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議新軍

“孫師傅,其實這也不是我的獨創,宋朝的廂軍不是也是如此嗎?那個地方遭災了,或者是叛亂了,就招安過來,用錢平息叛亂,這樣朝廷也不會爲叛亂大傷腦經,飢餓貧困的人也有個安身之所。”

“陛下所言極是,不過廂軍的戰鬥力可不怎麼高,而陛下對新軍的戰鬥力可不是一點半點的期望。”

“孫師傅,您手上不是有練兵手冊嗎?哈哈哈……”

“那倒是,陛下,就憑這本手冊,我相信一定能練出精兵。只不過,陛下,有句話臣不知當講不當講。”

“說吧,孫師傅,沒事,您是兩朝帝師,也有責任指正朕的錯誤和缺點。”

“陛下這新軍的軍資從哪裡出?”

“朕自己出,不準備走戶部。”

“這還好,不過若是一千兩千還好,如果一萬兩萬,十萬八萬,那陛下如何負擔得起?臣也知道這幾年幾乎都是內帑支援戶部。恐怕也是個非長久之計啊!”

對於孫承宗的提醒,楊改革是門清的,這不,第一手就是要在魏案中大撈一把錢,再就是準備拍賣家當,有了這兩樣的起頭,加上自己原來哥哥皇帝留下給自己的幾百萬兩,應該能夠支撐到第一波新軍練出來了。等新軍練出來了,自己就有了槍桿子了,幹什麼事也就不用怕了。

“孫師傅,朕感謝你的提醒,不過朕已經有了對策,孫師傅就不用擔心了。至少現在支持一兩萬新軍是絕對沒有問題的。”

“那陛下準備練多少新軍?”

“朕準備先招募一些,人數不過兩千,朕準備以他們爲基本,以後將來新兵又由他們帶出來,這樣就可以形成老兵帶新兵的傳統。”

孫承宗想了一會,道:“陛下,這恐怕有些不妥,陛下的新軍第一批幾乎是從同一個地方聚集的,這樣一來,日後打了勝仗,升遷是必定的,日後的將門那幾乎是在同一個地方,這就比較危險了……”孫承宗的話沒說完,但是意思已經表達出來了,就是日後新軍必然立功,新軍高層必然會是同一個地方的,這樣的軍隊皇帝如果作爲依靠,很容易出現問題,比如串通。那樣皇帝就悲劇了。防範未然說的就是這個。

“這……,孫師傅,說得極是,這朕知掉,朕還有一項舉措,朕準備招天下舍人進京,做朕的侍從。也用新的方法訓練他們,讓他們參雜在新軍當中,你看如何?”

“招天下舍人進京!”孫承宗的聲音陡然提高几個檔次。這個主意是在是太瘋狂了,也是在太妙了。

孫承宗拍了拍手,讚道:“陛下,這真的是一個絕妙的主意,這樣一來,陛下的新式訓練方法必定很快傳遍全國,將來如果有事,有這些舍人在皇帝身邊,天下的軍將門必定會更加忠心的,等將來這些舍人們回去做了千戶指揮,必然會緊跟陛下的身邊,這樣天下的軍隊都會歸心於陛下啊!真的是一舉多得的好主意。”

(舍人:這裡指明代軍衛應襲子弟,例如衛所指揮使,千戶們,他們大多是世襲的,他們會在兒子當中選一個繼承自己,一般都是長子,他們就稱爲舍人,等他們的老子死了或者退休了,他們就會是新的指揮使和千戶。)

孫承宗那張老臉上的皺紋已經全舒展開了,從這幾件事看來,皇帝陛下的智慧真的是無與倫比,很聰明,自己也就不擔心陛下會吃虧了。

看着孫承宗走了出去,楊改革鬆了一口氣,心想這軍事這一頭總算是有了着落了,心想着,崇禎二年還有一年多的時間,自己訓練新軍時間從理論上來說還算充足,半年一期的訓練速度,至少能訓練三批出來。第一批兩千人左右,第二批就可以擴充到七八千的樣子,等到第三批的時候,大約可以擴充到兩到四萬的樣子了。想到這裡,楊改革心裡又安定了下來。

但是又想到這作戰的武器,想到那種會炸膛的火槍,楊改革就覺得腦門上被壓了一盤磨。頭疼。看樣子自己還得找個機會到軍械所去看看,適當的改革一下軍械所,不然自己的新軍沒被打敗,先就被自己的火槍打敗了。除了火槍還要有大炮,對了,還要有手榴彈,地雷,自己既然穿越過來,怎麼能少得了這些東西呢?想到這裡,楊改革又是一陣高興。

“大伴,製造火器歸那個地方管?今天朕想去看看火器了。”楊改革高興得很,俗話說,心動不如行動,想到了火槍,就準備到造火槍的地方去看看。

“回皇上,這製造火器有軍器局和兵仗局兩處地方。”王承恩當了多年的太監,對這方面自然熟悉得很。

“有兩個地方?有什麼不同嗎?”

“回皇上,軍器局歸工部管,兵仗局是內八局之一,歸內廷統管,兩者都能造火器,但是要說區別,還是兵仗局強些。”

“哦,還有這些分法?”楊改革才認識到,這內外廷不是白叫的,外廷有的東西,一般內廷都要有,而且還要比外廷更厲害些,難怪這明朝的太監和文臣鬥得不亦樂乎。文臣視太監宦官爲死敵。

“那咱們今天就去兵仗局看看吧。”

這兵仗局是皇家兵工廠,出武器,火藥,盔甲等等。當然是要設在皇城,至於紫禁城,那是不可能的,除非皇帝想坐土飛機。明朝不知名的爆炸就發生了很多次。

其實這兵仗局離紫禁城也沒多遠,也就兩三公里的樣子。七拐八拐,很快就到了兵仗局。兵仗局是內廷十二監、四司、八局中之一。有兵仗局掌印太監和提督軍器庫太監各一名。他們纔是正兒八經的太監。

對於皇帝忽然駕臨兵仗局,兵仗局的掌印太監富明德(胡扯的一名)那是一點準備沒有。心裡惶惶不安。最近的魏逆案牽扯似乎越來越大了,不知道是不是要針對自己。

“奴婢富明德叩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富明德後面還跟了一大羣的人,看樣子都是兵仗局的大大小小的頭頭。

“免禮,都平身吧。”

“謝皇上恩典。”

楊改革笑而不語,平身都還是恩典,看來這幫子人是磕頭磕得癮了。

兵仗局的大小頭頭們都站了起來。

“富明德?,你就介紹介紹兵仗局的情況吧。”楊改革聽王承恩提起過這八局之一的掌印太監,知道這兵仗局最大的頭目就是這掌印太監,所以對他的名字有點印象。

“回皇上,這兵仗局負責掌造刀、槍、劍、戟、鞭、斧、盔、甲、弓、矢等軍用器械和宮中零用的鐵鎖、針剪及法事所用鐘鼓等,另外還有火器,下轄火藥司。”富明德對自己份內的事那是一個門清,幹到這個位置的人多少有點本事,不光光靠拍馬屁,京城裡幾萬太監不是擺設,競爭實在太激烈了。

“哦,是嗎?那就看看火器吧。”

“奴婢明白,皇上請。”富明德談到業務上的東西,也就逐漸擺脫剛纔的緊張了。

……

“皇上,這就是鳥銃,前端有準心,後面有照門,用於瞄準,灌入火藥,壓實,然後再裝彈,再裝門藥,再蓋火門,再裝火繩,這樣就準備完成了,待射擊的時候,打開火門,扣動扳機發射。”富明德一邊解說一邊用手比劃手中的鳥銃。將整個鳥銃的發射步驟詳細的解釋出來。

“這,似乎太繁瑣了點吧。”楊改革實在是爲這種繁瑣的操作步驟感到驚訝,這樣還要打仗?一分鐘恐怕都打不了兩發吧。

“回皇上,這已經比以前的火槍簡單好用多了,以前的火繩槍更加的繁瑣,威力也不如現在的大……”對於武器,這個富明德倒是門清。講解的頭頭是道。

“哦,是嗎?那這種武器裝備的多嗎?是我大明朝的主戰裝備嗎?”楊改革點點頭,知道這恐怕就是火槍的進化史了。也知道,這個時期的火槍兵,那是需要勇氣的,首先要不懼怕自己手中的火槍炸膛,另外還要面對如潮水一般衝來的敵人毫無感覺,只有達到這兩樣,纔算是一個合格的火槍兵。

“回皇上,這種槍我大明朝裝備的最多了,在嘉靖爺三十七年(1558年)就制了一批,大約有1萬支,現在我大明朝基本都裝備它呢。”邊說富明德還邊朝天上作了個揖。

“一萬隻?你沒說錯吧?怎麼會這樣多?”楊改革的預想裡,製作一批有個一兩千支就算是明朝的國力強盛的表現了,沒想到一造了一萬隻。

“回皇上,奴婢怎麼可能記錯,確實有一萬隻,這是記錄在案的。不會少。”富明德很肯定的說。

楊改革對明朝的軍事製造業有了新的認識。說到:“那你說說他的製造成本和過程吧。”楊改革有點迫切的想知道這槍的成本和過程了,要是不貴,自己就可以先造一些鳥銃,當作教學武器,慢慢的改進出燧發槍就好了。

“回皇上,好的。這鳥銃呢,選用十斤的粗鐵,煉出一斤的精鐵,用這種精鐵卷出一大一小兩隻管。然後用大管包住小管,兩管緊密貼實,然後用鋼鑽鑽出內壁光滑的銃管,銃管鑽成之後再於前端裝準心,後端裝照門。銃管尾部內壁刻有陰螺紋,以螺釘旋入旋出,旋入時起閉氣作用,旋出後便於清刷銃內壁,後部有藥室,開有火門,並裝火門蓋,這銃管基本就製作完成了,然後在緻密堅硬的銃牀上。銃牀後部連接彎形槍托,銃牀上安龍頭形扳機……”富明德的解說很完整,也很賣力。彷彿一堆生鐵就這樣在他手中變成了一隻嶄新的鳥銃。

不過楊改革還是打斷了他的話:“什麼,你說堅硬緻密的銃牀?這是個什麼東西啊?”楊改革心裡猛的被“震驚”了,銃牀,難道還是早期的車牀?那樣的話,這明朝的科技就是在是太逆天了。

“回皇上,就是銃牀啊!”富明德莫名其妙,怎麼皇上聽了這東西會這樣吃驚。

“走,帶我去看看。”楊改革已經迫不及待了,一心想看看這明朝的“車牀”。

眼前這塊稍微有點彎曲的木頭就是富明德口中的銃牀。

“這就是你說的銃牀?”楊改革揚了揚手裡的那塊木頭

“回皇上,這確實就是銃牀。”富明德小心翼翼的解釋着,生怕一不小心惹怒了皇上。

楊改革終於明白了,銃牀,其實就是安放槍管的那個木頭托子,俗話就是槍把子,楊改革心裡頓時涼了半截。剛剛熊熊燃燒起的火焰又被澆滅了。

一陣無語之後,楊改革纔打破沉默,繼續問道:“那這製作一直鳥銃要多久?特別是這槍管?”楊改革作爲一個僞軍迷,自然知道這火槍最難的就是這槍管了。

“回皇上,這火槍主要難在槍管上,每人每天才能磨一寸,整個槍管大約要一個月才能完成。”富明德很明確這些數據。

“一個月才磨一根出來?”楊改革被這數據嚇了一大跳。印象中造槍的都是用現成的管子。然後加些附件上去就成了一把槍了。沒想到這裡卻要一個月才能磨出一根來。

“成品率有多高?”

“回皇上,每十根槍管大約會有兩根會報廢。大約有七八成的成品。”富明德猶豫了一下,才把自己心目中的答案說出來。

“七八成的成品率?嗯,不算高,也不算低了。”實際上,真正的成品率會更低,在乎管理這和製作者的水品,八成那是最高的記錄。富明德自然不會說得那樣白,當然,你要說十成也成,那樣拿到戰場上去的火槍就會爆炸。

“那製作一杆槍的成本是多少啊?”楊改革關心的是成本。只有成本低,纔有大規模製造的可能性。

“回皇上,大約四兩到五兩之間,要是熟練工,價格可降低到四兩,如果生手多了,則要到五兩了。”富明德小心翼翼的回答這皇帝的問題,生怕回答多了,皇帝要查自己的帳,說少了,皇帝要用這個價造槍,那可是賣了自己也不可能,所以說了一個模糊價。

“四五兩一杆?好像不算太貴啊。”楊改革心裡琢磨這,四五輛不算貴,一萬把槍那才四五萬兩銀子。普通士兵四五個月的薪水而已。又想想,這槍的價格基本上就是人工費貴,一個熟練工一個月才磨一根槍管,光工錢估計都得二兩不少。至於鐵,碳,鋼鑽頭,其他雜項,估摸這也是這個價了。

想到這裡,楊改革心裡也就有數了。問道:“富明德,你說製作兩千杆鳥銃要多久?”

“回皇上,估摸着最少也要四五個月吧。”富明德小心翼翼的回答。

“四五個月?這樣久?你不是說一年都能造一萬杆嗎?怎麼造兩千杆就要四五個月啊?你不是欺騙朕吧?”

“奴婢該死,奴婢該死,奴婢可不是欺騙皇上,一年造一萬杆,那都是嘉靖爺三十七年的事了,這些年,能造鳥銃的工匠是越來越少了,也就四五百人,所以這速度可不比嘉靖爺那時候了。”

“那就是說,你一個月最多也就能做四五百杆火槍了?”

“回皇上,是的,就算不算廢品,一個月最多也就出四五百根槍管,至於要再多,也不是沒有辦法。”

“什麼辦法?”

“回皇上,工部的軍器局還有一些製作鳥銃的工匠,只是沒有兵仗局這樣多,如果把他們叫過來,速度倒是可以快不少。”富明德小心翼翼的解釋這。對同行的事也瞭解不少。

“工部那邊的?算了吧。朕是要在兵仗局製作武器,不是要在工部做,富明德,那工匠越來越少,是不是你虐待他們啊?這國家的兵工重地,生產武器的工匠居然越來越少。你這個頭頭可當的不稱職啊。”

富明德已經是一腦門的汗了。嚇得不行。

“富明德,朕準備煉製一批兵器,你這樣虐待工匠,導致工匠逃亡,工匠的水平越來越低,誤了朕的事,你這腦袋是不想要了?”

第414章 皇帝要幹什麼第299章 吃醋,邸報第19章 菜鳥袁崇煥第273章 專門制定的險惡戰法第494章 袁崇煥的斥候戰第577章 一萬響第723章 小道消息第614章 長明燈第679章 雪第231章 一個起點,兩種結果?第742章 學堂第183章 海盜的剿撫問題第813章 並不高明的魚鉤子第627章 可定大明朝數百年國運第513章 準備大幹一場的田弘遇第315章 美女的工作第580章 不給力的蠢蠢欲動第289章 劉吉善在忽悠(二)第244章 東西方和尚的第一次碰撞第637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318章 爭風吃醋導致科技大爆炸第599章 退役安置無可擋第29章 君臣鬥法(三)第251章 看稀奇,不一樣的天安門第20章 木棉花第409章 底細第787章 密議第442章 “五年計劃”第717章 工業第308章 沒法過下去,不如意的日子第11章 正氣歌和漂沒第389章 有點意思第139章 功德第791章 嚴重的時空錯亂第804章 四面第733章 華夏壇第299章 吃醋,邸報第417章 脈絡,接招,發牌第506章 皇協軍該擴容了第522章 依舊窮舉第584章 手不黑第40章 新軍(四)第717章 工業第355章 完了第310章 軍票第648章 冷靜,赤誠第644章 變革第198章 望城興嘆第819章 路向何方第600章 大招,爲歷史安排情節第150章 解的是心中的乾旱第648章 冷靜,赤誠第593章 劉廷元完了第70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三)第659章 煎熬第605章 只能打仗第15章 餉奴第173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329章 凍結股票,準備發酵第217章 石油第662章 開頭第323章 種番薯,定升遷第141章 遣將第717章 工業第58章 皆不易第39章 新軍(三)第805章 內部刊物第330章 發酵,衆說紛紜第185章 海上君王號的造價第162章 紅旗不倒第154章 樊維城第271章 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二)第705章 差異第22章 春雨貴如油(二)第440章 傳首第528章 開張第268章 外戚團之田弘遇第69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二)第192章 論道第575章 借把火(二)第177章 遊擊朝鮮和海權論第315章 美女的工作第78章 東江鎮來信第446章 兵,財,嘴第204章 高利貸也搭車收費第656章 開始落實戶籍政策第280章 給蒙古上指標第481章 賞賜第793章 還歷史人物一個公道第44章 瞞天過海(三)第713章 縫隙第680章 順勢而爲第365章 只不過從頭再來第233章 道教之道第596章 孫承宗回京第721章 遼東大開發第161章 懲罰第292章 劉吉善在忽悠(五)第415章 朝鮮義軍第373章 猥瑣流
第414章 皇帝要幹什麼第299章 吃醋,邸報第19章 菜鳥袁崇煥第273章 專門制定的險惡戰法第494章 袁崇煥的斥候戰第577章 一萬響第723章 小道消息第614章 長明燈第679章 雪第231章 一個起點,兩種結果?第742章 學堂第183章 海盜的剿撫問題第813章 並不高明的魚鉤子第627章 可定大明朝數百年國運第513章 準備大幹一場的田弘遇第315章 美女的工作第580章 不給力的蠢蠢欲動第289章 劉吉善在忽悠(二)第244章 東西方和尚的第一次碰撞第637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318章 爭風吃醋導致科技大爆炸第599章 退役安置無可擋第29章 君臣鬥法(三)第251章 看稀奇,不一樣的天安門第20章 木棉花第409章 底細第787章 密議第442章 “五年計劃”第717章 工業第308章 沒法過下去,不如意的日子第11章 正氣歌和漂沒第389章 有點意思第139章 功德第791章 嚴重的時空錯亂第804章 四面第733章 華夏壇第299章 吃醋,邸報第417章 脈絡,接招,發牌第506章 皇協軍該擴容了第522章 依舊窮舉第584章 手不黑第40章 新軍(四)第717章 工業第355章 完了第310章 軍票第648章 冷靜,赤誠第644章 變革第198章 望城興嘆第819章 路向何方第600章 大招,爲歷史安排情節第150章 解的是心中的乾旱第648章 冷靜,赤誠第593章 劉廷元完了第70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三)第659章 煎熬第605章 只能打仗第15章 餉奴第173章 該來的總是會來的第329章 凍結股票,準備發酵第217章 石油第662章 開頭第323章 種番薯,定升遷第141章 遣將第717章 工業第58章 皆不易第39章 新軍(三)第805章 內部刊物第330章 發酵,衆說紛紜第185章 海上君王號的造價第162章 紅旗不倒第154章 樊維城第271章 溫暖全世界的鄂爾多斯(二)第705章 差異第22章 春雨貴如油(二)第440章 傳首第528章 開張第268章 外戚團之田弘遇第69章 歷史上的無名小卒(二)第192章 論道第575章 借把火(二)第177章 遊擊朝鮮和海權論第315章 美女的工作第78章 東江鎮來信第446章 兵,財,嘴第204章 高利貸也搭車收費第656章 開始落實戶籍政策第280章 給蒙古上指標第481章 賞賜第793章 還歷史人物一個公道第44章 瞞天過海(三)第713章 縫隙第680章 順勢而爲第365章 只不過從頭再來第233章 道教之道第596章 孫承宗回京第721章 遼東大開發第161章 懲罰第292章 劉吉善在忽悠(五)第415章 朝鮮義軍第373章 猥瑣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