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

幸虧尼堪早有準備。

眼前呼倫城東西兩側的帳篷多半是蒙古人的,聯想到齊齊哈爾的敵騎以及博穆博果爾、嶽託等人的行徑,如此大的動作恐怕科爾沁蒙古人辦不到。

如此一來,答案便昭然若揭。

建奴!

小山離呼倫城只有一里多路,又離伊敏河不遠,趁着天色沒有大亮,儘量規避大的響動貼着伊敏河向北急駛的話,嶽託大營東側的敵人應該反應不過來。

四百騎伊敏河貼着東岸向北行進,不多時便到了嶽託大營的西門。

“大汗!”

望樓上的士兵見到尼堪便跑下來了。

“拿着”,尼堪從身上掏出四塊黑色的令牌,那是他阿斯蘭汗專用的令牌,用於調兵、發令等要務。

“你等各自拿着令牌分別去向四門,每門五十人,不準任何人出入,剩餘的人跟我去中軍大帳!”

由於尼堪的出現,大營裡的人突然有些羣情激憤,他身邊的人越聚越多,等抵達嶽託的大帳時幾乎有上千騎跟着。

“阿渾……”

只見嶽託慌慌張張從大帳裡走出來了,見到騎在馬上的尼堪也是嚇了一跳。

“那幾個金人呢?”

嶽託把事情想簡單了。

除了他自己以及謝博勒、阿爾丹等寥寥數人,絕大多數軍將多是心向尼堪的,尼堪不在便罷了,他一旦出現,便大勢已去。

前不久金人偷偷北上找到了嶽託,許諾的條件非常優厚。

其一,皇太極將自己的女兒嫁給嶽託。

其二,嶽託接替尼堪擔任索倫諸部的阿斯蘭大汗。

這一切太誘人了,嶽託想都沒想就同意了,沒跟自己的母親以及墨爾根商量便按照金人探子的計劃南下了。

一開始,一切都很順利,殺了蘇哈以及幾個對尼堪忠心耿耿的千夫長也只是讓軍營裡略有波動,一時嶽託不禁有些膨脹了,還不時憧憬起當上阿斯蘭大汗後的情形來。

沒想到首先在呼倫城下碰了一個釘子,按照金人的計劃,由嶽託率軍進城,同時接管呼倫城的防務,就算事有不濟,由嶽託發出信號後,埋伏在大興安嶺南側的女真騎兵和大量的主要由扎魯特、巴林、翁牛特三部組成的騎兵也能很快趕到圍了城池。

令岳託沒有想到的是,自從女真騎兵、蒙古騎兵出現後他對大營的控制就完全減弱了(無論是城裡的還是大營裡的人都知曉了眼前此人是什麼貨色),若不是顧及到索倫騎兵自身的安危,部分軍將隱忍不發,大營早就沸反盈天了。

嶽託伏在地上一動也不動,不多時,孫傳宇將謝博勒、阿爾丹兩人也綁了過來。

“秀榮,有兩個金人從柵欄處跑了”

孫傳宇話音剛落,只見伏在地上的嶽託猛地跳了起來,一把橫刀直接刺向了尼堪!

此時,尼堪距離嶽託只有不到一丈遠,孫傳宇在他的右後方,剛纔他說話時尼堪還將身體轉了過來,而蕭阿林還在更遠的地方。

尼堪突然向地上一滾,堪堪躲過了嶽託勢在必得的一擊,等嶽託再想繼續攻擊時,孫傳宇的雙手橫刀已經找上了他,很快蕭阿林也加入到了戰團。

“撲”,對付任意一個嶽託都力有未逮,何況還是兩個?他手中的橫刀很快被蕭阿林手中的短槍擊飛了,蕭阿林手中另一隻短槍也對準了他的喉嚨。

如今有兩個金人已經偷出了營寨,大戰就要降臨,尼堪也不想多生事端,他高舉的右手猛地向下一揮。

“噗呲”,蕭阿林手中的短槍從嶽託的喉嚨中一透而入。

與此同時,孫傳宇手中的橫刀也劃過了謝博勒、阿爾丹兩人的喉嚨。

尼堪不想知道嶽託爲什麼背叛自己,他殺了蘇哈已經是死路一條了。

當下他需要操心的是如何應對呼倫城周圍近兩萬敵軍!

由於呼倫城位於伊敏河以東、海拉爾河以南,城池西邊、北面的敵騎想要過來必須得越過河水,雖說兩條河流都不很深,不過城池附近也不是最好的渡河地方,北面倒是有木橋,不過按照時下的動靜,北面的敵騎應該還不知曉南面的動靜。

眼下尼堪需要對付的便是南面這兩千騎兵以及東邊的五千騎!

而挨着嶽託大營的那兩千騎多半是建奴的騎兵,也是居中發號施令者。

“立即派人進城,告知這裡發生的事情,讓他們相機而動”

尼堪沒有說死讓城裡的人一定要出來協助他們,他們只有三千部族騎兵,兩千步軍,任意一部出來也是白搭,還不如死守城池。

眼下他的希望放到了烏蘭烏德的朱克圖身上,潛進嶽託大營之前,他已經派人越過伊敏河,準備經過車臣汗、土謝圖汗部的領地去找朱克圖。

不過此去烏蘭烏德將近兩千裡,就算朱克圖帶領大軍過來了,屆時自己這三千多人馬還存在嗎?

他瞬間又想到了一事,嶽託估計只是一個誘餌,建奴肯定是利用自己急於平叛的心思將自己吸引過來,而博穆博果爾、齊齊哈爾兩處地方又吸引着自己大量的兵力,自己就算回到呼倫城也不可能帶着大軍,屆時呼倫城周圍的騎兵將自己的大營牢牢地圍住,若是能擊殺自己便萬事大吉了。

若是不能擊殺自己,不斷吸引常備軍過來殲滅,以索倫人那稀少的丁口,就算不能大獲全勝,此戰一過,恐怕尼堪也只有避入林中一途。

尼堪不禁對這次建奴領軍的將領十分好奇。

心思如此縝密,佈局如此緊湊,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想出來的。

就在尼堪在琢磨對方主將的心思時,在大營的東邊,另一處營帳裡,一位年紀與尼堪差不多的少年正盤腿坐在鋪着厚厚毛毯的地上聽兩個探子說話。

這兩個探子便是從嶽託大營逃出來的金人細作。

他身邊還有兩人,一人身材異常高大,面相與此人有些相像,另一人則是三十餘歲,一副沉穩的模樣。

多爾袞,建奴正白旗旗主,今年才十八歲,那位身材高大的年輕人則是他的一母同胞的十二哥阿濟格,另一位三十餘歲的卻是剛剛接替阿敏坐上鑲藍旗旗主的濟爾哈朗。

尼堪猜的不錯,此次居中籌劃就是眼前這位年僅十八歲的正白旗旗主,他與阿濟格帶着兩白旗兩千巴牙喇兵緊挨着尼堪的大營,而城池東面的則是濟爾哈朗的鑲藍旗五千騎。

“主子,對面大營出來了約莫兩千騎!”

“哦?”,多爾袞聞言便站了起來,“尼堪這是何意,區區兩千騎就想擊破我兩白旗兩千巴牙喇精銳?”

“六哥”,他對濟爾哈朗說道,“您趕緊返回本營,回到大營後細細傾聽我中軍大營的鼓號聲,聽到進攻的命令後立即率領三千騎前來”

等濟爾哈朗離開了,阿濟格說道:“老十四,蠻賊區區兩千騎,我帶一千巴牙喇兵便可擊退……”

多爾袞卻揚手止住了他,“十二哥,尼堪狡猾異常,可別中了他的詭計”

阿濟格卻撇撇嘴,“老十二,你也太小心了吧,按照嶽託那小子的說法,城裡也就三千部族輕騎以及兩千步軍,能有何爲?城外也就是三千騎,我看乾脆將周邊的騎兵全部聚到此處,將他的大營緊緊圍起來,然後先讓蒙古人進攻”

“等尼堪的火器消耗得差不多時便讓老六的鑲藍旗精銳上,最後我親自帶領一千騎猛攻一處,尼堪這廝沒有幸免的道理”

多爾袞笑道:“那你若是尼堪的話,面對如此局面該如何應對?”

阿濟格搔搔腦袋,“如果是我的話自然緊守大營等着援兵來救,這也是尼堪唯一的出路”

“那你認爲,連你都想到了,尼堪就沒有想到?”

“那你的意思是?”

“其中必定有詐?”

“能有什麼詐啊,他那邊滿打滿算只有三千騎,主將前不久還被嶽託殺了,正是士氣低迷的時候……”

話音未落,帳外傳來了密集的火槍聲。

多爾袞快步走出大帳,三兩步就來到了營中那高高矗立的望樓上。

多爾袞用手搭起涼棚看了一會兒,突然大叫道:“擂鼓,吹響聚兵的號角,十二哥,你趕緊出擊吧”

阿濟格一邊答應着,一邊向外一望,原來那兩千騎先是朝着自己大營這邊襲來,不一會又會轉到了南城門附近。

“不好,尼堪要逃!”

“咚咚……”

“嗚嗚嗚……”

隨着鼓聲、牛角號聲響起後,濟爾哈朗已經在大營裡聚齊了三千精騎,東大營到南邊也就不到三裡地,騎兵呼吸可到。

而多爾袞的大營裡一直有一千騎在時刻準備着,阿濟格走下望樓後,自己的親兵便牽過來一匹黑黝黝的高頭大馬,阿濟格左手拎着一把長達四尺的重劍,右手握着一杆比尋常虎槍還沉重的馬槊,一個箭步便跨上戰馬出發了。

南城門口,尼堪也是捏着一把汗。

他剛纔故弄玄虛,實際上是爲了將城裡的兩百炮兵接到大營裡去,逃回城池?他沒想過。

一旦進入城池,這戰事的主動權便全部操在韃子手裡了,屆時彼等是圍城、攻城,還是四處劫掠,都可以,而城裡的騎兵想要出城邀擊無論如何也沒有在城外方便。

何況城裡已經有了五千士兵,自己這三千騎若是進去了也安置不下。

不過嶽託將三千騎帶過來時並沒有帶着炮兵過來,緊緊依靠飛龍騎、龍騎兵、猛虎騎來防守大營終究不太保險,於是尼堪便派人與城裡聯絡後準備將一部分炮兵遷到大營來。

看着殺氣騰騰撲過來的阿濟格部,尼堪一咬牙,帶着三百親衛、一千飛龍騎迎了上去。

他讓三百親衛代替慣用的龍騎兵自由他的道理。

三百親衛處在隊伍的最前面,在接近阿濟格騎兵的一剎那突然扔出大片的震天雷,那可是安裝了木柄,外形接近後世手榴彈的震天雷。

這些震天雷是剛剛研製出來的,目前只配備了親衛隊,點燃後在奔馳的馬匹上可扔出二十步!

見到大片的黑乎乎的東西砸過來,阿濟格他們還以爲是骨朵、短斧一類的東西,何況他手下這一千巴牙喇護軍並沒有參與上次在青山山道的戰事。

親衛隊扔出震天雷走立即向兩側跑掉了。

“砰……”

用黑火藥製成的震天雷爆炸的聲音只不過像大口徑的火槍,饒是如此,還是將阿濟格那一千巴牙喇嚇了一跳,這時由蕭阿林率領的一千飛龍騎撲了上去。

與此同時,南城門打開了,二十兩馬車都以最快的速度向大營衝去。

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四十二章 玄武青龍決之五:囂張的死神(1)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六十章 川藏風雲(6)滾滾向前!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八章 紫禁城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三十八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下)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九章 亞速(下)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
第四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3)意外第四十四章 千里轉場(1)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上)第四十七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7)逆轉第三十四章 夕照旅順灣(一)耿仲明與耿繼茂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八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5)牛仔、女人和船員第三十一章 白山黑水(三)博洛與嶽樂第四十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2)協奏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二十四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2)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四十九章 玄武青龍決之十二:大對決(4)第二十二章 隴右往事之四:真正的黃雀第八章 旅順口殘唱之五:這個冬天有點冷(新年快樂!)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二十五章 日落紫禁城之二:殉道者與掠奪者(上)第十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2)明、清衰亡之辯(上)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三十三章 大對決(四)板甲騎兵驚現遠東第二十三章 嵊泗島,金雞山,老虎石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十九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下)第八章 大夏監國(5)赤塔③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三十九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1)前奏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五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⑤第十七章 羅繼志,字定遠第四十二章 玄武青龍決之五:囂張的死神(1)第二十九章 風雨欲來(二)金陵春夢(上)第七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中)第九章 玉龍傑赤(上)第六十章 川藏風雲(6)滾滾向前!第四十章 江淮風雲(九)第五十四章 齊魯風雲之五:最後一戰(4)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二十一章 孤星傳之五:草原的夜(中)西突厥部落第十六章 赤塔(下)第八章 紫禁城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二十九章 立陶宛省(4)維爾紐斯規劃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二十九章 少年天皇之一:五島靜雲和由井正雪第二十七章 塔拉之戰(上)第二十四章 諜影重重(中)宮裡的小慧子第十章 美洲公司之三:人間勝境,各懷心思第二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二:森林國度(上)第三十八章 任你驚濤駭浪,我自巋然不動(下)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七十五章 向南,邂逅第十五章 伊拉克利翁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七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⑥第二十八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6)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四十三章 凍獄之旅(4)凍獄之城——新雅庫茨克第十八章 阿巴坎(五)阿欽定計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第十一章 換了人間之二:降官們(3)明、清衰亡之辯(下)第五章 烏蘭哈達之戰第四十八章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第五十八章 俄勒岡城的宴會(4)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四十一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奏鳴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十三章 布耶楚克的婚事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二十一章 龍戰於野(四)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下)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三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2)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十四章 範家商隊的秘密(一)可疑的人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五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5)第十一章 秋之行(11)特蘭西瓦尼亞(下)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八十四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6)第十七章 一路向東(7)堅昆省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①第九章 亞速(下)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五十九章 收官(8):尾聲(下)第十三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中)艱難的開始第三十九章 半島之殤(3)地峽的“浮橋”第五十九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中)第一章 秋之行(1)風乍起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七十九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珍珠港鏈(上)第三十六章 少年天皇之四:御三家(上)第三十二章 遠洋艦隊(下)第三十八章 東方初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