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時間觀念

前面幾章講過,西方守誠信,守原則,這裡重點講講守時。

西方人是很守時的,所以和老外打交道的朋友千萬不要誤時,誤時也會被認爲是一種不守信的行爲。當然,這裡不重點講守時的重要性的,主要是講一下老外對時間的態度。既然要引用很多老外的話,那這一章裡就不得不加入很多英文在裡面了。

中文中常用半年這個詞,很多人直接用英文來套用half year。這個對於老外來講,他們聽得是很不習慣的,但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老外從來沒有說了half year這種詞。可能在他們的財務報表能看到semiyearly report這樣的字樣,但在口語中老外都是說六個月(six month)。

不得不承認,六個月要比半年更精確,因爲半年這個詞其實是很模糊的。比如某人問你一個工作做了多久,你回答六個月就很明瞭,你要是回答半年,對方就會想你是做了大半年還是小半年,總之很模糊。(個人見解)

這就是語言藝術中的問題了。中國人很常用“半”這個字(記得有小相聲中,一方問“你們辦公室有多少人?”,回答者說“半打”,這就表示6個人了),這是我們的習慣。但老外確把quarter這個詞用得很多,就是四分之一,所以他們很少說三個月。仔細看他們的說話方式就不難發現quarter這個詞他們是能用就用的,我一直在想,如果一週有8天的話,他們一定會把兩天叫做“quarter week”。

說完了年,咱們再說月。中文有半個月這樣的說法,但老外可沒有quarter month這樣的說法了。很簡單,月是沒法分成四份的。如果強行認爲一個月是四周的話,那一個quarter就等於一週了,也沒必要用quarter這個詞了。而中文中雖然對於半個月這個說法也定義得很模糊,但是我們還有上、中、下旬來劃分。這方面我覺得中文更適用。

但說到“天”,以前我們都是說一天這樣的詞的,但現在也隨着西方文化有些改變,我們也會精確的說24小時這樣的話了,但也不是到處都有人用的。“24小時之內完成任務”之類的話,在工作中也不是常聽到上級這麼說,這也不附和我國的國情。我們佈置工作的方式通常都是說“今天完成”(就是讓對方加班的意思嘛),或是“明天一早將***交給我”。所以我們不會下“24小時之內完成任務”這樣的命令,除非有些硬性的規定,比如某職業的“繼續教育每年不少於24小時”,警方有權“拘留48小時”,這些法定的要精確到小時。

說到這裡又要重複一些上一章的話題了,我們不會把時間弄得那麼精確,也是因爲我們在時間上有很事都好“商量”,所以就算硬性的定在幾點鐘,也是可以往後再託一託的。所以24小時,48小時,72小時這類的語言,也只適合守時守信,完全按部就班的西方人。

說到一天內的時間,老外就沒有quarter day這樣的語言了。中文倒是有“半天”這樣的說法,但我覺得這個太不規範了。半天,嚴格來講就是12個小時。常的人說“我都等了半天了”,難道等了12個小時嗎?還時間太長了吧!從早6點等到晚6點,那要起很早才行;要是從9點上班等到晚9點,又等得太晚了。所以我只能認爲“半天”是指半個工作日,即4個小時,這樣說還合理一點。

以上講了一堆無聊的話題,在下半章中我就要講一下另一種時間觀念。可能有人要問了,此時間觀念與彼時間觀念有什麼區別嗎?簡單說一下就明白,上半章講的時間觀念是指對時間的態度,下半章我準備的時間觀念就是指對時間的有效利用。我們常講某個人很有時間觀念,可能是說他對時間看得很重,很嚴;但也可以認爲是他很會有效的利用時間。

講到西方人是如何利用時間的,那我不得不說這又是一個恐怖的話題了。朋友們可別說鮑峰又是在虛張聲勢,因爲接下來講的東西,雖然很容易理解,但卻很難令我們接受。

還記得上一章我講過,有些老外在辦公的時候,會有些硬性規定,比如有的老外說他辦公一天只審批十個***,有時上午已經審批了十個了,那下午就不批了。這在很大程度上講,是浪費了別人的時間,影響了別人的工作效率,但是是絕對合法的,是附和他們部門規章的,他們就認爲是對的,是不能變通的。

同樣在上一章,我還舉了一個醫生的例子,這些都說明,在一個按部就班的社會中,人們的時間觀念是很低的。以下我再舉幾個例子,着重說明一下爲什麼我會說西方人的時間觀念是“恐怖”的。

不知道大家會不會有這樣的經歷,想要在網上和在國外的朋友聯繫,但長時間不上線,問之,則答:網絡不好。我一個在國外朋友說,他曾經星期五興沖沖地回家準備上網,但一上就發現網絡出了問題。打電話報修,網絡服務公司的客服說:“我們的維修人員在星期二和星期五工作,下星期二已經約滿了,你想約下個星期五修還是再下個星期二修?”朋友第一次聽到對方這樣說的時候真想破口大罵,因爲對方一託就是一個星期,但次數多了,也就習慣了,只能祈禱自己家的網絡不要再出問題了。

再講一個留學生比較頭痛的話題,就是學校的課程安排往往和學生的計劃產生矛盾。學校的課程都是很靈活的,比如這學期某一門課的老師去度假了,那這門課這學期就不開了,有些學生本來這學期準備學這門課的,就只能慨嘆“計劃沒有變化快”了。但學校一個學期不可能只有一個老師不在,而且學校的課程雖然是隨便選,但課程之間是有先後順序的。所以有時候一個學生在本學期只能學某個階段的最後兩門課,其中一門因老師出國旅遊而不能學了,那隻能學一門,下學期再學一門課,再下學期都能學下一階段的,真是浪費年輕人的大好光陰啊!一門課通常一週有三節,三節課對於一學期選4門課的同學來說,已經是很緊張了,還經常會有課程衝突;但對於一學期只有一門課的同學來說,時間太空餘了。

這些還還是最“恐怖”的,最“恐怖”的是幾個朋友去老外的餐館去吃飯,點了五樣東西,要三個小時才能上齊。(不能怪國外的朋友老是離不開華人圈子,總是在中國餐館用餐,在西方人的餐館吃飯真是浪費時間啊!)或許有人要說了,誰讓你趕在高峰期去吃飯了?其實什麼時間都一樣的,國外是時薪制,高峰期纔會多請幾個廚師來做,平時人少也就一個廚師在。再加上時間跨度長,非高峰期去吃飯也要等到高峰期才能上齊菜。

那麼爲什麼國外的廚師的工作效率那麼低呢?這一章我就留個懸念,不像以前那樣每次都把下一章的話題講出來了。大家有興趣就猜猜,在我解釋廚師工作效率的時候,又能引出什麼“恐怖”的話題呢?

11 信息管制07 政府福利12 黃賭毒論04 工人權利05 尊重觀念06 時薪制度03 時間觀念06 時薪制度05 尊重觀念04 工人權利07 自由職業者09 刑事犯罪04 工人權利06 時薪制度07 政府福利07 政府福利03 時間觀念12 黃賭毒論03 時間觀念10 交通法規09 刑事犯罪05 尊重觀念07 政府福利10 交通法規12 黃賭毒論05 尊重觀念03 時間觀念06 時薪制度01 誠信社會07 自由職業者01 誠信社會06 時薪制度02 堅守準則03 時間觀念07 政府福利03 時間觀念02 堅守準則02 堅守準則09 刑事犯罪06 時薪制度04 工人權利11 信息管制07 自由職業者02 堅守準則01 誠信社會09 刑事犯罪05 尊重觀念08 教育制度07 自由職業者07 政府福利06 時薪制度08 教育制度10 交通法規01 誠信社會04 工人權利07 政府福利10 交通法規06 時薪制度12 黃賭毒論07 自由職業者02 堅守準則03 時間觀念08 教育制度08 教育制度09 刑事犯罪10 交通法規06 時薪制度03 時間觀念02 堅守準則07 政府福利08 教育制度01 誠信社會10 交通法規10 交通法規12 黃賭毒論05 尊重觀念06 時薪制度12 黃賭毒論07 自由職業者11 信息管制04 工人權利02 堅守準則04 工人權利02 堅守準則08 教育制度08 教育制度12 黃賭毒論09 刑事犯罪08 教育制度06 時薪制度03 時間觀念09 刑事犯罪11 信息管制12 黃賭毒論11 信息管制
11 信息管制07 政府福利12 黃賭毒論04 工人權利05 尊重觀念06 時薪制度03 時間觀念06 時薪制度05 尊重觀念04 工人權利07 自由職業者09 刑事犯罪04 工人權利06 時薪制度07 政府福利07 政府福利03 時間觀念12 黃賭毒論03 時間觀念10 交通法規09 刑事犯罪05 尊重觀念07 政府福利10 交通法規12 黃賭毒論05 尊重觀念03 時間觀念06 時薪制度01 誠信社會07 自由職業者01 誠信社會06 時薪制度02 堅守準則03 時間觀念07 政府福利03 時間觀念02 堅守準則02 堅守準則09 刑事犯罪06 時薪制度04 工人權利11 信息管制07 自由職業者02 堅守準則01 誠信社會09 刑事犯罪05 尊重觀念08 教育制度07 自由職業者07 政府福利06 時薪制度08 教育制度10 交通法規01 誠信社會04 工人權利07 政府福利10 交通法規06 時薪制度12 黃賭毒論07 自由職業者02 堅守準則03 時間觀念08 教育制度08 教育制度09 刑事犯罪10 交通法規06 時薪制度03 時間觀念02 堅守準則07 政府福利08 教育制度01 誠信社會10 交通法規10 交通法規12 黃賭毒論05 尊重觀念06 時薪制度12 黃賭毒論07 自由職業者11 信息管制04 工人權利02 堅守準則04 工人權利02 堅守準則08 教育制度08 教育制度12 黃賭毒論09 刑事犯罪08 教育制度06 時薪制度03 時間觀念09 刑事犯罪11 信息管制12 黃賭毒論11 信息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