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第 154 章

第154章廣交會

在抵達廣州前, 冬麥已經特意瞭解過廣州。廣州有着悠久的歷史,西周時期,楚國國王派人來到今天的廣州, 把這個地方命名爲“楚庭”;南朝梁武帝時, 菩提達摩祖師自印度而來, 於廣州繡衣坊碼頭登岸, 傳播佛法;新中國成立的五十年代, 嚴亦峻老先生一封電報,周總理親批,促成了廣交會的前身, 從此廣交會登上了風雲際會的舞臺。

不過從熙熙攘攘的火車站出來,冬麥還是被驚訝到了。

她去過首都, 首都也是大城市, 但是廣州的氣氛和首都截然不同, 一切都是看着新鮮的,她驚奇地東看西看。

這裡的天比陵城的好像更爲清澈湛藍, 喧嚷的大城市裡,隱隱有着輕淡的果香,這個時節的陵城已經秋葉飄零,但是廣州的街頭,路邊的樹葉依然綠而茂密, 枝幹挺拔, 讓人恍惚依然在盛夏時。

冬麥猜着:“這是不是就是木棉樹?”

沈烈:“對, 這是木棉。”

冬麥留心看, 還有些木棉樹上殘留着一些木棉花, 一簇簇地枝條橫生,外形像羽毛, 但是卻鮮豔如火,看得冬麥新鮮不已。

陵城地處北方,哪裡見過這個。

沈烈其實也覺得新鮮,他也是頭一次來廣州,便牽着冬麥的手,兩個人邊走邊看,又拿着廣州地圖研究了一番,最後終於來到了站前路,這裡有個新大地賓館,是新疆進出口公司幫忙訂下的。

到了後,發現都是三人間,沈烈便和人說了下,他和冬麥單獨住一間,和人家一問才知道,人家本來就給他們陵城的聯合工廠準備了一整間,所以也不用特意換了。

下榻後,簡單收拾,沈烈就帶着冬麥去見了新疆進出口公司的代表,並給人家送上了冬麥做的糕點,那些人嚐了口,也都讚不絕口。

吃了東西,大家關係不像剛開始那麼客氣,說話也就多起來了。

原來參加廣交會目前一般都是按照交易團來參加,交易團是按照商品大類劃分的,劃分了類別後,所有從事這些行業的類別都要去參加自己類別所在交易團,到時候安排展位,也是按照交易團來安排,而他們就屬於紡織原料交易團。

這麼一來,沈烈冬麥他們的展位也就會和國內各大羊絨工廠放在一起競爭了。

和他們一起的是羊絨科的科長,姓霍,霍科長給他們介紹:“你們是頭一次參加,展位我們都已經準備好了,這都是我們提前一個月就開始來籌備了,你們把你們的樣品拿好,再把你們的介紹都準備好,到時候過去就行了。在這之前,會有兩天的時間來進行培訓。”

聽到有培訓,冬麥稍微放心了,背靠大樹好乘涼,搭上人家新疆進出口公司的船,到底是不一樣。

不過和霍科長同行的幾個新疆公司同志,顯然是不太看好沈烈冬麥,甚至言語中有些調侃霍科長的意思,在他們心裡,多少是不太看得起沈烈冬麥,覺得不過是一個小作坊罷了,能掀起什麼風浪。

霍科長竟然把這樣的合作給了這麼一個小作坊,簡直是好笑了。

當然人家這意思,是含在笑裡,以及禮貌的言語後,都是有素質的同志,不會明說,但是這種不會明說的鄙視,更加讓人不舒坦。

沈烈意識到了,不過沒理會,事後吃飯的時候,對冬麥道:“我們是憑着實力吃飯,既然他們都認爲我們拿不到單子,那我們就必須爭取來一個開門紅給他們看看。”

冬麥點頭:“我明白,我也不會在意,廣交會這個平臺對他們來說是司空見慣,但對咱們來說,是費了很多努力纔拿到的機會,我們既然能走到這裡,就一定能想辦法繼續走下去,讓他們所有的人刮目相看。”

沈烈輕笑:“對,我相信我們羊絨的質量,也相信外國客商一定有識貨的。”

而接下來,爲期兩天的培訓就開始了,這個時候冬麥才知道,這個培訓並不是新疆進出口公司負責的,而是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領導委員會負責的,是分交易團進行培訓。

培訓過程中,要學習對外紀律,還要學習定價審覈等,這些對於冬麥來說,都是新鮮的,一切都太陌生了,不過好在她比較刻苦,努力做筆記,最後倒是也能跟下來。

有時候,坐在窗明几淨的會議室裡,聽着領導給大家講紀律講注意事項,看着窗外挺拔的木棉樹,她就會想起遙遠的陵城。

兩年前她在做什麼,在爲了不能生孩子掉眼淚,以爲這輩子完了。

而如今的她,再也不會想起這些,她在經歷着兩年前的她想也想不到的事情,那個時候,哪裡知道什麼是廣交會,什麼是木棉樹?

這就是人生,舞臺變大了,眼界變寬闊了,回頭望,你才知道,曾經的自己原來只是佔據着井底巴掌大那麼一塊地方。

爲了那些不值得的事情哭鼻子,原來只是因爲你把自己拘囿在井底那麼一方天地。

世界很廣闊,需要學習的很多,只要努力,一切都會慢慢變好。

***********

終於踏入廣交會的時候,其實有些眼花繚亂,各色各樣的人種,操持着各種不同的語言,五花八門的展位,太多的信息衝擊而來。

沈烈輕輕捏了一下她的手指,笑着說:“還記得我們練過的英語嗎?”

冬麥努力想了想,便有些底氣了,她會英語,費了好大勁兒練的,雖然只是日常口語,但是應該沒什麼大問題。

進去後,按照會場地圖,很快找到了他們的展臺,這裡已經有新疆進出口公司的霍科長在,霍科長熱情給他們進行了介紹,又幫着大致提了提行情。

這個時候,周圍幾個展臺陸續有人了,霍科長便將沈烈冬麥介紹給了旁邊的幾位,介紹中,冬麥知道,這都是來自天津和內蒙的土畜產進出口公司,當然也有各省份的裘皮科毛皮科等,可以說,全都是響噹噹的公司,但凡能拿到出口牌照的,全都在這裡了。

冬麥之前就聽沈烈提過這些,沒見過人家,覺得人家是很大很大的國辦企業,自己這種小作坊肯定沒法和人家比,不過如今見到,除了對方穿衣服更鄭重一些,好像也沒什麼大差別。

冬麥今天穿了白色襯衫,搭配簡潔長褲,繫了之前首都買的彩色絲巾,把短髮簡單地燙了一下,看着也是時髦洋氣,但又清雅莊重,便是站在各國外賓面前,也依然清新出挑。

當下自然有人好奇地和沈烈聊,問起來他們的情況,之後人家就笑了:“你們是陵城的,給首都絨毯廠供貨的?你們不是一直都分梳毛渣子嗎,那個太短。”

這話裡,顯然有些看不起的意思。

不過這倒是也正常,畢竟能過來參加會展的全都是國辦大公司,響噹噹的部門,像沈烈這種小地方過來的小廠家,這還是頭一次。

沈烈便笑了下,淡聲道:“同志,你的信息需要更新了,我們現在不但分梳短絨,可也分梳長絨,白山羊絨,這是我們的樣品,你如果有興趣,可以看看。”

他雖然和新疆公司合作了,但是陵城如今搞羊絨的太多了,如果這次成功,將來只會更多,陵城政府以後也肯定要大力發展羊絨業,沈烈覺得適當地讓天津內蒙幾家公司瞭解一下陵城羊絨業的發展,也是好事,沒準以後就有機會合作了呢。

他說話不亢不卑的,倒是有幾個相鄰展位的同志看過來,不過也就是看看,畢竟大多還是不太能看得上。

交易會很快就開始了,這場交易會持續二十天,時間很長,沈烈也知道,這並不是一下子就能拿到訂單的,還是得有耐心。

開始兩天,也有人來問,沈烈和冬麥都認真地和人家作答,把自己學的英語都給用上了,還連說帶比劃,又拿出來圖片給人家看。

不過可惜,並沒有什麼成交。

這讓沈烈有些失望,冬麥也有些沮喪,不過晚上吃飯時候,霍科長卻安慰他們:“這也沒什麼,爲什麼廣交會要二十天呢,因爲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陸續會有各國客商過來,並不是說頭兩天所有的客商能把所有的展廳都給看了,整整二十天,陸續有成交的,不到最後,不能放棄。”

說着霍科長又說了他最初參加的時候,一個訂單都沒成的事。

“再說,你看天津和內蒙那兩個公司,不是也沒成一單嗎?有他們在那裡呢,咱怕什麼!”

被這麼一說,沈烈和冬麥的幹勁又來了,開始重新準備,晚上的時候兩個人抱着字典啃,又找霍科長借了一些資料來。

也是趕巧了,第二天,有一家叫大傑瑞的美國公司,對雙美聯合工廠的羊絨很感興趣,沈烈見此,又拿出幾種樣品給人家看。

很快,對方就開始詢問價格和產量,沈烈和冬麥連說帶比劃,說明白自己的價格以及產量,對方皺眉,之後回頭和另一個穿西裝的外國人說話。

冬麥看着,有些失望,心想這是白搭了吧。

誰知道那個人在聊完後,就開始說數字,比劃數目,又問日期。

開始兩個人都沒明白,後來恍悟,這是有意要買?

當下頓時精神起來,經過溝通,對方想要兩噸的精梳羊絨製品,他們認爲沈烈的羊絨長度夠,純度高,正是他們想要的。

他們比劃着說,別家的純度不夠。

這下子沈烈和冬麥都興奮起來,沈烈和人家進一步詳談,冬麥連忙跑去找霍科長幫忙,畢竟人家霍科長經驗豐富。

霍科長本來正寫價格,聽說這個,扔下筆就往這跑,畢竟雙美聯合工廠賣出去羊絨,他們坐收外匯。

霍科長加入後,溝通就更加順利了,而且霍科長也更有經驗,知道怎麼和人家外國人談,一切都是不可思議地順利,竟然當天就把合同具體內容給訂下來,第二天準備簽訂合同。

當晚,霍科長興奮異常,要知道和沈烈成立雙美進出口聯合公司,這路子走成什麼樣也不知道,公司裡不少人全都盯着,也有人在等着看熱鬧。

現在好了,直接兩噸的訂單。

這兩噸訂單往那裡一放,誰還敢再說什麼!

相較於霍科長的激動,沈烈倒是越發冷靜,他並不想太早透支喜悅,他想等明天合同定下來再說,白紙黑字纔是硬道理。

冬麥明白沈烈的意思,其實她自己也很忐忑。

努力到現在,開辦了兩個工廠,兩家門店,再也不會缺錢了,但是錢之外,人總是還應該追求點別的什麼。

這次的兩噸羊絨訂單,對他們來說意義太大了,太大了。

這對陵城的羊絨業是天大的事,他們希望回去後給大家傳播驚喜,而不是失望。

兩個人當晚都有些睡不着,不過想着明天還要和人家細談,只能是勉強睡着。

如此煎熬了一晚上,到了第二天,去談了,一切都想做夢一樣,很順利,整整兩噸的訂單,一口氣簽下了,價格是五萬美金一噸,所以這兩噸就是十萬美金的價格,此時美元兌人民幣的匯率是1.9576,所以這大概是二十萬元的貨。

最關鍵的是,人家這兩噸只是試探性的小額訂單!

先拿兩噸的貨試試,如果可以,後面自然就是長期合作了。

當合同簽好後,沈烈冬麥都和外國人握手,慶祝合作成功,沈烈把自己學到的最後一句英語說出來:“I believe we can have a good cooperation。”

**************

沈烈和霍科長詳細地談了接下來的交貨流程,是由沈烈負責出貨,運往海關,到了海關,由新疆進出口公司負責跟進出口,涉及到交貨問題,兩個人談得很細。

沈烈的工廠也安裝了電話,以後溝通交流也方便。

談完後,一切妥當,霍科長也高興,意氣風發,請大傢伙一起吃飯,吃的是廣州當地特色菜,菜色豐盛,有紅燒乳鴿,有蜜汁叉燒,有上湯焗龍蝦,還有鮑汁扣遼參和廣式燒填鴨,霍科長還特意爲冬麥點了椰汁冰糖燕窩。

男人們都稍微喝了一點酒,不過沈烈想着明天還要參展,就只是喝了一點,雖然拿下兩噸的訂單大家都很滿足了,但他還想再試試,畢竟是半年一次的機會,他想多和幾家國外公司交道,哪怕人家現在不下訂單,留一個聯繫方式,留一點印象,這也是機會。

吃過飯後,沈烈便帶着冬麥出去逛了逛,他們過來一週多了,還沒逛過,主要是壓力大,生怕拿不到訂單,現在有了一個兩噸的訂單,人也放鬆下來了。

兩個人先去了環市東路的友誼商場,裡面和首都的商場一樣,不過這裡竟然是自選商場,沒有什麼櫃檯,可以自己進去隨便走,看都什麼拿起來,到了門口再結賬。

這種購物方式很奇特,冬麥覺得好玩,再看裡面都是洋氣的外國貨,而且不要外匯券,便有些興奮。

沈烈買了一些進口巧克力、堅果和藍罐曲奇,還買了一些衣服,給孩子買了兩罐奶粉。

離開友誼商場後,兩個人又順便過去了區莊立交橋的夜市,這裡到處都是地攤貨,衣服鞋子都很新潮,冬麥怕東西太多帶不了,沒敢買太多,就隨便挑了幾件。

接下來的十幾天,沈烈和冬麥每天都過去參展,從賓館到展會坐班車過去,守着展臺一整天,這其間自然也遇到不少諮詢的,留下無數客商的名片,也散出去不少名片,至於訂單,倒是也拿到兩個,不過都不大,都是試探性的訂單,一個五百公斤的,一個七百公斤的。

滿打滿算,沈烈整個展會拿到了三噸兩百公斤的訂單,這可以說大豐收了。

展會結束的時候,霍科長請沈烈和冬麥吃飯,新疆進出口公司的其它幾個同事全都變了臉色,誇讚敬佩,完全沒有了最開始的輕視,甚至看着霍科長,隱隱有些羨慕的樣子,這麼大的一個好處,怎麼就讓霍科長撈着了,看這夫妻兩個的勁頭,以後不知道能賺多少外匯呢!

旁邊的天津和內蒙進出口公司聽說了沈烈和冬麥的業績,都有些吃驚,打聽一番後,特意找了沈烈冬麥過去,要了名片,說是“有機會希望我們能合作”,也有的表示“我們也想去陵城考察一下你們的情況”。

新疆進出口公司的人一看這情況,就不樂意了,差點和天津內蒙進出口公司起了口角。

二十天的廣交會結束了,沈烈買了飛機票,兩個人乘坐飛機從廣州前往首都,再從首都轉乘火車回去陵城。

當飛機飛在高空上時,冬麥看着窗外的藍天白雲,只覺得心境開闊。

天地那麼大,世界如此廣闊,這輩子還有很多時間,他們可以努力奮鬥,沒有盡頭。

***************

這一年,可以說是沈烈的事業飛黃騰達的一年。

美國大傑瑞公司的兩噸羊絨在如期交付後,很滿意,並且簽下了長期供貨合同,而除此之外,還和日本東洋紡系簽了供貨合同,同時還陸續打入了英國和意大利等國家。

訂單如雪花一般源源不斷而來,兩家工廠的梳絨機目前已經擴大到了五十臺,就這麼日夜不休地運轉着。

規模擴大了,儘管有新疆進出口公司提供羊毛原料,但羊絨需求量大,羊毛還是供不應求,到了這個時候,之前沈烈讓江春耕開闢的內蒙牧區背絨渠道就發揮作用了。

不過沈烈也意識到,只靠自己這些人背絨是不行的,要想進一步發展,自己不可能把整個供應鏈條所有的錢都掙了,要適當給別人生存空間,要學會借雞下蛋。

恰好那天陵城羊絨商業協會成立,沈烈便成爲了商會會長,在商會的剪彩儀式上,沈烈便提起了如今的牧區背絨。

他提到了羊毛這個行業,也提到了現在羊毛原材料的緊缺問題。

他表示,其實沒有梳絨機,也可以搞這個行業,大家手頭有些錢的,可以去內蒙去新疆收購羊毛,將羊毛揹回來,自己不需要分梳,只需要轉賣給這些有梳絨機的梳絨戶,這樣不就能賺取差價嗎?

當然他也提出來,大家前往內蒙新疆的時候,可以帶着本地的土特產去賣,這樣賣了自己的土特產,再收購羊毛回來,裡外裡也能賺不少。

最後他表示,大家如果揹回來羊毛,他看情況收,什麼樣的都有,價格再商量。

他這麼一說,大家都來了興致。

梳絨機太貴了,一般人真得上不起這個機子,但是如果出去背了羊毛回來賣給沈烈或者其它梳絨戶,倒是一個好主意。

現在梳絨戶那麼多,全陵城不知道多少,誰不需要羊毛,如果能揹回來羊絨,那怎麼都不愁銷路。

因爲沈烈這個提議,不少人都心動了,牛局長聽說後,也覺得這個可行,於是鼓勵大家出去搞羊毛,並且表示信用社可以適當提供小額貸款讓大家週轉。

商業局的領導都這麼表示了,大家積極性一下子高起來,一時之間,陵城不少青壯年出發,前去內蒙搞羊毛,農村人不怕辛苦,更不怕髒累,跑過去牧區蹲着,將那些帶着羊糞球的羊毛扒拉出來,一點點攢,攢夠了一兩百公斤就揹回來,那些好一些的羊毛,他們揹回來後,沈烈這裡會收,能讓他們有一公斤大概兩三塊錢的利錢,這麼一來,一次背一百公斤的話,就是兩三百塊錢了。

如果去的時候,再帶一些這裡的土特產運過去那邊賣,靠着自家土特產把來回路費撈回來,那揹回來的這一百公斤賺兩三百,就是純賺的了。

當一個背毛戶回來後,賺了兩百多,大家都眼紅了,都覺得這是好路子,於是莊稼下地後,農閒的時候,但凡有些本錢的,全都出去了,不光是去牧區,還會去那些羊絨加工廠,去收購零散的,一袋一袋地揹回來,揹回來後,有的賣給沈烈,也有的賣給別的梳絨戶。

沈烈眼睛很毒,對羊毛現在也很挑,他看中的,貴一些他也要,但是看不中的,價格就會壓得很低,一來二去,大家慢慢地眼光也都好起來了,學會了什麼樣是好的。

因爲這個,掙錢的就不止是梳絨戶了,那些上不了梳絨機的也開始背絨掙錢了,甚至於背絨的範圍不光是內蒙古牧區的羊絨了,還有各紡織加工廠剩餘的毛渣子,以及廢舊羊絨大衣的回收品,收回來的這些原材料,自然又按照檔次高低進行分類,會進行不同檔次的深加工,流入不同要求的渠道。

陵城的羊絨業發展到今天,大家提到沈烈的時候,沒有人直呼名字了,親近的叫一聲烈哥,不熟的都得恭敬叫一聲沈總。

這個時候的沈烈,業務範圍也擴大了不少,除了出售自己的羊絨,沈烈的雙美進出口公司也開始代理別家的羊絨產品,從中適當抽取一定的利潤。

陵城不知道多少羊絨戶囤積下的羊絨,陸續送到了沈烈這裡,在進行質量檢測後,符合質量要求的陸續被沈烈賣出去,不符合的拿回去重新分梳,不斷地有人通過沈烈將羊絨賣出去,陵城的羊絨也走向了國際市場,並在國際上有了一席之地。

天津和內蒙的進出口公司陸續也過來陵城考察,由商業局接待,接待的過程中,自然少不了一個名字:沈烈。

他們是聽說沈烈的事蹟纔來的,新疆捷足先登和沈烈合作了,他們也想了解陵城羊絨的情況,尋求合作機會。

對於這種情況,由陵城商業局牽頭,前往中國土畜產進出口總公司洽談,最後終於商定,由新疆進出口公司、中國土畜產進出口總公司和沈烈三方聯合建立三美聯合公司,並將沈烈之前的加工廠合併進來,如此一來,公司的規模一下子翻倍,達到了七十臺梳絨機之多,擁有了幾千平米的廠房。

訂單源源不斷,也不過是一年的時間,就創造了七百萬的營業額,爲國家賺外匯三百五十萬,純盈利三百萬。

中國土畜產進出口總公司還特意爲陵城的羊絨命名,命名爲精梳山羊絨,這樣從命名上就和天津的KVT和內蒙的KVS區分開。

陵城精梳山羊絨名揚海內外,沈烈發財了,一下子發了大財,這是所有的人窮盡想象力都無法想明白的,三百萬,這得多少輩子花完啊!

不過對於沈烈來說,他更欣慰的是,通過一年多的努力,陵城積壓的大量羊絨終於全部賣出去了,不少羊絨戶掙錢了,岌岌可危的陵城經濟有救了,一切都好了起來,梳絨機價格重新漲起來了,大家紛紛想安裝梳絨機掙錢了。

而此時的陵城羊絨業,爲了進軍國際奮鬥的也不止是沈烈。

彭天銘和甘肅外貿裘皮科的合作正如火如荼地進行着,彭天銘的羊絨源源不斷地運往甘肅,又由甘肅外貿進行出口,同樣也走向了國際市場。

孟雷東談成了上海的市場,解決了一部分銷路,之後終於邁出了艱難的一步,和沈烈合作,沈烈出謀劃策,由三美公司進行代銷,總算是將囤積的羊絨全部出清,公司業務進入了良性循環。

到了這個時候,孟雷東回想過去,對沈烈感激不盡。

曾經有過一些私人的摩擦,但是關鍵時刻,人家能在佔盡上風的時候給自己一個臺階下,讓自己不至於被逼到走投無路,這就是人家的氣量。

孟雷東這個人好面子,並不願意低下頭,但是他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這一年,在三美集團的年底慶功晚會上,孟雷東舉起酒杯給沈烈敬酒:“我這輩子沒服過誰,這次真是服了你,沈兄弟,你就是咱陵城羊絨的大救星,也是我孟雷東的恩人,今天是三美集團的好日子,我不說別的客氣話了,敬你三杯。”

說完這話後,他自己連幹三杯。

在場的,大多數都知道沈烈和孟雷東的那些過往,看到此情此景,全都忍不住拍手叫好。

72.第 72 章138.第 138 章52.第 52 章51.第 51 章4.第 4 章141.第 141 章94.第 94 章69.第 69 章55.第 55 章33.第 33 章53.第 53 章126.第 126 章90.第 90 章174.第 174 章149.第 149 章89.第 89 章178.第 178 章128.第 128 章47.第 47 章166.第 166 章130.第 130 章139.第 139 章68.第 68 章119.第 119 章56.第 56 章110.第 110 章110.第 110 章84.第 84 章130.第 130 章77.第 77 章139.第 139 章18.第 18 章75.第 75 章156.第 156 章68.第 68 章74.第 74 章75.第 75 章95.第 95 章69.第 69 章2.第 2 章127.第 127 章100.第 100 章132.第 132 章154.第 154 章100.第 100 章128.第 128 章4.第 4 章80.第 80 章129.第 129 章16.第 16 章173.第 173 章33.第 33 章140.第 140 章51.第 51 章38.第 38 章114.第 114 章120.第 120 章116.第 116 章65.第 65 章123.第 123 章22.第 22 章149.第 149 章111.第 111 章164.第 164 章113.第 113 章125.第 125 章160.第 160 章151.第 151 章106.第 106 章119.第 119 章140.第 140 章49.第 49 章130.第 130 章98.第 98 章62.第 62 章150.第 150 章121.第 121 章172.第 172 章139.第 139 章20.第 20 章64.第 64 章56.第 56 章163.第 163 章145.第 145 章37.第 37 章3.第 3 章94.第 94 章128.第 128 章131.第 131 章80.第 80 章24.第 24 章39.第 39 章43.第 43 章105.第 105 章74.第 74 章115.第 115 章97.第 97 章139.第 139 章174.第 174 章1.第 1 章
72.第 72 章138.第 138 章52.第 52 章51.第 51 章4.第 4 章141.第 141 章94.第 94 章69.第 69 章55.第 55 章33.第 33 章53.第 53 章126.第 126 章90.第 90 章174.第 174 章149.第 149 章89.第 89 章178.第 178 章128.第 128 章47.第 47 章166.第 166 章130.第 130 章139.第 139 章68.第 68 章119.第 119 章56.第 56 章110.第 110 章110.第 110 章84.第 84 章130.第 130 章77.第 77 章139.第 139 章18.第 18 章75.第 75 章156.第 156 章68.第 68 章74.第 74 章75.第 75 章95.第 95 章69.第 69 章2.第 2 章127.第 127 章100.第 100 章132.第 132 章154.第 154 章100.第 100 章128.第 128 章4.第 4 章80.第 80 章129.第 129 章16.第 16 章173.第 173 章33.第 33 章140.第 140 章51.第 51 章38.第 38 章114.第 114 章120.第 120 章116.第 116 章65.第 65 章123.第 123 章22.第 22 章149.第 149 章111.第 111 章164.第 164 章113.第 113 章125.第 125 章160.第 160 章151.第 151 章106.第 106 章119.第 119 章140.第 140 章49.第 49 章130.第 130 章98.第 98 章62.第 62 章150.第 150 章121.第 121 章172.第 172 章139.第 139 章20.第 20 章64.第 64 章56.第 56 章163.第 163 章145.第 145 章37.第 37 章3.第 3 章94.第 94 章128.第 128 章131.第 131 章80.第 80 章24.第 24 章39.第 39 章43.第 43 章105.第 105 章74.第 74 章115.第 115 章97.第 97 章139.第 139 章174.第 174 章1.第 1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