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4章1896年

昆士蘭北部開發已經超過10年,崛起了青島,凱恩斯,達爾文,臨沂,洛克漢普頓等衆多耀眼的移民城市,還有數十座小鎮,容納移民人口230餘萬。

這其中

最耀眼的城市當屬青島,城市居民總人口突破43萬,工農牧商礦各行業齊頭並進,發展得越來越好,儼然已成爲昆士蘭北部的中心城市,散發着難以掩飾的熠熠光輝。

青島如今是著名的毛紡之城,毛紡第十九廠正在大力興建之中,這是一家在用革新毛紡技術的重量級大廠,預計將招收近2萬名紡織工人,以消化整個昆士蘭州北部巨量的優質羊毛資源。

依託豐富的資源,這裡同時又是副食品添加劑加工中心,優質煤炭出口轉運基地,來自臨沂的優質煤炭在這裡裝上海輪,輸送到世界各地。

依託着洛克漢普頓無可比擬的地理資源優勢,這裡擁有澳洲超過一半的肉牛和奶牛養殖業,由此在青島市發展出成熟的皮革加工業,成爲大洋王國最重要的皮革加工基地。

如今,東方紅機械公司的青島工廠又落戶於此,必將帶來大量的機械行業工作機會,進一步豐富青島的經濟結構,加強城市承載力和吸引力,進入良性循環軌道。

到本世紀末,該城市有很大可能突破60萬人口大關,成爲澳洲排名前八的大都市之一。

相比較而言

凱恩斯與達爾文的發展就遜色多了,凱恩斯至今人口勉強超過20萬,達爾文堪堪超過10萬,已經被競爭對手甩開了一大截。

青島是位於布里斯班以南800公里的海濱城市,若以距離來算,差不多是從北平到江蘇連雲港之間的路程,距離十分遙遠。

總體來看

昆士蘭州北部人口依然非常稀少,大多集中於以青島,凱恩斯,達爾文爲主的城市區周邊,離開了城市,便是人煙稀少的牧區和荒地。

根據交通部規劃;

將會把沿海鐵路北延線原本的一期工程一分爲二,先期建設從布里斯班向北到青島的800公里鐵路,將人口40萬以上的大城市全部用鐵路線連接在一起。

至於鐵路線下一步繼續向北延伸到伯恩斯,

恐怕要從長計議。

1895年9月底

“青龍”號重巡洋艦與“郵差”號運煤船組成的小型艦隊離開了紅河谷碼頭,踏上了前往歐洲的漫長旅程。

1895年10月

大洋王國頒發了《大洋王國憲章》,通過憲法確立大洋王國是君主立憲制的資本主義國家,實行三權分立,國王是國家和軍隊最高元首,有權解散議會重新大選。

1895年11月初

依據國王敇令,頒發實行《大洋王國教育法》;

規定每個年滿7歲的學齡前兒童,都有義務接受教育,政府將會對公立學校實行補貼,以促進全民教育體系建立,提高公民素質,營造尊重知識的良好氛圍。

然後在11月中下旬,密集頒發了《大洋王國民法》《大洋王國刑法》《義務兵役法》《商法》等醞釀多時的重磅級法律,悉知海內外公民,一體遵照執行。

1895年12月7日

由埃塞俄比亞的馬科涅諾公爵聯合2000名虎門僱傭兵,在位於安巴—阿拉吉的戰鬥中獲勝,意大利軍第二次打了大敗仗,損失慘重。

1895年12月16日

中南半島

法國殖民軍隊與越國邊防軍發生小規模交火,雙方各有數人死傷,此事立刻引起英、德、俄、美及大洋王國的關注,通過外交渠道紛紛發出照會,希望雙方保持克制。

越國特意邀請英國和大洋王國領頭髮起外交斡旋,盡力緩和越北局勢,避免戰火塗炭生靈。

英國愉快的接受了外交斡旋請求,在於大洋王國進行會商之後,確定於新加坡召開國際會議,調停法國西貢總督府與越國之間的矛盾。

1896年初,(光緒22年)

清政府開始籌借第二期對日《馬關條約》賠款,爲了爭奪這塊大肥肉,英法德俄全都參與其中,分別對清庭施壓。

一時間,各國列強注意力全都被吸引到遠東地區。

經過激烈的爭奪,英德集團壓倒俄法集團,取得了列強對清政府的第二次借款權,爲此,英國公使館一連舉行了三天的慶祝酒會,以慶賀這次勝利。

1896年2月10日

由赫德代表滿清總理衙門,與英國匯豐銀行、德國德華銀行在北京簽訂了《英德洋款合同》(又稱《英德借款詳細章程》)。

《英德洋款合同》共十八款,其中主要規定:

借款總額爲一千六百萬英鎊(合銀一億兩,按照一英鎊6兩6釐銀兌換)以九四折扣(94%)交付,年息五釐,限三十六年還清,不得提前或一次還清。

滿清朝庭以海關收入作擔保,償還期限內,滿清海關總稅務司職位必須由英國人充任,從而使英國獲得了控制滿清海關行政三十六年的保證。(注,此爲史實)

爲什麼歐美各強國都搶着借錢給滿清政府呢?

這裡面的奧妙就是鉅額利息,想必很多揹負貸款的人都知道,年息五釐借36年,本息是要翻上一倍的,再加上以94折扣交付,這樣算來利息還不止五釐,可謂打的一手好算盤。

所以歐洲列強不但要借錢,還要多借錢,滿清朝廷若不借錢就是不給面子,那是要發飆的。

英國人爲此爭得頭破血流,公開揚言;這次如不向它借款,將不惜訴諸武力。

您瞧瞧這個德行,有沒有一種強買強賣的味道。

只可惜誰都沒料想到,滿清政府撐不了那麼長時間,早早的就垮臺了,此乃後話不提。

這筆鉅額借款還沒捂熱,滿清朝廷根據此前的政府間協議,就劃出了560萬英鎊(合3500萬兩白銀)給大洋王國,另行劃出384萬英鎊(合2400萬兩白銀,之前已經支付過1200萬兩頭期戰爭賠償,這爲第2筆)給扶桑國,作爲《馬關條約》的最後賠款。

原本計劃3~4年纔拿到的戰爭賠款,一下子全部到賬,真是幸福的煩惱啊!

大洋王國後續兩艘大都會級戰列艦“松江”號“墨爾本”號建造計劃,因此得到順利批准,“北侖”號與“天權”號也排入了後續建造日程。

新一級巡洋艦建造計劃緊鑼密鼓的籌劃中,位於西太平洋的三強國之大洋王國,沙俄,扶桑同時進入大力建造戰艦時期,太平洋東岸的美國也在如火如荼的發展戰列艦,以應對世紀末的瘋狂。

1896年3月1日

虎門僱傭兵得到確切情報,意大利軍因行軍分隔彼此距離拉大,出現了殲敵良機,因爲後續意大利軍團行動緩慢,使得埃軍能逐一地重創分散的意大利軍團。

埃塞俄比亞王國軍隊和虎門僱傭兵迅速行動起來,科用正面攻擊和側翼縱深作戰,重點打擊幷包圍意大利軍團先頭部隊。

主要目標鎖定意大利軍阿利別爾通將軍的縱隊,儘管意大利炮兵有效狙擊了進攻,但是在虎門僱傭兵的炮火凌厲反擊之下,意大利軍的縱隊仍舊被擊潰,還差點兒全殲,其他的意大利軍縱隊也被擊敗。

雖然意大利軍擁有良好的裝備和軍事技術,但在阿杜瓦戰役中完全沒有展示出歐洲強軍的風采,結果被埃塞俄比亞王國土著軍隊和虎門僱傭兵的聯軍打的落花流水,慘敗虧輸。

戰後盤點

出征的1.7萬意大利軍,死傷1.3萬人,被俘3000人,僅不足千人亡命逃了回去。

埃塞俄比亞土著軍死亡在5000人左右,受傷萬餘人,虎門僱傭兵死傷百餘人。

此戰中,也出現了沙俄的身影。

沙俄爲了遏制英、法、意在北非的勢力擴張,在在國內募捐,透過沙俄紅十字會派出醫療隊替埃塞俄比亞士兵進行醫療救護,全力支持黑叔叔的正義戰爭。

殖民埃塞俄比亞王國的慘敗,令意大利王國成爲歐洲各國的笑柄。

德國前首相俾斯麥尖銳的譏諷道:“意大利人帶着滿嘴蛀牙來到非洲大陸,偏偏有極大的胃口。”

大洋王國國王李福壽對此評價道;“很遺憾,這是一次失敗的表演,看來意大利的歌劇和美食迷失了羅馬人曾經的壯志雄心。”

中南半島

越國

當今時代,舊越南王國南圻,中圻,北圻全部領土範疇內,未精確統計的人口約千萬左右,其中主要居住在紅河平原的南圻地區,也就是法國西貢總督府所在地周邊地區。

舊越南王國人口分佈呈槓鈴型態,中圻地區少,一南一北地區人口多。

新成立越國所在的北圻地區(不包含河內約30萬人),總人口約220~ 230萬左右,近期有部分廣西民衆遷居此地,總數約摸5~6萬人,總體對人口規模影響不大。

太原省,太原市

這裡是越國王都所在地,越國國王顧致文將自己的王宮設置在原太原市府衙所在地,這裡是一棟具有鮮明明清特色建築風格的傳統建築,佔地規模不大,約三畝(公制)左右,呈左右對稱佈局。

進了衙門院子,左右就是6房書吏,如今成爲了王國六部所在地,衙門正堂就是越國王宮正殿,麻雀雖小,五臟俱全。

在國王顧致文想法中,王宮應該設置在歷史更悠久的河內纔好,那裡有現成的宮殿可供使用,最多加以擴建修繕罷了,用不着從頭再來。

但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距離太原只有79公里的河內,現在在法國殖民者的手中,爲了統一完善的中南半島戰略,他們可不會輕易的讓出來,給國王顧致文圓夢。

小國就有小國的好處,法國遠征軍和越國新軍沿着河內外圍區域對峙,前線距離太原只有五十多公里,槍炮聲隱約的都能聽見。

說句不好聽的話;

若戰況順利的話,法國遠征軍發發狠,一天一夜強行軍就能殺到太原市郊,這真沒有半點吹牛的成分。

因此在雙方交界處,越國囤積了得力的16000名新軍,也就是越國二師和三師,右翼有上萬黑旗軍掩護,左翼則是剩下的8000名精銳新軍,也就是越國一師。

在後方,則有原綠營兵改進而來的野戰團守衛,野戰團以兩千人爲一個作戰單位,一共編列了6個野戰團,番號從13團到18團,分散在王國各處。

可以看出

這是前重後輕的防禦佈局,精銳兵力基本上都抵到一線和二線陣地上了,一旦被突破,。那麼越國就完了。

這也是小國的悲哀,因爲根本沒有多大的戰略縱深可以向後退,北方的諒山只是一個山間小鎮,根本無法容納大規模的部隊和人口,而山西也好,奠邊府也好又偏居一隅,實在不是王都的好選擇。

所以,越國選擇太原做臨時王都實屬無奈,很有點兒湊合着過吧的意思。

從成立伊始

越國便面臨着隨時覆滅的巨大危機,首戰即決戰可不是說笑的,自從去年12月爆發邊境摩擦以來,越國新軍始終保持高度戒備狀態,防止法國人在某一個清晨打過來。

從舊越南王國的地理位置可以清晰的看到,整個國土呈現一個啞鈴形狀,北圻就是位於北方的啞鈴頭,形狀上攤開的不規則雞蛋餅,而河內恰好位於雞蛋餅的南端。

如今的格局就像被法國人咬了一口似的,生生分裂開來。

若是不能夠把河內地區收入囊中,將越國南端的邊境線推進到啞鈴細窄的握手(中圻)某處,並在這裡修建起堅固防線,那麼越國時刻面臨的覆滅危機就不能夠解除。

所以, 不單純法國人想要向北覆滅這個新生的華人封建王國,越國也日思夜想的要打過去,確立並鞏固王國統治基礎,徹底消滅掉時刻覆亡的危機,最起碼安安穩穩能睡個好覺。

相比較東北亞正在醞釀中的兩強之爭,這是中南半島袖珍版的宿命之戰,雖然相隔萬里,但意義是相同的。

法國殖民者意圖覆滅越國,其意昭彰,不但要完善中南半島殖民地版圖,而且可以向北窺視虛弱的大清國,更可以把鐵礦資源豐富的太原收入囊中,這一點非常重要。

在整個中南半島地區

太原省的優質鐵礦可以說是稀缺資源,有了他,法國殖民者就用不着萬里迢迢的從大洋王國進口優質鋼鐵,生產軍事和農耕所需要的鋼鐵產品。

如今在法國人的中南半島殖民地,連一個鐵鍋都生產不了,這如何能行?

第1119章總體收縮戰略第281章功虧一簣第1150章且看吧第460章非洲攻略完美定型第645章一記耳光第992章誰也不想庸碌過一生第1078章龍湖宮第93章唯血脈論第880章社會斷層第二章 三仙歸洞戲法第399章磷酸鹽礦第163章周全安排第340章第981章領土面積第910章太無恥了第534章1888年人口分佈第158章海上小舢板第30章契約勞工第396章建設家鄉第297章縮水版威嚴級鐵甲艦第513章贊比西河南岸工程第1114章軍營第1039章權力制衡第64章成文法第124章海鷗級巡邏艦第1027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158章海上小舢板第545章一千英鎊第1127章我宣佈第778章小處精而大處蠢第572章內部競爭第633章11月11日第953章戰爭好處分潤第478章最後警告第823章歸宿第599章1890年海軍實力第四章 澳洲居,大不易。第95章涮火鍋第326章一曲唱罷第1047章德意志的榮耀第433章節外生枝第379章澳洲人口分佈新格局第542章情報價值第495章大局觀第590章失落的摩加迪沙第95章涮火鍋第782章工農產業發展第329章移民與嬰兒潮第477章賭徒心理第351章扼殺第648章榮耀第947章開啓談判進程第978章打鐵還需自身硬第941章秋風掃落葉第106章災難第55章華人種田技能第668章密議第549章甄別第255章直流輸電瓶頸第1070章破釜行動第906章只要火種還在,希望就在。第144章新南威爾士州長之爭第275章盛會落幕第136章敬酒不吃吃罰酒第364章海軍入列儀式第159章新幾內亞島第747章實力第374章金融業安排第167章餐桌議事第1014章德屬東非不好搞第71章劇本拿反了第359章大功勞第528章卡爾-彼得斯的怨念第1037章命中貴人第584章莫爾加達第741章鯤鵬一號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660章武王第995章維護北美和平第223章炮擊棉蘭港第534章1888年人口分佈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669章紮根嶺南第389章苦諫第977章時機恰恰好第919章丘吉爾的打算第968章廷議第357章吃驚的轉折第1146章做狗要有做狗的覺悟第536章北侖與朱雀的二強之爭第191章自投羅網第170章盤點家底二(毛紡產業篇)第13章大興土木第872章提點第418章法國人來了第112章皇恩浩蕩第957章軍事戰略第326章一曲唱罷第752章慢一拍第28章 野炊
第1119章總體收縮戰略第281章功虧一簣第1150章且看吧第460章非洲攻略完美定型第645章一記耳光第992章誰也不想庸碌過一生第1078章龍湖宮第93章唯血脈論第880章社會斷層第二章 三仙歸洞戲法第399章磷酸鹽礦第163章周全安排第340章第981章領土面積第910章太無恥了第534章1888年人口分佈第158章海上小舢板第30章契約勞工第396章建設家鄉第297章縮水版威嚴級鐵甲艦第513章贊比西河南岸工程第1114章軍營第1039章權力制衡第64章成文法第124章海鷗級巡邏艦第1027章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第158章海上小舢板第545章一千英鎊第1127章我宣佈第778章小處精而大處蠢第572章內部競爭第633章11月11日第953章戰爭好處分潤第478章最後警告第823章歸宿第599章1890年海軍實力第四章 澳洲居,大不易。第95章涮火鍋第326章一曲唱罷第1047章德意志的榮耀第433章節外生枝第379章澳洲人口分佈新格局第542章情報價值第495章大局觀第590章失落的摩加迪沙第95章涮火鍋第782章工農產業發展第329章移民與嬰兒潮第477章賭徒心理第351章扼殺第648章榮耀第947章開啓談判進程第978章打鐵還需自身硬第941章秋風掃落葉第106章災難第55章華人種田技能第668章密議第549章甄別第255章直流輸電瓶頸第1070章破釜行動第906章只要火種還在,希望就在。第144章新南威爾士州長之爭第275章盛會落幕第136章敬酒不吃吃罰酒第364章海軍入列儀式第159章新幾內亞島第747章實力第374章金融業安排第167章餐桌議事第1014章德屬東非不好搞第71章劇本拿反了第359章大功勞第528章卡爾-彼得斯的怨念第1037章命中貴人第584章莫爾加達第741章鯤鵬一號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660章武王第995章維護北美和平第223章炮擊棉蘭港第534章1888年人口分佈第225章忠言逆耳利於行第669章紮根嶺南第389章苦諫第977章時機恰恰好第919章丘吉爾的打算第968章廷議第357章吃驚的轉折第1146章做狗要有做狗的覺悟第536章北侖與朱雀的二強之爭第191章自投羅網第170章盤點家底二(毛紡產業篇)第13章大興土木第872章提點第418章法國人來了第112章皇恩浩蕩第957章軍事戰略第326章一曲唱罷第752章慢一拍第28章 野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