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

六月份的西寧,正是一年之中少有的好季節。

尼堪帶着大軍從安西回來了。

他們能如此順利地回來,與大夏國眼下完成了一項偉大的工程有關。

他們於十餘年前開始在境內建設大夏馳道,工部制訂馳道標準,按照大夏

國境內標準的四輪載重馬車,車道可寬鬆並行兩部馬車爲前提,雙向四車道,道路兩側、中間都種植了北境常見的白樺。

道路主要以碎石混合黏土夯實建成,特殊地段(低窪、積水處等)用上了水泥,大量的橋樑都用上了水泥,道路兩側都有排水溝。

亞洲大陸的北境乾旱少雨,這樣的配置實際上已經有些超前了,以前大元時代,也曾修建過馳道,不過在北境只修到圖瓦盆地(唐努烏梁海),而尼堪在得到李自成搜刮的八千萬兩白銀後,除了將錢財大量用於移民、軍備,剩下的幾乎都用到了修建大夏馳道、鐵道上。

先不說長城以內的馳道,在漠南、漠北,最東邊,從海參崴出發,向北抵達伯力,再到哈爾濱、齊齊哈爾,繞過大興安嶺南麓後直抵陽都(呼倫貝爾),從陽都出發就有兩條路了。

一條是伸向西北,經尼布楚、赤塔、烏蘭烏德、安加拉(伊爾庫茨克),再沿着那條穿越坎斯克盆地,由埃文基人踩出來,後被哥薩克修葺過的道路直抵堅昆(克拉斯諾亞爾斯克)。

這裡還有一條支線,從烏蘭烏德南下,沿着色楞格河向西,經過大夏國在喀爾喀的佛教聖地、哲布尊丹巴活佛所在的木倫,直到烏布蘇湖東北,從那裡進入圖瓦盆地,抵達葉尼塞河流域後,一條通向堅昆城,一條繞過阿拉套山(庫茲涅茨克山)後通往定遠、定方、臨潢府、克里米亞。

一條伸向西南ꓹ 經內喀爾喀、上都新城、青城(呼和浩特)、九原(包頭)、豐州(巴彥淖爾),然後沿着大元修建的“豐州道”向西ꓹ 在燕然山(杭愛山)南麓向西,經烏列蓋穿越南薩彥嶺後直抵安西。

在廣袤的外喀爾喀腹地,由於車臣汗、土謝圖汗眼下只是接受大夏國的羈縻ꓹ 並沒有完全融入大夏國,故此ꓹ 尼堪也只是讓他們按照大夏國馳道的模樣在修建兩部境內的道路,十餘年過去後ꓹ 收效甚緩。

故此ꓹ 大夏國能完全用得上的還是一南一北兩條大馳道,當然了,這個馳道原本在大元時代就有故道,大夏國接手後不過是用更高的標準重建而已。

由於大夏馳道的存在,尼堪帶着三個軍團只花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回到了本土。

尼堪回到本土後,對已經展開的川藏戰事自然最爲關注。

於是,他親自到了西寧。

錢ꓹ 還是錢的問題,像他這樣帶着四個軍團從北京去安西一趟ꓹ 消耗的全部是沿途省份ꓹ 加上這些年來移民的花費ꓹ 以及在道路、水利、工礦上不計成本的投入ꓹ 大夏國自從進入明國境內以來每年單單就這幾項都要花上五百萬兩左右!

雖然大夏國按照一比三的槓桿發行了紙幣,五百萬兩可以當成一千五百萬兩花ꓹ 不過在八年過去之後ꓹ 在軍備、移民、基建上的花費依舊累計達到了四千萬兩之巨!

而眼下大夏國在上述三方面ꓹ 特別是移民這一項的花費還沒有停下來的跡象,加上國內龐大的各級學堂ꓹ 從李自成那裡得來的金銀,按照賬面上來算實際上已經花的差不多(實際上還剩不少,因爲實施了一比三的槓桿)。

於是,對於還在成都的張獻忠部,由於身懷巨寶,自然成了尼堪的下一個目標。

在達延鄂齊爾汗回到拉薩後,他留下索南羣培與瀚海軍談判。

不過當他決定此事後,整個青海,除了海西北少數地方,大部分已經掌握在瀚海軍、罕都、瑪齊克以及以前的西科爾沁部落衆臺吉,特別是以大酋卓力格圖爲主的臺吉手中。

щшш ◆тTk an ◆¢Ο

四足鼎立,這便是青海眼下的現狀。

當然了,其餘三部明面上的共主自然還是大夏國,尼堪也被三部奉上了“達賴班禪額爾德尼呼圖克圖汗”的尊號。

按照尼堪之前的籌劃,大夏國從其餘三部抽調了大約一萬戶,併入博格拉部,佔住了祁連山西麓主要以大通河流域爲核心的地帶,也就是歷史上絲綢之路的南路,剩下的地方則被罕都、瑪齊克、西科爾沁三部瓜分。

大夏國將河湟谷地劃入青海,進駐一個軍團,成立青海總督轄區,楊廷玉兼任總督。

在青海境內施行宗教自由政策,黃教、紅教、薩滿教都可以大大方方信仰,不過對於各重要地方的關鍵寺廟大活佛的轉世制度進行了規範。

尼堪將後世的活佛轉世制度提前用到了青海,凡是呼圖克圖以上級別的活佛,除了需要進行金瓶掣籤制度,還要在接受中央政府,也就是大夏國皇帝冊封后才能生效。

完全廢除境內的農奴、牧奴身份,寺廟的僧衆由信衆與官府雙重供奉。

對於罕都、瑪齊克、西科爾沁三部還是施行羈縻制度,只在祁連山西麓施行大夏國的管轄制度。

以前的和碩特諸部,黃金家族後代自然都是黃教的篤信者,而西科爾沁不少人還是保留了信奉薩滿教神袞的傳統,接受大夏國的統治之後,乾脆完全拋棄了喇嘛教,又迴歸了薩滿教傳統,這樣一來,罕都的紅教、瑪齊克的黃教、西科爾沁的薩滿教便三分天下。

而在大夏國直接管轄之下的祁連山東西兩麓,儒教、喇嘛教、薩滿教並行,不過在一系列學堂、工礦作坊建立起來後,比較醒目的大夏國高官,比如孫秀節、韓承影、洪承疇等人都意識到皇帝陛下施行的這一套,表面上對儒教、薩滿教、喇嘛教都尊崇,實際上骨子裡卻是另外一套。

後來,也不知是誰首先叫起來的,對尼堪這一套命名了“新學”、“夏學”等稱呼,最後乾脆以“新教”名之。

尼堪得知後也未置可否,衆人見狀,乾脆大膽用起了這個名字,一時間,大夏“新教”隱隱有超然卓立的跡象。

有好事者將新教進行了歸納,核心內容大致如下:

其一,鼓吹衆生平等,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人可各盡其才,各安其業,只有分工的不同,沒有高低貴賤;

其二,鼓吹奇淫巧技,包容瘋癲之想,驚世駭俗之思,除非你暗自謀求造反,否則一切奇思妙想都在容許之列;

其三,鼓吹科學技術,認爲自然一切都可感知,並能用科學知識描繪,還同樣能用科學知識使用,隨着大夏國皇帝的頻繁使用,“科學”這一詞語,逐漸在大夏國流傳開來。

其四,鼓吹武備,雖然國內各行其是,武人的地位還是隱隱超出一頭,一時,國內尚武、習武之風熙然。

其五,鼓吹大夏國皇帝乃千年一遇的天縱奇才,是真正的天子,人世間的“大歡喜、大金剛”活菩薩,上述一切若是離開了他便不成立,這是新教的原點和基礎。

當然了,這一切在如今的和碩特汗國的大汗達延鄂齊爾看來都是瞎吹,大夏國最厲害的還是那幾十萬強大的軍隊,有這幾十萬軍隊,他們想怎麼說都行,眼下大夏國明顯強人一頭,他也不得不低頭。

很快雙方在西寧達成了一個協議,史稱“西寧協議”,內容大致如下:

和碩特汗國接受大夏國的羈縻,汗國大汗必須接受大夏國皇帝冊封后才能上位;

青海地方納入大夏國的直接管轄,汗國不得已任何理由干涉青海境內的宗教、農牧業事務,否則會受到大夏國的嚴懲;

作爲回報,大夏國承諾,在滿足上述兩條的前提下,承認固始汗子孫對藏地的統治,並提供外交、軍事上的保護。

條約簽完後,達延鄂齊爾拉下面子來到了西寧,並帶來尼堪指定作爲人質的固始汗最小的兒子——十一歲的達什巴圖爾。

讓達什巴圖爾作爲人質,達延鄂齊爾巴不得,因爲此子是固始汗的藏夫人生的,在藏地威望頗高,索南羣培等藏地大貴族也暗地裡希望在達延汗之後由此子接任汗位。

尼堪卻另有想法。

一旦達延鄂齊爾去世,藏地何以爲繼?當時候其在藏地的諸子、諸弟勢必又打成一團,屆時,有這達什巴圖爾在手,大夏國運作起來就從容得多。

他準備將達什巴圖爾交給自己的大舅子、今年十六歲的哲布尊丹巴一世巴扎爾調教。

同時,將那位在青海地區影響力最大、年僅十歲的章嘉活佛一起送到木倫,既能與巴扎爾作伴,還能一起研習號稱資料最全的佛教經典,同時將咱雅班第達大活佛接到木倫寺,讓他駐寺講經,培養這三位。

而在以往,這兩系是深受藏地大活佛的影響的,其中的關竅,明者自明,不再贅述。

簽完條約,正式冊封達延汗、達.賴、班禪之後,尼堪便迫不及待問起了四川的戰事。

此時,已經從美洲歸來的王文慧接替了張文俊,又回到了按察司正使的身份上。

“陛下,還是容臣彙報一下美洲得情況吧”

一聽此話,尼堪突然想到了自己留在美洲的妃子阿尼以及那對雙胞胎,以及那如夢似幻的淚湖,內心不禁感到一陣歉疚和惆悵。

“皇貴妃很好,皇七子德豐,皇五女德容都很好,皇子、皇女眼看就要三歲了,還請陛下賜下封號”

尼堪想了想,“德豐封爲溫郡王,德容封爲愛達荷郡主”

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四十五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中)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三十三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中)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四十一章 山海關之七:新一片石之戰(2)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七十一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5)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五十四章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
第二十三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1)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二十七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2)第三十四章 定遠、定方、陳湯三城第二十九章 白山黑水(一)恩索與葉鐸第三章 秋之行(3)風浪起(上)第四十二章 凍獄之旅(3)科雷馬河的雄鷹第四十二章 半島之殤(4)克里米亞汗宮(中)第十四章 死亡之神第一章 大夏監國(1)梅與刀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三十章 木.野狐.禪之八:不對稱戰爭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五十二章 收官(2):得利贏城第十五章 克孜勒蘇(上)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八十四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下)第八十章 落基山(2)地獄之門第六十一章 明斯克大公國(3)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八章 東方已曉(二)不可承受之重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七十六章 尾聲第四十五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中)第二十四章 屠殺與偶遇第四十三章 山海關之九:新一片石之戰(4)第十四章 支奴幹(一)另一個瑪莎蘭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三十三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三:博斯普魯斯!(中)第十九章 密信(下)第二章 烏勒茲的烏巴什第三十八章 白山黑水(五)我只是一個僱傭兵第四十章 聲東擊西(下)①第十九章 龍戰於野(二)李九成的第二次野戰(上)第二十三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1)第五十三章 春之祭(七)獻祭第十二章 姍姍來遲第二十九章 日落紫禁城之三:插曲(2)山雨欲來第十三章 大漠雄心之四:呼延寨之戰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五十四章 春之祭(八)尾聲:夏初,絢爛開始第一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一:千湖之地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五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9)尾聲第六十九 世紀謀劃之六:塞萬提斯私生子第六章 阿拉套之戰(2)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四十五章 非對稱戰爭(下)第三十八章 山海關之四:驚豔一戰第五十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下)第二十九章 少年行(四)東方玉第二十六章 援救(五)尾聲第四十一章 山海關之七:新一片石之戰(2)第二十章 隴右往事之二:和碩特重騎第十八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2)代差的無奈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七十一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5)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十一章 大漠雄心之二:九原阻擊戰(中)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三十八章 哈爾濱第十六章 大漠雄心之六:額璘沁的意外(上)第六十五章 明斯克大公國(7)第五十二章 春之祭(六)聖者的光環第四十二章 山海關之八:新一片石之戰(3)第六十章 風光舊曾諳(2)暗黑者與奮發者(上)第四章 從淨軍到禮部侍郎第六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1)金銀島⑥第八十五章 美洲大草原(3)第十八章 天下大亂(上)傳庭敗第二十二章 中東歐紀行之一:將行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二十八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3)第九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二)馬爌,分身乏術第四十四章 北京,北京(1)歲月靜好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六十三章 暴風驟雨Ⅱ之二:新江南(下)第二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四:第三手第五章 索倫羣像之花:布耶楚克與哈爾額敦第十六章 金自點的“野望”第三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三:大夏式殖民(2)道①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十三章 一路向東(3)打得一拳開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四十九章 蒸汽航線(1)啓程第九十一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0)納塔爾③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二十三章 東方欲曉(上)第五十四章第六十章 暴風驟雨Ⅱ之一:理想國(下)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