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兵出三晉

?任鄙把軍隊安排到洛陽城中之後,立即下令所有的士兵趕緊休息準備夜戰。當天夜裡,天剛剛黑下來,三萬大軍即由洛陽出發,以破布裹纏馬蹄,大軍銜枚而行,毫無聲息的向着野王城摸了過去。

大軍悄悄渡過沇水,在沇水北面的一片樹林裡休息了一個時辰之後,大軍狂奔而出,潮水般的向着野王城涌了過去。野王城兵力只有一萬,促不及防之下,不到兩個時辰就被秦軍衝開了城門,殺了進去。野王城城守見野王城保不住,只好帶領全城軍民向秦軍投降。三萬大軍很快就控制了全城。

任鄙控制了野王城之後立即下令安民,但是卻不讓百姓出城,下令城中任何人不得提及野王城已經降秦這件事。所以野王降秦兩日,韓桓惠王竟然一無所知。兩日後,王齕帶大軍趕到新城郡。大軍在新城郡停留一天之後並不繼續向東進,而是轉而向北猛力攻打了韓國的偃師孟津等各城市。

秦軍大軍壓境,韓國的這些小城哪裡能夠抵擋,只用了三天時間,就掃平了韓國在沇水和洛水之間的各個城市。而此時韓桓惠王才知道秦人已經開始拿韓國開刀了。

面對秦人如此兇猛的攻擊韓人害怕了,韓桓惠王把底下衆臣都召了來詢問退敵之法。一時間韓廷之中立刻分爲主和與主戰兩派。主戰派認爲秦軍大軍壓境意在吞併韓國,韓國若是不抵抗勢必被秦國所吞併。亡國之禍就在眼前,必須盡起全國之兵以抗。而主和派則不這麼認爲。主和派認爲近日以來韓國與秦國之間交戰多次,都是勝少敗多,並丟失了大片的土地,現在任鄙攜十五萬大軍而來,韓國難以抵擋,明知是以卵擊石還要抵抗實屬不智。不如割地求和,可使士兵與百姓免於戰火。

韓桓惠王拿不定主意,問大將軍韓宇,韓宇說道:“秦攻野王,意在上黨,現在野王被破,上黨必不能保。上黨郡既然必失,若再因之折損兵將實爲不智,但是上黨終是我韓國領土,若是這樣就輕易讓秦國拿走,以秦國的貪婪成性,是絕不會就此罷手的。所以我們不能讓他們這麼輕易的就得到上黨郡。依臣之見,我們可把上黨獻於趙國。就說,韓國羸弱,不足以保住上黨,然上黨終是三晉之地,韓若失之則愧對先人,願把上黨獻於趙國以求得保。趙國能白得上黨大片土地,定會出兵以保上黨。秦趙相損之下,我韓都可保無恙。”

“大將軍此計甚妙。趙國鼓吹合三家合晉其實也是想吞併我們韓國。現在合晉之事如箭在弦不得不發,但是若能讓趙國和秦國拼上一拼,說不定我們的實力能蓋過趙國去也未可知。若真能這樣的話,說不定我們倒可以保得韓國不被秦趙所吞併。”韓國的相邦也贊同韓宇的主意。

“好,速派使者赴趙,請趙國派兵救上黨。”韓桓惠王說道。

趙國使者星夜出發,在第三天的早晨就趕到了邯鄲城。使者把韓王的意思告訴趙王並對趙王說:“韓趙同歸於晉,上黨郡即是韓國的也是趙國的,如今韓國保不住上黨,只有求助於大王。大王若是能保上黨平安,就把上黨併入趙國吧,三家歸晉就在眼前,上黨若被趙所得,仍是我晉國的土地,若是讓秦國得去,韓趙必被三晉先袓所怨,請大王三思。”

趙惠文王拿不定主意,讓韓國使者先去休息然後向上卿藺相如問道:“依卿之見,我們是不是要出兵救上黨呢?”

藺相如站出來向趙惠文王躬身爲禮然後說道:“趙國若取上黨就必須與秦國開戰。秦國兵強馬壯,趙國恐獨力難支。大王不值得爲上黨一郡之地而拿整個趙國範險。且韓國欲讓我趙國出兵,其實是用別有用心。”

“韓國用心何在?”趙惠文王不解地問道。

“韓國此意在於驅虎吞狼。秦趙相爭必然一死一傷,韓國就可以從中得利。若非如此韓國焉會這麼輕易的把上黨一郡之地拱手相讓?”藺相如說道。

“愛卿此言甚是,寡人這就回絕韓國的使者。”趙惠文王說道。

“大王且慢。此事也萬萬回絕不得。”藺相如又說道。

“此事爲何不能回絕?”

“趙國乃是三晉之首。此事我趙國若是回絕,韓魏必然對我趙國不服,徒使合晉之事增加不必要的阻力,所以此事不能回絕。”藺相如說道。

“即不能出兵又不能回絕,那應當如何是好?”趙惠文王爲難了。

“當然是出兵。大王,上黨離趙國很近,秦國取上黨恐怕志在我趙國,我們若不阻止他們,秦國取得上黨之後必然會向我趙國攻來,到那時趙國仍不免要與秦國有一場大戰。所以我們還是要與秦國打上一仗的。不過這一仗不能只有我們來打,要打就三家一起來。”藺相如笑着說道。

“不知愛卿有何妙計?”趙惠文王說道。

“我們不要韓國的上黨郡卻仍然出兵相助韓國。不過我出兵的時候要和韓國一起把魏國也拉進來。三家同時與秦交戰對我趙國有四利。其一可阻秦國與國門之外。在韓國的土地上與秦交戰,可保我趙國土地不受戰爭摧殘。其二,三家共同出兵,可召集的兵力遠遠超過我們趙國所能派出的兵力,可大增這一仗的勝算。其三,戰爭無論勝負,三家兵力共同折損,則我趙國仍舊可以凌駕與韓魏之上,可保我趙國三晉之首的尊位。其四,可藉機拉攏韓魏兵將,收買韓魏人心,有利於三家合晉。有此四利,依臣之見,趙國理應出兵。”藺相如說道。

“既然如此那愛卿以爲誰可爲帥?”趙惠文王又問道。

“此仗艱難,非廉頗將軍不能勝任。”藺相如說道。

“正合寡人之意,寡人這就點兵十萬讓廉頗將軍出征。”趙惠文王說道。

“大王,事此萬萬急不的。我趙國兵馬一出韓魏必然退後,到那時就會出現我趙國在前與秦交戰而韓魏在旁觀望的局面。所以我們要等到韓魏與秦交戰之後才能出兵,並且我們志在消滅秦國兵力而不在於奪取上黨一郡之地。三家若是同歸於晉,我趙國所得土地又豈只是一郡之地?”藺相如笑着說道。

聽了藺相如的意見,趙惠文王把韓國的使者的召了回來說道:“韓趙同生於晉,乃是兄弟之邦,兄弟有難我趙國焉有不幫不理。不過請尊使相信我大趙絕非趁火打劫之人,我趙國願出兵十萬相助韓國守住上黨而絕不要韓國的一寸土地。趙國此舉唸的是三晉同根之情,所以還請尊使回覆貴國大王,細稟我兩國之間的兄弟之情。”

韓國使者聽了趙惠文王的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趕緊跪在地上向趙惠文王道謝:“臣久聞大王風範,今日一見,果然有泱泱大國之氣度。”

“尊使且慢,我聽聞王齕帶來了十五萬秦兵又從新城調集了五萬餘兵力,合兵二十萬攻上黨,只我趙國的十萬兵力恐難以敵擋。我想貴國恐怕一時之間也派不出十萬兵力吧。以寡人看來此事還需魏國出兵才行。趙、魏、韓三國本爲一家,秦攻韓國,魏國定不會袖手旁觀的。趙國願與韓國同派使者入魏,請求魏國出兵,不知尊意如何?”

“此事韓國當然是求之不得,臣這就回去向我王請命,與貴國使者一共入魏,遊說魏國出兵。”

“好,請尊使先行,我趙國這就整頓兵馬,準備糧草。等魏國出兵之日請韓國通報一聲,趙國必然舉兵而下共驅秦賊。”趙惠王慷慨激昂地說道。韓國使者初聽趙惠文王的話心裡很是感激,但是後來卻越聽越不對,什麼叫等魏國出兵之日?若是魏國不出兵的話,那是不是趙國也不出兵呢?這話他當然不敢當面反駁趙惠文王。畢竟趙國已經答應出兵了,這個時候萬萬不能在橫生枝節的。

韓國使者同趙國派出的使者一同回到了韓國,並向韓桓惠王報告了趙國的意思。韓桓惠王聽了使者的回報也是十分的驚奇。印象之中趙國好像並不是這樣的。不過既然趙國的使者已經來了,那韓國也沒什麼可以懷疑的。於是韓國又準備了重禮讓韓趙兩國的使者一起到魏國去遊說魏國出兵。

兩位使者到達魏國之後,兩人共同進見了魏王。魏王對於出兵之事並不熱心。雖說三家同出於晉,但是無利可圖之下魏人當然不願出兵。還好,韓國早有準備。韓國答應此戰若勝。韓國願與魏國平分上黨的土地發。魏王聽言這才答應派兵出征。;

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22章 起程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99章 途中遇襲第72章 破營第12章 追殺第49章 謀城第112章 當街被刺第67章 殺降第52章 入秦第34章 伏擊第34章 伏擊第47章 入城第18章 較技第134章 終成秦王第74章 行刺第85章 奇怪的敵人第31章 就國第132章 安抵宮中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6章 驅逐第58章 風雨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57章 創新第57章 創新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81章 弔唁使者第98章 豔清中毒第20章 獻身第35章 擒將第27章 夜襲第51章 奪新城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1章 意外第142章 也打游擊第15章 報仇第56章 禍心第136章 誰做東宮第75章 滅門第113章 太后晚宴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123章 山中的敵人第129章 圍剿刺客第41章 琴音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107章 利用身份第11章 傷逝第140章 楚襲三晉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0章 學習第9章 莊周第77章 奪兵第107章 用兵歐洲第18章 較技第71章 潛入第67章 殺降第32章 移民第53章 宴會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23章 行刺第41章 琴音第29章 色誘第58章 風雨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128章 從燕下手第97章 異地驚夢第110章 再收兩喬第90章 雨中偷襲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46章 欲歸第16章 親顧第134章 終成秦王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89章 天降大雨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19章 山上第13章 絕崖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26章 相助第37章 教育第67章 殺降第65章 相見第76章 脫身第13章 絕崖第47章 入城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4章 知識第122章 身世問題第130章 深夜被襲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21章 公主第107章 利用身份第103章 他是范雎第56章 禍心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93章 魏軍闖營
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22章 起程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99章 途中遇襲第72章 破營第12章 追殺第49章 謀城第112章 當街被刺第67章 殺降第52章 入秦第34章 伏擊第34章 伏擊第47章 入城第18章 較技第134章 終成秦王第74章 行刺第85章 奇怪的敵人第31章 就國第132章 安抵宮中第124章 山中激戰第6章 驅逐第58章 風雨第100章 另有伏兵第57章 創新第57章 創新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81章 弔唁使者第98章 豔清中毒第20章 獻身第35章 擒將第27章 夜襲第51章 奪新城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1章 意外第142章 也打游擊第15章 報仇第56章 禍心第136章 誰做東宮第75章 滅門第113章 太后晚宴第135章 御前比劍第123章 山中的敵人第129章 圍剿刺客第41章 琴音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107章 利用身份第11章 傷逝第140章 楚襲三晉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10章 學習第9章 莊周第77章 奪兵第107章 用兵歐洲第18章 較技第71章 潛入第67章 殺降第32章 移民第53章 宴會第106章 特種戰士(2)第23章 行刺第41章 琴音第29章 色誘第58章 風雨第126章 栽贓陷害第128章 從燕下手第97章 異地驚夢第110章 再收兩喬第90章 雨中偷襲第101章 西方之毒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117章 請君爲王第46章 欲歸第16章 親顧第134章 終成秦王第115章 形式多變第89章 天降大雨第125章 欲加之罪第19章 山上第13章 絕崖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26章 相助第37章 教育第67章 殺降第65章 相見第76章 脫身第13章 絕崖第47章 入城第147章 助魏奪城第4章 知識第122章 身世問題第130章 深夜被襲第152章 收服人心第21章 公主第107章 利用身份第103章 他是范雎第56章 禍心第109章 團聚之夜第93章 魏軍闖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