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 新的殖民點

作爲洛杉磯城市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大唐共和國總統趙大嶺和民政部部長劉天,來到了印第安區。這裡跟其他的社區顯得沒有太多區別,大部分人在白天的這個時候已經外出工作了,少量了老年人和孩童留在社區裡,做一些灑掃清潔的工作。

劉天說道:“當初在規劃這個社區的時候,已經考慮到了居民增長的問題了,所以接受那些‘破產’的印第安人進入我們的城市生活,並沒有太大問題。民政部進行初步估計,如果南加州地區的消息廣泛散播開來,至少有一千到兩千名印第安人可能脫離自己的部落,來到洛杉磯居住。這確實對我們規劃當地印第安人有不小的好處,但是同時對我們的糧食儲備帶來了比較大的挑戰。”

趙大嶺擺了擺手道:“上個月農業部統計我們加州漁場的捕撈量,已經達到了900噸,隨着我們操作的精熟,這個捕獲量還會繼續增長的,大量的水產品已經比較大程度上緩解了咱們的食物問題,如果白南成功在墨西哥再帶回來一部分糧食,我們就能夠保證在秋季收貨之前,保證全體大唐人民的食物問題。”

劉天嘿嘿一笑:“怪不得我覺得這幾天食堂供應的海產變多了,我尋思是要改善生活,原來現在水產品變成現在咱們重要的食物來源了啊。”

趙大嶺指着南邊,說道:“我們幾個公社農場在穿越之初,便種植了數量不少的馬鈴薯、紅薯之類,這些糧食作物生長期相對較短,如果不出意外,咱們下個月就能吃到本地生產的糧食了,這一批糧食再進入我們的食品供應,又能減低我們的壓力,所以我們纔敢放下心接納印第安人。”

大部分的加州印第安部落已經處於程度比較高的氏族階段了,這個時期部落已經發展出了以家庭爲社會單位,擁有私有財產的階段。所以,情況比較好的家庭能夠度過缺少食物的時期,而沒有儲備糧食而又在外採集和狩獵不到東西的,就不得不想其他辦法。一些比較強勢的部落開始洗劫其他部落,被洗劫的部落更加悽慘。所以,當不知道誰傳言,在附近有一個龐大的部落,願意接納所有人,只要過去進行勞動,就能夠吃飽,吸引了大批生計堪憂的印第安人,脫離自己的部落來洛杉磯,更有甚者,將整個部落給搬了過來,只不過大唐政府不可能允許在城市內保留原本的部落組織。

加入洛杉磯的印第安人,無法從事太複雜的工作,基本上都是進行一些簡單的重複性勞動,比如伐木、挖礦之類的,一部分比較聰明的已經開始進入公社農場,開始學習種植的本事。對於大部分印第安人來說,能夠保證頓頓吃飽,簡直是神話一樣的事情,加上洛杉磯的烹飪畢竟是帶有五千年中華歷史的,就算不怎麼複雜也比原始社會的食物美味的多,這更使得很多印第安人來了之後就不想走了。

趙大嶺又道:“我們的建築隊,在獵騎和陸軍第一旅的護衛下,已經進入了中央故地,修建了三處農場設施,每一個農場足以容納三百到五百人的居住,白南之前建議我們逐漸將人口分佈在各個地區上去,充實我們對整個地區的控制。現在我們僅僅掌握着洛杉磯地區,我們南邊有聖迭戈北面有蒙特雷,雖然他們都沒有什麼力量,但如果我們真的要向西班牙證明,這一地區處於我們的實際控制之下,僅僅掌握洛杉磯是不夠的。所以,我們將在整個加州,建立超過28個殖民點,首府即爲洛杉磯。其餘殖民點將以農業生產爲主,我們將在那裡建設公社農場,並嘗試吸納當地的印第安勞動力。在舊金山灣,我們會建設第二座城市舊金山,這裡和洛杉磯將成爲我們的主要工業城市。不過舊金山的建立我們還需要醞釀條件,至少要等到我們的食物比較充足,也就是最快今年冬天,我們會建設舊金山市。”

劉天聽了也是咋舌,到:“這樣的進展可真是快呢,不聲不響的我們好像真的要在加州建立我們的國家了呢。”

在白南啓程前往墨西哥的幾天後,大唐共和國在加州的第二個殖民點正式成立。在另一個時空中,第二殖民點被稱作貝克斯菲爾德,在加利福尼亞算不上什麼太出名的城市,因爲周遭有着極爲肥沃的土地,所以內閣決定將此地命名爲豐原郡,建立在這裡的農場則稱爲豐原農場。豐原農場還能搶上一點春天的尾巴,將作物播種在田地裡,今年內期望出產也是沒有問題。

大唐共和國採用單一制的地方行政區劃,最大一級的行政區爲州,現在也只有加州一個州級行政區,再往下便是郡,相當於美國行政區劃中的縣,或者中國行政區劃中的地級市、地區。郡再往下便是縣市,不過現在爲止,郡的核心還都是些公社農場,建設成縣市還需一段時間。

剛剛建立起來的豐原農場,主要還是生產糧食作物,以小麥、馬鈴薯爲主,另外作爲第二個殖民點,農業部的薛嶽還對此寄予厚望,將一部分經濟作物也分配到了這裡。在現代衆昌茂輪上,有一批援助到非洲的棉花品種,薛嶽就將志願者中的種棉專家給分配到了豐原,進行棉花種植。

內閣方面也對豐原的棉花生產十分期待,如果這一批棉花順利產出,那麼殖民點就能夠開辦起自己的紡織廠,生產棉布,解決當地的成衣製造的需求問題,同時甚至可以出口到別的地方。在工業革命時代,紡織業就是代表性的行業,大唐的紡織品生產必然具有巨大的優勢,可以形成競爭力。

先期來到豐原農場的總共有三百六十七人,除了少數幾名進行管理工作和技術顧問的現代衆,絕大部分是民國衆和明代衆。一部分是民國衆中的農民家庭,他們本身結構比較穩定,加入農社生產在哪裡都沒有什麼區別。另外,數量比較大的還有民國衆原國府軍士兵以及明代衆的武士們。這些人基本上都是農家子弟,幹農活是沒有太大問題。也許是爲了平衡性別比例,農業部和民政部還拉來了一百個印第安女性來到豐原農場。

農舍和倉庫等建築都是提前建好的,甚至還有一些圍欄,阻擋野獸和印第安人,農場還建立了哨塔,分配給了壯勞力們必要的武器,在這裡他們應該能夠不受威脅地生活。

蘇穆裡帶領着一個印第安騎兵排,外加兩名獵騎借調過來的騎兵,攜帶着剛剛獵捕到的野豬和馴鹿,來到了豐原農場。

農場一邊看到一衆騎兵捲起塵土而來,知道是自己這邊的騎兵,看守農場的社員將大門打開,迎騎兵們入內。

“同志,這是你們這個月的肉,找你們書記來簽字。”蘇穆裡現在的中文已經說得十分流利了,在洛杉磯的生活讓他們已經看不太出有印第安人的樣子了,他身子挺得筆直,是刻意學那些士兵的樣子,好讓自己穿軍裝的時候顯得更帥氣。

農場書記跑了出來,實際上他就是那個種棉專家,名叫汪鑫。

“蘇隊長你好啊,喝口水吧,跑了這麼遠。”汪鑫也沒有看不起蘇穆裡,實際上蘇穆裡在洛杉磯也多少算個人物,因爲被內閣當成歸化印第安人的典型來培養,所以被人們所看重。

“謝謝。”蘇穆裡接過水壺喝了一大口。

農場不能做到完全的自給自足,他們從洛杉磯移民過來的時候,攜帶了足量的糧食,但是副食品就不夠了。所以,獵騎會獵捕了獵物之後,給殖民點送去一部分,滿足他們的蛋白質需求。洛杉磯那邊也會將漁獲醃製之後,做成鹹魚送往豐原農場。

汪鑫又對蘇穆裡道:“蘇隊長,我們農場北邊的約庫茲部落不是很老實啊,我們花了代價從他們手中買來了這些土地,但是最近他們有些不安分,似乎想要搶劫我們的食物,你看你能不能把情況向上面彙報一下,想想辦法。”

蘇穆裡聽了,面色嚴肅,道:“約庫茲人不會種植,缺少食物,如果他們真的攻擊我們,獵騎一定不會放過他們的。這樣吧,我帶隊到那個部落去警告一下,如果他們真的還不改變想法,那隻能將他們消滅了。”

其實,蘇穆裡腦袋裡一直翻滾着各種危險的念頭。慢慢地,他已經以一個唐人自居,因爲他覺得唐人是先進的,過得生活要比楚馬什人更好。對於各種不識好歹的其他印第安民族,蘇穆裡覺得早就該將他們一網打盡,只不過內閣一直不同意他這種做法。

717 華沙會戰(十五):航空兵出動321 奇峰044 妥協528 驚聞565 科隆的譁變617 威脅與妥協734 北印度海外領539 赤字(下)847 新移民潮123 瓦胡的野心438 跋涉365 婆羅洲戰爭(上)277 直布羅陀451 國家安全會議225 大沽口之戰(上)104 再擴軍086 增強的海盜663 小規模殖民382 暹羅之變885 十五年造艦618 三個條件104 再擴軍933 決戰日德蘭(八)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813 宗族瓦解(上)637 軍團司令892 新坦克(上)191 天化危機(下)870 巴爾幹之亂(下)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756 五國之議426 魔都522 疆域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539 赤字(下)019 報復625 撤之已晚491 脅迫375 上海生意(中)518 阮惠645 掘墓656 大采購375 上海生意(中)825 購物廣場802 認可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315 購地061 貿易需求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036 不信388 吞武裡之戰(四)137 途徑夏威夷851 導彈驅逐艦895 改裝476 彼端765 行程930 決戰日德蘭(五)747 迷思與現實120 馬德里之行(下)319 修碼頭858 全球航行296 新朝新體(中)221 接近札幌694 橫貫線469 奧夫雷貢048 勞動力缺口837 三條法令494 退或降273 電廠223 南固威島228 路況776 拳亂(二)666 直的和彎的170 新領地裡的印第安870 巴爾幹之亂(下)132 不許登岸400 暹羅立制113 送完再賣806 培訓談話879 亞歐大陸橋084 天地會918 四面受敵143 躊躇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653 土倫戰役(下)092 抵港720 華沙會戰(十八):空襲456 災難481 墨西哥城之戰(下)465 旋風499 報應不爽(中)877 德國斡旋788 拳亂(十四)319 修碼頭710 華沙會戰(八):自得913 低地戰役(五)188 礦工保護643 不知道地獄在哪但知道莫斯科在哪806 培訓談話320 收買
717 華沙會戰(十五):航空兵出動321 奇峰044 妥協528 驚聞565 科隆的譁變617 威脅與妥協734 北印度海外領539 赤字(下)847 新移民潮123 瓦胡的野心438 跋涉365 婆羅洲戰爭(上)277 直布羅陀451 國家安全會議225 大沽口之戰(上)104 再擴軍086 增強的海盜663 小規模殖民382 暹羅之變885 十五年造艦618 三個條件104 再擴軍933 決戰日德蘭(八)489 馬尼拉灣海戰(中)813 宗族瓦解(上)637 軍團司令892 新坦克(上)191 天化危機(下)870 巴爾幹之亂(下)937 決戰日德蘭(十二)756 五國之議426 魔都522 疆域721 華沙會戰(十九):輝煌勝利539 赤字(下)019 報復625 撤之已晚491 脅迫375 上海生意(中)518 阮惠645 掘墓656 大采購375 上海生意(中)825 購物廣場802 認可395 吞武裡之戰(十一)315 購地061 貿易需求715 華沙會戰(十三):接戰036 不信388 吞武裡之戰(四)137 途徑夏威夷851 導彈驅逐艦895 改裝476 彼端765 行程930 決戰日德蘭(五)747 迷思與現實120 馬德里之行(下)319 修碼頭858 全球航行296 新朝新體(中)221 接近札幌694 橫貫線469 奧夫雷貢048 勞動力缺口837 三條法令494 退或降273 電廠223 南固威島228 路況776 拳亂(二)666 直的和彎的170 新領地裡的印第安870 巴爾幹之亂(下)132 不許登岸400 暹羅立制113 送完再賣806 培訓談話879 亞歐大陸橋084 天地會918 四面受敵143 躊躇161 遠征軍準備起航(上)653 土倫戰役(下)092 抵港720 華沙會戰(十八):空襲456 災難481 墨西哥城之戰(下)465 旋風499 報應不爽(中)877 德國斡旋788 拳亂(十四)319 修碼頭710 華沙會戰(八):自得913 低地戰役(五)188 礦工保護643 不知道地獄在哪但知道莫斯科在哪806 培訓談話320 收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