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回 率軍民加強防務 守虎門首戰告捷

黎民百姓恨仇敵,

衆志成城誰敢欺?

軍民團結顯威力,

運籌帷幄林則徐。

英國皇家海軍大不列顛號艦長休斯拜,真是個狂妄之徒,他眼空四海,目無一切,視中國人民如草芥。可是他萬沒有想到,中華民族是不可辱的,一旦有人把他們發動起來,是什麼暴力也征服不了的,休斯拜的先遣船隊,一進入虎門炮臺的大炮射程,就受到了我方的大炮轟擊,立刻陷入重重包圍之中,使這些自以爲無故於天下的侵略者,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這是怎麼回事呢?林則徐清楚地看到:洋商交出鴉片,是迫不得已。特別是英國駐廣州的商務監督義律,決不會善罷甘休,隨時有爆發戰爭的可能。所以他一面禁菸,一面着手做反侵略的準備。他向道光啓奏,請求朝廷撥款,加強海防,修築炮臺。道光雖然表示同意,但因國庫空虛,無力撥款,只好讓林則徐設法就地解決。

這可難壞了這位欽差大臣。後來,他絞盡了腦汁,纔想起了一個辦法。

一天,林則徐把兩廣的官員請到行轅。首先述說了皇上關於同意修築炮臺、加強海防的旨意。衆人同聲稱頌道:“皇上聖明。”但一聽到因國庫空虛,無力撥款,讓設法就地解決時,這些當官的一個個瞠目結舌,面面相覷,都不言語了。林則徐道:“國庫空虛,財政拮据,朝廷撥款確有困難。但不能因此就不練兵鑄炮了。一旦外夷打來,我們如何應付?難道就束手待斃不成?因此,我想了個切實可行的籌款辦法,特請在座的各位踊躍捐贈。兄弟是欽差大臣,願捐五萬兩銀子,請各位也量力而行!”接着,兩廣總督鄧廷楨報名捐了五萬兩,關天培報名捐了三萬兩。在場的文武官員見此情況,也只好捏着鼻子,忍痛割愛,有捐三萬兩的,有捐一萬兩的,有捐三千、五千的,等等不一。林則徐馬上命人造冊,按名按數收款,幾天工夫,就把銀子收齊了。林則除一看錢數,遠遠不夠用,便把廣州海關協理副監督齊齊哈朗等二十多人找來,逼着他們捐贈。這些人都是因走私、包銷鴉片犯罪的官員,他們有多大的能量,林則徐瞭如指掌,便給他們一一指定了捐款的數目。並告訴他們,這也是爲國分憂、立功贖罪的表現,不捐不行,捐少了也不行。

前文書說過,在殺伍紹榮的時候,林則徐就重重地敲了他們一次;如今林則徐叫他們捐款,能不交嗎?用這種辦法,又湊了不少銀子。這兩筆錢,加在一起還缺不少,林則徐又命海關撥出一筆鉅款。三路籌劃結果,錢的問題總算解決了。

籌款已畢,林則徐就在鄧廷楨和關天培的陪同下,檢閱了水師,視察了海防,重點視察了虎門炮臺。

虎門,是廣州沿海的門戶,珠江就是從虎門這個地方入海的。那裡地處要衝,形勢險要,是廣州海防要地。滿清政府爲防禦外患,早在康熙至嘉慶年間,就在虎門兩岸和海上島嶼修建了不少炮臺,計有新涌、大角、沙角、鎮遠、威遠、靖遠、橫擋、大虎、蕉門、永安、鞏固等大小炮臺十一座,配置大小鐵炮三百三十門,並派專人負責鎮守。虎門炮臺,就是這些炮臺的統稱。

林則徐通過視察發現,由於清廷疏忽防務,虎門炮臺年久失修,武器陳舊,不堪一擊。便和鄧廷幀、關天培共同商議如何加強防務,並親自繪製了藍圖,增添了炮臺、炮位,再購外國大炮二百門,其中包括威力較大的六千斤的大炮和八千斤的巨炮。此外,又設置了幾道攔船鐵索,在海底密釘排樁,把防禦系統佈置得合情合理,周密實用。

與此同時,林則徐還命關天培調整原來的廣東水師,把沒有用的和不稱職的人一律淘汰出去。不足者,給予補充,使廣東水師的兵力增加到二千餘人,個個身強力壯,精通技藝,提高了戰鬥力。

林則徐又親自訓練水勇四千人。什麼叫水勇?水勇,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水上民兵,是從漁民中招募來的,不屬於正式軍隊編制,由國家發給槍炮船械。用時一召即來,不用時照常打魚爲生,協助官兵巡邏放哨。由於林則徐抓緊時機,日夜練兵,無有一時鬆懈,再加上訓練有素,這些水勇士氣旺盛,戰鬥力強,打起仗來,比官兵還勇敢。

在一人四○年一月的一天,道光皇帝又下了一道聖旨,把鄧廷楨調往福建,委任林則徐爲兩廣總督。

林則徐接任總督之後,工作更忙更累,每日工作到深夜,有時就熬個通宵達旦。工作之餘,他還要學習。他時常思索孔子的這句話:“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認爲這句話很有道理,一個有志於奮發向上、報效國家的人,沒有不學習的。他還注意研究各國的國情,特別是英國的情況,他訂購了很多外國書報,讓通譯挑選有用的譯成中文,刻苦研讀。

這一天,林則徐正在小書齋裡翻閱報紙,他一邊看着,一邊皺眉,時喜時憂,時嘆時怒;還有時以掌擊案。

林則徐正在看報,忽聽門外有人喊話:“關軍門到!”關軍門就是水師提督關天培,林則徐擡起頭來,說了一聲:“請。”就聽一陣腳步聲後,關天培從外邊走了進來,禮畢入座。

關天培做什麼來了?向總督大人稟報訓練水軍的情況。他坐下後,見桌上有不少外文報紙,忙問道:“制軍大人,您還懂洋文?”“哈哈哈哈,我懂什麼呀,不過在閒暇時間跟通譯學點洋話而已。”接着,林則徐正色說道:“按理說,英文和法文,我們都應該學,不能盲目排斥。我大清國一向閉關自守,墨守成規,這是最大的弊病。孫子云,‘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可是我們這些當官的,對洋情卻毫無所知。比如說,英國究竟有多大,離我天朝有多遠,有多少百姓,它的國情如何,你心裡有數嗎?”這幾句話,把關天培問得臉都紅了:“這個……卑職一點兒也不曉得。”林則徐繼續說道:“我比你也強不了多少。你想,我輩身爲封疆大臣,統兵要員,連這點知識都沒有,還如何守衛疆土?又如何抵禦外侮?這難道不是我輩的恥辱,天朝的弊病嗎?經過連日學讀,使我開闊了眼界,知道在我天朝之外,世界之上還有五大洲,好幾十個國家。我朝雖大,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員罷了。其他諸如通商、建交、體制、風俗,各盡不同,甚至連排兵佈陣的方法也不一樣啊!只有掌握了這些知識,才真正叫‘知彼知已’呀!”關天培聽了,不住地點頭:“經制軍大人這一指點,卑職頓開茅塞。就這麼一會兒,我就懂了不少學問。無怪都說‘書裡有黃金’,原來書裡是不分中國和外國呀!”

林則徐很喜歡關天培的爽朗性格,他繼續說道:“我有個朋友叫魏源。此人曾遊歷各國,知識特別豐富。他不僅懂得洋人制造戰艦、火器的進步技藝,還學了不少洋夷選兵、練兵、養兵之法。歷來主張‘師夷長技以制夷’,提倡學習夷技,設立廠局,自行製造輪船器械,以使國家富強,防禦外患。他還主張‘以甲兵止甲兵’,據洋夷的兵法,改革我天朝軍隊。他這種力主革新、要求變法之精神,使我異常欽佩。我曾勸他據《四洲志》一書的內容,再選些中外材料,修成《海國圖志》,供我天朝上下官員學用。此書真要編成,舉國上下若認真學用,我國之民氣將大升矣!可話又說回來,我國臣民,久受閉關自守之害,此書一出,也可能被一些國人看成異書,予以排斥啊!”說到這裡,連連嘆息數聲,接着問道:“戰船都修補好了嗎?”關天培回答:“都修好了,今天又有兩隻炮船下了水。”林則徐又道:“我們這些居官的,做什麼事,都要言必行,行必果,乾淨利落。你要知道,我朝是不想打仗的,但決不能沒有準備。倘若英夷賊心不死,挑起戰爭,我們就會做到有備無患,立刻來個堅決回擊,毫不妥協!”“正是這樣。我已命令水師,日夜防範呢!”林則徐又問道:“最近廣州民情怎樣?”關天培笑道:“太好了。自從虎門銷煙之後,民心爲之大振,百姓欣喜異常。”林則徐笑道:“你說的只是表面現象。內心如何,你可知道?”“這個……卑職不知。”關於培的臉又紅了,心裡說:好厲害的林大人,你真是膽大如山,心細如髮呀!林則徐站起身來,在房中踱着方步,邊走邊說:“民是國之邦本,民心順、萬事通,民心不可違呀!”

林則徐剛說到這裡,見林升在門外往裡探頭。林則徐問道:“有事嗎?”林升進來施禮道:“回大人的話,你要找的那個人來了。”“你指的是鄺東山?”“正是此人。”林則徐聽了大喜,吩咐道:“快請到這裡來!”“遵命。”林升答應一聲,退了出去。

關天培問林則徐:“鄺東山是何人,與制軍有何關係?”林則徐就把他路過韶關、遇上刺客、被鄺東山抓住的經過講了一遍,接着說道:“他把我救了,也不想見我一面。他施恩不望報,不愧是當代豪傑。我到廣州之後,就派人尋找他,今天總算找到了。我相信,這樣的英雄對我們是有用的。”關天培聽了,更是稱讚不已。

這時,就聽院內響起了腳步聲。林則徐立即站起身來,整整衣服,關天培也跟着站起來,兩個人一前一後,迎了出去。

林則徐和關天培剛剛走出小書齋的屋門,就見林升陪着一老一少走來。林則徐搶步來到二人面前,一躬到地:“則徐不死,皆二位恩公所賜呀!”鄺東山忙還禮道:“不敢,不敢。小人微獻薄力,理所應當啊!”那位壯年,光是一個勁兒地笑着。林則徐轉過身來,向這二位客人引見了關天培,互相見禮已畢,便進了書齋落座。接着,僕人獻上香茗。

林則徐讓完了茶,欠身笑道:“敢問鄺老先生寶鄉何處,以何爲生?這位壯士尊姓大名?”鄺東山抱拳說:“小人家住廣州三元里,代管大安鄉人,自幼捕魚爲業;這是我的大徒弟,綽號‘浪裡穿’,名叫張鳳良。”那位壯士一聽提他的名字,就漲紅了臉,急忙把頭低下。林則徐道:“林某前次赴任,在韶關遇刺,蒙二位救我不死,本當重報。未曾想到,二位竟不辭而別了,真使林某惶恐不安啊!”“哈哈哈哈!”鄺東山聽了,爽朗大笑,接着說道:“制軍大人也太客氣了。替天行道,乃我等本分。小人雖然生在貧家,沒有讀過詩書,但也懂得好歹二字。大人清名遠揚,前來廣州爲民除害,理應有人暗中保護。我們這樣做了,實在應該,怎能要大人以恩相報呢?您是朝廷命官,日理萬機,忙得要命,我不忍心耽誤您的寶貴時光,所以就不辭而別了。我這樣做,從禮貌上講,有些粗野,還望大人原諒!”林則徐聽了,免不了又客氣一番。

這時,關天培插話問道:“敢問老義士,您怎會知道有人刺殺林欽差?是巧遇啊,還是事先就探聽到了?”鄺東山笑道:“軍門大人,恕小老兒直言,像我們這些草民,雖不懂得什麼國家大事,然而對人間世故,卻還一知半解。老朽自幼學過幾招粗拳笨腳,專喜耍槍弄棒。因此收了不少弟子,算起來也有二百多名。我這些徒弟,如今散在五行八作,幹什麼的都有。其中有個徒弟,在伍紹榮的府裡擔當護院,他曾在窗外聽見伍紹榮派趙疤六行刺欽差大人的談話。最初,這個音信就是他告訴我的。我還有個徒弟,在廣州開了個元記刀槍鋪。趙疤六前去買刀之事,那個徒弟也對老夫講了。趙疤六這兩碼事,都碰在我的徒弟身上,我斷定這條瘋狗必定咬人,我就帶着大弟子鳳良,跟蹤趙疤六到了韶關,才把他抓住。”關天培笑道:“老義士根深葉茂,耳目靈通,又能見義勇爲,實在可欽可敬!我們制軍大人把您請來,還望您多多出力喲!”“我不是早就說過了嗎?要有用小人之處,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主客雙方,談得很是投機,林則徐便命林升備酒接風。

在酒宴上,賓主四人談笑風生。林則徐從談話中發現,鄺東山博學多才,並不是個粗人。張鳳良雖然靦腆,言語不多,但說話很有分量。在談到可能引起戰爭這件事的時候,鄺東山說:“洋鬼子橫行霸道了幾十年,視我朝如無物者何也?一是他們仗着船堅炮利,二是我朝官員。也就是說,他們見了軟的就欺,欺來欺去,就把他們慣壞了。真要是狠狠地教訓他們一頓,他們就老實了。”張鳳良紅着臉說:“請二位大人放心,洋鬼子膽敢欺負我們,我們就跟他拼了。我們漁家也不是好惹的。”“好!”林則徐豎起了大拇指:“我天朝有你師徒這樣的愛國志士,就無所畏懼了。”關天培問道:“老義士,你的弟子都能這樣嗎?”鄺東山道:“不是小人誇口,我的徒弟都是有血性的男子漢。只要我說一句話,比您的大令也不差多少啊!”林則徐道:“好!國家正在用人之際,敢煩老義士協助官府防禦外夷,不知可否?”“小人願效犬馬之勞!”當下,林則徐委用鄺東山爲水勇督練,並委他組織漁民,配合廣東水師守衛海疆。鄺東山也不推辭,點頭應允。四個人又談論一陣,鄺東山師徒這才告辭去了。從此以後,鄺東山除了訓練水勇,還帶領徒弟和漁民,協助水師巡海,從不懈怠。

說來也巧,這次英國海軍侵犯我國領海,那個休斯拜領着一隻艦隊攻打虎門炮臺,剛剛駛到虎門附近海域,就被郵東山的巡邏船發現了。

關天培得到報告,披掛整齊,親自到炮臺指揮戰鬥。關天培並不馬上就打,他使了個穩軍之計,有意放英艦進來,直到進了包圍圈,這才下令開炮。隨着炮聲,水師戰船也馳了出來。官軍居中,水勇居左,漁民在右,萬船齊發,直奔英軍艦隊撲去。這時,各船的炮口一齊瞄準敵艦,萬炮齊轟,炮聲響徹雲霄,經久不息。炮彈落處,巨浪衝天,火光突起,硝煙瀰漫。只聽英軍“哇啦哇啦”直叫,一個個藏頭露尾,亂作一團。

原來,休斯拜的十隻兵船,有四隻已被擊沉,三隻受到重創,四隻帶火逃走。接着,休斯拜的坐艦也被大炮擊中,艦尾翹起,艦首開始下沉,艦上水兵一看不好,操起救生圈,一個個“撲通”“撲通”跳水逃命去了。休斯拜喊破了嗓子,也制止不住。他想:我要再不逃走,也要隨着這隻兵船葬進海底。便命水兵放下救生船,飛身跳上去,磨船就跑。可是,休斯拜的救生船還沒跑出半海里,就與一隊民船相遇了。

原來,關天培一看英船要逃,便派漁船快艇二十隻,載有二百多名漁民,繞到英軍退路前去攔截。爲首的那隻船上,居中挺立着老英雄鄺東山,左有大弟子“浪裡穿”張鳳良,右有二弟子“過天星”李元海。只見鄺東山手中提着一把頭號的鬼頭刀,上身光着膀子,下身穿着油綢短褲,光着兩隻大腳,抖着一身威風,大聲喝道:“洋鬼子,你跑不了啦!”說着,踮步擰身,“嗖!”跳到休斯拜的救生船上。休斯拜的眼裡射出絕望的死光,舉起手槍要打。哪知鄺東山早有準備,閃身擡腿,一腳把槍踢飛,隨手就是一刀。休斯拜躲閃不及,“喀嚓”一聲,正好砍到他右肩頭上,“吧嗒!”右臂落地。接着,又砍一刀,結果了他的性命。與此同時,張鳳良、李元海也躍上敵船,一鼓作氣,把剩下的英軍全部消滅。

且說英國侵略軍總司令喬治,正在旗艦之上聽候佳音,就聽虎門方面炮聲隆隆。他想:一定是休斯拜的先遣艦隊開始攻打虎門了!他懷着興奮的心情,站在艦頭,舉起望遠鏡仔細觀看:就見虎門一帶的海面上,硝煙滾滾,戰船如麻,也看不清是怎麼回事。又等了一會兒,終於接到報告,休斯拜陣亡,先遣艦隊全軍覆沒。喬治大驚,英官們茶呆呆發愣。

這場戰鬥是關天培親自指揮的,軍民一心,衆志成城,取得了輝煌的勝利。戰爭結束,關天培傳令收兵。官兵、水勇和漁民編成三隊,滿載着勝利品,在軍民歡呼聲中返回駐地。關天培讓鄺東山負責佈防,他自己當夜趕回廣州,向兩廣總督林則徐稟告戰鬥情況。林則徐聽了,興奮異常,下令嘉獎。同時,他還給道光皇帝上了一道奏摺,詳奏了戰情。道光看了奏摺,也是非常高興,立刻撥國庫銀五萬兩,獎勵廣東水師有功人員,賞林則徐玉如意一把,賞關天培寶刀一口。

再說侵華英軍總司令喬治,上次派先遣隊侵犯虎門吃了大虧,再也不敢貿然進犯廣州了。但他不甘失敗,把他帶的那些皇家海軍,化整爲零,分成若干小股,在中國沿海騷擾。總之一句話,就是想鑽點空子,得點便宜。可是,這種戰術也不靈,結果到處碰壁,走到哪兒都捱揍,落得損兵折將。後來,他總結了一條經驗,人稱“喬治二十四字真言”。這就是:

廣州銅牆鐵壁,

武力攻破萬難。

要想得到便宜,

換個地方再幹。

喬治把地圖展開一看,心裡的話:唉呀,中國真是太大了,海岸線足有萬里長啊!他嘿嘿一笑,對副司令伯麥說:“閣下,雖說廣州沒咱立足之地,可是,中國海岸線這麼長,海口這麼多,難道都像廣州這樣難打嗎?我就不信,滿清的官員都像林則徐這麼難對付,”伯麥恭恭敬敬答道:“總司令閣下高見。人挪活,樹挪死嗎,我們若換個地方,定能達到目的。”這樣,他們選來選去,就選中了福建。爲什麼?一是因爲福建距他艦隊停泊的地方較近;二是經過偵察,福建的海防遠不如廣州那樣堅固,防守得也比較鬆懈。喬治便下令調轉航向,直奔福建而去。

在一八四○年七月的一天,喬治的艦隊開到廈門附近時,如入無人之境,沒有清兵阻攔。喬治大喜,立即命令:“全速前進,佔領廈門!”命令傳出,船快如飛,劃破碧波,衝向廈門。眼看廈門在望了,忽聽炮聲震天,殺聲震耳,福建水師三面殺出。霎時間,炮彈如雨,英船被擊沉了十五隻,英軍死傷慘重,這一仗,打得喬治矇頭轉向,急忙傳令收兵,一口氣兒逃到公海。後來他才調查明白,福建的總督是鄧廷楨,他和林則徐一樣,都是文能治國、武能安邦的干將,事先早有準備,難怪自己吃了大虧。

前文書表過:道光皇帝傳旨,委林則徐爲兩廣總督,把鄧廷楨調任爲閩浙總督。鄧廷楨本來不願離開林則徐,可是聖命難違呀,只好忍痛離別。臨分手時,兩位總督約好,要互相支援,互相鼓勵,隨時傳遞情報。

鄧廷楨到廈門後,學着林則徐的辦法,廣捐籌款,購置洋炮,修築炮臺,訓練水師,把廈門經營得固若金湯,與廣州虎門不相上下。喬治北上的情報,就是林則徐傳給他的。鄧廷楨加緊部署,做了充分的迎敵準備,所以才旗開得勝,這就叫有備無患啊!

喬治連吃敗仗,氣得快要發瘋了。心裡說:這如何向女王陛下交待呢?副司令伯麥提議繼續移兵北上。喬治無奈,打開軍事地圖,又選擇了一個攻打的目標——浙江省舟山羣島的定海縣,在一人四零年七月五日,喬治下令揮師北上。

按理說,定海這個地方形勢險要,易守難攻。假如加強戒備,英軍定難得手。可是,這裡的清朝官員,都是一羣廢物,平日吃喝玩樂,肉魚鄉里,全不把國防大事放在心上。英軍都殺到定海縣了,當官的還不知道呢。喬治一看這裡防務空虛,便嚴令強行登陸,搶佔定海。結果,很順利地就佔領了定海縣城,知縣姚懷祥投井自殺,守備陳振甲被俘後死亡,喬治佔領定海縣城後,獸性大發,傳令屠城。英軍見人就殺,見物就搶,姦淫燒殺,無惡不作。定海縣的黎民百姓,從此陷入水深火熱之中。

定海縣失守的消息,迅速在全國傳開。按理說,兵來將擋,水來土屯,勝敗乃兵家常事,丟了一個縣也沒有什麼了不起,派兵奪回來不就得了嗎?可是,“不怕沒好事,就怕沒好人”呀!定海一失守,那些投降派就跳出來了。

前文書說過:在禁菸這個問題上,形成了兩大派。這就是以林則徐、鄧廷楨爲首的強硬派;以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和直隸總督琦善爲首的投降派。這兩大派明爭暗鬥,你死我活,勢不兩立。後來,道光皇帝力主禁菸,強硬派佔了上風,投降派不敢明爭了,只好暫時僵旗息鼓。定海失陷,他們可撈到了救命稻草,找到了攻擊林則徐的藉口。他們紛紛給皇帝上疏,把這次失敗的責任推到林則徐身上,還給林則徐和鄧廷楨扣上許多莫須有的罪名。這些奏章,就像雪片似的落到-寧的手裡。

道光皇帝大吃一驚,他把奏摺翻閱了幾遍,見有這麼多人上告林則徐,他的心也動搖了。原來他是力主禁菸的,在一帆風順的情況下,他的信心很足;現在,剛遇到一點困難,他就大驚小怪起來。你看他,青筋蹦起老高,臉色由黃變綠。馬上傳旨,叫穆彰阿、琦善到東暖閣陛見。

書要簡短。穆彰阿在前,琦善在後,走進東暖閣,跪在道光面前:“奴才給皇上叩頭。”“奴才給萬歲問安。”道光一擺手:“免了。”兩個人站起來,垂手站在一旁。

道光皇帝把火氣往下壓了壓,說道:“朕在去年命林則徐前去廣州禁菸,一直都很順利。因何定海突然失陷?”穆彰阿忙施禮道:“皇上派林則徐禁菸是對的,鴉片爲害甚大,非禁不可。然而,據奴才所知,林則徐倚仗陛下的聖威,鬧騰得實在不像話了。”道光皇帝一皺眉頭:“你說這話何意?難道林則徐有什麼越軌的行爲?”穆彰阿急忙回答:“萬歲息怒,聽奴才據實啓奏!據我耳聞,林則徐到廣州之後,不問青紅皁白,先殺了廣州道員伍紹榮,又罷了二十多人的官,他還無理封了洋館,切斷了各種供應。英夷無奈,纔對我朝興兵。定海失陷,雖屬地方防守不當,然追根尋源,實出在林則徐的身上。”

道光皇帝聽罷,半晌無語,停了一會兒,又問琦善:“琦善,你說呢?”“奴才回皇上的話,方纔穆中堂說得俱是實情。林則徐這個人好大喜功,心懷叵測,極不可信!他到廣州後就樹立個人威信,所到之處,命人夾道歡迎;有一些愚民,竟呼林則徐‘萬歲’。更有甚者,他還藉口爲民做主,攏絡廣州頑民,拼湊什麼水勇,發給刀槍器械,橫行廣州街頭。軍非軍,民非民,真是一塌糊塗。有人指控林則徐收買人心,圖謀不軌,我看不算過分!依奴才看來,林則徐所做所爲,名爲禁菸,實是結黨營私,獨霸一方,乃天朝一患。奴才怕……”琦善說到這兒,不再說了。道光立刻問道:“你怕什麼?”“奴才是怕吳三桂之禍再現哪!”這句話像把刀子,正碰在道光皇帝的心尖上了。

吳三桂是明朝未年鎮守山海關的總兵。因降了滿清、放了滿清軍隊入關有功,升任雲南王,充當了鎮壓農民起義的劊子手,幹了數不清的壞事。康熙皇帝怕他權大有變,決定削藩。吳三桂一怒,與尚可喜、耿精忠同時造反。這就是歷史上有名的“三藩政變”。康熙皇帝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平定了叛亂,統一了全國。滿清政府對漢族本來就不信任,吳三桂這次叛亂,更加深了對漢族的不信任感,不讓漢人居官。可是中國這麼大,人口這麼多,不用還不行,這才啓用漢族。但不給大權,多委副職,井在暗中監視。林則徐是漢族,當然不能例外。

琦善提吳三桂,就是抓住了道光對漢族官員的恐懼心理。他要用這把無形的刀子,暗刺林則徐。

第五十九回 石達開虎口脫險 韋昌輝舉兵謀叛第六十一回 石達開回京輔政 曾國藩密謀誘降第十五回 奕欽差貪生丟士 遭光帝懼敵求和第六十八回 衆叛親離人馬散 達開被困安順場第五十一回 反間不成身受縲 窮兇惡極誣好人第十五回 奕欽差貪生丟士 遭光帝懼敵求和第四十四章 曾國藩創辦湘勇 石鳳奎兵敗寧鄉第七十回 洪秀全力挽狂瀾 太平軍重振威風第五十九回 石達開虎口脫險 韋昌輝舉兵謀叛第六十一回 石達開回京輔政 曾國藩密謀誘降第八十六回 萬壽節咸豐病危 奪權位蛇鼠相爭第六十六回 楊輔清率部反正 賴國舅瓷都請援第三十一回 四皇子巧謀帝位 五叛徒騙返永安第七十五回 太平軍二打上海 反動派再次勾結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三十回 守官村披荊斬棘 進永安建制封王第十八回 施奸計攘內媚外 謀生活舉碾求銀第九十八回 引蛇出洞捉王三 聯合會審縱兇犯第三十回 守官村披荊斬棘 進永安建制封王第四回 拒禁姻羣魔亂舞 頂妖風欽差執法第九十二回 兩太后發動政變 風大臣先後遭殃第八十八回 兩太后密謀定計 恭親王決定北行第九十二回 兩太后發動政變 風大臣先後遭殃第六十七回 石達開洞壁題詩 賴漢英再請翼王第五回 滅威風洋商發抖 顯志氣虎門銷煙第五十六回 洪仁發受命搬兵 韋呂輝奉旨回京第五十八回 北燕密訂苦肉計 翼王怒責韋昌輝第三十六回 拼死活清將頑守 逞勇猛西王犧牲第二十八回 達開智破烏蘭泰 向榮狡計取東鄉第七十四回 曾國藩三留遺囑 陳玉成受困遭難第八十七回 囑權臣密議後事 咸豐帝臨終託孤第七十一回 五路會師破大營 咸豐破格用湘軍第八十二回 喜之喜咸豐得子 憂之憂洋兵進犯第五十八回 北燕密訂苦肉計 翼王怒責韋昌輝第四十二回 圍張登清軍自拼 打馮官勝保技窮第三十四回 攻桂林東王失策 過渡口雲山負傷第四十九回 賴漢英湘潭兵敗 石達開湖口大捷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二十一回 三兄弟投友遇寇 鯊魚頭攔路逢強第四十四章 曾國藩創辦湘勇 石鳳奎兵敗寧鄉第三十七回 石達開訪賢得寶 洪天王兵進武昌第五十八回 北燕密訂苦肉計 翼王怒責韋昌輝第八十回 選秀女蘭兒入宮 施權術一朝受寵第三十一回 四皇子巧謀帝位 五叛徒騙返永安第九十九回 議大婚同治立後 受干預皇帝微行第二十三回 鬧象州搗甘王廟 戰惡奴會楊秀清第六十二回 左宗棠虎口誘降 羅大綱以身殉職第四十八回 挾天王秀清得逞 奪美女東王稱心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九十五回 快人心權閹伏法 遭疑忌幼帝被責第二十九回 楊秀清轉敗爲勝 鐵公雞欲贏卻輸第五十二回 剛愎自用造冤獄 公忠體國破清妖第三十三回 張嘉祥認賊作父 洪天王率衆突圍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十六回 陳老虎吳汕灑血 賦耆英英艦談約第七十七回 李秀成被俘失節 太平軍繼續戰鬥第四十七回 主正義達開雄辯 懷叵東王設計謀第六回 率軍民加強防務 守虎門首戰告捷第五十一回 反間不成身受縲 窮兇惡極誣好人第四十回 圖苟安修宮選妃 議大計意見分歧第九十回 董元醇上書垂簾 八大臣罷職擱車第五十一回 反間不成身受縲 窮兇惡極誣好人第八十回 選秀女蘭兒入宮 施權術一朝受寵第三十三回 張嘉祥認賊作父 洪天王率衆突圍第十二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九十七回 聞警報天津騷亂 激民憤捉拿柺子第四回 拒禁姻羣魔亂舞 頂妖風欽差執法第七十二回 忠王執意攻上海 英法組織常勝軍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三十九回 陸建瀛望風逃遁 石達開智取金陵第十三回 侵略軍再犯定海 葛雲飛重創英兵第十八回 施奸計攘內媚外 謀生活舉碾求銀第六十三回 排外姓洪氏弄權 石達開夜審刺客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四十二回 圍張登清軍自拼 打馮官勝保技窮第二十七回 太平軍金田起義 清政府兩路調兵第七十八回 出叛徒湖州失陷 走江西幼主逢險第五十九回 石達開虎口脫險 韋昌輝舉兵謀叛第三十三回 張嘉祥認賊作父 洪天王率衆突圍第九回 道光帝怒斥穆相 關天培捍衛虎門第四十二回 圍張登清軍自拼 打馮官勝保技窮第九十三回 王公議罪權臣死 垂簾聽政野心達第八十九回 恭親王叩謁梓宮 巧安排叔嫂密議第八十四回 聯軍火燒圓明園 肅順受寵掌大權第二十九回 楊秀清轉敗爲勝 鐵公雞欲贏卻輸第五回 滅威風洋商發抖 顯志氣虎門銷煙第七十三回 李秀成假承意旨 陳玉成怒責英使第七十七回 李秀成被俘失節 太平軍繼續戰鬥第十二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六回 率軍民加強防務 守虎門首戰告捷第九十六回 李蓮英梳頭受寵 恭親王遭嫉被黜第四十二回 圍張登清軍自拼 打馮官勝保技窮第七十九回 咸豐帝荒淫無度 惠老爺樂極生悲第十四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三十八回 攀堅城八將奮勇 講道理天王勸民第二十五回 反桂平殺妻劫獄 仗俠膽揮刀解圍第六十二回 左宗棠虎口誘降 羅大綱以身殉職第八十七回 囑權臣密議後事 咸豐帝臨終託孤第二回 韶關鎮欽差遇刺 十三行洋奴傳情
第五十九回 石達開虎口脫險 韋昌輝舉兵謀叛第六十一回 石達開回京輔政 曾國藩密謀誘降第十五回 奕欽差貪生丟士 遭光帝懼敵求和第六十八回 衆叛親離人馬散 達開被困安順場第五十一回 反間不成身受縲 窮兇惡極誣好人第十五回 奕欽差貪生丟士 遭光帝懼敵求和第四十四章 曾國藩創辦湘勇 石鳳奎兵敗寧鄉第七十回 洪秀全力挽狂瀾 太平軍重振威風第五十九回 石達開虎口脫險 韋昌輝舉兵謀叛第六十一回 石達開回京輔政 曾國藩密謀誘降第八十六回 萬壽節咸豐病危 奪權位蛇鼠相爭第六十六回 楊輔清率部反正 賴國舅瓷都請援第三十一回 四皇子巧謀帝位 五叛徒騙返永安第七十五回 太平軍二打上海 反動派再次勾結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三十回 守官村披荊斬棘 進永安建制封王第十八回 施奸計攘內媚外 謀生活舉碾求銀第九十八回 引蛇出洞捉王三 聯合會審縱兇犯第三十回 守官村披荊斬棘 進永安建制封王第四回 拒禁姻羣魔亂舞 頂妖風欽差執法第九十二回 兩太后發動政變 風大臣先後遭殃第八十八回 兩太后密謀定計 恭親王決定北行第九十二回 兩太后發動政變 風大臣先後遭殃第六十七回 石達開洞壁題詩 賴漢英再請翼王第五回 滅威風洋商發抖 顯志氣虎門銷煙第五十六回 洪仁發受命搬兵 韋呂輝奉旨回京第五十八回 北燕密訂苦肉計 翼王怒責韋昌輝第三十六回 拼死活清將頑守 逞勇猛西王犧牲第二十八回 達開智破烏蘭泰 向榮狡計取東鄉第七十四回 曾國藩三留遺囑 陳玉成受困遭難第八十七回 囑權臣密議後事 咸豐帝臨終託孤第七十一回 五路會師破大營 咸豐破格用湘軍第八十二回 喜之喜咸豐得子 憂之憂洋兵進犯第五十八回 北燕密訂苦肉計 翼王怒責韋昌輝第四十二回 圍張登清軍自拼 打馮官勝保技窮第三十四回 攻桂林東王失策 過渡口雲山負傷第四十九回 賴漢英湘潭兵敗 石達開湖口大捷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二十一回 三兄弟投友遇寇 鯊魚頭攔路逢強第四十四章 曾國藩創辦湘勇 石鳳奎兵敗寧鄉第三十七回 石達開訪賢得寶 洪天王兵進武昌第五十八回 北燕密訂苦肉計 翼王怒責韋昌輝第八十回 選秀女蘭兒入宮 施權術一朝受寵第三十一回 四皇子巧謀帝位 五叛徒騙返永安第九十九回 議大婚同治立後 受干預皇帝微行第二十三回 鬧象州搗甘王廟 戰惡奴會楊秀清第六十二回 左宗棠虎口誘降 羅大綱以身殉職第四十八回 挾天王秀清得逞 奪美女東王稱心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九十五回 快人心權閹伏法 遭疑忌幼帝被責第二十九回 楊秀清轉敗爲勝 鐵公雞欲贏卻輸第五十二回 剛愎自用造冤獄 公忠體國破清妖第三十三回 張嘉祥認賊作父 洪天王率衆突圍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十六回 陳老虎吳汕灑血 賦耆英英艦談約第七十七回 李秀成被俘失節 太平軍繼續戰鬥第四十七回 主正義達開雄辯 懷叵東王設計謀第六回 率軍民加強防務 守虎門首戰告捷第五十一回 反間不成身受縲 窮兇惡極誣好人第四十回 圖苟安修宮選妃 議大計意見分歧第九十回 董元醇上書垂簾 八大臣罷職擱車第五十一回 反間不成身受縲 窮兇惡極誣好人第八十回 選秀女蘭兒入宮 施權術一朝受寵第三十三回 張嘉祥認賊作父 洪天王率衆突圍第十二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九十七回 聞警報天津騷亂 激民憤捉拿柺子第四回 拒禁姻羣魔亂舞 頂妖風欽差執法第七十二回 忠王執意攻上海 英法組織常勝軍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三十九回 陸建瀛望風逃遁 石達開智取金陵第十三回 侵略軍再犯定海 葛雲飛重創英兵第十八回 施奸計攘內媚外 謀生活舉碾求銀第六十三回 排外姓洪氏弄權 石達開夜審刺客第三十五回 囑後事南王傷逝 展前景道州擴兵第四十二回 圍張登清軍自拼 打馮官勝保技窮第二十七回 太平軍金田起義 清政府兩路調兵第七十八回 出叛徒湖州失陷 走江西幼主逢險第五十九回 石達開虎口脫險 韋昌輝舉兵謀叛第三十三回 張嘉祥認賊作父 洪天王率衆突圍第九回 道光帝怒斥穆相 關天培捍衛虎門第四十二回 圍張登清軍自拼 打馮官勝保技窮第九十三回 王公議罪權臣死 垂簾聽政野心達第八十九回 恭親王叩謁梓宮 巧安排叔嫂密議第八十四回 聯軍火燒圓明園 肅順受寵掌大權第二十九回 楊秀清轉敗爲勝 鐵公雞欲贏卻輸第五回 滅威風洋商發抖 顯志氣虎門銷煙第七十三回 李秀成假承意旨 陳玉成怒責英使第七十七回 李秀成被俘失節 太平軍繼續戰鬥第十二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五十五回 楊秀清逼封萬歲 洪秀全暗設牢籠第六回 率軍民加強防務 守虎門首戰告捷第九十六回 李蓮英梳頭受寵 恭親王遭嫉被黜第四十二回 圍張登清軍自拼 打馮官勝保技窮第七十九回 咸豐帝荒淫無度 惠老爺樂極生悲第十四回 守定海三雄殉職 抗侵略裕謙盡忠第三十八回 攀堅城八將奮勇 講道理天王勸民第二十五回 反桂平殺妻劫獄 仗俠膽揮刀解圍第六十二回 左宗棠虎口誘降 羅大綱以身殉職第八十七回 囑權臣密議後事 咸豐帝臨終託孤第二回 韶關鎮欽差遇刺 十三行洋奴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