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個陽光明媚的早晨,也是一個富有動力的早晨。
原本秦遠方也不想這麼早的,可是方雨卻強烈要求早點起來去赴約,因爲他們拜訪的對象是一位很喜歡去公園下棋的退休老人。如果秦遠方和方雨去得太晚的話,那他們就撞不上了。
方雨似乎很是慎重,一邊帶路一邊提醒道:“遠方,姐姐這位親戚是一位很有學識的知識份子,小有傲氣,特別是在古玩這一行更不會隨意服人,所以你等下說話稍微委婉一點。”
頓了一下,方雨就補充道:“就當是姐姐求你。”
秦遠方納悶道:“既然如此,那你爲什麼還要主動承擔這個棘手的工作呢?直接推辭掉,你我都輕鬆啊。”
方雨苦笑着回道:“如果可以輕易推掉,我也不會求你了。”
秦遠方也只能點頭答應。
方雨沒有解釋具體的緣故,秦遠方也不追究下去。既然來到這裡,自然沒有半途而廢的道理。
丁冬!
得到秦遠方的支持,暗鬆一口氣的方雨按下了門鈴。
“小雨!你真的來了,快進來!”
一位白髮蒼蒼的老者打開門,看到一臉笑容的方雨,連忙打開內門將她請進來。也是在此時,老者才發覺方雨居然還帶了一位很年輕的男子。
不等老者詢問,方雨就主動介紹道:“老叔,這位就是我之前跟你說的鑑寶高手,來自鵬城的秦遠方。”
“這麼年輕!”
方雨的老叔驚訝地看着秦遠方,似乎覺得方雨在開玩笑。
方雨連忙介紹起秦遠方的背景來:“老叔,你可別看遠方年輕啊,他可是有資格參加半寶石交流會的神秘人物。如果你還覺得不多靠譜的話,那你只需要認識他的師傅就行了。”
老者連忙問道:“他的師傅是國內哪位鑑位大師?”
方雨得意地介紹道:“華老師,就是那個在你們圈子裡有‘金手指’稱號的華老師!”
“是他!”
老者定了下來,木然地看着秦遠方,一時間說不出話來。
方雨悄悄道歉道:“遠方,請你見諒,老叔是我爺爺最小的弟弟,爺爺那一輩的人兄弟姐妹比較多,而他是最受寵也是最成功的一個,脾氣有點傲,所以請你別介意。”
秦遠方點點頭。
方老就直說道:“既然你是金手指華老師的學生,那我就來考究你一下。請跟我過來吧。”
秦遠方和方雨老實地跟隨方老來到了他的書房。
雖然這裡的居住環境比不上華老師的別墅,但書房這裡的格局卻是不錯,有一股濃郁的古風,即使已有十足免疫力的秦遠方也被這間古味十足的書房徹底吸引住。
方老微笑着邀請道:“秦先生,不知能否幫老朽掌下即墨侯的眼呢?老朽的即墨侯可是用7萬元從一位認識多年的老朋友手裡討過來的,據說還是一塊名人收藏的端硯。”
硯產生於春秋時期,比紙的歷史悠久,是文房四寶中凝聚文人情愫最多的文玩。在《文房四譜?硯譜》引文嵩《即墨侯石虛中傳》寫道:“石虛中,字居默,南越人,因累勳績,封之即墨侯。”於是“石虛中”“居默”“即墨侯”,便成了硯的雅號。除此以外,硯還有“石友”“石泓”之稱。如王炎《題童壽卿博雅堂》詩:“判溪來楮生,歙穴會石友。”
方老的對古硯的稱呼,足夠體現了他的文化素養。
“待我看看。”
秦遠方仔細上前,詳細觀察了一通後不住點頭道:“此硯以端石爲之,質地細膩,製作簡潔而不失精巧。外配紅木盒,鑲嵌銀絲,具有強烈的裝飾效果,組合起來有異樣的別緻之情,十分難得。”
方老聽得直點頭,但似乎還不是很滿意,等待秦遠方的進一步描繪。
秦遠方無奈,只能進一步解釋道:“此硯呈橢圓形,由硯蓋、硯石和底座三部分組成。硯蓋和底座的材知均爲酸枝木,呈紅棕色,木紋爲縱向條形,底承四矮足。硯蓋上有一處橢圓形的開光,內刻花瓶、竹葉、香爐等博古圖案,均嵌銀絲。落款周圍淺刻竹葉梅花紋飾。硯石的質地細膩,潤澤平滑。硯堂周圍刻篆書、隸書及草書詩句,文人氣息濃厚。最主要的是它的確是清朝名人張廷濟之物,有此人的落款足夠將其價值提升數倍。”
方老終於開口了,語重深長地說道:“我也去找過張廷濟的資料。張廷濟是清代金石學家、書法家,可是張廷濟款端硯市場上從未聽聞,老朽可沒運氣好到得到孤品的地步。”
秦遠方說道:“如果方老不相信的話,我可以用14萬收購過來,到時候我來自負風險!”
“好!”
不想方老居然一口應了下來。
秦遠方和方雨登時吃驚。
雖然這是撿漏,而且還是翻倍級別的撿漏,可是方老之前把此硯說得如此重要,甚至還是從老朋友那裡討要過來的,意義非同一般,應該不會爲了這些金錢就割讓的。
方老是人精,轉身朝書櫃走去,從一個比較隱秘的格子裡拿出幾塊硯臺,得意地將它們展現出來。
方雨驚歎道:“這麼多名硯!”
方老得意地介紹道:“早在唐宋時期,硯就成爲文人墨客、皇宮貴族爭相收藏之寶,刻硯、賞硯、藏硯成爲當時的一股時尚風氣。時至今日,此風依然常盛不衰,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老朽也是一個喜歡附庸風雅的,對古硯的收集自然是最爲樂衷。”
“難怪有這麼多的古硯。”
秦遠方知道方老拿出這些古硯名硯出來的意思,主動在支票上寫上數字簽上名字,最後則是恭敬遞到方老的手裡。
方老見秦遠方如此主動,微笑着接手,說:“多謝秦先生成全。”
方老還有疑惑,可是秦遠方卻直接來了一個收購,直接認同了方老的撿漏,的確有成全的味道。
可方老收好支票之後,隨後就嚴肅起來,問道:“遠方,不知道你是如何看待今日的文房四寶?特別是古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