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東方已曉(三)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上)

劉若愚病倒了。

說起來今年劉若愚已經是五十六歲的人了,在這個年紀、這個時代病倒是很危險的。

平日裡,劉若愚身負尼堪後院總管,還兼着禮部侍郎的位子,雖說有些不倫不類,不過在一切草就的大漠也很少有人關心這個(參考中行悅),何況劉若愚也很有自知之明,很少到院子外面去,久而久之,這禮部侍郎便成了一個虛職。

不過尼堪還是很感激劉若愚的,他經常在外面巡視,呼倫城幾乎都在劉若愚的有效掌控中。

聽說劉若愚病倒了,尼堪心裡一動,他從後院來到了第三進。

沒想到他這一見,竟對他今後的施政、治國理念最終的形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時至今日,在呼倫城,身爲掌控幾乎整個漠北林中之地的大汗,再在一個四進的院落居住實在有些不方便,不過尼堪也並未打算大興宮殿,只不過在如今的四進院落的後面以及兩側各加了一些院落。

這樣一來,相當於是三座八進的的院落連在一起,在院落的外側加了一道高約三丈、寬約一丈的石制圍牆,圍牆有南北兩門,分別爲安北門、定南門。

而在這三座八進連在一起的院子裡,每一座的進深都是八進,最中間那一座中間的四進便是尼堪及其後妃門居住之處,也就是第三到第六進,而劉若愚則帶着一些下人住在東西兩側那兩座八進院落。

中間這四進院落的外圍也有一道圍牆,不過並沒有建成像外圍那樣的模樣,高也就是兩丈,寬約三尺,勉強能站上一人而已。

內宮,這是瀚海國的人對這四進院落的說法,正式稱呼則是內院。

內院沒有開設南北兩門,而是在東西兩側開了兩道小門。

如此一來,就算有敵人從南北兩側攻進來,他還需要從東西兩側繞到內宮,多少是一個掣肘,在平時也方便像劉若愚、王文慧這樣的人出入。

尼堪辦公的地方則是在東西兩側那兩座八進的院落,一般來說,政事他放在東邊八進院落中間的四進(按照索倫人的傳統,東邊主暖,主政事),兵事則放在西邊八進院落中間的四間(西邊主冷,主兵事),另外的院落則是各部衙門以及尼堪的護衛居住、訓練的地方。

東院、西院原本是它們的名字,後來在劉若愚的建議下,東邊的院落改稱“勤政院”,西邊的院落稱爲“武德院”。

眼下尼堪來到的地方便是勤政院靠近內宮的一間偏房。

君臣見面的細節就不贅述了,以下是尼堪與劉若愚的對話,這些對話被跟着尼堪的王文慧一字不落的記錄了下來,史稱“勤政院問對”,在瀚海國的歷史上佔據特殊的地位。

“老劉,好些沒,可找李時秀過來瞧過?”

“大汗,瞧過了,受了些風寒,想來是年紀大了,這好起來也不容易”

“無妨,你就安心在這裡養病,內院有文慧呢”

“多謝大汗”

“對了,你以前寫的那個《酌中志》完工沒有?”

“回稟大汗,沒有,不但如此,我還將以前寫的全燒了”

“哦?這是爲何?”

“大汗,按照您一向對我等的教誨,寫這些個東西完全沒有,嗯,‘意義’,最近臥病在牀,我倒是在其它方面做了一些個思索,原本想等到病好了再向大汗稟告,既然大汗過來了,不知……”

“但說無妨”

“大汗,不是若愚多嘴,這光景,大汗應該正式建國、稱帝了”

“嗯,這件事情本汗倒是有一些考慮,不過在這之前有許多事情尚未考慮清楚,既然你提起了此事,不妨說來聽聽”

“大汗,您可知如今瀚海國名下有多少丁口?”

“自然知曉,戶部每一年年底都會更新數字,截止到去年年底,應該是一百三十萬左右”

“那大汗可知具體的構成?”

“大致瞭解”

“大汗,這便是若愚今日想向您回稟的第一件事。這一百三十萬中,漢人接近一百萬,包括了大汗您在青山老河之戰從建奴手裡奪過來的兩萬人,如今已經繁衍到近五萬人”

“來自朝鮮的漢人約莫二十萬,至今已翻了一倍,達到了四十萬”

“從山西、陝西、甘肅三地遷過的漢人也是二十萬人左右,如今也是達到了四十萬”

“加上新近從山東遷過來的二十萬人,這便是一百零五萬”

“大汗境內田地、糧食充足,再過五年,這一百萬人再增加二十萬孩童也無問題,那就是一百二十五萬”

“大汗出身的索倫諸部如今加起來有約莫三萬戶,這裡麪包括了鄂溫克、達斡爾、鄂倫春三部,其中額爾古納河以西之地有一萬戶左右,包括了原本就在尼布楚、赤塔、烏蘭烏德三地遊牧的十一部,一共有三千多戶”

“溫多部,加上所有的北山野人部落大概也是此數,三千多戶”

“舍爾庫特從大湖以西遷過的鄂溫克部落相差彷彿,也是三千多戶”

“這加起來就是一萬戶,五萬人左右”

“額爾古納河以東的索倫部落多一些,其中達斡爾部落最多,單獨一部便佔了近萬戶,主要以以前博木博果爾和巴爾達奇兩人所轄的部落爲主,加起來也是五萬人左右”

“黑水中下游,刨除達斡爾人外,錫伯、黑斤、庫爾喀、費亞喀等部落加起來也有近萬戶,也是五萬人”

“也就是說,能算到索倫諸部裡的全部加起來也就是三萬戶,十五萬人”

“剩下來的十五萬人主要是蒙古諸部以及一些小部落,包括從紅山以東俘獲的諸部,大約有五萬人,綽克圖的多羅特部,一萬五千人,巴圖爾的阿拉克卓特部,一萬五千人”

“兩部土默特,加起來約莫五萬人”

“大河對岸的鄂爾多斯部落,兩萬人”

“這便是大的數字”

說到這裡,尼堪大致明白了他想要說什麼。

“索倫人在葉尼塞河流域、勒拿河流域、阿爾丹河流域還有很多,本汗不過並不打算將他們全部集中在某處罷了,這些人阿林阿曾經大致統計過,加起來也有一萬戶”

劉若愚點點頭,“爲何不將他們集中起來?”

尼堪說到:“大凡林中、草原部族,在崛起之時,多半奮發圖強,人人爭先,不過在打下偌大的地盤,稱王稱霸之後便很快衰落下來,何也?”

“原本天天練習騎射的,練得也少了,原本在林中狩獵的,基本也不需要了,偶爾出去打一下無非是調劑調劑,長此以往,等新的林中、草原部落崛起,這老部落就不是對手”

“鮮卑對匈奴,突厥對鮮卑,回鶻對突厥,契丹對回鶻,女真對契丹,蒙古對女真,如不是本汗崛起,建州對蒙古,莫不如是”

“那可有一勞永逸的法子?”

“大興作坊是一個法子,讓林中、草原之人之人繼續保持原本的生活也是也是一個法子,不過這也並不是一勞永逸的法子,本汗也是爲這事煩勞不已”

劉若愚眼睛一亮,他似乎有些明白尼堪的意思了,“大汗您讓葉尼塞河流域、勒拿河流域、阿爾丹河流域、黑龍江下游的索倫人繼續在林中狩獵,便是爲了讓他們保持尚武的傳統?”

尼堪點點頭,“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索倫人丁口本來就單薄,若是全部來到城池、草原,恐怕不出二十年,他們的戰力就大打折扣了”

“那蒙古諸部?”

尼堪笑道:“你這幾日不是在思慮這些事嘛,可否說來聽聽”

“是,大汗,微臣所慮者與大汗幾乎相同,剛纔索倫諸部您說過了,如今便來說着蒙古諸部”

“大汗,有兩個法子”

“其一,將一部分蒙古人,主要是家裡有孩童在各級學校讀書的集中在一起,收歸官府直接管轄,或者直接在大的城池附近形成官營牧場,就像豐州的漢人牧場一樣”

尼堪眼睛一亮,“將蒙古部落納入博格拉部恐怕更合適一些,官營牧場好是好,就怕時間一長便懈怠了,大明官營牧場的下場你恐怕比本汗更加清楚”

“對了”,尼堪此時站了起來,“鐵木真崛起後,真正屬於蒙古部落的其實也不多,還有相當多的部落操着突厥語,不過最後都稱爲蒙古部落,就將他們納入博格拉部”

“大汗”,劉若愚也掙扎着坐了起來,尼堪趕緊說道:“你這是何苦呢,躺着說話就是了”,不過還是在他後背塞了一個枕頭。

“大汗,像這樣的蒙古部落也不能抽調太多,以防引起反彈,微臣以爲,以三成爲佳”

“嗯,就依你”

“好了,大汗,微臣剛纔稟告數字時並沒有將新近加入的科爾沁、扎魯特、奈曼、敖漢等加入,這些部落也有好幾萬人,孩童也沒有開始上學,就不能如此行事了,將來的喀爾喀、衛拉特等也是如此”

“你的意思?”

“大汗,不知您聽說過契丹的南院北院沒有?”

“你的意思是…還剩下來的牧戶仿照契丹的規制,設置單獨衙門管轄他們?”

“是的,不過若是還像以前那樣管理恐怕不行,微臣的意思,如今您的長子也五歲了,需要一個稱號了,若還是草原的規制,那也得是一個小汗,按照中原的規矩,就得封親王了”

“目前博格拉部由額騰翼來打理不是不行,不過如今您的博格拉部幾乎佔了整個索倫部落的三成,以額騰翼的威望還是欠缺一些,微臣的意思,讓兩位國丈之一出面打理,輔佐皇長子統領博格拉部”

“皇長子同時兼領北院大王,統領其它草原部落”

“這之後,大汗的麾下有一直保持戰鬥力的草原部落、博格拉部、漢人牧戶,任何一部想要單獨做大都不容易……”

“何況,微臣來到這漠北也有幾年了,根據微臣的瞭解、揣摩,無論是林中還是草原,他們還真服這一套,假如按照中原規制來打理,終究是有諸多不便,大汗,古人定下的規制雖有些侷限,但自有它的獨到之處”

“呵呵,有了北院,那南院也就呼之欲出了吧”

“大汗,如今瀚海國境內已經以漢人爲主了,還有單獨的漢人騎兵,一切按照中原規制來辦就行了,這南院還是由大汗親自管着較好,平素設置丞相那樣的職位就行了”

“好你個劉若愚,不是說不做中行悅嗎?”

“大汗,微臣有罪”,劉若愚心裡一凜,以爲觸犯了尼堪的逆鱗,掙扎着想下地跪倒。

“哈哈哈”,尼堪將他按住了,“你不是中行悅,你是張賓!好好好,接着聊”

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七十章 猶他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二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總督的禮物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八章 少年行(三)戈仲文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八章 海參崴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四章 庫呼轍爾戰役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二十章 天下大亂(下)江南亂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四)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上)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
第四十八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一:大對決(3)第二十二章 日落紫禁城之一:暗黑者(上)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十五章 孤星傳之二:密會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十九章 孤星傳之四:博格拉汗第二十八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下)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九章 山南熟,瀚海足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七十章 猶他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七章 索倫羣像之威:根特木爾與烏力吉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六章 東興元年的臨潢府(中)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七十五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上)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三十章 日落紫禁城之四:皇甫端的“妙計”第二十二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下)塔什干總督的禮物第五十二章 尾聲(中)第四章 邊荒傳說Ⅱ之四:荒漠駝道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二十四章 煙波浩渺兩茫茫第十七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二:達契亞灰衣衛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二十八章 少年行(三)戈仲文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八章 海參崴第一章 邊荒傳說Ⅱ之一:“龍虎風雲”第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下)第四章 庫呼轍爾戰役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十四章 美洲公司之七:懸崖邊,野牛、白馬、內茲佩爾人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二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中)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十五章 羅佳,羅佳第三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五:波德拉謝之戰(4)第六十九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⑦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五十四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6)北上第二十章 天下大亂(下)江南亂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十二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五)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下)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三章 滕吉思南歸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三十二章 喀啦契丹(三)轉機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第十三章 美洲公司之六:蛇河畔,棕熊、大蛇、灰狼第九章 秋之行(9)達契亞與阿爾根第二十三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⑧第二十一章 鼎足第七十八章 川藏決戰(6)宿衛營(下)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三十五章 怛邏斯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十一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四)聲東擊西與孤軍深入(上)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二十六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上)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二章 邊荒傳說(下)第三十三章 破局(中)第二十章 草原絲綢之路上的商隊(上)陌生人第六章 南匈奴之辯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四十六章 北京,北京(3)封賞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六十五章 月亮女神聯盟(1)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九十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②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