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足以改變戰爭面貌的大殺器

七寶壟航空基地

一架灰色雙引擎渦漿運輸機騰空而起,展翅翱翔在藍天之上,贏得了一片的喝彩之聲。

這是當今世界第一架真正意義上的運輸飛機,除了飛機駕駛員之外,可以額外搭載5名乘客或1300磅貨物,若是增加載油量的話,最高航程可以達到1700公里。

這對其他國家也許沒什麼,但是對於大洋帝國這種萬島之國意義特別重大,而且對這種機型的需求量強烈。

首先它可以滿足郵政巨大的需求,人們在澳洲本土第一天寄出的信件,第2天就可以在婆羅洲,呂宋羣島或者香格里拉收到,反之亦然。

人們寄往北美的信件,以往需要半個月才能抵達。

如今通過郵政飛機從澳洲本土出發,至莫爾茲比,龍門,查亞普拉,馬尼拉,經北海道,中途島,夏威夷,最終約莫三天時間就可以抵達西雅圖,第4天時間就可以至北美4州或加利福尼亞共和國,最遠可至洛杉磯。

一架郵政飛機就可以運送十幾萬件航空信函,帶去遠方親人的思念和問候,密切各地之間的溝通和聯絡,意義十分重大。

而且這是一架可以搭載乘客的運輸機,可以用於要員運輸以及其他的緊急用途,開啓民間航運業先河。

李福壽臉上帶着墨鏡仰望天空,看着這架用鋼管框架,木頭翅膀和帆布蒙皮的飛機自由旳翱翔,心中真的擔心它折斷機翼摔下來。

於是口中問道;“作爲一家運輸機,安全性是擺在第一位的事情,機身的強度能夠保證嗎?”

“回稟陛下,這架“信使號”運輸機已經歷了470多個小時的安全飛行,機翼粘連處和骨架經受了考驗,證明當初的強度設計是合格的,最多隻是出現一些機翼蒙皮的破損,很快就修復好了。”

“機翼蒙皮的破損?如果郵政飛機執行長時間的飛行任務,可沒有功夫隨時回到機場修補機翼蒙皮呀,這不是一個小問題,很有可能導致機毀人亡的嚴重後果。”李福壽立刻意識到了其中的不妥。

“我們也發覺了其中的隱患,運輸機經過長時間的空中運行,經受寒冷環境下的高強風壓,布質蒙皮會出現不可測隱患,我們的解決辦法就是更換薄鋁板製成的機翼,將會徹底解決這一隱患,唯一的代價就是重量提升了135磅,

整機價格上升了33.1%。”

“具體是多少?”

“經過我們覈算,如果生產規模達到100架的話,鋁製機翼蒙皮的“信使”2飛機,生產成本是4850金洋,如果生產規模超過300架的話,成本能夠壓低到3000金洋以內。”

“是否有能力研製載重量更大的運輸機,最少載運12人,航程在2200公里以上?”

“回稟陛下,從技術角度上看是可行的,那必須採用鋼質架構,採用全鋁機身,並且採用兩臺最先進的大馬力七缸星型風扇發動機,這將導致成本的居高不下,粗略計算有可能超過2萬金洋以上,恐怕軍部很難接受。”

“馬上立項研究載重量更大的運輸機,運輸12人30人甚至50人,內務府方面將會給予足夠的科研補貼,這樣的運輸機應該搭載小型的電報發射機,具有足夠的安全性,有沒有困難?”

“回陛下的話,如今航空基地的技術水平屬於世界頂尖,但是最多能夠支撐研發12人運輸機,載運能力更強的運輸機需要航空發動機科技實現突破性進展,還要研發強度更高,重量更輕的航空鋁合金材料,我們的基地也要增添風洞設備,更大的高空臺試驗設備,而且還要增添研究員的人手,這其中有大量的科學計算工作需要完成。”

“關於此事列一個詳細的報告和計劃,儘快報批。”

“微臣明白,將會立刻着手製定計劃,籌辦航空材料研究所,並與航空發動機研究所同心協力進行科技攻關,力爭早日拿出讓聖上滿意的產品。”

“注意,一定要把運輸機的可靠性放在第一位,因爲這是關係到生命的重大問題。”

“微臣謹遵聖諭,一定全力以赴,不敢稍有鬆懈。”

“嗯!”

李福壽滿意的點點頭,在航空領域投入的任何研發資金都值得,這是一項關係未來的重大產業,如今小荷才露尖尖角。

隨後不久

與“信使”運輸機同出一門的中型轟炸機飛上了天空,這款代號“農夫”的H-2轟炸機乘員兩人,一名駕駛員一名投彈手兼重機槍手,搭載1挺14.5毫米重機槍用於自衛,可以搭載1100磅炸彈執行對地轟炸任務。

在現場演練中

綽號“”農夫”的轟炸機掛載着十二枚50磅炸彈,4枚100磅炸彈飛臨轟炸上空,對石灰標註的轟炸目標圈實施了三輪低空俯衝轟炸,將大部分炸彈都投入了目標地域,炸的煙塵翻滾,一片火海。

“農夫”這個綽號起的非常形象,,當真是就像犁地似的一炸一大片,威力相當可觀。

這真的給了李福壽一個大驚喜,他沒想到現在的航空技術已經發展到這個地步,似乎與二戰初期相差不遠的樣子。

這要是上百架轟炸機一起來,那就算再多的軍隊也抵擋不住啊!這個可真真實實是一個殺手鐗。

說到北美戰爭蝴蝶效應的牽動,如今歐陸戰場上裝備機槍的戰鬥機屢見不鮮,馬恩河會戰中,雙方就出動數百架戰鬥機互相廝殺,德國和法國都組建了專門的空軍,這比原來歷史上早了好幾年。

但要說這些戰鬥機的技術水平,也就維持在北美戰爭時期,沒有太大的改觀,與大洋帝國的新型戰鬥機相差一個檔次。

如今這個時代造飛機可比造汽車要容易的多,以英法德等國的工業水平,生產出自己的飛機並不難,但是航空技術要更上一層樓可就不容易了。

如今歐洲的飛機技術水平也就是重機槍互射,然後機艙裡裝10來個手榴彈,遇到敵人陣地就投下去,還沒有發展成專門的轟炸機。

要想讓歐洲陸軍那些思想老頑固改弦易轍,認識到發展航空力量的重要性,最起碼要讓他們碰得頭破血流,吃到足夠大的苦頭才行。

認真想一下

李福壽覺得航空轟炸機這種大殺器還是要保密一下好,暫時不宜投入大規模的生產,以免泄密,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這可是能夠改變歐洲戰場面貌的利器,還是躺在航空基地睡兩年纔好,可以凍結技術狀態,然後深入研究更先進的運輸機。

但在此之前

撥款預先生產大量的航空發動機備用。生產足夠的航空薄鋁板備用,只要不組裝出最後的產品,誰也不知道派什麼用場?

需要的時候,分分鐘爆產能啊!

從戰略上講

歐洲人一旦騰過手來,毫無疑問會把大洋帝國視作全球競爭者重大對手,現在只是因爲德國人擋在前面,一戰後期還會有紅沙俄擋在前面,爲大洋帝國贏得了足夠的戰略緩衝喘息時間。

大洋帝國的優秀已經藏不住了,經濟總量位居全世界第一,疆域總面積高達1460多萬平方公里,軍事力量強橫,一旦英法等國騰出手來,勢必將其視爲肉中釘,眼中刺。

這是出於國家戰略競爭的考量,不會有一絲的脈脈溫情。

所以,李福壽希望歐洲戰爭進程不要偏離原有的軌道太遠,打的時間更長。損失更大,國力底蘊消耗的更多,今後能夠對付大洋帝國的實力就越弱,這才符合本國的戰略利益。

坦克更早的出現在歐洲戰場上,發揮了更大的作用,也更加劇了殘酷戰爭帶來的損失,這非常符合李福壽的預期。

可千萬別說他有多壞,這場歐洲戰爭是歐洲人矛盾的總爆發,持續多年軍備競賽的最終結果,這可不是一場由李福壽主導的戰爭,沒他什麼事兒。

他只不過順手幫一點小忙罷了,嗯,出口武器順便大發戰爭財。

雖然政府三令五申,但是大洋帝國向德國的物資走私一直禁而不絕,這裡面摻雜了很多民族和利益因素是剪不斷,理還亂的一團亂麻。

而米國在歐洲戰爭中扮演了讓英法等國切齒痛恨的只顧利益,不顧協約國重大傷亡的貪婪商人角色,肆無忌憚的大舉向德國出口物資,最大程度吸引了英法等國的輿論火力。

據英國有關方面統計

大洋帝國出口物資六成半以上銷售往協約國,新進簽訂的金洋貸款一宗又一宗,有力地支持了協約國在前線的戰鬥。

約有二成出口物資銷往米國,約有一成的出口貨物銷往同盟國,還有半成的出口物資銷往太平洋安全聯盟各國。

而米國恰好相反

差不多有4成半的貨物銷往同盟國,約兩成半的物資銷往協約國,約二成的出口物資銷往大洋帝國,約一成的出口物資銷往民國,東南亞和其他的南美各國。

也就是說,米國現在是德意奧同盟最大的物資供應者。

米國現在正扮演讓英法等國切齒痛恨的角色;逆子加上叛徒。

英法等國現在矛盾心理有點兒像看着兒子走上歧途的老父親,心中恨不得能把他打死,但又試圖極力挽救,不願意米國徹底倒向德意奧同盟,那將會增加更大的麻煩。

李福壽堅信;

英法等國的矛盾心理,在遭遇到更加慘重的傷亡之後,將會變得果斷起來,毅然大義滅親。

從米國的戰略利益角度來考慮;

鑑於自身揹負着鉅額戰爭賠償的重擔,急需要賺取更多的利潤償還負債,賴賬的想法一點都不會有,因爲根本也不敢嘗試。

這等於給大洋帝國乖乖送上開戰藉口,想一想就讓人恐懼,實在太嚇人了。

那麼在大洋帝國佔據了協約國多數訂單,大把大把賺錢的情況下,米國能夠賺取豐厚利潤的只有同盟國,沒有第三個選擇。

這是米國敢於想德國大舉出口物資的初衷,說好聽點叫做被逼無奈,說難聽點就是利慾薰心。

英法俄等國在“羊毛戰爭”中聯手搶劫了一把北美,本質上是與大洋帝國一樣狼狽爲奸的侵略者,米國作爲中立國,向戰爭的雙方出口物資沒有心理負擔,更不會有負罪感。

以德意奧爲首的同盟國發動戰爭,其戰略目的是打破現有世界格局,爲新興工業國贏得更多的發展空間和海外殖民地,拓展其市場,打開上升空間。

這一切都與米國的未來戰略利益無比契合,在當今英國主導的世界秩序下,大洋帝國與扶桑國是兩個最兇惡的幫兇,緊緊的鎖死了米國的上升空間,肢解並遏制米國在南北美洲重大影響力,對米國國家安全和未來發展前景造成極其嚴重的威脅。

在很多時候

達文-波特政府並不是沒有想過參加德意奧同盟,但是考慮到德國在歐洲的戰事緊張,海上力量處於絕對劣勢,不可能跨過大西洋支援北美,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兒。

而一旦參加德育奧同盟,米國是必將面臨扶桑國和大洋帝國的瘋狂撕咬,後果堪憂啊!

米國人倒是不怕扶桑小鬼子,但是真心害怕大洋帝國的魔鬼軍團再次跨洋而來,在北美大地上燒殺搶掠,生靈塗炭,那將演變爲徹頭徹尾的一場災難。

剛剛過去幾年時間的北美戰爭,在米國佬心中留下了深重的心理陰影,成爲許多人半夜驚醒的噩夢。

謹慎考慮,達文-波特政府只能選擇隱忍。

那麼在物資上大力支援德意奧同盟,並且願意給予對方大額美元貸款,用實際行動支持同盟國打贏歐洲戰爭,就成爲米國當前現實的選擇。

在現實的國際政治中,從沒有一個國家能夠忍受巨大的傷亡而爲對方考慮。

比如說英國人或者法國人,在看到米國人送去一船又一船的物資,支持戰爭中的德意奧同盟屠殺自己年輕的士兵,依然會寬懷大量的表示;

米國人有難言的苦衷,我們能夠理解,儘管殺我們的士兵吧,千萬甭爲我考慮。

所以現在國際形勢就很有趣了

米國正在逐漸滑向李福壽希望他們前進的方向,那就是成爲德意奧同盟國的幫兇,與英,法,俄主導的協約國漸行漸遠。

沒人知道世界怎麼會演變成如此局面,現在正處於錯綜複雜的關鍵時期,按照李福壽的估計,英,法等國最多也就忍到明年中期,就應該逼着米國攤牌了。

在這種時候

“農夫轟炸機”這種足以改變戰爭走向的大殺器更不能出現,一定要保密,千萬莫要破壞當前的大好格局啊!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第955章兵力整編第170章盤點家底二(毛紡產業篇)第365章“青龍”級重巡洋艦第1063章出征第519章馬拉維湖到了第656章輕舟已過萬重山第931章放進一條狼第1013章金洋結算法案第34章奧克蘭見聞第228章奸細第283章談判破裂第145章擴編成軍第880章社會斷層第五章傲慢的老者第582章小小的糾紛第21章危險來臨第213章科欽港行動第1110章歐洲事務第483章外事第698章一腳踏進坑裡第598章戰爭是吞金獸第966章移民事宜第307章好兄弟第946章殺給給第161章建設莫爾茲比港第333章第774章潛在力量第11章紅河谷牧場第431章塵埃落定第508章非洲政策第1051章定海級航母第341章第655章坦克之爭第77章最富有的農場主第739章送上門的麻煩第1049章一路佔便宜第549章甄別第387章委以重任第16章會議第569章澳美風雲第786章缺課第670章出主意第1023章勝利終將屬於米國第1068章集結英倫第958章1910年經濟水平第731章莫桑比克新貌第568章怒斥第406章體面第543章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782章工農產業發展第1145章危險對峙第477章賭徒心理第134章管好自己的羊圈第708章越國之憂第1103章瘸了一條腿第457章弓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115章垂死掙扎第35章花旗銀行第235章敵蹤顯現第1058章簡直不能忍受第392章得哭死第345章謀產第134章管好自己的羊圈第148章不友好的凱恩斯第257章泗水港困局第592章狼來了第623章水太深第83章一根繩上的螞蚱第1079章手快有,手慢無第312章探險隊和拓殖隊第756章世紀末的躁動第288章條件苛刻第756章世紀末的躁動第737章收入水平第1109章神化第587章兄弟齊心第85章新興城鎮第163章周全安排第949章新人第624章吃好了賣命第366章各有考量第654章新政啓航第1065章扶桑困局第426章雙拳難敵四手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205章登陸香格里拉島第857章進錯廟門拜錯佛第513章贊比西河南岸工程第271章格倫-約翰遜教授第四章 澳洲居,大不易。第727章居里夫人的信心第382章剛果問題第1084章來信第25章 勢力爆增第771章真正的朋友第936章受挫第608章態度曖昧第1120章赴歐第1009章體制安排第429章被耍了
第955章兵力整編第170章盤點家底二(毛紡產業篇)第365章“青龍”級重巡洋艦第1063章出征第519章馬拉維湖到了第656章輕舟已過萬重山第931章放進一條狼第1013章金洋結算法案第34章奧克蘭見聞第228章奸細第283章談判破裂第145章擴編成軍第880章社會斷層第五章傲慢的老者第582章小小的糾紛第21章危險來臨第213章科欽港行動第1110章歐洲事務第483章外事第698章一腳踏進坑裡第598章戰爭是吞金獸第966章移民事宜第307章好兄弟第946章殺給給第161章建設莫爾茲比港第333章第774章潛在力量第11章紅河谷牧場第431章塵埃落定第508章非洲政策第1051章定海級航母第341章第655章坦克之爭第77章最富有的農場主第739章送上門的麻煩第1049章一路佔便宜第549章甄別第387章委以重任第16章會議第569章澳美風雲第786章缺課第670章出主意第1023章勝利終將屬於米國第1068章集結英倫第958章1910年經濟水平第731章莫桑比克新貌第568章怒斥第406章體面第543章捨不得孩子套不着狼。第782章工農產業發展第1145章危險對峙第477章賭徒心理第134章管好自己的羊圈第708章越國之憂第1103章瘸了一條腿第457章弓在弦上,不得不發。第1115章垂死掙扎第35章花旗銀行第235章敵蹤顯現第1058章簡直不能忍受第392章得哭死第345章謀產第134章管好自己的羊圈第148章不友好的凱恩斯第257章泗水港困局第592章狼來了第623章水太深第83章一根繩上的螞蚱第1079章手快有,手慢無第312章探險隊和拓殖隊第756章世紀末的躁動第288章條件苛刻第756章世紀末的躁動第737章收入水平第1109章神化第587章兄弟齊心第85章新興城鎮第163章周全安排第949章新人第624章吃好了賣命第366章各有考量第654章新政啓航第1065章扶桑困局第426章雙拳難敵四手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205章登陸香格里拉島第857章進錯廟門拜錯佛第513章贊比西河南岸工程第271章格倫-約翰遜教授第四章 澳洲居,大不易。第727章居里夫人的信心第382章剛果問題第1084章來信第25章 勢力爆增第771章真正的朋友第936章受挫第608章態度曖昧第1120章赴歐第1009章體制安排第429章被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