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6 萊比錫戰役(八)

萊比錫-托爾高附近的c戰場,是這次的作戰中,規模最大的一個,諸侯聯軍動用了約8000名普軍以及5000名薩克森軍士兵,在托爾高一帶的易北河河道上,發動了攻勢。

在該戰場上,普軍雖然在火炮數量仍舊落後於德軍,但是卻同樣形成了炮兵集羣,爲自己的渡河部隊提供火力的掩護。這也使得萊比錫戰役中第一次出現了德軍和普軍以炮兵對轟的情況,普軍炮兵裝備差,德軍炮兵經驗差,不過德軍炮兵的指揮官卻更有條理,操典一般地設置了合理地炮兵陣地,然後開始先行敲掉普軍一個個炮兵陣地。而普軍炮兵顯然對這種新時代的炮兵使用方法並不熟稔,他們的攻擊目標也不是德軍的炮兵,而是河岸上的德軍防禦工事。

爲了提高命中率,普軍炮兵的位置比較接近河岸,越過河道的炮彈,直接能夠砸進德軍的陣地之中。德軍修建了整條防線,但並不是所有的工事都是加固工事,不懼怕炮擊,所以普軍的炮擊還是帶給了德軍一定的損失。而普軍的炮擊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爲很快德軍的還擊就到了,十幾分鍾後,普軍的火炮徹底啞火。

不過這個時候,普軍和薩軍已經大規模開始在寬幅超過7公里的河道上,展開了全面的渡河行動。駐防的德軍立即利用組織守軍進行遏制,一如a和b戰場,渡河戰幾乎是普軍損失最大的地方,大片大片的普軍士兵被擊殺。

戰場的一隅,年輕的國際縱隊的兩個小戰士,蔡忠和林福興也緊張地戰鬥着。這嚴格意義上是他們第一次面對普軍的進攻,兩人都帶着興奮和緊張。他們的班長大聲呼喊着自己的士兵們:“都沉住氣,別一個勁兒地開槍,不要着急,看準了慢慢地打,一個個地打!”

這名班長是唐軍的老兵,退役之後又來到國際縱隊發揮餘熱了,儘管他參與過的戰鬥也不算多,但經驗不是蓋的。德軍的那些愣頭青士兵們,幾乎是玩命地在扣扳機打子彈,而就算是家底富裕得多的唐軍,實際在作戰的時候也不是這麼浪費子彈的。國際縱隊和德軍中的老軍官和士官們都很清楚一個道理,德軍的火力佔據全面的優勢,尤其在自動火力上能夠很好地壓制住普軍和薩軍,即便是把他們放到近前,甚至登岸,德軍也能很好地將他們殲滅,但如果一味浪戰消耗彈藥,那麼之後德軍的防禦戰會很難打。

蔡忠端着一杆s1步槍,顯然這槍已經有些年頭了,槍托等一些地方都有磨損,不過換了新的槍擊和槍管,並不影響精度。蔡忠視力不錯,瞄準了河面上一條小船上一個俯身並不夠的普魯士士兵,調整了幾次呼吸,然後扣動扳機。子彈飛射而出,在河面上打出了一個小水花並沒有擊中敵人。

蔡忠並不氣餒,拉動槍擊把子彈再次上膛,仍舊是同一個目標。普魯士人的船速度並不快,不像是唐軍的衝鋒舟是有船外機的,普魯士人的船是靠人力划槳的,對於河岸上防守士兵的射擊來說並不算太困難。

不過,蔡忠還是在第四顆子彈才擊中了這個普魯士人,而這艘船那時候還有二十多米就靠岸了。

與蔡忠相比,林福興的運氣要差一些,他打空了槍匣中的五顆子彈,沒有命中一個敵人。而像林福興這樣的士兵其實並不少,普魯士人都儘量用船體掩護自己,除非是大口徑重機槍將木船擊毀,否則被擊中的敵人其實數量不算多。

臨近船隻靠岸的時候,國際縱隊的幾個軍官開始吆喝着:“火箭筒,火箭筒!”

德軍和國際縱隊都裝備了一定數量的火箭筒和火箭彈,當然數量不可能像唐軍自己裝備得那麼多,所以國際縱隊的軍官們都要求士兵們剩着打這些重火力武器。四十毫米的火箭彈飛射而出,拖着一條尾跡直奔那些速度並不快的小木船,然後爆炸將其中的敵人炸死。操縱火箭筒的都是國際縱隊中經驗比較多的老兵,而像蔡忠和林福興這樣的新兵蛋子,是不會被信任操縱這樣“貴重”的武器的。

十多枚火箭彈命中了八艘木船,加上傷到的其他船隻上的普軍士兵,近百人被這波火箭彈攻擊給帶走了。而火箭彈的這種襲擊,也是普軍所沒有見過的,明顯也震懾到了普軍,這一波攻擊之後,顯然的普軍士兵的動作要慢了一些。

而岸上由德軍二個步兵團和一個國際縱隊大隊組成的防禦力量,用強大的火力教普魯士人和薩克森人重新做人。普軍受限於船隻數量,即便在數量上佔優勢,但實際渡河中能利用的船隻少,一次性運送過河的是士兵數量也不算多。

不過普軍也用了一些小花招,比如先發動一次渡河,然後進行火力偵察之後,開始在另一部分防禦變得空虛的地方再度發動渡河攻擊,這兩個地方可能會相距數公里甚至更遠,從而極大地牽扯德軍的防禦力量。

好在德軍在防線上的轉移和機動能力都不錯,普軍在這場渡河戰中,雖然在一些渡河點成功登岸,並且對德軍的防線形成了一些威脅,但德軍很快就將登岸的普軍和薩軍合圍殲滅。

最終c戰場上普軍損傷是三個戰場上最高的,普軍和薩軍總共在這次渡河戰中損失了4088人,德軍由於在c戰場的佈置是三個戰場最嚴密的,所以並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三個戰場諸侯聯軍的總損失居然高達近八千人,這不僅震驚了普魯士國王和奧地利皇帝,同時也更使得他們無限憤怒。

但同時,德軍統帥布呂歇爾也有着深深的憂慮,因爲經過這次高強度的戰役,德軍在三個戰場已經損耗掉了三分之一的彈藥補給,如果這樣強度的戰役再來一兩場,那麼德軍很可能面臨有槍無彈的境地,而就算能夠再消滅一到兩萬的敵軍,普軍和奧軍仍舊有充足地兵力,扭轉戰局。

626 反擊749 波斯369 新兵團946 次大陸戰役(下)306 剛需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619 不戰824 兜售(下)052 約庫茲戰爭(中)675 擴大化040 訪問團118 由秋收而想355 紅顏醉(六)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414 坑796 果斷出手328 島礁級和海洋級015 融入658 三八大遊行180 暹羅076 潘振承301 形勢252 橫財294 臣工345 江南(七)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009 甦醒的蘇穆裡909 低地戰役(一)442 廓爾喀旅786 拳亂(十二)450 推翻156 統一西婆羅洲508 最終停戰(下)楔子403 治中南838 青年說282 薛嶽出山827 新聞輸出584 新德國669 真正圖謀(下)806 培訓談話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149 波士頓攻城戰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028 閱兵震懾041 土包子216 輿情(中)552海外領改革631 善後828 成長的美國193 遠征軍抵達新英格蘭533 票選003 碰頭會766 練拳529 氣憤603 不斷擴張的海軍564 隱藏的爆炸101 我們不做,西方人會做374 上海的生意(上)177 海軍雄心(上)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344 江南(六)437 謝絕404 告官潮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904 覆滅黑海艦隊066 鬧事536 祭天786 拳亂(十二)589 移民之議(下)888 願景328 島礁級和海洋級498 報應不爽(上)610 青州案(四)881 應對歐洲167 《費城協議》128 婚宴020 剿滅115 人非457 二子289 戰山海(下)335 遣唐使(中)445 跳火車(上)433 新加坡429 求見013 印第安政策686 再戰英吉利(下)828 成長的美國041 土包子596 沒有後臺的革命(下)634 阿爾薩斯洛林952 法國戰役702 兵力準備613 青州案(七)045 攻打聖迭戈662 馬達加斯加166 真正的野望862 滅土司059 奢侈品貿易746 石油的誘惑
626 反擊749 波斯369 新兵團946 次大陸戰役(下)306 剛需108 跨越大陸的求援619 不戰824 兜售(下)052 約庫茲戰爭(中)675 擴大化040 訪問團118 由秋收而想355 紅顏醉(六)472 巴亞爾塔港暴亂(中)414 坑796 果斷出手328 島礁級和海洋級015 融入658 三八大遊行180 暹羅076 潘振承301 形勢252 橫財294 臣工345 江南(七)377 中華特區的一年(上)009 甦醒的蘇穆裡909 低地戰役(一)442 廓爾喀旅786 拳亂(十二)450 推翻156 統一西婆羅洲508 最終停戰(下)楔子403 治中南838 青年說282 薛嶽出山827 新聞輸出584 新德國669 真正圖謀(下)806 培訓談話558 第一國際大會(下)149 波士頓攻城戰397 吞武裡之戰(十三)028 閱兵震懾041 土包子216 輿情(中)552海外領改革631 善後828 成長的美國193 遠征軍抵達新英格蘭533 票選003 碰頭會766 練拳529 氣憤603 不斷擴張的海軍564 隱藏的爆炸101 我們不做,西方人會做374 上海的生意(上)177 海軍雄心(上)718 華沙會戰(十六):遮斷344 江南(六)437 謝絕404 告官潮201 珍珠港的外來者904 覆滅黑海艦隊066 鬧事536 祭天786 拳亂(十二)589 移民之議(下)888 願景328 島礁級和海洋級498 報應不爽(上)610 青州案(四)881 應對歐洲167 《費城協議》128 婚宴020 剿滅115 人非457 二子289 戰山海(下)335 遣唐使(中)445 跳火車(上)433 新加坡429 求見013 印第安政策686 再戰英吉利(下)828 成長的美國041 土包子596 沒有後臺的革命(下)634 阿爾薩斯洛林952 法國戰役702 兵力準備613 青州案(七)045 攻打聖迭戈662 馬達加斯加166 真正的野望862 滅土司059 奢侈品貿易746 石油的誘惑