力)。

在擊退這次土人的進攻後,柳川靜雲有些搖搖欲墜了,連一向勇猛的他就是這樣,別人就更不用說了,他的四個徒弟已經戰死了兩個,船坊最勇猛的林大路也戰死了。

關鍵是,這幾日,隨着城堡裡大量的人戰死,在炎熱的天氣肯定不能將屍體放在堡裡,於是只能扔到北面靠近大海的地方,這也是無奈之舉,不過在華人們那裡卻是異常難過的一關,這又影響到士氣。

這便是眼下城堡“義軍”的狀況。

柳川靜雲雙手杵着自己經常攜帶的那柄長一些的倭刀(短一些的已經斷了),眼前有些迷離,此時若是再有倭人上來自己必定不能倖免。

奇怪的是,半天沒有見到倭人攻上來,柳川靜雲也不管了,囑咐一個徒弟繼續盯着,自己踉踉蹌蹌走了幾步,“撲通”一聲歪倒在地上,他昏倒了。

在他尚還清醒的那一刻,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妻兒,也沒有想到尼堪,更沒有想到柳川調興。

王文慧!

他竟然想到了那個男人!

他到下了,嘴角還帶着一絲嘲諷,隨即打起了呼嚕——他太累了,三宿沒有閤眼了。

柳川靜雲的倒下讓堡裡剩下的人一下失去了主心骨,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眼神裡都充滿了迷茫。

“注意!”

沒想到此時東方玉站了出來,這幾日,在柳川靜雲的調教下,他不僅學會了西班牙人留在城堡裡的火繩槍,還在空閒時間學了一些刀法,或許是年輕氣盛,如今站在城堡上的就數他還是精神抖擻。

歪倒在城牆邊的麥維明聽到這話趕緊站了起來,向外一看,並沒有敵人攻上來,不禁罵了一句,“瞎胡咧個甚”

“不是”,東方玉的聲音依然中氣十足,還有些急促,手指也向外指着,麥維明掙扎着爬起來,順着他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見遠處的大海上駛來了大片的船隻。

他仔細看了一會兒,突然也倒了下去。

“我先睡一會……”

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八章 紫禁城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三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六:女人(上)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十五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二)姬甲傑的秘密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
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十一章 烏蘭固木協定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三十五章 江淮風雲(四)第十一章 阿斯蘭汗(下)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二十三章 突厥斯坦,另類重生(下)第五十三章 蒸汽航線(5)將岸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四十九章 春之祭(三)部落的對抗第八章 紫禁城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六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一:新艦隊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六十二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下)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三十一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下)第六十七章 明斯克大公國(9)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三十四章 破局(下)第六章 西行漫記(五)哲別後裔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三十二章 江淮風雲(一)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七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上)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三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六:女人(上)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十五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二)姬甲傑的秘密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三十六章 江淮風雲(五)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二十六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①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三十章 皮薩切克之二:小分隊(上)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二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中)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四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下)第三十八章 行者無疆(6)壹岐島,秋雨之戰(中)第十一章 一路向東(1)哈薩克諸部之克烈與乃蠻第四章 黑龍江(上)第七十五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9)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二十六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中)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二十一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⑥第十七章 鉅變開始(3)柱石之將辛思忠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三十七章 東方初曉(上)第六十二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中)第二章 秋之行(2)水微瀾第二十二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下)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六十六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④第六十一章 俄勒岡大草原(中)肯納維克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二十五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中)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十七章 克孜勒蘇(下)第十章 西行漫記(九)驚天謀劃第六十一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中)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