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日落紫禁城之八:真相大白

不過在他進入蔡家衚衕之前,在外城南部白紙坊的大校場,也就是名義上由李國禎統領的那一萬守城步軍的營地,也發生了一件事。

約莫五千精銳騎兵從宣武門來到了這座步軍大營附近。

這五千騎兵的服飾一看就與明軍抑或大順軍的不同,全部是呢絨大衣,外面罩着魚鱗甲或板甲。

不用說了,這肯定是瀚海軍了。

至於瀚海軍爲何、何時來到此處,等會兒文中自有敘述,當李國禎一見到那服飾便意識到發生了什麼,襄城伯,長期統帶京師大營的總管,他對近在咫尺的瀚海軍的裝束還是有些認識的。

而他的副手不這麼認爲,他除了對這支騎兵隊伍有些好奇外,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還帶着數騎走出大營外呵斥這隊騎兵——他還以爲是楊廷玉在京城裡找到了大明秘密的藏甲庫房。

結果自然是註定的。

在解決李國禎的大營後,這支騎兵大軍帶着李國禎的部隊開始向東進攻,在崇南坊南部,天壇東邊,左安門北邊,廣渠門東邊,那裡還有一處軍營,正是李友親自統領的那一萬步軍的大營。

當然了,李友約莫一半的步軍都佈置在東便門、廣渠門、左安門、永安門四座城門附近的城牆上,此時大營裡只有約莫五千左右的步軍。

在這些步軍瞠目結舌中,李友的頭顱被拋進了大營,接着李國禎的大軍對大營展開了進攻,一看外面有與自己差不多數目的步軍,還有黑壓壓、服飾怪異的騎兵,最高長官李友又死了,大營裡的士兵略作抵抗後便投降了。

這也很正常,李自成帶着十八騎從商洛山下來時,除了這十八騎,一切都要從零開始,在河南西部的大山裡接納了幾股義軍後,隊伍才慢慢壯大,那之後,凡是俘獲的明軍或者接納的義軍騎兵,全部劃在十八騎的指揮之下。

而步軍,不過是從崇禎十五年開始慢慢從河南、湖北兩地從義軍、明軍降軍那裡編制的隊伍罷了,彼等對於隊伍的歸屬感並沒有騎兵那樣強烈。

回到蔡家衚衕。

一場令辛思忠有些天旋地轉的對話開始了。

辛思忠:“二郎,你好大的膽子,竟然私自帶領兵馬來到外城!”

楊廷玉:“……”

辛思忠:“李友呢?”

楊廷玉:“他死了,他身邊的五百騎兵也死了”

辛思忠渾身一震,“你!甚?……真的?”

楊廷玉有些不忍,不過還是實話實說:“是的,此時,外城兩座步軍大營應該被我軍拿下了”

辛思忠:“我軍?你是大順中權親軍的右營大將!”

此時楊廷玉身邊閃過來一人,身材比楊廷玉略矮一些,年歲也大許多,面容卻不類中土人士,瘦削麪龐,細小的眼睛,微黑,一抹短鬚。

一見此人出來,楊廷玉竟然乖乖地向後退了半步。

就在辛思忠狐疑中,那人開口說話了:“辛將軍辛苦了,我軍楊廷玉、嶽鎮邦在你這裡一直頗受照顧,別的不說,就衝這份人情,本侯可以在我家皇上那裡給你說說好話”

以闖營老將辛思忠的見識,此時自然是如墜雲裡霧裡。

“甚?我家皇上?你到底是誰?!”

“哈哈哈……”,那人仰天大笑一聲,“不瞞辛將軍,你可聽說過大夏國?”

辛思忠一聽頓時醒悟了,他看着楊廷玉,又看了一眼身後不遠處的崇文門——那裡的大門早就關閉了,自己這一千七百騎就夾在崇文門與正陽門之間!

“好啊,原來是大夏國,不對啊,就算你等少數人混入右營,可二郎與嶽鎮邦手下的軍卒大多是在西安整編進來的,就算你等心懷叵測,可畢竟裡面還有我大順大量軍官……”

此時楊廷玉說道:“將軍,實在對不住,您還記得我等在寧武關擊敗周遇吉後,我與嶽鎮邦爲何急急向你申請北上去勸降大同的王樸?”

辛思忠能做上大順的大將,靠的肯定不光是勇武,這下他有些明白了。

“原來如此,這麼說,那王樸也是假意投靠我軍的?”

“是的,我與嶽鎮邦北上之後,並沒有去大同,而是去了關外!”

“啊?!”

“在關外,兩支同樣三千人爲一隊的騎兵替換了我等帶到關外的騎兵,而王樸帶過來的那支三千人的騎兵更是妥妥的大夏國騎兵”

辛思忠雖然有些天旋地轉,不過他似乎把握到什麼,“不可能!六千騎兵,就算被你等騙到關外,彼等就能束手就擒?”

“哈哈哈”,楊廷玉身邊那人繼續大笑一聲,“楊廷玉等在西安練兵時便使用了瀚海軍兵法,對外謊稱岳飛兵法,那時,隊裡的一些個原大順軍的軍將基本上被楊廷玉他們帶過去的換掉了,剩下來的多是普通騎兵,能有什麼見識?”

“那這些人現在在哪裡?”,一想到大順國花盡心思打造的騎兵竟然落入異國手裡,辛思忠心裡不禁又氣又急。

“放心,彼等好得很,這些人不是貧苦農戶,便是明軍降軍,都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不瞞辛將軍,這些人已經到了漠北,正在某地進行整編、訓練”

“好好……”,辛思忠大恨,他突然想到了什麼,“就以你等這九千騎兵,就算再厲害,也不可能拿下整個京城,昨日晚上北城一直熱鬧得很,一開始我還以爲是楊二郎在進行夜間巡邏、操練,還準備給你的大營送一些夜間的吃食呢,這麼看來……”

那人點點頭,“你想的不錯,我軍早已拿下離京城不遠的慕田峪關口,並在那裡一早準備了九千騎兵、六千步軍,不瞞你,其中的三千步軍本來就是與城裡這九千騎兵一起的,不知你聽說過沒有,我大夏國瀚海軍一個正規軍團有一萬兩千人,騎兵九千,分爲三個旅團,步軍旅團一個”

“這麼說眼下這京城就有你等兩個軍團?”

“正是”

辛思忠眼前一黑,恰好此時一陣冷風吹過來,讓他略略清醒了一下,他強忍着心中的憤怒說道:“這麼說那安巴韃子、皇甫端都是你等的人?”

聽到這裡楊廷玉將腦袋偏向一邊,自從加入到辛思忠的隊伍裡來,此人一直對他和嶽鎮邦照顧有加,如今真相大白,瀚海軍又掌控大軍,作爲大順軍城裡守城的大將,辛思忠現在肯定是搖搖欲墜了,就算楊廷玉是馬賊出身也有些不忍了。

那人卻依舊不依不饒,“不錯,楊廷玉本來是我國設置在蘭州附近的密探頭目,而嶽鎮邦是在他的勸說下投降我軍的,原本按照我國的推演,他們幾人能留在你身邊鎮守蘭州就算是不錯了了”

“能跟着你去西安自然是意外之喜”

“若是能跟着你北上一直到北京,那就是天佑我軍!”

辛思忠一咬牙,繼續說道:“就算你等利用我大順軍傾巢出動以及我對兩人的信任趁夜色摸進京城,不過這一路上都有投降我軍的明軍,你等是如何一路無遮擋地抵達京城城下?”

“呵呵呵”,那人此時也是掩飾不住面上的喜色,“慕田峪到京城只有一百二十多里路,如此重要的地方,不但明軍不重視,你等也不重視,原本在密雲還有唐通的九千大軍,可惜被你等調到了山海關,這一路上除了營州衛一些個老弱病殘,我等又帶着大順軍的旗號,你以爲彼等會防範得了我等”

“就算被彼等識破了,彼等爲何要要爲你等通風報信?”

“哈哈哈”,辛思忠也是仰天大笑,不過這笑聲裡明顯透露着一絲不甘,“你等處心積慮,深謀遠慮,不僅打聽到我是甘肅人,還是攻略隴右的先鋒,又喜好收攬甘肅籍的人才,先後立下幾次大功,爲的就是麻痹本將與大順國”

“此後,又在寧武關、大同先後立下驚天大功,爲的就是留在北京城,而進入北京城後,嶽鎮邦故意顯得寬厚,楊廷玉卻是殘暴無比,自然爲的是在我家皇上以及朝廷重臣面前留下恩威並重的印象,進一步加重皇上將你等留在京城的心思”

“好啊,真是殫精竭慮,煞費苦心,本將參軍二十多年,竟從來見過如此深謀遠慮之人,不過,就算我手下只有一千七百騎,我辛思忠生是大順國的人,死也是大順國的鬼,在我爲國盡忠之前我想知道你到底是誰?”

那人聽了辛思忠剛纔一番話,眼裡也透露出一絲佩服的神色,不過旋即不見,他在馬上向辛思忠拱了拱手。

“不瞞將軍,我叫阿林阿,乃大夏國鎮守青城、張家口一帶的大將,榮封二等候的便是”

辛思忠聽了也是點點頭,他緊緊握着手裡的長槍,對着楊廷玉大聲喝道:“二郎,你是楊家將的後代,本將卻是普通農戶出身,別人我不管,你敢過來與我單挑嗎?”

阿林阿阻住楊廷玉,繼續說道:“辛將軍,您這是何苦?如今我軍已經牢牢地控制住了京城,在山海關那邊也有十萬大軍等着大順軍與吳三桂兩敗俱傷,你家皇上也是凶多吉少,投入大夏國自然好過大順國何況……”

辛思忠一聽到“十萬大軍”四個字,不禁對千里之外的李自成大軍擔心起來,不過他並沒有見過瀚海軍的威勢,在他腦海裡,中權親軍十萬人馬根本就是不可挑戰的存在,何況還有劉宗敏手下那令人望而生畏的三千重甲騎兵。

那三千重甲騎兵,纔是大順國最大的力量,三千重甲騎兵,分成三撥進攻,有進無退,那纔是妥妥的三堵牆!

他搖搖頭,“皇上將京城交給鎮守,我無能,拖了大順國的後退,只有一死報答國恩!”

說完,他帶着那一千七百騎衝了過來。

可惜,辛思忠雖強,也就比普通明軍強一點,遇到阿林阿帶着的精騎便只有束手就擒的份兒,這一千多騎兵都是長期跟着辛思忠的騎兵,完全沒有投降的可能,楊廷玉就算再不忍也不可能手下留情。

在瀚海軍短銃/弗朗機銃、虎槍/雙刀、魚鱗甲/板甲優勢裝備,以及短銃/弗朗機銃與冷兵器的交相呼應下,他這一千多騎根本就沒有給阿林阿的軍隊帶來多大的損傷,小半個時辰之後便全軍覆沒。

那一晚,瀚海軍完全控制了北京城。

當晚,楊廷玉、嶽鎮邦、皇甫端、安巴四人將辛思忠厚葬在萬歲山(景山),併爲他守了一夜的墓。

辛思忠的家小都被皇甫端收留了,並收他唯一的兒子,小名龍子,尚未取大名,年僅五歲的辛龍子爲義子。

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六十二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上)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七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下)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七十二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6)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一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一)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
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七十四章 一路向東(4)第二十二章 關稅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三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上)第十四章 阿巴坎(一)西伯利亞汗國的遺民第四十章 卡蘭巴之戰第四十一章 勒拿河(一)嶄新的溫多堡第二十七章 兩京皇宮(上)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六十二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2)第五章 黑龍江(下)第十八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4)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四十三章 勒拿河(三)庫楚克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三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九:名單初現第四十三章 關鍵一戰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章 虎墩兔、朱由檢,憤中、憤青第三十五章 大對決(六)決戰時刻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二十四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2)第六十八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⑥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二十一章 狂飆(4)插曲第四十五章 勒拿河(五)雅庫茨克之戰(中)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六十二章 俄勒岡大草原(下)淘金夢(上)第一章 高懸的利刃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五十六章 北京,北京(6)委員會(下)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五十四章 川藏風雲(4)當雄八旗(上)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九章 問世間,恨爲何物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七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七:豐塔納之戰(下)第二十五章 依林卡營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三十二章 宇久-平戶之戰(上)螳螂與黃雀第十六章 巴里亞加之戰第五十二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中)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七十二章 川藏決戰(2)四川總督(下)第二十一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中)第二十八章 立陶宛省(3)維爾紐斯定計第五十二章 蒸汽航線(4)新北海道(下)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十三章 別爾非列夫,我們又見面了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二十一章 隴右往事之三:到底誰是黃雀?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四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5)犧牲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二十七章 濟州風雲(中)濟州海峽之戰之一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七十二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6)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一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一)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三十九章 聲東擊西(中)第四十九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下)第二十五章 俘虜的新生活(上)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九十二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④第七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下)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七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七:新臨潢府第六十七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⑤第十七章 佛林,遠東最大的船廠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三十六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