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自古有句名言,叫作士爲知己者死,也還有句話話叫做,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匈奴人一直都有嚴格的等級制度,底層匈奴牧民的性命,都在貴族手中,哪怕是這些驍勇善戰的匈奴勇士。
爲單于戰死,本來也無可厚非,可是,這七千人,其實對現任匈奴單于的歸屬感不強,一直以來,他們並沒有受到真正的勇士的待遇,現在,他們似乎成了棄子,不得不跟虎賁騎兵死戰。
他們不知道的是,他們,的的確確成了棄子,北疆軍早就將其他匈奴騎兵擊潰,沒有誰再來管他們了。這些人,本來應該是匈奴中人敬重勇士,本來該享受萬人的歡呼和尊敬,可是,現在,他們卻沒有享受到本該屬於他們的一切。
雙方交手了快一個時辰,虎賁軍騎兵雖然人數較少,可是,這七千射鵰者並沒有佔據優勢,反而卻被虎賁軍騎兵一直給拖着,好在公孫續並沒有下達拼死血戰的命令,不然,這七千射鵰者,恐怕也不會這麼輕鬆了。
不多久,各路追擊匈奴敗兵的北疆軍騎兵陸續歸來,大多騎兵都發現了這批正在跟虎賁軍騎兵交手的射鵰者,選鋒軍兩萬人很快就將戰場包圍,雖然不少選鋒軍都身負重傷,可是,他們依然自覺的加入到包圍的行列中。
將近三萬多北疆軍騎兵將整個戰場圍了起來,這時候,是傻子也知道這羣匈奴射鵰者的結局了,只要公孫續一聲令下,這羣人,恐怕用不了半個時辰就會殞命當場。
公孫續眼看交手也差不多了,是時候決定這些人的生死了,於是,公孫續下令吹響號角,選鋒軍立馬準備發起衝鋒,同時,不少選鋒軍都彎弓搭箭,將這七千射鵰者逼到一堆去。
公孫續和他的三千虎賁騎兵都安全退了下來,這一個時辰的交戰,雙方死傷並不多,射鵰者並不擅長近身戰,尤其是面對虎賁騎兵這樣精銳的近身戰高手們,他們就更加沒有還手之力了。
這七千人被圍住後,不少人臉上都沒有驚恐的神情,相反,他們都很平靜,在他們看來,戰死,再平常不過,不過,可惜的是,他們,竟然是爲了匈奴單于須卜骨都侯戰死,大部分人心中都不服氣。
看着這七千射鵰者的表現,公孫續不由嘆道:“都是真正的勇士,可惜,跟錯了人啊。”
趙雲眼見公孫續起了愛才之心,但是,這時候,這種情況下,過多的仁慈只會害了自己,趙雲正想勸諫,公孫續卻搖手說道:“放心,我懂,我絕不會心慈手軟。”
不過,如果能避免死戰的話當然是再好不過,公孫續還是吩咐趙雲照例派人招降,趙雲點點頭,他對身後的副將慕容鐵雄說了幾句話後,慕容鐵雄就策馬上前,準備招降這批射鵰者。
這莫容鐵雄,乃是當初的一個小小的鮮卑千夫長,後來投靠了公孫續,被趙雲欣賞,就安排在身邊擔任副將,其實,在北疆軍中,有不少人原本都是草原遊牧部落的牧民,就比如白袍軍和選鋒軍,也有少量這樣的人存在。
慕容鐵雄上前對這些人吼道:“我家主公仁慈,只要你們肯下馬受降,我家主公刻意饒你們一命。”
在草原上長大的慕容鐵雄自然是懂得匈奴語的,再加上他的嗓門夠大,這七千射鵰者,也基本聽懂了他的意思。能夠不死,乃是再好不過,況且現任匈奴單于又不是值得他們死忠的對象。
不過,還是有不少千夫長一樣的人物號召這羣射鵰者拼死力戰,可惜的是,連上這些千夫長和他們的親兵,也就只有不到一千人,其餘射鵰者們,都冷眼看着這些人。
看到這種情況,公孫續心中暗呼有戲,眼前的這羣射鵰者中,大部分士兵跟千夫長都和不來,看來,要想招降大部份人,還是有可能的。
由於那些千夫長和他們親兵的大呼小叫已經引起了公孫續的注意,其餘射鵰者都刻意遠離他們,將他們孤立起來,這時,趙雲立馬率白袍軍發起衝鋒,同時,不少懂得匈奴語的白袍軍都喊道:“下馬受降者可免一死,負隅頑抗者,格殺勿論。”
半柱香時間不到,這些頑固分子都被清理完畢,其餘射鵰者們都想求得一條生路,其實,這並不是他們軟弱,草原上一直以來就崇尚適者生存,強者爲尊。
在遊牧部落人看來,是誰當家作主其實不是很重要,重要的是能否讓自己,讓普通牧民過得好。
當初須卜骨都侯發動叛亂殺了上任單于的時候,這些射鵰者們就選擇了投降,他們的的確確是匈奴的勇士,可是,他們也有家人,要是他們戰死了,他們的家人就會成爲別人的戰利品,到時候,他們的妻女,都會成爲別人的性奴,他們的兒子,都要面對別人的屠刀。
所以,更多的時候,匈奴勇士們其實是不願意去死的,哪怕是最讓他們尊敬的長生天在號召他們戰鬥,而且,他們也知道,所謂的長生天,從來都不會顧及他們這些普通的匈奴牧民。
將近六千左右的匈奴射鵰者被押解向北疆軍大營,其餘的北疆軍騎兵早就帶着戰利品往大營方向趕回去。
這次大戰,取得的戰利品不是很多,除了戰馬,其餘都不值一提,好在前後總共繳獲了將近三萬多戰馬,好歹也彌補了北疆軍的損耗,至於戰場上那些戰死的戰馬,也都被步軍載回了大營,只要是資源,北疆軍一向都不會浪費。
大戰雖然結束,可是,事情卻沒有完,這一戰下來,不論是選鋒軍還是虎賁軍,都有損耗,他們得趕緊補充人員維持戰鬥力,新兵們戰死的最多,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新兵第一次上陣,難免傷亡大些。
好在這一戰下來,這些新兵都經受住了戰火的洗禮,假以時日,這些人都會成爲北疆軍精銳部隊的一份子,大勝的喜悅還是沖淡了大營中的憂傷,戰死者的屍體都被帶回來火化,他們的骨灰,將會被帶回到家人手中,公孫續絕對不會拋棄自己的士兵,哪怕是戰死的。
除去安撫受傷的士兵和清點損耗的戰略物資以外,現在最重要的,是如何處置俘虜的問題。
連帶敵軍傷員在內,這一戰下來,北疆軍總共抓獲了將近兩萬三千多俘虜,重傷的俘虜都沒有活下來,公孫續沒有那麼多的仁慈之心去感化匈奴人,那些實在救不活的,公孫續都秘密送他們上路了,這,或許對那些重傷員來說,也是一種解脫。
兩萬多俘虜可不是小數目,更何況這些人都是草原勇士,如果讓他們上了戰馬拿起弓箭的話,他們依舊是合格的騎兵,公孫續可不想在自己大營內安置這樣的定時炸彈。
好在幷州那邊做出了相應安排,後期的五萬步軍和兩萬騎兵正在向北疆軍大營這邊趕來,不出四天,這些人就會抵達大營,到時候,整個北疆軍大營就會穩如泰山。
爲了處置好這些俘虜,公孫續不斷派軍中鮮卑籍的士兵們去做宣傳,鮮卑人和匈奴人的差別並不是很大,他們都生活在同一片草原上,所以,他們的生活理念和目標,都很接近。
再加上這些鮮卑籍的北疆軍早就對公孫續是死心塌地,他們做起思想工作來,也是格外賣力,這些俘虜裡面,軍職最高的也不過是幾個百夫長。
千夫長和千夫長以上的人都跑掉了,沒跑掉的,也都躺在了草原上,剩下的這些,都是普通的士兵,如果說,要他們現在爲匈奴單于去死,恐怕對於他們來說,是個不可能的事情。
這些普通士兵都想有條活路,他們參軍,那是因爲年紀到了,不得不遵從匈奴單于的號召,再者,只有參軍,才能給家裡帶來更多的收入,不管是戰場上奪得的戰利品,還是從其他部落那裡搶來的牛羊,都可以爲自己家人增加一份活下去的希望。
經過五天的劃分和宣傳,不少俘虜都已經開始動搖了,他們不想死,他們還年輕,他們還有家人,而且,他們心裡清楚,就算他們現在爲匈奴單于去死,下一刻鐘。他們的家人說不定就會被匈奴單于賞賜給別人。
這是草原上的定律,縱使草原貴族們意識到這條定律的弊端,可是他們也沒有辦法,爲了籠絡新的勇士,那些戰死的勇士的家屬就是最好的物品,而且,沒有幾個匈奴貴族願意照顧那些戰死的匈奴士兵的家屬,那樣只會消弱他們的實力。
正是因爲這樣,這些在戰場上悍不畏死的勇士們纔會選擇投降,他們是勇士,但是更是普通人,爲了自己的家人,活下去,是最好的選擇,現在,公孫續給了他們選擇的機會。
不過,公孫續不可能會一下子就接受這麼多匈奴俘虜,這些人的忠心,其實都還是零,公孫續必須得慢慢考察他們,所以,爲了從這些俘虜中選出能爲自己所用的士兵,公孫續一開始只同意了兩千人的效忠。
而且,這兩千人現在還不能成爲士兵,他們也有段時間的考察期,考察合格的話,他們會成爲北疆軍普通的士兵,那她們的家人,也會受到北疆軍的保護,這是公孫續給他們的承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