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少年天皇之九:新時代

東興四年(1654年),京都,春。

自從去年年底大阪港大戰後,幕府一戰損失了十萬精銳,這對於他們來說是不可承受之重。

表面上來看,他們在大阪城、京都還有十餘萬軍力,在江戶城附近的軍力更是高達二十萬,不過讓他們膽戰心驚的是,大阪港附近的總大將是幕府親藩、御三家乃至整個幕府譜代大名中統兵能力最強、威望最高的德川賴房,連他也敗了,還有何人再擔任此任?

而德川賴房手下的人馬七成以上是訓練有素的武士,最好的武士、最好的裝備都放到了大阪港附近,原本是不想讓“化外蠻夷”大夏人深入到他們腹心地帶,就在海邊港口附近一戰而定勝負的,沒想到不出三日德川賴房便大敗。

尼堪親自率領的三個加團加上神武軍殲滅德川賴房軍團後,立即包圍了大阪城。

這下,京都的軍隊,甚至已經抵達名古屋一帶,準備在和歌山附近蟄伏的江戶軍隊,在瀚海軍與德川賴房的軍隊戰事最膠着時突然出現以徹底打破平衡,進而將瀚海軍趕出本州島的計劃徹底落空了。

一個罕見的情形出現了。

京都、名古屋附近的援軍都停住了腳步,不約而同縮回到京都城、名古屋城(德川光友尾張藩的老巢,巨城之一)。

見此情形,尼堪立即讓鎮守九州島的蕭阿林統領一個軍團加入到了本州戰場。

當敵人不再出來與瀚海軍野戰後,事情倒是有些出乎意料,但眼下對瀚海軍來說,儘早佔據有河港與大海相連的大阪城,並以此爲基礎與幕府徐徐展開對抗方爲上策。

似乎在呼應這一場影響日本國國運的大戰,先是一場罕見的大雪,然後又在冬日下起了雨夾雪,瀚海軍正忐忑着準備迎接冬日海上颶風的來臨時,東西伯利亞、冥海(白令海)上強大的冷鋒終究奪回了本就屬於他的輝煌。

冷鋒將偶然來到日本附近的暖溼氣流壓縮回去了。

那一年的年底,在琉球、臺灣島、中國長江以南的區域造成了大範圍的降雪,史稱“東興大雪”,或“弘光大雪”。

一度,長江也結冰了。

由於南北不同氣流的交織,一幕奇特的天象出現了,長江以北倒是提前出現了春暖花開的景象,而南方地區卻迎來了百年一遇的寒冬。

但對於日本來說,一個正常的冬季開始了。

尼堪讓三個軍團分別圍住大阪城的北面、東面、南面(西面是澱川水),蕭阿林軍團作爲誰預備隊,沒有休整多久就對大阪城展開了轟擊。

爲了完好無損的拿下大阪城,瀚海軍的十二斤尼布楚青銅炮只是對城門展開了轟擊。

與歷史悠久的中原相比,日本人的城門就簡陋多了,青銅炮在短時間裡就轟垮了三座城門。

當時,城裡還有一萬武士,三萬農兵,瀚海軍花了大約三天的功夫才徹底肅清整座城池,不過當最後完成肅清並拿下整座城池後,城池也打爛了。

對瀚海軍威脅最大的自然還是那一萬武士,就是這一萬人,讓瀚海軍又付出了半個步軍旅的代價。

幸虧,人數更多的農兵大多數都投降了,否則,要與人數佔優的日軍進行全面巷戰,實在不是明智之舉。

佔領大阪城後,尼堪讓葉鐸軍團鎮守大阪城,自己親自帶着三個軍團北上。

大阪城與京都城之間的距離不到百里,此時的京都城的規模還沒有大阪城大,自然不能將從四面八方匯聚過來的各藩國軍力全部安置在城內。

於是,在東興四年的一月份,在京都城外的曠野裡,另一場大戰上演了,戰事與大阪城相差無幾,在瀚海軍優勢火力的打擊下,幕府軍隊很快潰不成軍,但想跑又跑不過瀚海軍騎兵。

結局是註定的,由於已經接近皇宮了,此地的武士倒是寧死不降,瀚海軍在大阪港俘虜了太多的日軍後,也不想留太多俘虜了,便又施行了屢試不爽的那套,讓農兵端着長槍刺向手無寸鐵的武士。

農兵後面是端着燧發槍的瀚海軍,彼等稍有猶豫便面臨鉛子的射擊。

於是,對武士畏懼了上千年的農夫們在前後都有危險的情形下,最終還是想起了武士們長期以來對他們的迫害。

血紅雪白。

那個冬季,京都城外的顏色只有四個字。

城外大戰結束後,此時的城內還有幾萬軍隊,不過此時的天皇陛下卻下達了投降的命令。

當時城裡的統領是酒井忠勝和板倉重宗,作爲德川幕府的核心家臣,他們自然不會輕易投降,不過雖然遠離政治中心已經多年,天皇在此時的日本人心中,特別是在普通人心中依舊有偌大的威望。

在一個特別的夜晚,天皇的老師、比叡山道場的主持由井正雪聯絡了一批對天皇有好感的中下層武士,在京都城展開了一直以來在日本上演不輟的“下克上”戲碼。

歷史似乎在不斷重演,在一場歌舞伎助興的借酒消愁中,以由井正雪的兒子由井曉雪、服部香子爲首的忍者對酒井忠勝、板倉重宗進行了成功的刺殺,並將一大批幕府的死忠武士首領當場斬殺。

此時,由井正雪拿着天皇的詔書出現了。

罕見地,自從鎌倉幕府以來始終遊歷於權利之外的天皇頭一次顯示了他的權威。

天皇控制了軍隊。

當日,一封封詔書由由井正雪的騎兵飛向四面八方。

“鴻蒙之初,始生扶桑。扶桑子女,索倫天照。億萬年前,本爲一家。索倫大夏,天照大和,滄海桑田,始得重聚。”

“大夏承諾,本州之地,仍由天照之後天皇統御,即日起,君主立憲”

“京都以東各地,凡反正歸來者,仍代天皇理民,德川幕府,即去尊號,若有不從,大和諸藩,共討之”

天皇的詔書只是在京都城以西的地方起到了作用,因爲這些地方的西面是九州,南面是四國島,北面的大海的控制權也在瀚海軍手裡,而先後經過大阪、京都兩場大敗之後,澱川水以西的諸藩軍力被削弱的很厲害。

隨着以岡山藩、廣島藩爲首的大藩投降,山陽道、山**諸藩也紛紛投降了。

不過包括名古屋、江戶在內的以東諸藩卻並沒有因爲天皇的一紙詔書而主動投降,他們依舊以德川家綱爲尊。

什麼天皇、大將軍、武士道,能讓大多數人做出正確決定的,還是實力與形勢。

這一日,尼堪來到了京都城。

在敬思殿裡,尼堪、紹仁兩人對坐着,一開始也是對視着,最終還是紹仁示弱了。

事到如今,也就不賣關子了。

五年前,紹仁出痘(染上天花),因爲此時天下只有大夏國能醫此頑症,在幕府的安排下,紹仁到了濟州島治療。

此時大夏國醫治痘症的方法自然是將奶牛**上由於染上天花病毒造成的潰瘍組織注入人類患者身上,由於奶牛得此病毒後能產生抗體,並不會危及生命,而奶牛、人類山上的天花病毒運作機理類似,故此,用這種方法實際上是讓患者事實上獲得奶牛的抗體。

當然了,依此時的生物學水平,將牛痘組織“注入”人體時,牛痘組織裡除了天花病毒以及抗體外還有何物並不清楚,故此,雖然能醫治大部分人,但並不能保證百分百痊癒,饒是如此,大夏國境內還是做到了八成以上的醫治。

八成,在這個世界,已經非常罕見了。

於是,一個問題就來了。

必須是奶牛,還是得了天花病毒的奶牛。

這樣的情形,自然只能在草原上有,其它地方就算想自己的奶牛得上天花病毒也無從下手,只有廣袤的草原有足夠多的牛羣才能找到合適的奶牛進行治療。

當然了,以時下大夏國禮部醫務司的水平,已經進化到在國營的專門的牧場故意讓所有的奶牛染上天花病毒以隨時應付人類可能出現的同類病毒——該類病毒對奶牛影響不大,但對人類卻很致命。

就在紹仁在濟州島治病時,大夏國已經用面目、年紀與他酷似的羅鬥替換了他,而在那之前,羅鬥也修習了好一段時間的日語。

有這個謀劃,自然是在宇久-對馬海戰中稻葉正能的那聲驚呼。

當羅鬥替換紹仁後,又在濟州島修養了三年,

前前後後五年時間,足夠讓羅鬥熟悉以前紹仁身邊的一切以及話音了,所謂“羅鬥”在錫霍特山失蹤,不過是掩人耳目罷了。

“舅舅”

羅鬥開口了,他的漢話已經有些生疏了。

“說吧,能夠答應的朕一定會答應你”

“我想見父親、母親大人”

“沒問題,明日你大婚時你自然會見到他們,同時,爲了讓他們能隨時與你見面,朕已經任命你父親爲扶桑使,專門溝通大夏與日本國皇室之間諸事宜,今後,你可以通過羽田芳夫傳話,你父親、母親若是方便的話,肯定會過來的”

羽田芳夫,就是早已投靠大夏國的柳川靜雲的師弟,出羽國的忍者石田芳夫,其祖父爲石田三成,與德川家族不共戴天,現在能爲天皇效力,自然求之不得,自然了,石田芳夫並不知曉天皇已經換了人。

“今後,該如何治理日本?”

“哦,朕已經爲你想好了,施行君主立憲制,首先,各藩國全部變成郡縣制”

“其二,各藩國的藩主或提拔到中央擔任高管,或得到一筆財富後隱退,不同意者,殺無赦”

“其三,像大夏一樣,成立政務院,設置總理以及諸大臣,爲了協助同爲扶桑之後的日本國順利實施這個制度,大夏將會派一批精通日語的官員前來,這第一任的總理嘛,不妨由由井正雪擔任”

“設立國防大臣,朕建議由柳川靜雲擔任”

“民間進行土地改革,在此期間,逐步剝奪武士們的特權,有阻撓者,殺無赦,民間施行義務教育,在開始的階段,只能用漢語,至少在書面上,教學”

“……”

“放心吧,以瀚海軍的武力,可保你無虞,今後,沒了武士這一階層,由農戶、匠戶、商戶當道,他們會忘掉幕府的”

“農戶、江戶的生活好了,也會吸引東面的農戶過來,久而久之,待到時機成熟後,你自可一統全國”

“……”

次日,天皇陛下迎娶了大夏國皇帝的次女格根哈斯,分離了幾千年的“兩家”又融合到了一起。

當日,羅承志、布耶楚剋夫婦也見到了多年未見的羅鬥。

說實在的,自己的兒子竟然有這樣的機遇,這是他夫婦沒有想到的,原本對他一人在日本國苦苦支撐還有些擔心的,不過眼下他娶了尼堪的次女,想必他對日本國未來的發展已經有了通盤的考慮,便也放下心來。

三日後,尼堪走了。

他留下阿克墩三個軍團鎮守大阪、京都,讓他名義上接受日本國國防大臣柳川靜雲的指揮。

而蕭阿林繼續鎮守九州島,葉鐸繼續鎮守四國島。

尼堪準備順便去北海道,從那裡坐船去美洲。

他的那位在淚湖畔獨居的納瓦霍妃子阿尼聽說得了重病,而他的一對雙胞胎兒女孫德豐、孫德容也六歲了,該去看一看了。

他收到了阿尼讓人帶過來的一枚石子,一枚從蛇河邊拾起來的血紅色的心形石子,石子的正中有一條裂紋。

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二十二章 磋商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九章 亞速(下)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十二章 皮島陸戰(下)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
第十九章 挺進中原之一:最後的革左五營(3)第五十五章 半島之殤(8)東西方騎兵大戰Ⅳ第二十章 木.野狐.禪之一:序幕(上)第七十一章 一路向東(1)第七十九章 最後一戰(4):最後的輝特部(上)第十章 東方已曉(四)兩個孤獨男人的對話(中)第二十八章 塔拉之戰(下)第六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2)第四十五章 小玉茲風雲(1)破碎圖爾河第七十八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1)尾聲(下)第三十三章 江淮風雲(二)第六十七章 巴巴里之四:阿爾及爾寶藏(1)第十三章 摩爾多瓦之戰(下)第六十七章 月亮女神聯盟(3)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一章 葵未年,秋意濃(上)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六十五章 風光舊曾諳(3)魚與蚌③第三章 北緯六十六度,東經六十六度(下)第二十九章 木.野狐.禪之七:死亡阿拉善(下)第二十章 意外的敵人第五章 上師東行漫記(上)第十二章 霜狼騎兵(8)第十一章 玉龍傑赤(下)第十七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中)第三十七章 山海關之三:突圍第八十三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4)阿布凱,天賜之島(上)第七十三章 風光舊曾諳(4)孤舟蓑笠翁④第三章 索倫羣像之秋:雅丹與牧仁第十八章 聖戰(上)第七十六章 世紀謀劃之八:穿梭在熱帶雨林中的大夏小分隊(上)第二十二章 磋商第四十九章 川藏風雲(1)餘孽第五章 霜狼騎兵(1)第八章 西伯利亞的臨潢府之八:交易大會(上)第四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六:華沙的奏鳴交響第三十三章 中東歐紀行之四:奇葩國度(3)第十二章 克孜勒(二)雷霆之怒第十六章 貝爾湖以南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四十六章 玄武青龍決之九:大對決(1)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四十五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6)命運(上)第十四章 東方已曉(八)趕考(上)第八章 換了人間之一:降將們(5)會操第五十四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3)第三十章 少年行(五)甲米地第九章 柳川靜雲第十二章 大夏監國(8)葉尼塞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四十七章 半島之殤(6)瓦拉幾亞救援戰(上)第三十四章 木.野狐.禪之十二:火中取栗(1)第三十七章 都在下一盤大棋(下)第十九章 支奴幹(六)牧仁的心思第二十一章 東歐大草原風雲之三:扎波羅熱(7)第八十六章 惜別/尾聲第十三章 風雪古道(上)第四十九章 蘇德的奇幻旅程(中)第七章 額亦都與范德薩第五十三章 少年天皇之九:決定日本國運的大戰(2)第七十四章 火星地球第三十三章 日落紫禁城之七:女人(下)第二十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五:尼布楚運河第四十八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8)阿巴拉契亞山小分隊的尾聲第十九章 城樓上,城寨裡第十八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③第四十章 山海關之六:新一片石之戰(1)第五十一章 收官(1):蓋州第九章 亞速(下)第四十七章 厄斯克門,命運的咽喉第六十二章 川藏風雲(7)方略(中)第八十六章 巴巴里之五:摩洛哥(8)第四十二章 聲東擊西(下)③第十五章 東方已曉(九)趕考(下)第十四章 孤星傳之一:三國演義第六十五章 川藏風雲(9)人間地獄第七十三章 川藏決戰(3)小黃雀白文選第二十二章 孫秀寧在旅途之七:雙城對峙第十二章 皮島陸戰(下)第十八章 孤星傳之三:白骨令(下)第三十章 秋高馬肥(中)第四十六章 半島之殤(5)刻赤攻城戰(下)第十三章 偷樑換柱第二十三章 尼古拉. 斛律金與屈出律.拔都(下)第二十章 加勒比之二:移民的歷程(2)先遣隊⑤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二十四章 來自西邊的消息第四十章 皮薩切克之五:兩支小分隊(1)臨行第二章 瀚海兒女初長成(二)第三十九章 江淮風雲(八)第九章 加勒比之一:牙買加爭奪戰(2)波譎雲詭③第五十一章 春之祭(五)祭司的舞蹈(下)第四十八章 雨季來臨,尾聲開始之六:餘音未散第八十五章 世紀謀劃之八:最終幻想(6)文明的距離第三十七章 行者無疆(5)壹岐島,秋雨之戰(上)第二十九章 大掃蕩第三十五章 少年天皇之三:高知堡之戰(下)第十三章 東江諸人第二十八章 秘密協議第五十三章 皮薩切克之六:德克薩斯小分隊(5)墨西哥起義軍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