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除了草原上的狼嚎聲能將沉睡中的匈奴士兵驚醒之外,別的聲響都不能讓這些疲憊到極點的士兵在意,匈奴大營內燈火通明,爲的就是防止敵軍探子潛伏進來,爲了保證安全,匈奴營地的防守只能用相當嚴密來形容。
匈奴營地外,除了幾個不起眼的角落處有點異動之外就再無其他聲響,匈奴營地十里之內都沒有北疆軍的影子,雖然選鋒軍是驍勇善戰聞名,但正如匈奴單于所說的,他們也需要休息。
一夜相安無事,匈奴營地沒有遭受到襲擊,第二天一早匈奴單于就派出探子打探情況,結果得知十五里之內沒有敵情,匆匆吃過早飯後,匈奴大軍再次拔營行軍。
三十里外,一萬多選鋒軍也正在收拾營地,三個校尉正和商議軍情,昨天晚上他們派出探子盯了匈奴營地一夜,現在,匈奴大軍又動身了,他們也只得跟上。
前天晚上那場混戰,不僅匈奴人被打的大亂,就連北疆軍這邊也亂成一套,公孫續迫於形勢不得不讓選鋒軍連夜出擊,使得選鋒軍打着打着就打散了。
要不是有鐵昆的吸引,這三個校尉還很難聚集在一起,另外三個校尉也在附近二十多裡外,這也是早上才聯繫上的,看來,這夜戰,也不是這麼好打的。
高順就穩重得多,除了步兵重甲騎兵,晚上混戰那會他眼根就沒有派出營內的騎兵,再者,當時匈奴的斷後部隊也就五萬人,自己這邊大軍壓上很容易誤傷。
最重要的一點是,步兵就算是打亂了也跑不了多遠,第二天天亮,只要派出幾支騎兵小隊在附近五十里範圍內吹響號角就能將打散的步兵全部聚齊。
可這騎兵就不一樣了,驚慌失措的騎兵和被驚嚇了的戰馬,一夜下來指不定跑到去了,選鋒軍就追着鐵昆的部隊一夜迂迴跑了五百多裡,現在離大營那邊的直線距離都有兩百里地,要不是有一人三騎這樣的裝備,選鋒軍現在早就垮了。
此刻,公孫續的騎兵正追蹤着選鋒軍留下的痕跡,他們離選鋒軍這邊已經不足一百多裡了,可是,半路上公孫續這邊卻又意外的發現白袍軍留下的痕跡,沿途還有交戰的痕跡。
看樣子,白袍軍終究還是纏上了那支逃跑的匈奴部隊,而且一路上都緊追不放,公孫續怕白袍軍會吃虧,於是就立馬派張飛率着一萬重甲騎兵循着暗號去支援。
要說公孫續現在率領的這十多萬騎兵隊伍中行軍速度最快的,除了他的虎賁軍之外,恐怕就是張飛的這一萬卸了甲的重甲騎兵了,少了幾百斤的裝備,這戰馬跑起來就輕鬆多了。
西涼高頭大馬的優勢很快就體現出來,沒過兩個時辰,張飛那邊就率軍趕上了白袍軍,最終加入了圍剿左谷蠡王的隊列中。
要說這左谷蠡王的運氣也確實夠背的,好不容易成功撤退卻被白袍軍給盯上了,關鍵是不管怎麼甩都甩不掉,之前,他想趁着自己人多給白袍軍致命一擊,卻不想正巧遇上了公孫續的部隊,結果被圍剿了。
好不容易帶領一萬五千多人殺出重圍,卻不想白袍軍死纏不放,硬是再次追殺了上來。一開始自己是兩萬六千多人被白袍軍七千人追殺,自己反擊,結果丟了一萬人馬,然後自己還有一萬五千多馬,想反擊的時候,白袍軍卻不跟自己硬拼。
要不是急於趕路,左谷蠡王真有一股要跟白袍軍死拼到底的念頭,這白袍軍太難纏了,不論自己是留下部分人馬斷後還是全軍反擊,都不能拿他怎麼樣。
要是讓左谷蠡王知道鐵昆那貨在兩萬選鋒軍的追擊下成功逃脫並且還跟主力部隊匯合了的話,恐怕左谷蠡王都要氣吐血吧。
要說白袍軍的戰術其實也簡單,無非就是遠遠跟着,時不時趁匈奴部隊鬆懈的時候就上來捅一刀,就這樣,左谷蠡王這邊一萬五千人都鬧的人心惶惶。
兩軍展開過騎射,左谷蠡王的兵力不能分開,否則就容易被擊散,結果可想而知,白袍軍是追着他們打,左谷蠡王這邊就吃了大虧,再加上一路上沒少戰鬥,左谷蠡王這邊部隊的箭矢用的也差不多了,哪比得上白袍軍儲備的多。
沒有足夠的箭矢,左谷蠡王就值得跑,可是白袍軍的速度不必他們慢,一旦被白袍軍抓住機會,就成了被追着打了。
於是,左谷蠡王想反擊,雖然這冒着很大的危險,可是,趙雲卻指揮白袍軍分作三隊四散逃開,左谷蠡王又不敢分兵,只得又急忙召集兵馬繼續趕路,可沒走多久,白袍軍又像鬼魅一樣出現了。
這段逃亡之路相當難走,現在,作鼓勵才知道爲何白袍軍能和選鋒軍齊名,如果可以選擇,他是再也不想碰上這樣難纏的對手。
就這樣你逃我追,你追我逃一番之後,張飛率領援軍靠近了過來。
張飛這邊的士兵全是重甲騎兵中的將士,個個生的人高馬大,雄壯異常,要說他們的單兵格鬥能力,可能比選鋒軍或是白袍軍這些士兵要差上很多,關鍵是在重騎兵出場的時候,個人武藝壓根就派不上用場。
至於騎射,拿張飛跟趙雲一比就能知道重甲騎兵將士們的騎射水平了,一萬大軍中,能做到騎射的恐怕不足三層,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對逃竄的匈奴部隊進行遠程打擊,因爲,他們每個人都配備了五根短矛。
沒了重甲,沒了密集陣型,僅僅靠手中的重型兵器恐怕難以體現重甲騎兵將士們的本事,爲了增強自己部下的戰鬥力,張飛特意在出營前找從後勤部那邊申請了五萬跟短矛,這備用的短矛幾乎就被他拿走了一半。
其實,張飛這腦子還真是好使,他看中的就是短矛的殺傷力和重甲騎兵將士們的特點,兩者一結合,倒使卸甲之後的重甲騎兵又呈現出恐怖的一面。
左谷蠡王這邊得知敵軍有了援軍之後只得立馬停下列陣對峙,這時候要是再跑的話恐怕會吃大虧,搞不好敵軍會採取驅趕分割之類的戰術對自己這邊進行圍攻,是跑還是戰,總得在見識過敵軍援軍的實力後再下決定。
兩軍漸漸靠近,趙雲指揮白袍軍分作兩隊護住重甲騎兵兩翼,張飛這邊的騎兵則依舊列出密集的衝鋒陣型。
沒有重甲這種顯眼的裝備,左谷蠡王一時還沒認出這支精銳騎兵是北疆軍中的哪一支,以前都沒見過,不過,這一萬人的戰馬明顯是西涼的高頭大馬,還有這些士兵,應該都是精挑細選出來的勇士。
左谷蠡王甚至都懷疑這是不是公孫續暗地裡籌建的一支親兵隊伍,不然怎麼在這時候才肯派出來呢?
可是,當他的目光觸及到敵軍前排一些士兵手中的流星錘等長鐵鏈兵器後,他立馬反應過來這是敵軍的重甲騎兵,對方脫了戰甲,一時之間還真沒認出來。
現在這情況,要是繼續逃的話肯定是來不及了,對方人數不下於自己這邊,而且還都是北疆軍中有名的精銳,除了硬拼一場之外,左谷蠡王真的想不出別的辦法了。
雙方都列出衝鋒陣型,張飛這邊最先發動進攻,白袍軍從追擊到現在也累得很,他們繼續休整恢復體力,因此,這一戰,他們都成了旁觀者。
疲憊的匈奴騎兵也發瘋一樣的朝前衝鋒,一場大戰就此拉開,如果匈奴騎兵是在體力充沛的情況下,或許還真有可能和張飛這邊的一萬人糾纏一會,可是,他們都逃了這麼久,不論是戰馬還是士兵,身心都疲憊得很。
毫無意外,卸甲之後的重甲騎兵並沒有辱沒北疆重甲騎兵的威名,第一波衝鋒的三千重騎兵的短矛給對方造成重大損失,接着,張飛又派上兩千人馬,兩軍相遇,戰馬嘶鳴,士兵哀嚎,一根根短矛在三十步外就吵匈奴軍陣型飛去,而匈奴這邊早已用盡箭矢,沒了遠程攻擊的利器。
雖然每一波進攻的重甲騎兵都只來得及投射出一根短矛,但這對匈奴士兵來說也足夠危險了,僅僅是直接喪命在這短矛下的匈奴士兵就已經不下於三千了,衝鋒在前面的匈奴士兵都倒在地上,他們,已經結束了自己的使命。
交戰不到一刻鐘,匈奴這邊就快頂不住對方的攻擊了,左谷蠡王心中暗呼重甲騎兵不好惹,縱使是沒了重甲,可是對方依然有戰馬和短矛的優勢,尤其是一些衝在最前邊的敵軍士兵,他們手中的流星錘等鐵鏈兵器給自己士兵的威懾太大,藉着戰馬的速度,這一錘下來直接就將自己這邊的士兵分屍了。
眼看繼續糾纏下去已經沒有意義,左谷蠡王再派出六千人跟張飛這邊的人馬混戰在一起後就立馬率領剩下的人馬轉頭逃跑,重甲騎兵被纏住,暫時脫不開身,他們只能眼睜睜的看着敵軍後續人馬逃竄,可是,處於休息狀態的白袍軍可不是傻子,在趙雲的衝鋒號角聲中,白袍軍再次追殺了出去。
留下的這些匈奴士兵,有的彷徨想撤出戰鬥,有的殺紅了眼不分敵我,這時候想讓他們投降確實很難,不得已,張飛也只得下令全軍壓上,殺到他們肯投降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