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

寧遠城。

寧遠總兵高第府邸來了一人,一個讓他意想不到的人。

姬甲傑。

以前姬際可、姬甲傑父子在吳襄營裡做教頭時高第見過他,不過眼下姬甲傑卻是代表大夏國來的,他的身後還跟着一人——那位面色蒼白,卻喜歡穿一身黑色道袍、黑色唐巾的王文慧。

黑色唐巾還用一條紅色的絲絛繫着,在下巴下面紮成一個蝴蝶結。

梨樹城的戰事,不光是北京城裡大小茶館說書人的鐘愛,還是朝廷、吳三桂、高第等人關注的重點,到了此時,五月份的時候,高第也得到了夏國大勝,清國大敗的消息。

特別是山海關-寧遠前線的高第,甫一得到這個消息,這心思便轉開了。

當大夏國的灰衣衛故意將以前貓耳山那慘烈的戰事在大明境內傳播後,凡是據城堅守的軍將都得掂量掂量,“我這城池水井、水車足夠支應到大火熄滅的那一日嗎?”

其實,大夏國的熱彈也就是對中小型、城內以木質建築爲主的城池有用,比如貓耳山城、得利贏城都是如此,不用說北京、盛京這樣的大城了,就是寧遠城這樣方圓才六裡,不過城裡建築卻是磚石木頭混合建成的城池也很難一鼓而下。

但傳播的效應是驚人的,加上灰衣衛偷偷聯繫上了有名的說書人柳麻子,在他那三寸不爛之舌的吹捧下,“一炮糜爛幾十裡,方圓百里灰飛煙滅”這樣的話都出來了。

高第也深信不疑,何況,彼等就算不用那駭人聽聞的熱彈,就是在野外浪戰也不是他這個寧遠總兵所能抗衡的。

“爲何看上寧遠這座小城?”

與王文慧、姬甲傑閒扯一陣後,高第還是按捺不住將心裡的話說了出來。

王文慧用杯蓋將茶杯裡的茶葉撥到一邊,又吹了吹,如此反覆幾次後,才喝了幾口,這纔回答了高第的問題。

“無他,錦州耳”

“錦州,這是爲何?”

一旁的姬甲傑笑道:“錦州的多鐸部是建奴在遼西的唯一一支勁旅,大夏國倒不怕打不過他,而是怕他跑了,如果寧遠城在大夏國手裡,其只有投降一途”

高第點點頭,此時的他已經知曉了遼東的海州已經落到了大夏國手裡,加上鎮守廣寧的孫定遼早已投降了大夏國,多鐸無論向那一處逃跑都不可得。

當然了,尼堪指示王文慧如此做,不光是逼降多鐸那麼簡單,他還要另外的安排。

“就怕……”

高第欲言又止,王文慧笑道:“可是擔心山海關的吳三桂?無須擔憂,若高將軍投降我國,不需要做出任何變動,對外裡還是大明的臣子,不過你要將城裡的騎兵大營騰出來讓給我軍,屆時城裡只要有一個騎兵旅,就足以威懾多鐸了”

“騎兵旅?”

“哦,這是我大夏的軍制,三千人爲一旅,我軍進駐後,從現在開始,城裡的人若非緊急事情,許進不許出,違者殺無赦”

“若是吳三桂抑或朝廷的人到來呢?”

王文慧沒好氣地看了他一眼,“那就需要高將軍遮掩一二了”

說到這裡,王文慧站了起來,他朝着高第說道:“按照我家皇上的說法,大明傾覆也就在這一年左右了,咱家能提前找上高將軍,也是你的福分,否則,呵呵”

“大夏要進攻大明?”,高第一聽不禁大驚失色,王文慧卻搖搖頭,“你想到哪裡去了?咱家說的是南邊的李自成部,聽說他的麾下如今已有了精銳馬步軍四五十萬,陝西的侯恂岌岌可危,侯恂一下,彼等自然要北上,如今陝西、北直隸一帶空虛,你想想吧,呵呵”

高第倒是想繼續問下去,比如,假若李自成的部隊真的攻佔北京,那之後大夏國該當如何,可惜這肯定是人家的頭等機密,何況他只是一個掌管着“錦衣衛”的太監,怎麼能獲悉這等大事?

沒有懸念,像歷史上那樣,高第毫不猶疑地投降了,不過他按照王文慧的吩咐,在一切“塵埃落定”之前,還是打着大明的旗號,而在一個深夜,化妝成明軍的楊庭棟三千騎也進入到了寧遠城。

寧遠城,以前是遼東督師衙門所在,是按照馬步軍一萬來設置的,如今只有高第三千步軍駐守,再加上楊庭棟三千騎也並不擁擠。

尼堪讓楊庭棟入駐,而不是其他幾個“胡人”將領,自然也是因爲楊庭棟所部大部分是五原騎兵學校以及豐州漢人牧戶中揀拔的,與城裡的高第部交流起來也方便一些。

解決寧遠城後,王文慧馬不停蹄地趕到了錦州。

豫親王府,隨着天氣漸漸炎熱起來,多鐸又開始發起他常有的脾氣起來,這幾日,王府被他打死的滿漢奴才有好幾個,眼下府裡的下人都是戰戰兢兢,大氣也不敢出一聲。

多鐸在得到調兵山之戰的結果之後,立即帶着大軍沿着原路撤回了錦州,沒多久他便接到了新帝豪格的聖旨。

“着你部全速趕到盛京,有大事商議”

可惜,當多鐸準備好準備東進盛京時,廣寧的孫定遼、海州的祝世昌都投降了,跟令人氣惱的是,盛京的豪格、遼陽的代善置他於不顧,已經放棄這兩座大城,先行退到了長白山上!

如此一來,多鐸只有兩條路了,其一自然是向尼堪投降,與明國比起來,大夏國根本就是大清國的生死大仇,他多鐸豈能輕易投降大仇?

其二便是明國了,如今他在錦州還有鑲白旗精騎一萬,漢軍旗五千,實力依舊不可小覷,若是徹底投靠明國,將這一萬五千人馬帶到關內,不用想,他依舊可以做他的王爺,沒準明國還有公主下嫁。

於是,就在前幾日,他秘密派出了人手,準備直接去北京,嚮明國皇帝投降,可惜此去北京不下千里,就算他的人手能平安抵達北京,等到明國君臣議定此事,自己還有機會回到北京嗎?

這也是他焦躁的原因。

正在這時,王文慧找上門來了。

其實多鐸自己也想聯絡大夏國,探探他們的口風,倒不是他想投降,不過他總是想到以前的尚可喜,瀚海軍海上強橫,假若自己也能像尚可喜那樣在大海上一座孤島了卻一生也使得,若是能佔地稱王,獨霸一方,那更是求之不得。

“四國?”

他很快接見了王文慧,令他狂喜的是,王文慧正要與他商談此事!

王文慧攤開了一幅地圖。

“豫親王,這是日本地圖,這是四國島,島內有四個小藩國,丁口約莫五十萬,按照我國的情報,這座島嶼的出產每年有八十萬石,按照日本的做法,一百石可養活五名正規兵,全島加起來才八千軍卒,最多一萬”

“此島四面環海,中間多是大山,就算日本國王發瘋來追剿你等,你等也無須擔心,若敵勢過大,你等往山上一躲便是”

“何況,你若是願意,我瀚海軍水師在頭一年還可協助你擊退日本國水師,沒有水師,彼等對此島也是徒呼奈何”

“日本國,厲害的就是他那正規軍,哦,也就是武士,剩餘的農戶、商人皆羸弱不堪戰,你若是在那裡站穩腳跟,我國還可以協助你建造一支水師隊伍,有十萬農戶支撐,你去之後大可實行你等那八旗制度,將農戶的稅賦略調低一些,站穩腳跟不成問題”

多鐸此時並不知曉日本的任何情況,不過既然彼等能在以前侵入朝鮮,看來戰力也不可小覷,不過對於多鐸這位心高氣傲的王爺來說,這可是比尚可喜那萬里之外的南洋更好的去處。

日本,畢竟就在遼東附近啊。

“你等爲什麼要這麼做?”

王文慧走近多鐸,他的嘴角露出了一絲詭異的微笑,“也不瞞你,那日本國如今還頗爲強大,我大夏水師強勁,自然知曉這一點,有你的介入,自可削弱其國度”

多鐸冷笑道:“那你等就不怕本王抵達後立即投靠那日本國王,讓你等雞飛蛋打?”

王文慧搖搖頭,“我家大汗仔細研究過清國大小諸王,最後認爲你豫親王是一個合適的選擇,你看似輕浮,實則自有心思,看似乖張,實則剛烈,去吧,四國島是一個大島,經營好的話,也是一份不小的基業”

“你若是強大到將此國滅了,那是你的本事,我家大汗說過,大夏國在他的有生之年絕不過問”

“假若我不答應呢?”,多鐸面不改色。

“你沒有別的選擇,咱家知曉你的心思,是不是準備着將錦州城的一萬多人馬弄到關內明國去,省省吧,寧遠城的高第已經投靠了本國,你就是想去也不可得了”

多鐸心裡暗歎,半晌才鄭重地向王文慧施了一禮,“多謝王大人,一切全憑大人安排”

在確定錦州的軍隊去四國島後,大夏國便立即在錦州南部的筆架山島附近建設起港口起來,等到五月下旬時,就在後世錦州港的所在,一處能停泊大帆船的大港初具規模了,從濟州島駛過來的大量的龜船、板屋船以及信天翁號全部停到了此港。

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十四章 一路向東(4)再打一拳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十一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四)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上)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六十六章 川藏風雲(10)地獄變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三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
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四十七章 春之祭(一)春天的徵兆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二章 葵未年,秋意濃(中)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五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2)日常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二十六章 外喀爾喀(三)扎薩克圖汗位爭奪戰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二十五章 朝鮮的全州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五章 西遼河劇變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十四章 一路向東(4)再打一拳第七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上)第一章 土爾扈特(1)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十六章 支奴幹(三)“怪獸”之擊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二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五:犬牙交錯第七十一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中)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十一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四)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上)第二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下)第四十五章 山海關之十一:新一片石之戰(6)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五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7)圖坦卡里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三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3)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六十六章 川藏風雲(10)地獄變第十九章 飛龍在天(上)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三十六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②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四章 土爾扈特(4)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四:大海戰!第六章 韃靼海峽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十章 猛虎騎的重生(下)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七十七章最後一戰(2):飛躍圖魯噶爾特山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三十五章 新艦隊的威力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二十一章 北絲綢之路的商隊(下)黑森林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三十七章 木.野狐.禪之十五:火中取栗(4)第六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1)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十八章 支奴幹(五)瀛洲第四十六章 小玉茲風雲(2)夕照奧倫堡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八章 美洲公司之一:陳啓新再入詔獄,如夢似幻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四十五章 北京,北京(2)衆正盈朝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二十五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3)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五十四章 新瀛洲的老農民第四十九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1)莫比爾人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四十章 隆冬,全面出擊第十八章 南邊的消息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七章 寧古塔風雲(二)圍獵與反圍獵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五十二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