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4章

錢天敦當然可以大筆一揮批准符力的調查計劃,但具體到實施環節,還是得讓李凒出面向朝鮮官員下令才行。否則以海漢軍的名義要求朝鮮官員接受調查,這勢必會激起對方的嚴重不滿,更何況現在要調查的對象是武官羣體,如果沒有李凒出面施壓,那極有可能會造成不必要的武裝衝突。海漢軍雖然不怵朝鮮國這些所謂的精銳部隊,但也沒必要讓其得到再度造反的理由。

所以錢天敦最後雖然肯定了符力的想法,但並沒有馬上給予他相應的調查權限,要等拿到李凒起草的手諭再採取行動。正好錢天敦手頭也還有其他事情要跟李凒面談,便乾脆帶着符力一起去了宮中。

忐忑不安的李凒聽完符力的調查彙報之後,情緒稍稍放鬆了一些,既然海漢軍現在動了真格要追查事件真相,那他倒也樂於給予力所能及的支持和配合。拋開爲父報仇這一節,如果不把事情調查清楚,將作亂的罪人繩之以法,他就算坐上王位也還是很難確保自己的安全。

漢城出了這麼大的亂子,可以說城中駐軍難辭其咎,李凒本就不相信他們的清白,沒有直接將其斥爲叛軍就很剋制了。現在海漢人要調查究竟是哪些部隊直接參與了叛亂,這正是李凒想要查個水落石出的事情之一,聽完符力的請求之後便欣然答應下來。

李凒立刻便起草了一份命令,要求文武百官配合朝廷特聘的海漢調查人員,對國王遇刺案及後續事件進行徹查。如有故意阻撓或破壞調查者,將立刻撤銷其官職,一律視爲涉案疑犯進行抓捕。

這份命令的嚴厲程度甚至超過了錢天敦的期望值,也足見李凒對於調查事件真相的迫切程度。

拿到了這樣一份準聖旨,符力立刻就告退離宮接着查案去了。錢天敦則留了下來,與李凒商議比查案更爲重要的問題。

“世子,局勢緊迫,所以登基繼位的儀式就只能從簡了,如果您這邊沒有問題,我們後天就舉行相關儀式。我和王將軍會代表我國出席儀式,確認您將是我國唯一認可的朝鮮國統治者。”

錢天敦的話讓李凒吃了一顆定心丸,只要能得到海漢的充分支持,等登基儀式一結束,他就由世子晉升爲朝鮮國王,屆時處理方方面面的事情才能名正言順,不再受世子身份掣肘。

李凒連忙應道:“那就有勞兩位將軍了,待我登基之後,便立刻冊封兩位爲我朝鮮國護國大將軍!”

任命外國武將爲護國大將軍,這在朝鮮歷史上倒是沒有出現過的創舉,李凒也是想了好久,纔想出了這麼一個辦法來表達自己對海漢的敬重和信賴。雖然這只是一個名譽稱號,並不會讓這兩名海漢將領就此聽命於自己,但李凒認爲這至少有助於將雙方的利益捆綁到一起。今後朝鮮國在軍事方面的需求,或許也可以通過與海漢將領的良好關係來得以實現。

錢天敦同樣也對李凒開出的這個條件稍稍有些吃驚,不過他很清楚李凒目前的利益訴求,所以倒也能理解李凒此舉的目的所在。至於護國大將軍能在朝鮮國享受什麼樣的待遇,是否需要承擔相應的義務和責任,錢天敦當下沒有再追問,只是對李凒的這個安排表示了謝意。

如今王位空置,李凒是先王指定的繼任者,又有海漢在背後全力支持,登基自然是順理成章的事情。而能不能坐穩這個位子,除了李凒自身的能力之外,海漢所提供的支持力度也是一個極爲重要的因素。

而海漢所提供的支持當然不是無償的,也不是護國大將軍的名譽稱號就能換到的,事實上海漢對朝鮮的要求除了承擔海漢軍行動期間的所有軍費之外,其實還有別的一些條件。

“世子,我國與貴國在過去這幾年中的合作都很愉快,但在很多相關領域一直缺乏具體的規範,影響到了我們的合作效果,所以我國希望能在前年簽署的漢城盟約基礎之上,結合兩國關係現狀,達成一個更爲全面,更加深入的兩國外交合作協議。”

錢天敦侃侃而談道:“我國希望這份新的協議能夠在您登基之後立刻生效,我們也確信這樣一份協議將會有助於穩定貴國局勢,鞏固我們兩國之間的盟友關係。”

李凒雖然尚不知道錢天敦所說的這份協議內容是什麼,但對方在眼下這個節骨眼提出來要籤新的外交協議,想必也不是那麼好打發的。

他很謹慎地問道:“錢將軍,這份新的協議有些什麼內容,你可否爲我解說一二?”

錢天敦道:“協議的內容其實大部分是已經在實施中的合作項目,只是通過這份協議將其規範化,以便於我們將來的操作。大致來說可以分爲四個方面……”

第一是外交方面,朝鮮國作爲盟友,要完全支持海漢在東北亞地區的戰略利益。同理海漢也將支持朝鮮國在南海地區的戰略利益。

第二是經濟文化方面,朝鮮國向海漢完全開放採礦、農業、航海、金融、文化等領域的經營權,允許海漢商品在朝鮮市場上出售,允許海漢文化產品和相關教育產業進入朝鮮國。朝鮮國需爲兩國的經濟合作項目提供必要的資源和保護。

第三是人口流動方面,兩國允許民衆及民間資產的跨國流動,允許民衆改換爲對方國籍。

第四是軍事合作方面,朝鮮國允許海漢軍在本國轄區內開設軍事基地,駐紮部隊,並將海漢所產的制式武器納入軍購清單。海漢軍將爲朝鮮提供作戰技能培訓,以及戰時的全面支持。

粗略一看,這幾個方面中除了移民問題之外,其他的似乎的確都是已經在實施當中的項目。而李凒在三亞待了一年之後,已經接受了海漢從各個國家汲取移民的事實,也不指望自己的國家能夠獲得特殊待遇了。

其實李凒也大致能理解海漢爲何要就這些已經在實施當中的合作項目再重新簽署協議,畢竟之前這些協議都是跟自己的父親談的,如今朝鮮國換了當家做主的人,那重新再籤一次也很合理。

當然了,站在客觀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一份協議可說不上是盟友之間的平等互利,而是明顯有利於強勢一方。但李凒沒有討價還價的資本,海漢也沒有給他留出其他選項,他如果不同意這份協議,那很可能連接下來的登基儀式都會被叫停。

“關於與這份協議的具體內容,世子可以先看一看這個草案,如果沒有問題,那我們就在您登基當天簽署這個新的協議。”錢天敦說罷,從自己的公文包中取出一份文件,遞到了李凒面前。

李凒接過那份文件,見第一頁上的標題赫然是《海漢國朝鮮國友好通商航海條約》,心中不由得暗暗腹誹海漢人心機重,這協議內容明明還涵蓋了移民、軍事等重要領域,但卻故意只提到通商和航海,顯得頗爲遮遮掩掩。

條約的細則自然還有不少讓李凒不甚滿意的地方,比如錢天敦故意連半個字都沒提到的治外法權。但這實際上也是朝鮮官方已經默認的規則,只是這次的條約中將其用文字形式表述出來,更具可操作性。

李凒花了一盞茶的時間看完了這份條約的內容,然後意味深長地對錢天敦答覆道:“我沒有問題,我也希望貴方不會有任何問題。”

錢天敦應道:“我國跟安南和福建早就簽署了類似這樣的協議,世子不用擔心這中間會出現什麼問題。一兩年之後,貴國便會逐漸得到這份協議帶來的諸多好處,世子到時候就知道了。”

李凒聽說那兩家也簽過這樣的協議,心裡稍稍好受了一些,起碼就算吃虧也不是自己獨一份了。至於什麼時候能夠在綜合實力方面趕上那兩家,李凒覺得一兩年大概率是不夠的。他在離開三亞之前觀看了海漢舉辦的留學軍人比武大會,本國的軍人在能力方面的確還有所欠缺。

李凒當下便提筆,想在協議末尾簽名,錢天敦卻出聲叫住了他:“世子不用現在就籤!等你登基儀式結束後,召集王公大臣見證,我們再一起當衆簽署。”

李凒微微一愣,旋即便明白了對方的目的,海漢國並不打算不聲不響地簽下這份協議,而是有意要就此展開炒作,讓朝野上下都知道自己與海漢已就國家的未來發展方向達成了協議。

“那便以錢將軍的意思爲準。”李凒微微一笑,將毛筆重新放回到筆架上。

儘管限於目前的條件,登基儀式只能簡單操辦,但此次儀式的意義重大,朝鮮國將從李凒登基開始,去往全新的發展方向。

在原本的歷史中,繼承大位的可不是李凒,他於丙子胡亂之後被滿清抓去瀋陽當了八年人質,回到朝鮮不久就病死了,由他的弟弟李淏接掌了王位。

不過在這個時空中由於海漢的強力介入,滿清入侵朝鮮的力度大打折扣,自然也就沒有能力將李凒帶走了。而沒有被抓去瀋陽當人質的李凒,卻因爲被海漢看中,之後便去了海漢三亞留學。至於其登基之後的表現,已經完全沒有史料可供參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負責爲李凒操辦登基儀式的是金尚憲,這倒不是李凒和海漢對他的看法有所改觀,而是看中了他的經驗。要知道在十幾年前李倧發動宮廷政變上位的時候,金尚憲也參與組織了登基儀式,由他來操辦儀式,至少不會錯漏了某些必須的重要環節。

而回到調查工作中的符力,則是先去找到了剛剛回到城裡的兵曹判書申景禛,向他出示了李凒的手諭。

申景禛倒也爽快,看完之後立刻表示自己會全力配合,並且委派了他兒子申學義協助符力的調查工作。

申學義跟海漢軍的關係一向不錯,今年海漢軍攻打日本平戶,申學義也是以軍事觀察員的身份參與了這個行動。而這次漢城出事的時候,申學義正隨同申景禛在江華島考察,所以他也是當下爲數不多可以得到海漢信任的武官之一。有這樣一個熟悉朝鮮武官體系,身份背景又夠硬的人協助,的確是可以讓符力的調查工作輕鬆不少。

符力在此之前已經列出了一份大致的調查對象名單,包涵了漢城駐軍及相關武職機構中官階在從二品以上的所有武官,大大小小也是有二三十號人了。申學義看過這份名單之後,又從中劃掉了一部分人。

“在下剛纔劃掉的這些人,要嘛已經死在了這次的事件當中,要嘛當時不在漢城,完全沒有參與此事。”申學義不等符力發問,便主動說明了自己劃掉這些人的理由。

符力道:“金尚憲說他在最後時刻發動反撲,消滅了在城內造反的亂軍。按照他的說法,死了的都是參與造反的壞人,活下來的都是忠於國王的部隊,你覺得這有幾分可信度?”

申學義似乎有所顧忌,不敢像符力這樣隨意議論金尚憲,當下只好勉強應道:“金大人說的情況的確有可能發生,我們多審幾名官員,覈對他們的供述,看看對事發當日的描述是否一致,或許就能判斷金大人所說的話是真是假了。”

申學義的想法與符力基本上是不謀而合,交叉對比多人口供本就是調查手段之一,符力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來逐步確認事情的真相。

第185章 生產與銷售的合作2846.第2846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3092.第3092章2692.第2692章3188.第3188章3158.第3158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1227章 繼續培訓2848.第2848章第2161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1899章 軍官學員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1482章 利益至上2723.第2723章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第318章 募股2712.第2712章2682.第2682章第1468章 北方航線(一)3187.第3187章2671.第2671章第1762章 武力展示(四)第1325章 死衚衕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1346章 通行令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30章 嚮往2541.第2541章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1468章 北方航線(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3506章3046.第3046章2445.第2445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1281章 宣講活動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八百八十八章 許逸的新工作第四百五十四章 規矩與目標2869.第2869章第1417章 新殖民地3268.第3268章第1943章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2782.第2782章第2007章第1543章 看你骨頭有多硬第2046章第107章 市場變化第99章 內亂第1812章 碼頭攻防第八百二十六章 通報情況第1507章 梅侍郎的小算盤第五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明第1746章 想買未必能買2731.第2731章3138.第3138章第1399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2000章第1071章 不同兵種2396.第2396章第1385章 收買第48章 人選2928.第2928章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第3490章2740.第2740章第1582章 行騙題材第1101章 交換條件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1116章 鎮江堡第2137章第2250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2188章2513.第2513章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2390.第2390章第1712章 特殊招募3388.第3388章第363章 偷聽3276.第3276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攻打儋州2451.第2451章第123章 大本營的準備工作第171章 福利保障2492.第2492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2832.第2832章第149章 一盆冷水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1414章 伏殺第1344章 利益衝突第3423章
第185章 生產與銷售的合作2846.第2846章第四百五十五章 考察香港島3092.第3092章2692.第2692章3188.第3188章3158.第3158章第1135章 剿匪務盡第1227章 繼續培訓2848.第2848章第2161章第六百六十六章 踩上門第1899章 軍官學員第1359章 真正的實力第1482章 利益至上2723.第2723章第七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選擇第318章 募股2712.第2712章2682.第2682章第1468章 北方航線(一)3187.第3187章2671.第2671章第1762章 武力展示(四)第1325章 死衚衕第九百七十七章 昌化見聞第1346章 通行令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30章 嚮往2541.第2541章第153章 關於新航路的意見分歧第1468章 北方航線(一)第六百五十五章 進退維谷第3506章3046.第3046章2445.第2445章第387章 南越的防禦手段第1281章 宣講活動第1831章 血肉磨盤第八百八十八章 許逸的新工作第四百五十四章 規矩與目標2869.第2869章第1417章 新殖民地3268.第3268章第1943章第八百九十六章 甕中捉鱉2782.第2782章第2007章第1543章 看你骨頭有多硬第2046章第107章 市場變化第99章 內亂第1812章 碼頭攻防第八百二十六章 通報情況第1507章 梅侍郎的小算盤第五百七十二章 真相漸明第1746章 想買未必能買2731.第2731章3138.第3138章第1399章 利益決定立場第2000章第1071章 不同兵種2396.第2396章第1385章 收買第48章 人選2928.第2928章第1059章 無巧不成書第1212章 治安官的職責第168章 海漢人的民政管理第3490章2740.第2740章第1582章 行騙題材第1101章 交換條件第1637章 戰略與戰術第1116章 鎮江堡第2137章第2250章第1894章 學習方向第1511章 遼東屬誰第2188章2513.第2513章第179章 公心與私心第298章 駐廣辦的新業務2390.第2390章第1712章 特殊招募3388.第3388章第363章 偷聽3276.第3276章第五百一十四章 攻打儋州2451.第2451章第123章 大本營的準備工作第171章 福利保障2492.第2492章第六百四十二章 另類的條件2832.第2832章第149章 一盆冷水第1431章 改變歷史第1414章 伏殺第1344章 利益衝突第342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