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固山貝子尼堪與參將范文程(下)

這也是談判的伎倆之一,這麼大的事情,想一下子落定也不容易。

孫秀榮“拍案而起”只是爲了讓雅丹等人繼續與尼堪、范文程討價還價奠定基礎而已。

果然,看着孫秀榮“拂袖而去”,兩人也是惴惴不安,只得低聲下氣地拉着雅丹、阿林阿分說。

終於,雙方討價還價了近兩個月,在年前終於達成了協議。

雙方以松花江以南的拉林河爲界,東邊以阿穆蘭河爲界,大致上是以後世哈爾濱以南約莫百里的拉林河-五常-尚志-牡丹江-雞西一線,雙方爭論的焦點自然是被建州女真視爲聖地的牡丹江,此時叫寧古塔的地方。

最後孫秀榮做了一些讓步,後世林口縣以南的地方,包括寧古塔在內都屬於金國。

至於多爾袞等人,孫秀榮提高了價碼,讓彼等用二十萬兩白銀將幾個人贖回去,這一點尼堪兩人倒是沒有異議。

十二月二十日,尼堪兩人要趕着回去覆命了,在范文程的強烈要求下,孫秀榮在自己的書房召見了他。

“聽說先生還是一位上馬能廝殺,下馬能治國的大人物?”

“不敢,遼東之地,歷來是邊境之地,此地的讀書人自然彪悍一些,也是民風使然”

“哦?還有這麼一說?”

“大汗,不瞞您說,我家大汗對您十分仰慕,來之前再三叮囑再下,說建州人與索倫人幾百年前本是一家,何必骨肉相殘,大汗若是能歸到大金旗下,我家大汗必定以親王貴爵相贈,還與大汗殺青牛白馬祭天,目前的疆域依舊保留,約爲世代兄弟之邦……”

“呵呵,這個暫且不說,先生,本汗略微好奇的是,貴方大汗爲何派你兩人前來商談議和之事?”

范文程一愣,半晌纔回道:“大汗,弊國也風聞您是漢商之後,故此讓學生前來接洽,前不久跟着我家大汗南下時,僥倖說降了七八處堡壘,回到遼東之後被大汗晉升爲世系的參將”

“哦?那先生以前的職位?”

“宏文館編修而已,大金國以武立國,前程、世職都得從軍功中獲得,故此……”

“呵呵,本汗明白了,那尼堪……”

“大汗,聽說您的索倫名字也是尼堪,本國的貝子相貌酷肖漢人,長大後又曉暢漢家典籍,故此……”

尼堪點點頭,“還有一事”

“先生是大明的秀才,爲何委身於金國麾下”

范文程臉色變了幾變,“大汗此言差矣,金國乃新立之國,一切都朝氣蓬勃,而明國卻如垂垂老者,日薄西山,更兼貪腐成風,橫徵暴斂,國土雖廣,國運必不能持久,常言說得好,識時務者爲俊傑……”

尼堪笑道:“本汗明白了,不過還有一事不明,聽說老汗在位時殘忍暴虐,殺死、餓死遼東漢人不下百萬,不知可有此事?”

“這……”,范文程一時語塞了,在努爾哈赤去世之前的幾年,建奴通過“殺窮鬼”、“殺富戶”,殺了大量的漢人,原本遼東之地有幾百萬漢人,若是一個不殺的話,有這幾百萬人做根基,無論耕、戰都是兩可,完全不用巴巴地到關內劫掠丁口。

當然了,皇太極幾次南下劫掠,除了丁口之外,自然還有其它的目的,此處就不贅述。

“呵呵,本汗也只是說說而已,歷來雄才大略者,無一不是狠辣果決之輩,遼東漢人多,建州少,老汗不放心,通過殺戮來平衡人口,站在建州人的立場,也算是應有之意,不過對於這一節先生是如何看的?”

范文程臉色煞白,額頭上也隱隱有了汗珠,“大汗,以學生看來,此事確有不妥,不過我家大汗上位後力挽狂瀾,對待境內無論何等民衆,都採取恩養之策,更能禮賢下士,廣招賢才,景象自與幾年前不可同日而語,假以時日,建立不世之偉業也指日可待……”

“呵呵”,尼堪繼續笑道,“若是沒有本汗的存在,你說的一點也不錯,可是既然有了本汗,一切便都又有了變故”

范文程聞言大驚,他一咬牙,“學生斗膽,敢問大汗之志?”

“吾之志?本汗是被建州人稱爲索倫蠻子的首領,雖自稱阿斯蘭大汗,在你們眼裡估計也是狗尾續貂而已,本汗沒什麼志向,不過邊塞苦寒之地,無論是大明還是大金都棄之如履,本汗出身苦寒,卻甘之如飴”

范文程偷偷瞟了孫秀榮一下,只見他依舊是一副神色自若的模樣,也不只他說的是真是假,只得在心裡默默記下了。

“大汗,學生剛纔說的?”

“呵呵,這樣與你說吧,在大明的邊境以及呼倫、嶺東幾戰之後,大興安嶺以南的人,無論是蒙古人還是女真人都是元氣大傷,而本汗收服博穆博果爾、巴爾達奇兩部後則實力大增”

“此消彼長之下,我部丁口雖依舊不如蒙古人、女真人,不過實力卻有增無減,這樣的情形下你讓本汗歸降大金,我能同意,我麾下的軍將是萬萬不會同意的,你回去同皇太極說,就說本汗念在同出一脈的份兒上,疆域便到此爲止了”

“不過切莫再鬧騰出動靜,若是惹急了,本汗提兵南下,一舉佔了遼東也大有可能!”

“那大汗與大明?”

孫秀榮點點頭,以大明那漏風的情報系統,大明欽封自己爲奴兒干都司都指揮使一事估計已經傳到遼東了。

“都是虛與委蛇而已,任誰坐在本汗這個位置上都會這樣做,本汗與大明沒有交過手,尚不知虛實,不過卻與金國交手過幾次,金國想將本汗納入麾下,呵呵”

范文程知道應無法說服孫秀榮了,如今已經與他達成了協議,就等雙方簽字蓋印了,初步目標已經達成,至於如何對付這莫名其妙突然從北邊出現的大敵,只能等回去之後細細籌劃了。

等范文程見過尼堪,將孫秀榮的話一說,尼堪沉默半晌才說道:“事已至此,我等也無能爲力,不過以先生來看,我大金還有可乘之機嗎?”

范文程點點頭,“索倫諸部雖然強悍,終究人丁稀薄,新收的博穆博果爾、巴爾達奇兩部只是暫時臣服於他,保不準進來會如何”

尼堪眼睛一亮,“你的意思是這兩人將來會反水?”

范文程搖搖頭,“就算兩人反水,對那人的地位也不能動搖分毫,能對他的地位產生影響的倒是另有其人”

“哦?先生可是指的喀爾喀三部?”

“嗯,車臣汗部、土謝圖汗部與此人已經是姻親,再在這方面下功夫已經很難了,除非兩人突然離世,有新的大汗出現”

“那……”

“貝子爺,學生對蒙古諸部也有一些瞭解,如今喀爾喀三部中,實力最強的肯定是扎薩克圖汗部,因爲此一部便能獨抗瓦剌部,貝子爺,您可知曉當時盤踞呼倫貝爾大草原一帶的蒙古人爲何紛紛東去、南下?”

“不知”

“呵呵,當時瓦剌強大,曾經橫掃漠南一帶,爲了避禍,科爾沁人紛紛東去、南下,這纔有了與我金國結盟之事”

“你的意思是要將目光投向更遠的扎薩克圖汗部和瓦剌部?”

“學生只是這麼一說,具體如何操作尚需回稟大汗,一切都由大汗一言而決”

等尼堪、范文程帶着文書回到了瀋陽,皇太極立即召見了他們,聽說多爾袞、濟爾哈朗以及幾個蒙古臺吉還在,他不禁長舒了一口氣。

在詳細詢問了談判的經過後,皇太極也陷入了沉思。

半晌,他才睜開了眼睛。

“範先生,你剛纔提到漠北蒙古以及瓦剌部,可否詳細說一說”

“大汗,這只是遠交而已,眼下以奴才看來,還是要將重點放在遼東左近的蒙古人身上”

“哦?”

“大汗,近兩三年,嫩江、霍林河、西拉木倫河、老哈河流域的蒙古人先後在林丹汗、大汗您以及索倫人的打擊下支離破碎”

“饒是如此,以奴才估計,依舊有幾萬帳的規模,當此時,大汗何不繼續運籌帷幄,將彼等全部納入八旗之列?”

“幾萬帳,細細蒐羅的話,兩萬精銳還是有的,若是能讓明國邊境的喀喇沁部也回到大汗麾下,與前面幾部加起來,估計三萬精銳也是有的”

“三萬精銳,以大金的規制勤加操練,就算還是不如金國本部精銳,也相去不遠了”

“此其一”

“其二,大汗,遼東土地肥沃,若是有充足的丁口加以耕作,便有足夠的糧食來應付未來可能的戰事,若是有充足的糧食供應,便能將心思全部放到備戰事宜上來”

皇太極聽到這裡眼裡閃過一絲莫名的神色,“可惜先汗殺戮過甚,導致丁口凋敝……”

“不妨”

范文程卻露出了一絲笑容。

“哦?先生有何妙計,速速說來”

“大汗,現在再去明國劫掠丁口恐怕是不行了,不過想要擁有大量的耕作人口也不是沒有法子”

“先生說的可是朝鮮人?”

“這只是其中一處,遷徙部分朝鮮人到遼東來耕作自是很好,不過本國一向以耕戰並重,其中戰更在耕之上,能耕能戰那是最好”

皇太極嘆道:“先生所說,本汗豈能不知,以前的遼東漢人倒是符合先生所說的,可惜……”

“大汗,此次北上談和,收回來大約五千漢軍,學生以爲,這已經是意外之喜了,不過在遼東以東,尚有大量的漢人……”

皇太極眼睛頓時大亮,看向范文程的神色與之前又有了不同。

第三卷《呼倫貝爾》完結,第四卷《奴兒干都司》即將開始,故事更精彩,敬請期待。

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二十六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4)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五十七章 尾聲(3)人事(上)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三十七章 江淮風雲(六)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一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上)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
第八章 人啊,不能太過安逸第二十五章 外喀爾喀(二)哲布尊丹巴二世與姐夫尼堪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四十八章 春之祭(二)劫持的遊戲第四十六章 山海關之十二:新一片石之戰(7)第二十三章 援救(二)天津衛第十八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三:奧爾堡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二十一章 來自馬尼拉的消息(上)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九章 猛虎騎的重生(上)第四十九章 凍獄之旅(1)烏厄連的真相(上)第三十一章 少年行(六)麥維明第二十二章 援救(一)孫傳庭又來了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十九章 隴右往事之一:聲東擊西第一章 畢方濟來信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二十章 大漠雄心之十:大混戰第七十章 明斯克大公國(12)第十七章 支奴幹(四)聯姻第十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三)翰林院檢討,皇甫端第二十章 聖戰(下)第五十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下)Ⅱ第三十一章 秋高馬肥(下)第二十五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3)第二十四章 立陶宛省(1)奇怪的教堂、奇怪的懺悔(上)第二十三章 新克里米亞(上)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十八章 狂飆(1)嶽少保的兵法第三十六章 夕照旅順灣(三)第三個右玉千戶所第三十九章 白山黑水(六)貓耳山,熟了第八十七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8)柳川憶興和立花次郎第七十三章 猶他總督轄區第二十七章 孤星傳之六:怛邏斯之戰(5)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四章 撥雲見日(下)第五十七章 收官(7):三城記(下)第十五章 一路向東(5)突厥斯坦與塔爾巴哈臺第二十六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4)第八章 風雲激盪,從甘肅開始(一)西寧衛,岌岌可危第十四章 張北馬市第十章 玉龍傑赤(中)第四章 索倫羣像之冬:嶽託與哈爾哈圖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十七章 金不換的夢想第四十六章 千里轉場(3)從託木城到陳湯城(下)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十七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上)第十八章 大漠雄心之八:吳應龍的膽氣第七十章 世紀謀劃之六:以打促和(上)第四十八章 北京,北京(4)詔對(中)第七十三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7)第三十一章 少年天皇之二:四島省(中)第五十二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4)意外第七章 北緯42度(一)意外落水的馬尼拉華人第七十六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0)第十二章 孛兒只斤.車根第六十六章 明斯克大公國(8)第二十章 狂飆(3)奪關第十五章 支奴幹(二)潰退的安卡第十章 消失的奧拉部第四章 西行漫記(三)火併中的馬賊第三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下)第八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②第三十一章 喀啦契丹(二)喋血記第十三章 大夏監國(8)扎薩克圖省第九十四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11)尾聲②第六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六:米阿斯與薩日德格第三十三章 氣吞萬里如虎(二)耀眼的光芒第四十五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四:兩個插曲(中)第八十三章 川藏決戰(8)成都,成都!(中)第四十章 尾聲:一道令人啼笑皆非的命令第七十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4)第四十三章 尾聲第三十六章 永遠盯着敵人的背部第五章 秋之行(5)風浪起(下)第十五章 鉅變開始(1)皇甫端與嶽鎮邦第四章 總攻前夕(三)正宗唐風第十八章 這個冬天很關鍵(中)第四十四章 勒拿河(四)雅庫茨克之戰(上)第五十七章 尾聲(3)人事(上)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三十五章 木.野狐.禪之十三:火中取栗(2)第三十七章 江淮風雲(六)第四十七章 山海關之十三:新一片石之戰(8)第四章 大夏監國(3)風雪古道Ⅱ(下)第二十五章 挺進中原之二:愛恨仇殺(3)第四十三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三:尼堪的心思第十二章 奧拉號上的人們(二)瑪莎蘭第三十六章 半島之殤(1)驚濤駭浪裡的奴隸船第二十章 飛龍在天(中)第三十章 大對決(一)讓他動起來,好嗎?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三十章 遠洋艦隊(上)第一章 東曉元年的三院會議(上)第六十八章 月亮女神聯盟(4)第四十一章 凍獄之旅(2)烏厄連的真相(下)第七十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①第二章 索倫羣像之夏:葉雷與巴爾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