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8章國力競爭

您可以在百度裡搜索“澳洲風雲1876搜小說()”查找最新章節!

巴釐巴板

這是一座新興的石油工業城市,位於三馬林達以南120公里,這裡全年的月平均氣溫爲26~27度,溫差非常小,入眼到處是一片鬱鬱蔥蔥的綠色,氣候宜人。

從三馬林達到巴釐巴板有寬敞的柏油馬路聯通,優質瀝青就出自於油田煉油廠,如今婆羅洲的道路正在實行大面積的瀝青化鋪設,並且支援香格里拉和澳洲本土,不再需要進口,全都是巴釐巴板油田的功勞。

這座城市因石油工業而繁盛,城鎮人口已經達到32.6萬,其中約有13是石油工人及其家屬,剩下的大部分也從事石油產業鏈的運輸貿易和石油化工深加工行業,是名副其實的石油之城。

單以薪資水平而言,

石油工人的平均年薪達到737銀洋,是普通水平的三倍還多,全家只要有一個人在油田工作,就可以維持中產階級生活水平。

在巴釐巴板當地,地價和建築成本相當便宜。

五年的薪水意味着可以購置一套八居室的單層大宅,擁有6間臥室,兩間起居室,一間書房,一間廚房,兩間帶有衛浴設備的衛生間,外帶一個不少於一畝的草坪和幾間附屬房屋設施。

這樣的大宅,10口人都夠住了。

大宅裡鋪有當地特產柚木或者大理石地板,石砌牆壁,高聳的屋脊和寬大的門廊,掩萌在綠樹鮮花之間,自然環境十分優美。

若是在石油企業工作,還可以申請優惠房屋貸款,5年期年利率只要7.6%,8年期年利率8.5%,10年期的年利率也僅僅是9.6%。

華人對成家立業的觀念極爲執着,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大屋,是每一個移民的終極夢想,因此寧願揹負貸款也要購屋。

在這裡,絕大部分石油企業職工及當地有穩定收入的人羣,都會申請銀行貸款。

所以,在巴釐巴板地區,這樣的八居室大宅迅速流行起來,成爲石油工人和其他中產階級家庭的主流住宅,條件好一點的甚至能夠購置大衆公司生產的汽車。

至如說自行車,已經成爲家家必備的尋常交通工具,反而是馬車極少,因爲在這裡養一匹馬真的是耗費太高,極不划算。

巴釐巴板市擁有30多家建築公司,兩家規模不小的水泥廠,還有十餘家磚瓦廠和幾家採石場,養活了7000多名從業人員。

巴釐巴板城市核心區並不大,這裡最高的建築是11層的聯合石油公司大廈,平坦寬闊的柏油馬路連接城市大街小巷,獨具熱帶風情的椰子樹,柚樹裝點着城市,乾淨而整潔。

從城市核心區出來就是四通八達的柏油馬路,整個巴里巴巴周邊到處是綠樹掩映下的美麗住宅區,就像大餅一樣平攤開來,近郊區的面積相當大,漂亮獨棟建築一眼望不到邊。

這裡的建築大多都是平層高層脊,每家一個獨立的院子,用白色的木柵欄分隔開,環境優雅而恬靜。

高級一些的就是兩層樓上下帶着白色大理石柱欄的花園洋房,以法式和維多利亞殖民風格爲主,一般門廊前面會有雕塑噴水池,可以按照主人的喜好選擇雕塑作品。

花園洋房屬於高檔住宅,有8間10間臥室不等,配有專用的傭人房,園丁房,裝飾着穹頂的大餐廳,價格自然不菲,動輒數萬銀洋。

一般來說是油田中高層和當地富商才能夠享用得起,這麼大的宅邸必須要有專人維護,否則草木瘋長,只需一年時間就,全掩蓋在雜草中了。

巴釐巴板是一座歷史不長的城市,因石油而興,因石油而富,日子過得寧靜而愜意。

道路上經常可以看見大衆牌敞篷轎車,這是一種使用了16馬力兩缸汽油機的平民轎車,除了4個輪子,一個發動機一個變速箱之外,幾乎沒什麼別的東西,因此價格相當低,銷售價格6600銀元。

以油田中層以上管理人員的薪資水平,也就是一年收入而已,所以銷售的情況很好,在這裡的大街小巷經常能夠看到。

近水樓臺先得月,油田工作人員可以用優惠價格購買汽油,所以使用汽車比養一匹馬便宜的多,這讓大衆牌汽車迅速普及開來,成爲中產階級家庭下一個迫切想要購置的物品。

在巴釐巴板二十六七度的宜人氣候之下,開着敞篷的大衆汽車招搖過市,無疑是極爲愜意的事情。

至於陽光照曬戴個帽子就好了,萬一下雨的話,速度快的話可以把摺疊帆布蓬撐起來,速度慢的話就要淋成落湯雞。

相比較汽車帶來的便利和矚目,這些小麻煩都不是事兒。

大衆汽車公司的95型敞篷轎車,一經推出便廣受歡迎,在澳洲本土幾乎賣瘋了。

大量富裕起來的社會羣體追求時髦,買上一輛大衆牌95型敞篷汽車,可以說是最好的選擇,沒有之一。

不但帶來了極大的出行便利,而且花費比養一匹馬更省,也不要勞心勞力的每天飼餵,鏟屎……

由於產能不足,這款汽車優先供應澳洲本土市場,能夠買到就是賺到。

雖然國外有很多進口商急切的想買到,但是在1897年8月份之前,基本上沒可能拿到貨,在8月份之後,也只能拿到少量產品試水市場。

這款大衆牌1895型汽車,秉承着工藝越簡單越好的原則,造型就像個長方盒子,這樣可以最大限度的減少成本,大批量生產。

椅子都是定製的,屁股下面一塊海綿,後背一塊海綿用帆布包裹,非常之簡單。

汽車發動使用鐵製搖把,需要一手按着點火器,一手使勁搖,才能把汽車發動起來。

至於啓動機啥的那是沒有的,雨刮器也沒有,大燈也沒有,喇叭就用一個銅鈴鐺代替,遇到情況就用手敲一敲,水泵什麼的也是沒有的,就是在16馬力發動機上面有一個蓄水盒,在發動機運轉中自動循環,水乾了就要加水。

好在這個年代人們也不講究,相比較汽車帶來的便利性,這些小麻煩都是毛毛雨。

大衆牌汽車顛覆性的意義在於將價格水平拉低到平民百姓可以接受的程度,這極大的擴展了汽車消費受衆,成爲一炮而紅的根本原因。

在澳洲,擁有一輛汽車是被認爲很有面子的事兒。

貴族才能擁有的高級皇冠牌轎車一年的產量纔有幾百輛,需要供應全世界,是普通人沒福享受的高級貨,一切以奢華爲能事,價格更是高到了天上去。

大衆牌轎車一期投產的產量就達到3000輛,到了年底還有2期廠房投產,年產量能達到8000輛規模,基本上能夠滿足澳洲本土需求。

面對海外洶涌而來的訂購意向,大衆汽車廠果斷的開啓了三期工程的建設,在明年8月份投產後,夠在現有基礎上翻一翻,達到年產16000輛的驚人規模,年銷售額超過500萬英鎊。

順着道路離開巴釐巴板近郊,很快就能看見蔥鬱的丘陵之間一座又一座的磕頭機,還有高高樹立的鑽井塔架,正在將寶貴的石油資源開採出來,支撐整個王國的經濟發展大局。

在管道縱橫的石油煉廠,國王李福壽帶領有關專家和政府高層聽取了彙報,詳盡的考察了當地已發現石油儲量,發展石油化工業前景等重大事項。

ωwш¤ T Tκan¤ ¢ O

通過與當今世界最大的石油生產國花旗國相比較,李福壽感覺到了沉甸甸的發展壓力。

大洋王國石油業發展時間短,規模小,產品門類單一,相比較以花旗國爲首的世界先進水平差距相當大。

僅從數據來看;

1896年

大洋王國石油產量500萬桶,花旗國石油開採量從1860年的50萬桶一路增加到1896年5562萬桶,是大洋王國石油產量的11倍。

單純看數字很枯燥,華旗國已經發展出門類較爲齊全的石油化工設備生產和石化產業,誕生以杜邦公司爲首的化工行業巨頭,在該領域擁有世界頂尖的生產能力,能夠生產品種豐富的化工產品。

唯一能夠與之相媲美的就是德國,從19世紀70年代起,在以電氣化爲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浪潮中,德意志帝國藉助民族統一和50億法郎鉅額戰爭賠款的助力開始騰飛。

搭上工業革命快車的德國只用了25年時間,就走完了之前英國用80年時間才走完的工業化路程。

1850-1886年德國的國民生產淨產值從105億馬克增至285億馬克。工業生產的絕對值增加了近4.5倍。

在此期間,

德國的煤開採量由3400萬噸增至1.49億噸,鐵產量由139萬噸增至752萬噸。

在19世紀60年代德國的化學工業幾乎還是一片空白,然而在1870-1896年的26年時間,其酸、鹼等基本化學原料的產量增加了7倍,染料的產量增加了3倍,躍居世界首位。

電氣工業的總產值在1891-186年間增加了6倍,幾乎每年翻1倍,在十九世紀末,德國在工業產值上其實已追近了英國,但無論是美國還是結果,卻無法撼動英鎊在國際金融市場的統治地位。

花旗國作爲經濟大國已初露崢嶸,在1894年,工業產值便超越英國排名世界首位。

1859-1886年期間花旗國的工業產值由18.8億美元增至89.07億美元。

1860年花旗國的生鐵產量只有84萬噸,到1886年已猛增至1100萬噸。1860年鋼產量只有1.2萬噸,1860年則達到835萬噸。

至此,花旗國已取代英國成爲世界上最大的產鋼國,工業發展勢頭非常迅猛。

截止1886年

花旗國的機器製造業產值已相當於歐洲各國產值總和的一半,全美髮電量已達到38億千瓦時。

當今時代

衡量世界各國經濟實力的指標是工業總產值,而非GDP(國內生產總值)概念。

工業總產值只考慮到了各國的工業產值,卻沒考慮到農業、金融業、旅遊業等產業,不能夠全面的反映各國經濟狀況和實力。

美國在19世紀80年代後的確在工業產值上超過了英國,然而作爲老牌霸主的英國仍掌握着全球金融霸權,不但擁有稱雄七海的大英帝國皇家艦隊,還擁有遍及世界的殖民地和海軍基地,而且擁有人口總數高達4.5億人的大英帝國經濟圈(包含大洋王國,加拿大,新西蘭和南非),這都不是花旗國能夠比擬的絕對優勢。

龍生龍,鳳生鳳,耗子的朋友會打洞。

正是因爲一把目標瞄準世界工業先進國家,所以,李福壽能夠感到沉甸甸的發展壓力,在大洋王國飛速發展的同時,其他世界各國列強也沒有閒着,尤其是花旗國和德國卯足了勁發展。

反而是英法等老牌強國漸漸落伍了,英國不但沒有趕上第2次工業浪潮的電氣化進程,在該領域嚴重落後,而且在石化領域也掉到了第二梯隊中。

而法國則淪爲高利貸國家,熱衷於金錢遊戲,向花旗國,沙俄,奧匈帝國大量發放高息貸款,熱衷於全球殖民,忽略了工業發展進程。

大洋王國則不同, 作爲一個新興華人國家,李福壽的心氣兒非常高,始終把發展的目標瞄準工業先進國家,以高標準嚴格要求,不敢有一絲懈怠。

對照工業先進國家,他感到欠缺的還有很多。

巴釐巴板已探明擁有17億噸石油儲量,具備發展石油大化工的基礎條件。

基於此

他提出了重點投入,重點扶持,重點發展的三重點要求,鑑於發展石油大化工投資體量巨大,一期工程萬噸乙烯工程就將投入2000萬金元,此外還有酸鹼和染料化工,政府方面將會向社會募集資金,輔以銀行貸款優先建設。

皇室家族基金和政府資金將作爲主導力量投入,通過市場化運作,形成大洋王國佈局於化工產業的主導力量,帶動社會資金投入,共同發展。

李福壽深知;

國家間的競爭從來不是軍事上的勝負定輸贏,而是綜合國力的長期競爭,這牽涉到人口,疆域,軍事,經濟,工農業發展水平,科技文化各方面,急功近利的心思要不得,一定要佈局長遠,腳踏實地發展。

第192章宣佈佔有香格里拉島第332章第947章開啓談判進程第1019章突出奇兵第562章人均收入水平第1081章弗吉尼亞人的野望第814章超強戰力第613章奔赴前線第367章英式法律體系第857章進錯廟門拜錯佛第28章 野炊第610章試驗場第364章海軍入列儀式第442章王牌第518章馬達加斯加內戰第96章宗族祠堂第662章星星湖牧場第156章法門寺祭祖第174章無事生非第581章家底兒第105章西班牙海盜船第1130章復國第553章海軍建設第224章四方雲動第37章墜落人間的天使第658章佈局缺失第586章虎門關第143章沿海鐵路全線開通第186章顧府來人第238章內訌第166章海鷗二型巡防艦第897章倒黴的“蒙大拿”第845章軍費之爭第1038章抱大腿第579章開戰第397章豐饒之地第167章餐桌議事第300章他是怎樣的一個人?第675章暴動鬧劇第382章剛果問題第182章總督的愜意生活第64章成文法第1106章土豪第637章傷心嶺第764章軍營第1073章進攻日第990章金融和擴張第1053章“海燕”上艦第571章定位第87章冰火二重天第670章出主意第986章元老會議第1100章18年初第253章天然橡膠產業第536章北侖與朱雀的二強之爭第910章太無恥了第693章非洲不消停第992章誰也不想庸碌過一生第1146章做狗要有做狗的覺悟第952章英國佬第1005章烏龜殼,五對輪。第476章炮轟長崎第1110章歐洲事務第76章考校第606章定計第668章密議第322章野狼谷連續特大橋第571章定位第763章特斯拉電氣公司第691章風雲動第324章閒棋第812章大都會級戰列艦第48章世界第一座水力發電站第1099章國策第192章宣佈佔有香格里拉島第375章妮可第166章海鷗二型巡防艦第86章一首歌曲的力量第722章中南半島局勢第32章光腳不怕穿鞋的第219章分進合擊戰術第582章小小的糾紛第254章松江建設發展會議第647章登陸第955章兵力整編第730章包一條河第140章深藍鍊金工坊第678章錢幣與人口第986章元老會議第811章是否跟進?第703章分錢第1116章戰後利益紛爭第764章軍營第977章時機恰恰好第950章條約簽定第672章夏威夷之變第536章北侖與朱雀的二強之爭第526章莫桑比克衛戍司令部成立第296章太坑人了第330章
第192章宣佈佔有香格里拉島第332章第947章開啓談判進程第1019章突出奇兵第562章人均收入水平第1081章弗吉尼亞人的野望第814章超強戰力第613章奔赴前線第367章英式法律體系第857章進錯廟門拜錯佛第28章 野炊第610章試驗場第364章海軍入列儀式第442章王牌第518章馬達加斯加內戰第96章宗族祠堂第662章星星湖牧場第156章法門寺祭祖第174章無事生非第581章家底兒第105章西班牙海盜船第1130章復國第553章海軍建設第224章四方雲動第37章墜落人間的天使第658章佈局缺失第586章虎門關第143章沿海鐵路全線開通第186章顧府來人第238章內訌第166章海鷗二型巡防艦第897章倒黴的“蒙大拿”第845章軍費之爭第1038章抱大腿第579章開戰第397章豐饒之地第167章餐桌議事第300章他是怎樣的一個人?第675章暴動鬧劇第382章剛果問題第182章總督的愜意生活第64章成文法第1106章土豪第637章傷心嶺第764章軍營第1073章進攻日第990章金融和擴張第1053章“海燕”上艦第571章定位第87章冰火二重天第670章出主意第986章元老會議第1100章18年初第253章天然橡膠產業第536章北侖與朱雀的二強之爭第910章太無恥了第693章非洲不消停第992章誰也不想庸碌過一生第1146章做狗要有做狗的覺悟第952章英國佬第1005章烏龜殼,五對輪。第476章炮轟長崎第1110章歐洲事務第76章考校第606章定計第668章密議第322章野狼谷連續特大橋第571章定位第763章特斯拉電氣公司第691章風雲動第324章閒棋第812章大都會級戰列艦第48章世界第一座水力發電站第1099章國策第192章宣佈佔有香格里拉島第375章妮可第166章海鷗二型巡防艦第86章一首歌曲的力量第722章中南半島局勢第32章光腳不怕穿鞋的第219章分進合擊戰術第582章小小的糾紛第254章松江建設發展會議第647章登陸第955章兵力整編第730章包一條河第140章深藍鍊金工坊第678章錢幣與人口第986章元老會議第811章是否跟進?第703章分錢第1116章戰後利益紛爭第764章軍營第977章時機恰恰好第950章條約簽定第672章夏威夷之變第536章北侖與朱雀的二強之爭第526章莫桑比克衛戍司令部成立第296章太坑人了第33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