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京都百姓而言,這個冬天是個充滿果香味的冬天。
來自雲州的水果罐頭,走入京都百姓的千家萬戶。
京都萬樹梨花燈火的大街上,幾乎人人手提着一罐水果罐頭。
條件稍微寬裕一點的人家,每隔三四日就會買上一罐。
宋大家裡當然也如此。
“爹,你又買罐頭了?”宋家大娘子剛關好店鋪的門,就見自家爹爹拎着一個熟悉的陶罐子,晃悠悠地來接自己回家。
商鋪兩旁掛着兩個紅豔豔的燈籠,正散發着橘黃的暖光。
宋大把水果罐頭交給閨女後,自己拿起長長的吹筒,吹滅燈籠裡的燭火。
“你不是愛吃嗎?昨日買的是葡萄罐頭,今日買的是沙棘果。”
宋大看向閨女的眼神裡,洋溢着慈愛。
宋家大娘子卻有些心疼:“這都得一百文吧,咱們買點蘋果梨子罐頭吃就成。”
宋大擺擺手,和自閨女一起走在京都的街道上:“以前家裡日子窮。我還記得你五歲那年,幫你娘幹活兒,不小心着了涼,當夜就發起高熱來。”
想起這件事,宋大的眼眶都紅了:“大夫都說你沒救了,讓你吃點好的,來世投個好胎。那年的風雪是真大呀,刮在身上,骨頭縫裡都透着涼。”
“你的臉燒得通紅的,躺在草窩上,瞪着一雙迷迷瞪瞪的眼睛,聲音小得像貓叫。你說,爹呀,我想吃梨子……”
宋家大娘子的眼神有些迷離,她依稀記起風雪中,想吃一口新鮮水果的小女孩。
宋大:“爹沒本事,買不起暖棚裡的蔬菜,也沒有冰窖,藏不住水果。我就用溫水化了一點點糖,騙你這就是梨汁。”
想到這裡,宋大噗嗤一下笑出來:“後來你病好了,過春節的時候,喝了一點小糖水,還追着問我,哪來的梨子!”
宋大娘子也跟着笑起來,她一直以爲梨汁就是和糖水一樣的味道。
直到後來宋大賺了點小錢,給她買了一筐的梨子,這才明白,梨子和糖水是不一樣的。
宋家的房子離商鋪並不是很遠,沒多大一會兒,兩人就到家了。
宋夫人接過罐頭,熟練地打開罐頭,把罐頭放在炭爐上煨着。
小小的屋子裡,就全是水果的鮮甜清香!
“多虧了大將軍,這才讓我們這些普通人也能在冬天吃上水果。”
宋大娘子從挎包裡掏出一迭報紙,遞給宋大:“爹,這就是你心心念唸的《雲州週報》。”
宋大的憶苦思甜,在見到《雲州週報》的那一刻,就煙消雲散了。
這一期的《雲州週報》有小說家們寫的趣聞八卦,還有蓬萊客連載的《雲州往事》,首頁是雲州政策的解讀,最後則是打廣告的。
宋大把政策解讀看了整整三遍,這才放下報紙,有些唏噓。
“都說京都好,舉目都是青樓畫閣繡戶,珠簾雕車。八荒爭湊,萬國鹹通,集四海之珍奇,皆歸於市易。但依我看,這雲州雖不及京都繁華,但有大將軍在,也別具風格,日後不可小覷。”
宋家大娘子湊過去一看,這政策解讀寫的是罐頭廠和羊毛廠的招工條件,一條條羅列得十分清楚明白。
家庭困難者優先,家有陣亡將士的優先。
看完這篇政策解讀後,宋家大娘子也沉默了。
京都是個有上百萬人的大城市,想找個謀生的路子還是很容易的,但是百姓們想找個好夥計,那可就難了。
在雲州,罐頭廠工作就好似京都綾錦院的女工,收入待遇都還不錯。
但綾錦的招工很少爲外人所知,基本上都被內部消化了。
“這就是政令通明啊!”宋大娘子的感慨。
宋夫人正在看最後一頁的廣告,看得津津有味:“這雲州可真是個好地方,懷朔鎮居然還有什麼甜奶茶!想來一定很受女子的歡迎。哎喲,還有賣皮草的!一雙皮鞋竟然只需要三百文!”
在京都皮鞋都是五百文起價!
看着報紙上妙趣橫生且物美價廉的廣告,宋夫人都心動了,要不是雲州太遠,真想去看一看啊!
一家人就雲州的事兒,聊了一個晚上。
等到次日,宋大辦完所有的活計,爲一家剛到京都的人選好房子,得了一貫的中介費後,就去福全茶樓點壺熱茶。
福全茶樓的說書先生,講的正是《雲州週報》裡邊的故事。
茶客們聽得意猶未盡。
“這雲州變化可真大呀!還有這報紙,着實是個好物!咱們京都不是有百花印刷廠嗎?怎麼沒人想着,也去辦份報紙?”
“雲州有《雲州週報》,咱們京都好歹辦一個京都日報啊!”
“得了吧,《雲州週報》是有大將軍坐鎮。咱們辦個京都日報,怕不是要被官府抓了去?”
“大將軍武能安邦,文能治世。再在雲州呆幾年,就得回京了吧?”
有行商嘿嘿直樂:“短時間內,怕是回不來。我聽說,草原好多小部落都想要併入到雲州來!”
“哎喲,不得了,這可不是有天可汗的那股架勢?”
宋大把茶杯重重落在茶桌上,瞪了說話那人一眼:“會不會說話?你娘沒教過你,話說出口前,要在肚子裡轉三圈?”
拿大將軍和天可汗相比,這不是明擺着給大將軍招禍嗎?
那人被罵得一愣,隨即也反應過來,臉上神情變幻了好幾下,最終還是默不作聲。
提到大將軍,其他人不免回憶起大將軍在京都時的種種事蹟。
“我早就說了,大將軍不是一般人!當初大家都笑話蘇家三兄妹,結果你看看,一個個多能幹!蘇大郎都是解元了,據柳夫子說,以他的實力,考上進士是沒有問題的。”
“蘇二郎也不逞多讓啊!以前還是藥罐子,現在都能帶隊下海!”
“蘇小娘子變化最大!誰還敢把蘇小娘子當成以前的虎丫頭?”
“聽說,那商會的陳會長見到蘇娘子,那都得客客氣氣的。”
“莫說蘇家三兄妹,就是百川書院裡的學子,哪個又差了?那耿四郎,家裡就是一種地的,現在也一躍成爲書香門第!聽聞,耿老漢一家在雲州,生活得舒適極了!”
“我隔壁家也在百川書院,他雖然學業不精,但在木工一道上,很是有天分。現今去工部當了一名巧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