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

由於周圍人員太多,阿德里安拉着孫秀寧來到了列車長的休息室。

“孫秘書,大都護命令你我二人押着這一車軍事物資直接去新天津港,事情緊急,須臾怠慢不得”

孫秀寧點點頭,他也知道,除了灰衣衛,這火車上肯定還有正式的軍事人員,而讓自己參加,這裡面除了武器肯定還有其它的物資,多半還有其它寶貴的物資,比如燒酒、上等鐵器、木器等,自己作爲大都護府的財務秘書,在碰到超過兩個省以上的物資轉運時確實要到場覈驗。

但他也明白,阿德里安專門追上自己,這裡面除了要一起覈驗軍事物資外,還有其它的理由。

這理由阿德里安自然不會輕易說出來,那會是什麼?

於是,孫秀寧竟也十分好奇起來。

火車出發了,它先是駛向西邊的米阿斯銅礦基地,然後徑直向南,接着經過臨潢府的煤鐵基地薩日德格(馬格尼託格爾斯克)等地,最後抵達薩日德格河北岸的奧爾堡。

全程大約千里,火車的平均時速只有五十里,中途還要上下貨物、人員,加載水、煤,原本只要一天一夜的行程卻花了三日。

到了奧爾堡之後,眼前便豁然開朗。

到了這裡,往東沿着薩日德格河,在夏季可以坐船,在冬季可以做冰船直抵裡海。

實際上,以大夏國眼下的實力,自建一條直達奧倫堡的鐵路也不是不可以,因爲到了奧倫堡,大船就可以直抵裡海,而從奧爾堡開始,便只能行駛平底船,裝載能力十分有限,不過爲了保證往東線路的貫通,最後還是放棄了這一想法,鐵路只修到奧爾堡,往後就只能做冰船或者驛站的馬車了。

往西,還可以乘坐驛站的馬車去哈薩克汗國前大玉茲腹地,大夏國在那裡設置了庫斯塔納城。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衆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往南,可去鹹海附近乃至希瓦汗國。

眼下,錫爾河以北的原哈薩克汗國領土以及土地上的部落已經全部納入到政務院直接管轄的體系,但希瓦汗國還是隸屬於理藩院的管轄範疇,不過爲了將其慢慢納入到帝國的體系裡來,而不是讓其慢慢獨立,修建通達的道路,加強雙方的聯繫也是應有之意。

到了奧爾堡之後,火車上的軍事物資就要用車站的蒸汽吊車吊卸下來直接放到冰船上去。

這裡的冰船比俄羅斯人的大許多,是由十六匹由大夏國戶部牧司專門培育出來的大力氣挽馬拉動,這樣的挽馬的父系來自哈薩克的汗血寶馬,母系來自頓河馬,高大結實,不善於奔跑,但力氣極大,還有較強的耐力,能一氣跑上二十公里。

但到了二十公里後無論如何也需要休息了,至少要花費半小時進行食水的補給,這些挽馬一頓需要的草料、豆料是瀚海軍戰馬的兩倍,耗費還是很驚人的,但沒辦法,大夏國的大冰船也只有這樣的高大挽馬才拉得動。

薩日德格河岸邊一氣停了幾十艘這樣的冰船,這樣挽馬就是幾百匹,若是一直是這樣的景象,這耗費的草料、豆料更是驚人,幸虧這不是常態,平日裡這樣的船隻最多不會超過十艘。

吊車花費了整整兩日的時間纔將火車上的物資全部轉到冰船上,這已經算高效率了,若是放到大運河上大明的漕船轉運,沒有個十日功夫是不成的。

在這兩日裡,孫秀寧拿着裝運單,仔細覈對着每一件物資,他這才發現,除了軍用物資,還有一整套用薩日德格山上的上好的櫸木製成的一整套傢俬。

“這套傢俬是發往新天津的,這樣的物資與軍事物資放在一起,肯定不是大都護或者羅繼志能夠使用的,除非……”

一想到此事,孫秀寧心裡不禁火熱起來。

這兩日,除了在火車站登記、覈對物資,孫秀寧也抽空逛了一下奧爾堡,這是一座建在河邊的小城,方圓約莫三裡,周圍全是修建了水渠的灌溉農田,加上出自杜爾伯特部落的蕭承翰岳父所在的託音部牧民,便沒有其它的產業了,不過由於這裡位置重要,逐漸成了一個物資轉運中心,來自中土各大商家以及歐洲的條頓騎士團、烏克蘭大公國、羅馬尼亞王國都在此地設置了據點,雖是小城卻也熱鬧非常。

第三日,冰船出發了,孫秀寧做上了一艘專門載人的大船,他此時才發現,跟着他一起坐火車南下的那些人中至少有一半都是西去的,他們中的一半其實都是軍人,此時都分散在各收裝載貨物的冰船上,而這艘唯一載人的冰船除了像孫秀寧這樣的外出公幹的官員,便是大商人了。

在這裡,孫秀寧見到了山西大商人範家、黃家的掌櫃,也見到了來自烏克蘭、羅馬尼亞、明斯克的商人,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是猶太人,在時下的歐洲,也只有這三個國家並不排斥猶太人,反而利用他們在金融、商業上的天賦爲自己的國家買賣物資。

到了這個時候,這些國度尋常需要的物資都能通過克里米亞總督轄區買到,他們在這裡設置據點,自然是爲了收購來自西伯利亞的一些土特產,比如野生蜂蜜,樹脂等,另外,來自中土的絲綢、瓷器若是在這裡採辦的話肯定會便宜一些。

當然了,他們能在此地設置據點,最主要的是爲了大夏國的軍事物資,按照大夏國的規定,凡是軍事物資,只能在遠離國境的地方發賣,否則就算關係再好,也會存在重大隱患,而若是在更遠的地方發賣,沿途都有官府的各種機構進行盤查,讓軍事物資的走私以及各種不合規的景象無所遁形。

不過,若是大都護府的高官親自下場徇私舞弊的話,還是不能完全發現的,這就需要另外的機構,比如只屬於皇帝陛下的灰衣衛出面才行,這也是爲什麼代表皇帝的灰衣衛阿德里安要與代表大都護府的孫秀寧一起來押運這批物資了。

眼下是三月初,若是到了四月初,在南西伯利亞,無論哪條河流到了陽光最強烈的正午,河面上的冰層都有融化的危險,那時候是不能走冰船的,故此,三月份是冰船運行的最後一個月份,此後有着濃郁西伯利亞特色的大平底船就要出來了。

奧爾堡到西邊,同樣在薩日德格河北岸的奧倫堡只有五百里,冰船卻走了三日纔到,中途至少換了五次馬,故此,想要做上這趟冰船,花費是巨大的,作爲唯一乘載旅客的船隻,一張票要花費五個銀幣,也不是一般人能坐得起的。

一般人,不是自己騎馬,便是乘坐長途公共馬車,當然了,若是乘坐公共馬車,從奧爾堡到奧倫堡需要十日,比自己走路也快不了多少,票價自然便宜。

自己騎馬的話,除了自己的花費,還要照顧馬匹,真實的花費也不比公共交通少多少,不過這裡的居民若是有馬的,多半是能吃苦耐勞的蒙古馬,餓了就自己扒開雪堆吃乾草,渴了就吃雪,自己遲乾糧,一日行走一百里,五日也就到了。

從臨潢府出發,南下直到奧爾堡,然後往西、往東、往南,都有大夏馳道,多半也是沿着有水的地方修建,像去奧倫堡的馳道便是沿着薩日德格河北岸修建的,在冰船在冰面上行走發出令人牙酸的摩擦聲時,在岸上,還有至少一個全副武裝的騎兵連一直跟着,看來這批物資確實重要。

除了這批軍事物資,還有大量也是用冰船裝載的木材,這些木材都是運往新天津的,那裡,有大夏國在黑海北岸最大的船坊。

抵達奧倫堡後,孫秀寧先上岸了,他不上岸也沒法子,冰船要在奧倫堡停歇一日。

奧倫堡本是哈薩克汗國的夏都,當時哈薩克汗國以此爲基地作爲對抗沙俄的前線長達兩百年,可想而知此地的堅固。

沒錯,這是一座哈薩克汗國境內少有的石質城堡,周長六裡,高大厚實,大夏國接手後除了將城內的排水、排污設施進行了重建,其它的基本沒變。

尼堪將安西大都護府設置在這裡,也是有他獨有的思量。

到了十七世紀中期以後,純粹遊牧部落的衰微已經變得肉眼可見了,這樣一來,已經慢慢進入工業化初期的歐洲諸國,以及由於擁有大量歐洲奴隸而水漲船高的奧斯曼帝國便成了帝國真正的對手。

於是,將府城設在靠近黑海以及俄羅斯本土的奧倫堡就恰如其分了。

從奧倫堡開始,大船就可以直抵裡海,然後通過阿提拉河(伏爾加河)可直抵察裡津,接着在通過阿提拉河與頓河之間的運河(俄羅斯人初建,大夏人最後完成,全長一百三十里)可以直接運到黑海沿岸,途中雖然繞了一個大灣,不過像運輸青銅炮這樣沉重的物資,若是沿着大夏馳道運輸的話,最後花費的時間、人力、錢財還要超過水路。

而奧倫堡正好這個節點上。

孫秀寧來到了城中的大都督府,先後拜見了大都督哈爾哈圖以及左參政于成龍。

于成龍,對了,就是歷史上那位大清名臣,如今卻成了大夏國在安西都護府職位僅次於大都督的左參政,實際上掌管着整個大都護府好幾個省,一個總督轄區,一個大公國的政務。

與尼堪料想的一樣,于成龍的一絲不苟、剛正嚴厲與哈爾哈圖巨大的威望很好形成了制衡,否則這個職位若是放到任何一人身上都讓人不太放心。

大夏國現在的安西大都護府可不是歷史上大唐的都護府,實際上已經成了一個半獨立的國家。

眼下的大都護府境內的人口已經超過兩百萬,且還在穩定增長中。

孫秀寧的背景于成龍自然知曉,不過他在見到孫秀寧,聽完他的彙報後只是淡淡地說了一句,“知道了”,便揮手讓他下去了,幸虧孫秀寧知道他的爲人,否則肯定會記恨在心的。

孫秀寧與阿德里安一起押着船隊繼續南下了。

到了奧倫堡後,薩日德格河的河面就變得寬闊起來,船隊的速度也快了起來,從奧倫堡開始一直到裡海北岸重鎮阿特勞有一千五百里,船隊花了十日便到了。

阿特勞,一座灰白色的城堡出現在薩日德格河的東西兩岸!

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八章 三雄會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五十一章 蒸汽航線(3)新北海道(中)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二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1)上都新城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
第二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中)第二十三章 烏爾查第十四章 高貴自由的哥薩克,請用農民來換第十三章 霜狼騎兵(9)第四十章 玄武青龍決之三:林茂春的救贖(下)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三十二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上)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二十一章 挺進中原之二:小袁營(上)羣寇雲集第一卷 流金似火第二十四章 東方欲曉(中)第十四章 霜狼騎兵(10)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戰(1):阿亞古茲(下)第二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3)新時代來臨③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章 大漠雄心之一:九原阻擊戰(上)第五十八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上)第八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尾聲)(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二:蟻附第八十章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下)第十九章 聖戰(中)第二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6)第三十五章 永遠不要將你的背部留給敵人第六十四章 川藏風雲(8)風雲變幻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六十九章 愛達荷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十七章 密信(上)第七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①第五十一章 川藏風雲(3)蕭牆(上)第二十二章 河套風雲(下)紅柳河斷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七章 車臣汗(下)第五十九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下)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五十四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Ⅲ第六十一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1)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十九章 林中不寧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二十七章 立陶宛省(2)大公堡的神秘來客第四十四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上)第二十七章 外喀爾喀(四)喀爾喀,西北缺第五十九章 尾聲(5)八面來風第五章 西行漫記(四)哲布尊丹巴與克烈後裔第七章 東方已曉(一)爲了春耕的戰爭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五十六章 尾聲(2)移民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十七章 阿巴坎(四)殺了你,好嗎?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二十六章 少年行(一)李木根與鄭大木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八章 三雄會第一章 邊荒傳說(上)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二十章 夜叉國的消息第六十七 世紀謀劃之四:威與德第二十一章 湖西縣,現場辦案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下)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二十九章 秋高馬肥(上)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五十二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1)第六章 霜狼騎兵(2)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五十一章 蒸汽航線(3)新北海道(中)第四十二章 行走在安加拉河河面的王承鸞第七十五章 川藏決戰(4)灌縣遭遇戰(下)第十六章 從蒸汽雞到蒸汽機第十一章 霜狼騎兵(7)第四十四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尾聲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二十八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1)上都新城第七十三章 一路向東(3)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十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1)新克里米亞總督轄區第三十二章 大對決(三)烏真超哈VS喀達喇庫第三十三章 木.野狐.禪之十一:蓋州前線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十三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⑦第七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中)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章 西行漫記(一)相詢第十五章 朝鮮火繩槍VS索倫隧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