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風雨欲來(一)商丘論道(上)

歸德府府城所在的商丘縣,是中華三皇之首燧人氏帝陵所在,號爲燧陵。

城池以南不遠處便是一大片燧陵建築,中有祭祀處、觀禮處、僧道俗休息處,由於是三皇之首的陵寢所在,便是流賊到了這裡也沒有破壞,故此,其明初修葺的建築羣依然完好。

遙思殿,始建於金代,修復於明代,原本是達官貴人甚至皇親國戚前來燧陵致祭、宴會、觀舞之處,如今成了大夏國首任皇帝尼堪的行宮。

燧陵此時還有一支完整的樂舞班子,專門演奏歌頌燧人氏後裔商人的樂舞。

《商頌》。

在尼堪帶着大軍南下之前,曾帶着文武官員在此欣賞《商頌》,此後專門開會商議南進之策。

將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大殿闢爲自己的行宮,若是被明廷得知了,一句“狂悖”奉上是少不了了。

不過尼堪卻並不覺得有什麼不妥。

不過,與會的文武大臣卻隱隱有些不安。

熟知南直隸氣候地理的灰衣衛此前曾多次提醒過,“南直隸地區,一到六月份,一直到七月份,大約有一個月的時間都是陰雨連綿,道路泥濘不堪,極不利於用兵”。

除此之外,梅雨季節,對於大量使用火器的瀚海軍來說也十分不利,若是與明國硬拼冷兵器,這還真沒有試過,一旦失利,後果不堪設想。

況且,由於此時大夏國掌控的土地實在太過遼闊,安西之地就不用說了,就算新拿下的甘肅、陝西、河南也需要正規軍來鎮守,能用於江淮戰場的兵力並不多,眼下圍在尼堪身邊的也就三個軍團。

可在灰衣衛的情報裡,江北四鎮的兵力加起來就有三十萬!

但尼堪依舊決心在六七月份打上一仗,似乎是爲了安定文武官員們的心,出發之前,尼堪在遙思殿專門議了此事。

還是老套路,先是由按察司指揮使王文慧彙報明廷、特別是江北的佈防以及民間形勢。

“諸位,明廷爲了穩固江淮,在屬於南直隸的江北各府設置了四鎮”

“他們是,以東平侯牟文綬爲首的一衆將領鎮守徐州、淮安府,牟文綬此人深受當朝器重,不但得封東平侯,還掛着平虜將軍印,眼下,整個明國境內只有兩位掛着專務一方的將軍印”

“牟文綬掛平虜將軍印,不用說了,對付的就是我大夏國,另外一位就是左良玉……咳咳,諸位,左良玉前年病死了,不過平賊將軍印、寧南候的爵位依舊掛在他兒子左夢庚身上”

“眼下李自成部已經全部佔據了湖南,將湖廣總督何騰蛟驅逐到了貴州,前不久左夢庚放棄了武昌,帶着部下全部退到了江西境內”

“幾個方鎮之中,就屬左夢庚的部衆最多,按照我司的估計,其加起來起碼有三十萬,他的部衆又分爲幾個集團,遼東集團、流賊集團、其它集團”

“左夢庚退入江西后,將五省總督呂大器趕走佔據了南昌,不過在提督操江孫傳庭的協調下總算有驚無險在江西安頓下來”

這一次,工部尚書沈默也跟着南下了,他之前便得知皇上這一次主要對付的長江以北之敵,並沒有涉足江南的意思,便問道:“左夢庚與我軍南下有關係嗎?”

王文慧笑道:“當然有關係,等會兒就會涉及到,在此之前,還是得將這一部的情形分說清楚,否則于軍情分析不利”

“左夢庚年僅二十許,在遼東藉將領王允成、盧光祖、郝效忠的擁戴下佔據了南昌府、瑞州府、臨江府、袁州府,手底下有精銳兵馬六萬,左夢庚還親自統領者五千精銳騎兵,這五千騎兵說都是家丁也不爲過”

“山西人徐勇帶着吳學禮、張應元以大約四萬兵馬鎮守九江府、建昌府”

“以流賊出身爲主的馬進忠、惠登相、馬士秀擁兵四萬佔據着吉安府、南安府,其中惠登相已死,馬進忠、馬士秀二馬瓜分了他的部衆”

“另外一名出身遼東的總兵李國英帶着徐恩盛、徐育賢、張應祥等將鎮守贛州府,他的手下有三萬五千人左右”

“而左良玉部衆里人馬最多,既有流賊出身的,也有官軍出身的便是金聲恆,他自己就是流賊出身,不過小時候與左良玉交好,故此地位超卓,他的人馬幾乎佔據着贛江以東、上述各府之外的江西其它地區,諸如廣信府、饒州府”

“他的手下有十萬之衆,加上歷來交好南京諸人,深受朝廷器重,已經被封爲忠義伯,也算是明廷分化瓦解之道”

說到這裡時,尼堪卻在暗暗想着,“歷史書說左良玉有八十萬人馬,多半是此人誇大其詞,以爲向朝廷多討要糧餉罷了,不過按照灰衣衛的情報,他們也至少接近三十萬,還是不可小覷啊”

“朝廷將能征慣戰的徐勇放在九江,同樣戰力強橫的李國英放在贛州,將馬進忠等流賊部隊夾在中間,也算是煞費苦心了”

“金聲恆那邊,原本自己麾下的郭天才與他手下的劉一鵬、宋奎光號稱金門三傑,眼下少了郭天才,也算是一個較大的變化吧”

“三十萬,除了留下對付湖南李自成的人馬,至少可以抽調十萬精銳參與江北之戰”

“陛下”,王文慧輕咳一聲繼續說道,將尼堪從思索中拉回來了,“徐州、淮安府這邊,牟文綬手底下有總兵名號的就有八人,我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不過牟文綬帶着自己的女婿鄧九韶、四子牟國俊、總兵周世錫、許洪功親自駐守在徐州,手底下有精銳馬步軍三萬人”

“從四川時一直跟着他的總兵李維權帶着向汝選、牟國衡等將領鎮守淮安府,兵力也是三萬”

“牟文綬長子牟國棟帶着幾個弟弟牟國卿、牟國思鎮守宿州,眼下他打敗許定國之後便親自帶着幼弟牟國思鎮守亳州,在收編了亳州許定國、李際遇的兵馬後,軍力也膨脹到了三萬人,牟國卿依舊帶着一萬人馬鎮守宿州”

“以上,牟文綬所部,兵馬總計九萬人”

“廣昌候劉良佐鎮守鳳陽府,他的軍力在四鎮之中是最多的,因爲他以前是清剿革左五營的核心將領,多次收編流賊部隊”

“眼下,他帶着自己的兒子劉澤涵鎮守壽州,有精銳兩萬人;他的老部下、總兵秦大鵬鎮守鳳陽,有精銳兵馬一萬五千人;總兵曹虎鎮守泗州,也有兵馬一萬五千;總兵沈豹鎮守霍邱,警戒河南、湖北交界之處,同樣有兵馬一萬五千”

“諸位,這沈豹是南京人,正是沈部堂的堂弟”

衆人聽了不禁將目光都投向了沈默,弄得沈默有些不好意思,不過尼堪卻對着他們擺擺手,“不要打這個主意,連那劉良臣的親兄弟都拒絕了我等,何況沈豹”

看見衆人有些疑惑不解,說道:“這一節,等陣王文慧會說,稍安勿躁”

王文慧說道:“還有一部人馬駐紮在靠近河南的潁州,鎮守大將卻是以前流賊大頭目搖天動的部下,叫胡守金,號砸爛天的,他手下的兵馬最多,卻還是一個副將,有兵三萬人”

“以上,劉良佐所部,兵馬總計九萬八千人”

“興平候高傑鎮守揚州府,由於此時的明廷江北總督史可法也在揚州,高傑的府衙設在高郵”

“他帶着自己的外甥李本深、兩萬精銳步騎在高郵駐紮;總兵李成棟鎮守如皋、南通一帶,有兵一萬步騎,他在李自成手下時就一直跟着他的胡茂楨帶着一萬五千步騎鎮守寶應、興化一帶”

“以上,高傑部總計四萬五千人,他的兵力在四鎮中最少,不過卻最爲精銳,其中更有一半是騎兵,李本深、李成棟、胡茂楨都是流賊中的悍將,原本就深諳三堵牆的戰術,加入明軍後,由於直接接納了原陝西總兵賀一龍的人馬,明軍邊軍的戰術彼等也學會了,萬不可小覷”

“靖南候黃得功鎮守廬州府、安慶府,他手下的人馬也不如牟文綬、劉良佐多,不過精銳卻勝之,與高傑相差彷彿,他與自己的兒子黃維明帶着兩萬步騎鎮守廬州府,黃維明手下有三千家丁,也相當可觀”

“他的大舅子翁之琪帶着五千水師鎮守安慶,對了,黃得功沒有兒子,這黃維明是翁之琪的長子,過繼到黃得功名下的,而這翁之琪是崇禎十三年的武狀元”

“除了翁之琪,安慶府還有其麾下大將馬得功、馬三奇鎮守安慶、潛山,有一萬五千馬步軍,對了,這馬三奇是馬得功的兒子”

“其中營大將、總兵田雄鎮守舒城、六安州一帶,也有一萬五千馬步軍,鎮守六安州的是田雄的侄子田象坤”

“以上,黃得功所部總計各類軍卒五萬人,其戰力與高傑部相當,也相當可觀”

“當然了,在揚州城附近,還有張天祿、張天福兄弟,分別鎮守滁州、六合一帶,扼控南京北岸,算是四鎮中的一枚釘子,彼等也有馬步軍一萬五千人”

“而在揚州城,史可法麾下並沒有多少直系兵馬,他的兒子史德威帶着中軍標營兩千人,另有宿州猛將單長庚帶着一千五百騎兵追隨史可法,除此之外便只有總兵劉肇基的三千步軍了”

“猛將?”,朱克圖不禁來了興趣,王文慧在介紹諸人時並沒有提起什麼名將、猛將,怎地單單提起此人?

“呵呵,此人年僅二十許,是明廷新帝上臺後第一任武狀元,能開三石的大弓,還能左右開弓,擅使馬槊,據說其勇不亞於前唐的尉遲敬德”

“以上,四鎮合計兵力近二十萬,這還沒算明廷劃到彼等麾下從以前的河南、山西、陝西、遼東、京畿一帶跑到南直隸的諸將領,若是加上那些人,總兵力估計達到了三十萬!”

尼堪問道:“區區江北之地,如何豢養這許多兵馬?可想而知江北的百姓如何困苦了”

王文慧回道:“是的,陛下,這正是微臣接下來要說的”

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七章 蝴蝶效應(三)北境三少之風流倜儻王子云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二十章 天下大亂(下)江南亂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六十章 川藏風雲(6)滾滾向前!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十二章 一路向東(2)令人意外的弘吉剌部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五十四章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四章 庫呼轍爾戰役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五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7)伊賀忍者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五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4)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
第四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七:扶桑城第八十四章 美洲大草原(2)第二十六章 暴風驟雨之一:土地啊土地(4)第二十七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一:蘇丹裡耶要塞(中)第六十九章 川藏決戰(1)意興闌珊第八十七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9)第三十二章 白山黑水(四)通溝堡,鴨綠江斷第四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1)地字第十一號房第六十四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②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第二十五章 援救(四)雷霆一擊第六十章 巴巴里之二:大夏歐洲艦隊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八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9)卡斯特羅儒尼奧爾伯爵第一章 格根塔娜的決斷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六十五章 巴巴里之三:休達之戰(5)第七十九章 川藏決戰(7)插曲(上)西寧條約第三十章 喀啦契丹(一)蕭承翰第七十九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1)第七章 蝴蝶效應(三)北境三少之風流倜儻王子云第六章 暢想九原郡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二十一章 飛龍在天(下)第十章 秋之行(10)特蘭西瓦尼亞(上)第三十九章 山海關之五:彷徨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七十九章 落基山(1)庫斯基亞城第十七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1)辛龍子歸來第五十一章 北京,北京(5)卡塔麗娜的新生活(上)第三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三)第三十八章 江淮風雲(七)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二十章 天下大亂(下)江南亂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二十三章 亢龍無悔(下)第十七章 空蕩蕩的察哈爾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三十二章 破局(上)第十四章 換了人間之三:學生們(下)煥發新生第四十章 少年天皇之五:新赫圖阿拉(中)第四十七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上)第三十章 白山黑水(二)金自點與林慶業第十八章 潛龍在淵第十六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一:新臨潢府第五十七章 川藏風雲(5)安曲之戰(上)第二十六章 中東歐紀行之三:克里姆林宮Ⅱ(1)第六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2)第六十章 川藏風雲(6)滾滾向前!第一章 索倫羣像之春:蘇哈與朱克圖第一章 這麼好的地方,你們糟蹋了第十二章 一路向東(2)令人意外的弘吉剌部第五十七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上)第三十六章 山海關之一:三堵牆VS三眼槍(下)第十一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⑤第二十八章 兩京皇宮(下)第一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上)第三十一章 大對決(二)還是動起來了第十五章 大漠雄心之五:敕勒川之戰(下)第四十八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中)第十三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一:克里米亞的百姓們(3)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十一章 大夏監國(7)坎斯克盆地第二十六章 寧古塔風雲(一)林口內外第五十八章 半島之殤(9)尾聲(下)第五十四章第七章 大馬哈魚季,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第七十八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下)第十五章 死神來了第四十四章 非對稱戰爭(上)第五十一章 齊魯風雲之二:最後一戰(1)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六十八 世紀謀劃之五:悲與喜第十五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1)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八十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2)第六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①第四章 庫呼轍爾戰役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三十九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上)第五章 總攻前夕(四)那一炮的風情第五十九章 明斯克大公國(1)第五十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2)密西西比第五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八:凜凜冬日(7)伊賀忍者第三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三:摩爾多瓦公主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十五章 斗轉星移(中)第三十五章 代號“加里波利”之四:黑海,漆黑如墨第九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①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五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4)第四十八章 小玉茲風雲(4)春臨阿特勞第十二章 美洲公司之五:肯納維克第六十九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3)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